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滴血(1982)
《第一滴血》(英语:First Blood)是一部1982年美国心理惊悚动作片,为泰德·柯契夫(英语:Ted Kotcheff)执导。改编自大卫·莫瑞尔(英语:David Morrell)在1972年出版的同名小说(英语:First Blood (novel))。为「第一滴血系列电影(英语:Rambo (film series))」的第一部。由席维斯·史特龙担任共同编剧和主演,而李察·克雷纳与布莱恩·丹内利(英语:Brian Dennehy)则担任片中的配角。故事叙述一名士兵从越战退伍后回归平民,因无法适应生活且对战争的恐惧尚存而造成城镇大乱。本片于1982年10月22日上映。
剧情
约翰·蓝波是一名从越南战场归来的美国陆军绿扁帽退役队员。回国七年后的某日,他前往寻找昔日同袍,却得知对方因为接触美军喷洒的落叶剂致癌而早已去世。对孑然一身的蓝波来说,战友的去世让他十分寂寞和消沉。当他漫无目的地在公路上徘徊时,镇警长威尔.提索前来盘问。虽然蓝波仅仅是想到镇上找家餐馆,但将蓝波视为潜在麻烦的警长却开车把他载到城外;当蓝波反抗性的折返,提索便拘捕了他并将之带回警局。
尽管提索并未授意,但蓝波遭到了小镇员警侮辱式的查问。蓝波所受到的屈辱让他回忆起在越南战场被北越军俘虏拷打的场面,他因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发作而失控,打倒数名警察后抢走摩托车逃入了市郊的树林中。小镇警察展开追捕,却惨遭痛击─先是一名欲射杀他的警员自直升机上失足摔死,提索等人也被蓝波利用丛林之地形地物弄伤,直到此时,他们才知道这个“逃犯”的特种部队身分,还曾因越战中的表现优秀而得过荣誉勋章。
蓝波的袭警成为了新闻事件,他在越南的前上司崔普曼上校也前来劝说警方罢手并尝试劝降蓝波。然而意欲报仇的提索警长已将此事视为私人恩怨并召集国民兵支援,隔日在一阵追逐后将蓝波赶入一处矿坑。但就在大家以为蓝波已被炸死在矿坑内时,早已逃脱的他手持M60通用机枪单枪匹马回到小镇,接连炸毁了加油站与野外用品店,并把提索打成重伤。然而,当崔普曼上校现身劝他投降的时候,一直默然而无语的蓝波终于暴发地吼出了他的控诉─政府让军人打一场漫无目的的战争,任之承受反战者的诋毁和缺乏社会安全网的无助,却又希望他们能像开关电器般轻易的回归正常生活;蓝波提起亲暱战友因城市游击战惨死的模样,最后泣不成声地诉说战争的梦餍仍然纠缠着他:
『我有时醒来,不知身在何处;我不跟任何人说话...有时一天,有时一星期...我忘不了...』
最终,蓝波被捕,电影在他回头望向围观人群的定格中结束。
演员
- 席维斯·史特龙 饰 约翰·蓝波(John Rambo)
- 李察·克雷纳 饰 山姆·崔普曼(英语:Sam Trautman)上校(Colonel Sam Trautman)
- 布莱恩·丹内利(英语:Brian Dennehy) 饰 威尔·提索(英语:List of Rambo characters)警长(Sheriff Will Teasle)
- Bill McKinney 饰 Captain Dave Kern
- Jack Starrett 饰 Deputy Sergeant Arthur "Art" Galt
- Michael Talbott 饰 Deputy Balford
- Chris Mulkey 饰 Deputy Ward
- John McLiam 饰 Orval Kellerman
- Alf Humphreys 饰 Deputy Lester
- David Caruso 饰 Deputy Mitch Rogers
- David L. Crowley 饰 Deputy Shingleton
- Don MacKay 饰 Deputy Preston
- Patrick Stack 饰 Lieutenant Clinton Morgen
影响
兰保在作品中,对于爱国从军的同胞发出了世态炎凉的感慨。“打仗的时候,我可以开攻击直升机,我可以开坦克车,要价几百万美元的武器我都用过,回乡的我,居然连一个代客泊车的工作都找不到。”(Back there I could fly a gunship, I could drive a tank, I was in charge of million dollar equipment, back here I can't even hold a job parking cars.) 兰保的控诉使这部影片脱离了单纯的动作片模式,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越战造成的创伤,发人深省。
发行
评价
《第一滴血》的评价好评如潮,被许多人认为是1982年的最佳电影之一。在烂番茄根据43位影评人持有86%的新鲜度,平均得分7.16/10。Metacritic得分61(满分100),象征「整体良好」。
电影早期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一些批评者指出,该内容缺乏共鸣。直到后来才让电影得到该有的好评。
票房
《第一滴血》的票房在北美连续三周荣登第一名宝座,首映周末664万2005美元。为1982年最卖座的电影第十三名。最终全球票房总计1.25亿美元,相对于只有1500万美元的预算可谓相当成功。
尽管早期的评价褒贬不一,但电影的票房则相当成功。自上映后,《第一滴血》被认为是一部遭低估的电影,对后世的邪典和动作片有着很深的影响力。之后电影又拍了四部续集,担任共同编剧和主演皆为席维斯·史特龙,其中他也执导了第四部电影。 2008年,《第一滴血》被《帝国杂志》的「史上最伟大的500部电影」名单中排名253位。
简评
我小时候从没看过史泰龙,但我学过把一条红布条系在头上,大喊“nuan博!”一个越战之后患有PTSD的蓝帽兵,他无法被国家接纳被人民包容,他融入不了现在生活甚至想躲回过去,没有过多直接描写越战的痛,但那微不足道讽刺的不堪一击的体面美国公民的自尊和面子一而再再而三揭开伤疤和伤害,几十年前兰博一个人从画面中走来,突破了个人英雄主义,用电影去控诉战争与扣问国家机器,把英雄形象拔高到另一个高度 离开时他还是一个人(才知道为什么5北美评价奇差,除了开头雨中山头的骑马,地道机关杀,是合格的cult片 但是离传奇太远了 时间太无情了)兰博在镜头前哭诉死去的朋友,那个做人体炸弹的越南孩子又有错嘛?越战后他活下来的朋友撑过战争去抵不过农药的癌症 最高的大兵死时瘦的像张纸,史泰龙除了硬汉一面,是有血肉情感演技的
这片居然在冷门佳作榜上?多年来兰博美兵的大名一直如雷贯耳,导致我以为这是一部越战片,但其实这是一部关于精神崩溃的PTSD越战美国老兵与一群过于蛮横的典型美国白佬差佬的冲突的故事,其实单看剧本前半段甚至有点搞笑,原来第一滴血这么硬核的名字指的是那边先惹事的意思,但后半段的精神内核就升华了很多,兰博的自白把本片提升到一个能强烈引起美国人感慨的高度,怪不得一部爽片能名垂影史,本片的立意与内核也是很不错的
从《FB》看到《兰博:最后一滴》,还真就开头和结尾这两部比较得我心。《FB》的氛围营造特别好。太平洋西北地区这片地广袤的杉树林、悬崖峭壁还有河边石滩营造出了寒冷潮湿的氛围。兰博在这方土地上施展了他精湛的生存技巧,同时还开展了反击活动。矿道那段戏有几个镜头挺诗意的,黑暗矿道中的火光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兰博义无反顾地前行,太美了。当然还有片中体现的雷子暴力执法、雷子的装备军事化和对于越战老兵的人文关怀,但结尾处兰博的独白中的一些观点实在不敢苟同。2、3和4这三部纯粹的动作爽片,但是我又觉得没那么爽,没什么营养的剧情就让观影过程变得更加无聊。第五部农场的这场戏倒让我想起第一部的那种围杀猎物的感觉。各种土制机关陷阱确实有令我爽到,而且Gore程度真是大大提升,但是太短了,最后弄大反派也是,太短了。
电影名字是真的非常的熟悉,但是真想不起来讲的是什么,今天看完了,原来我真没看过。老美可以啊,对自己国家的退伍军人这么“友好”。警察的权力也太大了,就因为看男主陌生,像个流浪汉,就开始针对他。结果,引发了男主的战争创伤应激反应,一堆警察被打的唏拉哗啦。不过,退伍军人被这样对待,也是老美活该,手太长了,到处扮演警察上帝,想打谁打谁,呵呵 。没想啊,第一滴血的第一部电影,讲的是男主和自己国家的警察开战,我还以为是讲的男主执行各种为了保卫国家的任务呢。唯一死的那个警察,从直升机上摔下来的,真是活该,就他欺负男主欺负的最狠。
造成兰博一系列悲剧并进行反抗的根本原因是越战。越战是侵略的罪行,兰博这样的士兵戎马沙场则只能被人们认作是追求功名利禄。而直接原因则是警长、警局对兰博的一而再的歧视、压迫、虐待,兰博连想吃一餐都愿望都难以实现。他已经被逼到了极限,怎么不会反抗?不是兰博想流下第一滴血,是战争的摧残,人们的冷眼,警局的压迫逼得兰博流下第一滴血。
真没想到还给我看哭了。找到了疾速追击人物做戏的方式和以一挡百的架势,但不同于它半架空式的武林世界,第一滴血拥有更强烈的现实背景和时代印记,所宣泄的情绪也有落有实处,因为前者是为妻子留下的寄托复仇,而后者是越战伤痕的压抑和爆发。影片最后反高潮式的用史泰龙的一段宣泄作结,是这部影片能留名影史的一个部分和原因吧,因为从娱乐属性来说在现在看来已经没有那么好,动作场面和血腥暴力都没有特别B级化的呈现,也没有虎胆龙威这样的类型元素做得那么精致纯熟,它的价值就体现在众多个人英雄主义电影中其突显的时代印记和现实关联,这也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粗糙的质感带来一种血性的狰狞,全片所有的燃点单纯依靠爆炸的火光带来的视觉奇观,你来我往的肉搏和动作片必备的追逐戏相当羸弱。 / 文戏胜过武戏,Rambo生于战争也死于战争,战争于他而言是福泽也是牢笼,从个人角度解构战争的思路很好,顺便夹带对彼时美国警察的批评和嘲讽。 / 史泰龙此时还不算“为人方正”,反而带有秀气,实打实的长相与身材不符。但演技是真的稚嫩,或许这类名角就适合酣畅淋漓的拳拳到肉,扭扭捏捏的人文情怀表达实在做不来。
我一直以为的第一滴血居然是第二滴血,这么经典的一部反战电影我居然是第一次看,而且现在看起来也完全不过时。除了写实的动作和枪战场面,我觉得最赞的还是大巧不工的台词,几场文戏寥寥数笔就把兰博警长上校三人刻画得很完善。史泰龙是唯一一个能激发我母爱的猛男,洛奇里面我就觉得他好可爱好可怜了…最后真想魂穿上校给狗狗眼一个爱的抱抱
第一滴血的伟大之处,不是他讲述了一个超级战士的故事。而是在动作和热血的表皮下,反映了一种人性的呐喊与挣扎。而显然,兰博不是徘徊的那一个,他至始至终都没有怀疑过,也没有退却过。从他流下了第一滴血开始,这场战争就已经打响了,最后只是去考虑一个如何安全收场的问题。兰博这样的人,很少,但是他的遭遇,很常见。而如何避免这种事情经常性的发生,才是重要的重中之重。
难以想象《第一滴血》在国内的普遍认知竟然会是动作片。开头兰博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多少让人埋怨“为什么不说出自己的身份”,但冷不丁一想,假如说出自己的身份才能获得优待,是否意味着普通人就理应受到不公正待遇呢,无论如何都应该是将自己当做皇帝的警长受到谴责和唾弃才是。怀着这样的念想,看到最后才逐渐明白《第一滴血》原来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反战电影,反而也就不感到稀奇了。
蓝光重看。这个系列算是个人接触好莱坞电影最早的系列了,硬汉、个人英雄主义、家国情怀应有尽有,还有丰碑一样的好莱坞打星史泰龙。表面上看,越战退伍军人遭遇不公平待遇是直接的动机,深层还是战争带给军人的伤害,而不仅是身体上没法复原的创伤。以战止战能否达成共识且不论,影片的视角彻底打开了男性荷尔蒙,释放、快意、解压。最后的倾诉多少絮叨、说教了些,有往回找补的意图,影片的反战色彩全靠这几分钟定义。逼出第一滴血,还以凌厉之颜色。小镇风光也还不错,喜欢山间的浮云。
动作,警匪片,越战退伍老兵屡受小镇警察欺凌,逃入山林展开游击反击;越战PTSD患者的困惑与痛苦,美国60年代的故事可讲的太多,重要的是不同年代对越战叙述的角度,反映当时的社会价值取向,本片恰好站着了越战老兵一边,而侧面反对了学生的价值取向;第一次看史泰龙主演的电影,之前是只闻其名,不知其人,真武大明星,有时间看看《洛奇》;这片子当年是不是改成了译制片,在中国很红来着,也算是看了一部经典动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