少林寺(1982)

The Shaolin TempleUP:2021-07-21

《少林寺》(英语:The Shaolin Temple)是1982年出品的一部香港功夫电影,由张鑫炎执导,李连杰、于海、丁岚及于承惠主演,讲叙的是少林寺僧人勇救唐王李世民的故事。该片总投资为200万港元,香港票房达16,157,801港元,香港观众人次突破100万,海外版权总收入超过2,000万港元。为李连杰的处女作和成名作。

少林寺

评分:8.3 导演:张鑫炎 编剧:卢兆璋 / 薛后
主演:李连杰 / 于海 / 丁岚 / 于承惠 / 计春华 / 王光权 / 胡坚强 / 孙建魁 / 刘怀良 / 张建文 / 阎涤华 / 王珏 / 杜传扬 / 崔志强 / 寻峰 / 潘汉光 / 方平 / 潘清福 / 蒋洪波
类型:动作 / 武侠 / 古装
片长:95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The Shaolin Temple / Shao Lin tzu
上映:1982-02-01(中国大陆)
IMDb:tt0079891

演员表

主演演员

演员角色备注
李连杰觉远(小虎)
于海师父
于承惠王仁则
丁岚白无瑕
胡坚强​(日语)悟空
孙建魁色空
刘怀良了空
计春华秃鹰
张建文方丈
阎涤华僧值
王光权李世民

合演演员

演员角色备注
王珏半空
杜传扬未空
崔志强玄空
寻峰道空
潘汉光志操
方平慧能
蒋洪波慧因
山崎博通惠玚
潘清福王将
苏菲王将
陈国安王将
边立长王将
汪国义王将
孙胜军王将

幕后工作

  • 策划:刘芳、傅奇
  • 摄影助理:李达文
  • 录音:黄钧世
  • 副导演:卢兆璋、施扬平
  • 制作:梁广建、黄应章、陈霖
  • 布景设计:黄学莘
  • 服装设计:王季平、唐乙凤
  • 化妆:刘娟娟、郭小玉
  • 发饰:李权
  • 道具:何清、张辉煌
  • 服装管理:谢凤仪、李燕文
  • 剧照:李惠群、黄培

电影歌曲

插曲

歌名演唱者作曲填词
〈牧羊曲〉郑绪岚、王炳志、赵高潮、杜瑞安、戴建明王立平王立平

奖项

年份颁奖典礼奖项获提名结果
1982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特别奖《少林寺》获奖
1983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武术指导马贤达、潘清福、王常凯、于海提名

简评

很小的时候看过,当时还不太懂,就只是觉得那个歌好好听,后面大学期间又看了一次,挺感慨的,经典就是经典,李连杰的动作打戏确实很好看,故事也很精彩,少林寺实景拍摄,后面去少林寺游玩的时候依然会想起电影里的场景,那个时候条件限制能拍出这么好看的电影实属不易~那首牧羊曲也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向优秀的经典致敬,值得一看~

对于本片的记忆仅来自于浙江台当年一直复读的南宋文武学校招生广告。影片头尾部分俨然是一部嵩山少林寺的宣传片。服装、布景、武打戏、演员完全是内地的审美,当年选演员也花了不少功夫,配音阵容更是星光熠熠,两首插曲也很经典,这也只能是80年代计划经济为主的时期才能搞出来的精品啊。后半部节奏有点失控,打戏太长了,不过当时的观众看着应该很爽吧。

不愧为当年横扫亚洲票房的一代经典!根据“十三棍僧救唐王”民间故事改编,动作戏精彩纷呈,全都是全国武术冠军展现不同种类的中华武术,有拳法,棍法,剑法等等,都是练家子提供了一场盛宴!一招一式看着打得很工整,不杂乱。李连杰16岁时出道就有了主角范儿!同时本合拍片在内地实景拍摄,相比之下邵氏嘉禾功夫片就显得小家子气了!同时本片除了动作戏之外其他戏也不含糊,开头吃狗肉等戏份加入了诙谐气氛,让本片风格丰富很多。角色上觉远的心路变化十分自然且令人共情,其他角色不管刻画多不多,一刻画都有深刻印象。本片在安排节奏上十分稳当,没有什么多余的地方,向人娓娓道来。本片《牧羊曲》过于经典,主题曲少林就回响在童年的脑中。除此之外本片也有一些深入思考,“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总之经典二字足以概括!

我能说这部片子我是在电影院看的吗,暴露年龄哈~这几乎就是划时代意义的代表片子了,无关乎拍摄手法高不高级,也无关乎故事究竟怎么样,对于国内电影来说,从它之后拉开了好多年的武侠电影序幕,也在我心里种下了武侠迷的种子,之后南拳北腿,南北少林等等等,成了我们70后孩子们最爱看的片子,就这个时代感,我也必须给它5分。

彼时的李连杰真是水嫩,像刚剥壳的鸡蛋。演技青涩,但性格完全契合剧本所求角色。作为少林寺最出彩的宣传片,本片也让中国功夫和中国武打片在国际上再露头角。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制作、表演,剧作固然多有纰漏,但在当时的1982年,确实是让老百姓认识电影,爱上电影的出色之作。片中的几首主题曲,现在听来,依然充满韵味,古色古香,极大的帮助了本片和少林寺在大众里的传播。作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值得一看。

影片虽然取材于少林寺壁画上记载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故事,但是编导并没有拘泥于历史上的少林传说,而是根据武侠电影的特点和观众的欣赏趣味,对这个旧题材进行了新的“改写”,由此形成了以觉远复仇为核心的中心情节,同时将爱情、喜剧这些传统武侠电影中不常出现的叙事因素融会到影片之中,使《少林寺》成为一部既不失武侠电影善恶有报、除暴安良的正义主题,又有诙谐风趣、嬉笑相兼的美学风格的技击武侠片。

无法言说这部“经典”。首先惩恶扬善的故事,主线很简单,李连杰的脸庞还青春稚气,电影拍摄手法非常得老式,时不时就会突然zoom!有些桥段放到今天来看会让人皱眉,比如闷死了狗之后,和尚们一起分享吃狗肉,并表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如果只从故事来说,我不太能想象这部电影当年万人空巷的原因。但查了一下发现,这部电影为内地武打片开创了先河,而且李连杰的飒爽帅气也吸引了当时观众的目光。再加上当年的观众对娱乐没有更多选择,不像我们如今已经饱和到短视频/剧/电影/综艺等等,所以审美也相对单一而且容易满足。这部电影拥有了时效性和幸运值,放到今天,也填充了太多情怀,,这情怀啊情怀!

一代大陆观众的记忆,引起当时空前的“少林寺”热潮。当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确实中规中矩,但胜在情感的单纯质朴,就如同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一样。初出茅庐的李连杰和丁岚的牧羊女,一众少林弟子之间的有趣故事。于海的师傅形象也一改往日少林高僧古板严肃的印象,变得更加富有人情味。倒叙的呈现方式,从小虎子受戒剃度开始讲述,更像是他的回忆。四星献给那个时代。

.李连杰初出茅庐的表演非常稚嫩青涩,反而显得更为自然。于承惠、计春华、于海全武行真刀真枪的武打实在太精彩,尤其是觉远王仁则的几场对练,现在看着也丝毫不过时,大军扫荡少林寺僧兵对战的场面也很棒。对佛学的理解还是有失偏颇,酒肉穿肠过是真的,佛祖心中留就不一定了,还是为娱乐性牺牲了吧。李世民的存在实在太神奇。。。

该影片讲述隋朝末年,隋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在督建河防工事时,杀死了起来反抗暴虐的神腿张,但令其儿子小虎子跳河逃离虎口。小虎子被少林僧人救起收入寺中后,为报父仇毅然削发为僧,法名“觉远”。 王仁则的侍卫长遇见牧羊女白无瑕后垂涎其美色,强行将其 抢回府并欲酒 后施暴,恰巧被只身前来报仇的觉远发现。在救白无瑕逃生的过程中,觉远因武功欠佳被王仁则刺伤,促使其回到少林寺后更加刻苦练功。后因觉远救援被王仁则追赶的李世民,少林寺遭遇劫难,觉远身上的责任更重一层。

隋唐年间,神腿张抗暴助义,遭王仁则陷杀,其子小虎为报父仇,取名觉远,习武少林。其间李世民遇困,上演十三武僧救唐王的故事。演员都是真功夫,李连杰刚柔并济,于海的螳螂拳出神入化,于承惠的醉剑游龙似凤,让影片成为经典。插曲《牧羊曲》也是词美曲悠。片子年代久远,打戏过于繁多,感觉像是要把所有武功招式都一个个拍遍,一个接一个,丢了电影感。影片以记录片形式介绍,增加故事可信感。

补标。童年记忆,重看才发现太喜欢乱推镜头了,令人头晕,可能是当年最时髦的拍法。作为注定写在国内电影史的片子,如果导演知道能卖那么好,拍得再庄重一点,艺术性上也会更配得上过硬的功夫。大陆武术人才还是多,十八般武艺的展示、演反派的于承惠,道具服装粗陋之时都有数量上的压迫感,而且导演张鑫焱挺有挑人眼光的,除了李连杰,还有后来的吴京。

获得奖项

  • 第2届香港金像奖
    第2届香港金像奖
    提名:最佳动作设计
少林寺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