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2017)

The SquareUP:2021-04-02

《抓狂美术馆》(英语:The Square)是一部2017年瑞典讽刺电影,为瑞典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执导的第五部剧情长片。本片获选为第70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并获得金棕榈奖。

方形

评分:7.7 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 编剧:鲁本·奥斯特伦德
主演:克拉斯·邦 / 伊丽莎白·莫斯 / 多米尼克·韦斯特 / 泰瑞·诺塔里 / 克里斯托弗·莱索 / 玛丽娜·希彭蔻
类型:喜剧
片长:151分钟地区:瑞典 / 德国 / 法国 / 丹麦
语言:英语 / 瑞典语 / 丹麦语
影片别名:方寸见人心(港) / 抓狂美术馆(台) / 自由广场 / 魔方 / 方块 / 广场
上映:2017-05-20(戛纳电影节)
IMDb:tt4995790

方形简介

克里斯蒂安(克拉斯·邦 Claes Bang 饰)和妻子离婚后,带着小女儿(Lilianne Mardon 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克里斯蒂安在一间艺术馆里担任策展人的职位,最近,他正在筹划一项名为“方形”的装置展览,希望宣扬一种人人平等互助的积极向上的理念。
  一场意外中,克里斯蒂安的手机被偷了,通过GPS定位,克里斯蒂安找到了偷手机的小偷所居住的公寓,深夜里,克里斯蒂安向该大楼的每一户居民家的门缝里塞进了一张指控书,哪知道这不经思考的举动,为他惹出了大麻烦。为了宣传展览,克里斯蒂安找来了传媒公关公司的代理人,哪知道这两个不靠谱的男人,很快就将这个展览搅成了一锅粥。祸不单行,克里斯蒂安和女记者安妮(伊丽莎白·莫斯 Elisabeth Moss 饰)之间的一段露水情缘让安妮对他展开了猛烈的攻势。

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鲁本·奥斯特伦德 第7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鲁本·奥斯特伦德 第75届金球奖电影类 最佳外语片(提名)

简评

狂乱放肆地互切并置最自相矛盾的主体,比如孩子与爆炸,精英与垃圾堆,读报猩猩与做爱男女,如同对比度拉满的黑白照片,将讽刺精英主义的母题一巴掌拍在观众脸上,竭力冒犯,竭力荒诞。然而这种对知识分子的嘲弄本身仅仅停留于知识分子自身发出的,停留于知识分子的自嘲,摄影机内嵌的冷峻眼光,高度自觉的构图美学,还有背景噪音的疯狂连缀都让本片的叙事视角本身显得可疑——一个藏在精英群体里的不彻底的叛徒。另,高度浓缩,折叠于主角一人身上的多线叙事力度很强但可信度不足,因此随情节推演沦为同一种冒犯手法的无聊叠加,减分。

之前光看海报以为是这个半裸男会在这个方形里表演什么行为艺术(实际也算是吧),看完才发现海报上的男主竟然是被P上去的!整部片子确实充斥着戏谑讽刺及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我不确定这些不合常理就是为了突出讽刺意味,不能按普通剧情片逻辑去理解?基于对瑞典社会生活非常片面和浅层的认知,看的时候疑惑还是蛮多的,比如为什么男孩在他的公寓楼吵了那么久,没人出来看看到底什么事——为了表现极端冷漠?男主去道歉的时候,就问了那么一个人而且那个人看起来就很不可信,但他就相信男孩一家搬走了?而且我没想到原来连瑞典被难民影响程度也这么大,我好像在国内也好久没见过乞丐了(虽然估计也是被管控的)。不过觉得这个片子视角还是比较有意思,观影感受也是不常规的,我决定给它四星

“这部片厉害之处在于,瞄准了尴尬的人性时间差,把平日司空见惯的行为放到高对比的环境中戏剧性呈现,亢奋处抽离,闪光后断电,满地垃圾配古典音乐,故作高雅时兽性大发,难民乞丐有多冠冕堂皇,知识分子就有多落魄不堪”“长达五分钟的艺术论坛上的侮辱性谩骂,长达五分钟的女记者对Christian的“事后”追责,长达十几分钟的“大猩猩”的宴会“表演”……这些全靠表情动作的单一场景、单独叙事的镜头,撕碎了电影的连贯性,也严重考验了观众的耐心……却渐渐显露出“行为艺术”的本质——唤醒。就是那种,放大社会的荒诞、人性的不堪给你看,看到你不忍直视,艺术家却一直在演,导演也并不喊停……巨大荧屏上的“真实”感,你不得不一直反思,一直看。”

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看的黑色幽默喜剧了!豆瓣上大部分的长评的观点我都不同意,这部片子在我看来不是嘲讽攻击政治正确(道德),而是攻击上流社会的精英人士仅仅是表面政治正确,用现代艺术攻击道德伪善,除了明面上的艺术品,片子里还有一些博物馆外的行为艺术,这些艺术品们由“求救”的主线贯穿,用诙谐分散地叙事散落在男主奇怪的遭遇周围。这些喊着“救救我”的求救者声音多数被忽视,他们在最一开始就被划在了“方形”之外。“这个方形是信任和关心的圣地,在它之内,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大部分对于人性的探讨引起了我的共鸣。帮助他人是一种责任还是本心的直觉?我们既是人也是兽,无论社会身份是什么,最终我们都是平等的,是同样肮脏、卑劣的。不把互助当成信条,实则是对“平等”这个概念的尊重。社会的本质还是人,空谈社会只是摆脱责任的方式和媒介;不如抛弃责任,而只是顺从直觉,这是不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影片末端的新闻发布会又把人性的问题转移到政治正确的问题了,这是我不太喜欢的一点,会把影片大部头都在讨论的“人与善良和责任”的问题模糊化,把观众的视野转移到“政治正确”。这一点是否会让大多观众把问题又重新归咎于社会呢?但是很喜欢很多镜头:Christian在垃圾堆中翻找小男孩的信息,鸟瞰镜头christian上螺旋楼梯(给人一种其实只是在走楼梯,但没有伤口的感觉)

“彻头彻尾”的满分电影。导演很好地表现出了人们想象的高福利、高发达程度的、民主指数极高的、人均高收入、“真正接近共产”的北欧社会,在新世纪以来,因难民为主来源的少数族裔加入后,人际交往时的那种无法回避的尴尬感受,它来自理想的“平权”,来自对“政治正确”的龃龉执行,来自一个无法定义的“言论自由”,这些都是很难在个人层面上厘清的问题,但在整个社会层面,人们又被上述“正确”所限制,而不再提出意见,本来的“岁月静好”被“暴力性”在世外桃源的表演式席卷后,被扯出了道德面具包装的原始形态。人们起初对此付之一笑,但很快却发现自己无法搪塞过这现实的剧变,从而无可避免地逃离。方形之中没有理想,炸成碎片的道德被习惯观赏这一表演的大众批为低俗,传播也不过只是一场互相欺骗的游戏…过于深刻,需要一篇长评。

“方形是信任和关心的圣所,在它之内,我们同享权利,共担责任。”借由一件当代艺术作品提出的理想化的“正确”的观念和复杂的现实生活之间的碰撞与割裂,真实而又讽刺。在同情心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关怀被消耗、被消费的大环境下,在社会地位不同的群体之间存在日渐固化的偏见和难以消弭的裂痕的现状下,属于善意和人性的空间在哪里,如何处理践行“正确”的观念和保护自身利益之间的矛盾?“方形”,不仅是艺术作品、楼梯间、宴会厅、或是广场的形状,更是对社会空间的暗示。“方形”引发了有关信任和关怀、社会分裂和偏见、话语权和伦理的,直指社会现实和人心的思考。具有思辨性而不是非黑即白的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刻画,和非乌托邦式的结局,暗示着这些思考是动态的、持续的、没有标准答案的。

奥斯特伦德的电影冷漠、尖锐,充满了黑色幽默。正是在瑞典这个发达的北欧国家,让人思考白人发达国家所追求的那些“政治正确”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问题在哪里?所以这是一部非常反政治正确的电影。博物馆举办一个阿根廷艺术家的作品,作品很简单一个方形,概念是方形是信任与关爱的圣所,在这里我们同权同责。而作品宣传是将一个乞丐小女孩在方形中砸毁,来博得眼球?电影的高潮在以行为艺术的形式中上演野兽来到宴会,人性的暴露,阶级的反差,很多的社会现状社会问题都引人反思。

很有意思的片子,有点纪实,居然在里面看到了<火线>的男主!剧情节奏挺平缓但发人深省,寓意、启发...导演想表达的基本上都抛出来了,人与人的信任危机、为了爆眼球的商业营销不断挑战人们道德底线。影片的拍摄视角结合了装置艺术这个比较令人难以理解的艺术形式,清洁工扫掉了艺术家作品一角的砂砾,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去理解装置艺术(现实中真发生过清洁工把艺术家的装置作品当垃圾扔了)很喜欢影片的收尾,虽然留有遗憾,但无声胜有声,特别有力!人和人的信任一旦打碎,是不会发出任何声音的。

这部电影讲了什么?怪怪的,怪诞。男人是个艺术馆高层,半个公众人物,会接受采访谈论艺术,会在演讲前去洗手间演练假装即兴。有天他行走在广场,为“助人”被偷了手机,瘪三下属出主意去投恐吓信,引来一个愤怒的小男孩。此事连锁影响到“炸金发小乞丐”的病毒视频,开了一场答记者会,这是个点题小高潮,之后野兽暴走夜宴是大高潮。之后,男孩追要道歉,男人拒绝并推了小男孩。男人心怀愧疚,在一场女儿的表演后,他带着女儿去道歉,未果。中间还穿插了去女记者的一夜情,女记者家住了一只大猩猩。围绕男主人公,延展出他与下属、上司、路人乞丐、女记者、女儿、愤怒男孩的关系,讲艺术与营销,讲言论自由与信任危机,讲男权女权,讲暴力与逃避,讲…反正就…挺多的。

比《悲情三角》好,故事完整,没有分段的刻意感,我一直觉得奥斯特伦德和兰斯莫斯是同一种电影风格,都喜欢“不讲人话”,总是带有后现代绝对否定的虚无感,将文本置于解构与异化的语境中,画面异常冷漠,人物也机械得觉察不出情感,像是在努力适应社会法则的局外人,而能够悠然地随心所欲的是那些反常元素,似乎只有不合群才能避免尴尬,人们生活在由自己构建的空间,却显得格格不入。兰斯莫斯的世界是概念化的、间离的、超然的,奥斯特伦德的空间则仍保持着现实社会的法则,但却是用反面的象征喻体不断挑战着它,规则是熟悉的,但玩法却改变了,所以你可以在本片中随时找到司空见惯的环境氛围和蠢蠢欲动、躁动不安的反叛元素,前者总是空洞、尴尬、麻木,后者充满活力,孕育着变化,却一直被环境忽视,也许解读符号的密码就蕴藏其中。 / 5

现实里有明星利用炒作增加曝光率,博物馆策划团队思来想去搞了个大新闻,也是一桩丑闻,吸引像闻到屎的苍蝇一样的记者帮着宣传。屎吸引苍蝇还是屎生出苍蝇?方形代表的信任包容吸引不到人,但通过它负面的观念所创作的视频反而吸引人来关注,相当讽刺了。在酒会野兽表演失控时人人低着头,在路边有人呼救大多数人不停下脚步,在商场求助无人驻足(只有视频冒犯的乞丐帮助男主看包),在男孩要求道歉男主无动于衷,等他失去一切才想起正式道歉,但男孩一家子已经离开了。导演编剧讽刺的是那些口口声声讲仁义道德,但是完全没有行动的虚伪至极的“白左”,这种双标之人随处可见,也不仅仅是瑞典、欧洲、资本主义世界,我们自己身边比比皆是。光鲜亮丽必然伴随无家可归的肮脏,就像阳光明媚必然有阴影一样,这既是社会现实也是自然规律。

获得奖项

  • 第30届欧洲电影奖
    第30届欧洲电影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喜剧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演员 / 最佳编剧 / 最佳艺术指导
  • 第20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第20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提名:最佳国际独立电影
  • 第30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第30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第43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第43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外国影片
  • 第22届金卫星奖
    第22届金卫星奖
    提名:电影部门-最佳外语片
  • 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最佳国际影片
  • 第32届西班牙戈雅奖
    第32届西班牙戈雅奖
    获奖:最佳欧洲电影
  • 第75届金球奖
    第75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1
  • 第1届平遥国际电影展
    第1届平遥国际电影展
    获奖:观众票选荣誉最受欢迎男演员
    提名:影展之最单元最受欢迎影片
  • 第21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第21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非英语片
  • 第38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第38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第70届戛纳电影节
    第70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凡尔根奖 / 主竞赛单元
  • 第23届评论家选择奖
    第23届评论家选择奖
    提名:最佳外语电影
  • 第89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第89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获奖:五佳外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