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四十(2002)
UP:2021-09-12《男人四十》(英语:July Rhapsody)是一部2002年香港电影,由许鞍华导演、岸西编剧,以师生恋、香港教育和社会问题、婚姻及感情关系为题材,属于写实风格。该片是张学友同梅艳芳第一部合作的电影,亦是梅艳芳演艺生涯中的最后一部电影,她凭此片当上长春电影节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双料影后,并同时获台湾金马奖及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提名。此片更使得第一次演电影的林嘉欣同时获得台湾金马奖和香港金像奖的最佳新演员奖及最佳女配角奖,创女演员纪录。
情节
香港中学中文老师林耀国(张学友饰)与班上女学生胡彩蓝(林嘉欣饰)开始了师生恋及肉体关系,与此同时林耀国与其妻陈文靖(梅艳芳饰)20多年的婚姻关系出现问题;原来当年陈文靖与其国文老师盛世年(庹宗华饰)发生过师生恋而且意外怀孕(盛老师是耀国当年最敬爱的老师),却同时也是耀国的长子安然(谭俊彦饰)的生父。盛老师此时忽然再度出现……
角色
角色 | 演员 |
林耀国 | 张学友 |
陈文靖 | 梅艳芳 |
林安然 | 谭俊彦 |
盛老师 | 庹宗华 |
胡彩蓝,林耀国班上学生 | 林嘉欣 |
黄锐,林耀国老同学 | 葛民辉 |
林耀国老同学 | 王日平 |
林耀国老同学 | 古天农 |
麦老师 | 黄婉佩 |
父亲 | 利沙华 |
梁校长 | 梁天 |
题材
故事牵涉的题材广泛,包括两段师生恋(盛老师与陈文靖、林耀国与胡彩蓝)、教育情况(课堂管理、教师压力)、夫妻关系(林耀国与陈文靖婚姻经历多年后感情转淡)。片中林耀国与旧同学聚会亦道出了教师辛勤付出但与其他行业比较回报相差甚远的情况。另外,林耀国一家所居住的美孚新邨是香港首批以中产阶级为主的现代大型屋苑,反映了楼宇按揭贷款的压力。胡彩蓝的青春活泼亦反衬出林耀国相对保守。故事末端提及三峡大坝工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电影中的学校分别于有70年历史的香港仔工业学校和圣嘉勒女书院取景。
台词
- 「什么落伍,你不识货,鲁迅很新潮的,鲁迅是我们中国第一代去东京留学兼扫货的帅哥」——林耀国反驳学生说鲁迅落伍时介绍
- 「我老爸、哥哥和姐姐都读过大学,一家要那么多大学生干嘛?」——胡彩蓝在自资的零售店反问林耀国
- 「我本来就是一个老古董,从小到大就是古板,做完好学生,就想做好爸爸、好丈夫、好老师」——林耀国受胡彩蓝批评时自述
- 「我们读过许多李白、杜甫、苏东坡……也应该一起去一趟……但如果不去,不久三峡一灌水,很多地方会淹没,很多东西会消失」--林耀国
轶事
影片的男女主角,张学友同梅艳芳份属亲戚关系,因为张学友的妻子罗美薇同梅艳芳共同上契何冠昌夫妇,而梅艳芳同罗美薇张学友夫妇在现实生活中亦情同手足;但直到梅艳芳离世的两年前,才有机会同张学友共同主演一部电影。
该片中的3位演员均有出色的表演,其中梅艳芳凭借该片首次摘得长春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林嘉欣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及金马奖等多个大奖的最佳女配角及最佳新演员奖,而张学友更是摘得印度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
电影歌曲
曲别 | 歌曲 | 作词 | 作曲 | 编曲 | 演唱者 | 时长 |
---|---|---|---|---|---|---|
主题曲 | 《相爱很难》 | 林夕 | 陈辉阳 | 陈辉阳 | 梅艳芳、张学友 | 3:30 |
插曲 | 《始终》 | 张学友 |
奖项
颁奖典礼 | 奖项 | 名单 | 结果 |
---|---|---|---|
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 最佳电影 | 男人四十 | 提名 |
最佳导演 | 许鞍华 | 提名 | |
最佳编剧 | 岸 西 | 获奖 | |
最佳男主角 | 张学友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梅艳芳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林嘉欣 | 获奖 | |
最佳新演员 | 获奖 | ||
最佳美术指导 | 文念中 | 提名 | |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第8届) | 推荐电影 | 男人四十 | 获奖 |
印度国际影展(2002年) | 最佳男主角 | 张学友 | 获奖 |
长春电影节 (第六届) | 最佳女主角 | 梅艳芳 | 获奖 |
第8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 最佳导演 | 许鞍华 | 提名 |
最佳男主角 | 张学友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梅艳芳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林嘉欣 | 获奖 | |
最佳编剧 | 岸 西 | 提名 | |
十大华语片 | 男人四十 | 获奖 | |
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选举 | 最佳编剧 | 岸 西 | 提名 |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第2届) | 最佳电影(港台) | 男人四十 | 提名 |
最佳导演(港台) | 许鞍华 | 提名 | |
最佳男演员(港台) | 张学友 | 提名 | |
最佳女演员(港台) | 梅艳芳 | 获奖 | |
第39届金马奖 | 最佳剧情片 | 男人四十 | 提名 |
最佳女主角 | 梅艳芳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林嘉欣 | 获奖 | |
最佳新演员 | 获奖 | ||
最佳原著剧本 | 岸 西 | 获奖 | |
最佳美术设计 | 文念中 | 提名 | |
最佳造型设计 | 提名 |
男人四十剧照
- 许鞍华 Ann Hui导演
- 张学友 Jacky Cheung饰 林耀国
- 梅艳芳 Anita Mui饰 文靖
- 林嘉欣 Karena Lam饰 胡彩蓝
- 庹宗华 Chung-Hua Tou演员
- 谭俊彦 Shaun Tam饰 安然
简评
梅艳芳抱着张学友哭,张学友安慰她的那几句话,张艾嘉在《相爱相亲》里没借用过去,我是不信的,但许鞍华的段数终归比张艾嘉高太多倍,即使有田壮壮加持《相爱相亲》,也比不上许鞍华的冷静克制,宁静的表象下所有的事物都在崩塌。这片子在某种程度上挺像《一一》的,张学友四十岁重温旧梦,师生恋、婚内出轨都亦步亦趋踏上了老师的路,好在并没有让学生重蹈覆辙梅艳芳的老路,“你以后出去,可以靠打字养活自己,”这句话对这二人的意义都无比重大,张学友亲手终结了如同自己的老师有可能造成的后果,梅艳芳也得以避免在无爱的婚姻里做隐形的妻子,两个人不是没有爱,但就是有个心结,横亘在二人的生活中。还没有来得及学会去爱,就被迫长大,一个是老好人,一个是好妻子,然而,都是情不由己。爱,到最后,是要给双方选择的机会,要经历绝望方可显现。
一分给张学友和梅艳芳的组合,一分给古文意象所代表的内涵,一分给《相爱很难》(虽然影片中没出现)。学友演技真的不错,但还是太有精气神,看起来完全不像中年危机的一张脸()相比起来梅姑满满的疲惫感和经历感,这是她最后一部电影,跟现实状态也有关吧……深深惋惜。全片的基调有些闷钝平叙,林嘉欣的表演有点子欠揍感,起拯救效果的首先是开头父子谈话拍得很有吸引力,让人容易继续往后看;其次是影片对古文此类中国传统文学的运用恰到好处,表面上是指林耀国的职业和谋生工具,以及和妻子长子的共同爱好,胡彩蓝的天赋,深层意义上是影响林耀国人生轨迹和塑造他性格、处事方式的重要要素,也是和妻子、盛老师之间藏在心底的秘密起点,也代表中年男子的困惑和压抑。最后估计夫妻二人会释怀然后还是继续搭伙过日子吧。
其实林嘉欣何尝不是梅艳芳的重演?女人四十的负累是家庭内的,炊烟和皂水,汗津津,黄蜡蜡,还要缝补过去的痕;男人四十的受罪是家庭外的,房贷和艳遇,文绉绉,色眯眯,悄悄褪去好好先生的假皮。偶尔闪回进入蜜甜的回忆,有时聚焦手指上的戒指提醒当前的越界,镜子将人物里外分裂,情欲辗转眼波中,暗涌在底。林嘉欣循循善诱,张学友紧随其后。往情人身上砸糖果,甜腻过任何一场酣畅淋漓的交媾。昔日的现在的再次重叠,表面的和睦终究被打破。妻子倚在丈夫肩上哭泣,终于前往三峡旅行,趁着村落还未被淹没,趁着婚姻还没变成泡沫。只是清梦一场。
女性导演最能抓住情窦初开、暧昧、精神崇拜、师生恋这些细腻的精神状态和心境。不论男人四十,还是女人四十都一样的困惑啊。一成不变的生活,离开家庭婚姻发现没有什么朋友,也没有其他的快乐来源。十年之痒,谁没有困惑,谁又能抵得住诱惑?刚出道的林嘉欣真是可爱又调皮、性感又叛逆,穿上短裙学生服后,中年老师(张学友)怎能不心动?本片的缘起缘灭都依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精神家园也是心灵寄托。当我们生活迷茫时,可以读读苏轼、李白、杜甫、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美的让人陶醉,美的让人忘却所有烦恼。四大天王里其实张学友演技最好也最有潜力,只不过被他惊为天人的唱歌天赋耽误了。
很痛苦的一次观影体验……倒不是说剧情怎么样,而是贯穿始终的一种背德感像是一直在挑战着我的道德感,有种难以言说的苦衷和隐忍在其中。以前看类似的背德的电影只会感到一种guilty pleasure,但是这部却是格外的痛苦,大概是这部片子更多的体现出了家庭和责任对于一个丈夫和师长的审判,以及过往少年时期朦胧的记忆和飘散的诗意幻想带来的若隐若现的哀伤。张学友和梅艳芳演得实在是太好了,一个将中年男子的克制和遗憾体现得淋漓尽致,另一个则将一个受过伤害的女子的无奈与哀愁演绎得栩栩如生。这个电影虽说名叫男人四十,但是却将夫妻、家庭、青春以及人生都进行了一番探讨,缓慢的节奏下翻滚着中年人对待生活的不安与躁动。第一部许鞍华,感觉像是写给虚无缥缈的青春梦想的一首追忆词,叹息一地鸡毛的现实生活的一篇散文诗。
不得不说Ann真的很会拍~如果岸西的剧本没有碰到她,很有可能会变得非常乏味或者老套。但结合在一起,就是平淡生活中的可见真章,她把她故事里的情绪或者情欲都很好地展现了出来。杜笃之也是声音的艺术家,镜头和声音结合得刚刚好,当在教室里陷入回忆时,那是一片蝉鸣声响起,把回忆和现在两个时空完美得拧合在了一起,闪回得既不突兀刻意,又能看出岁月的滤镜。关于过去和现在的讲述比例也把握得刚刚好,既有对过去的想象空间,不是所有起因经过都要展现出来,那对回忆来说反倒失了真。但同时又清楚地交待了事由经过,让观众在理解上没有误差,是很值得学习的叙事。而人物在最普通的场景里也可以自然地聊出趣味来,既源于生活,又保持了美感高于生活,同样也是编剧和导演的功底。
这部我要给硬五星。循着女人四十看过来的。这部影片三位主演的表现太让我惊艳了。你说张学友人生够顺了吧,随便唱唱歌就是歌神,可是演技这么精彩却把演员之路走的艰辛坎坷。看看他在《阿飞正传》里惊艳的表演,看看他在早年更多的影片中的表演,再看看这一部影片中的表演,歌神在我心里一直就是影帝。我这是第一次看林嘉欣的电影,20年前那么年轻的小姑娘,对于如何处理少女与中年男性的情感,尽然看起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尤其是她所表演的人物还特别的有个性,大胆,自由的女性,她不是为爱昏了头,而是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算了,我感觉自己越说越不好了,就这样吧。
影片多角度呈现了一个男人四十岁时的生活与心理处境,非成熟导演不可做到如此全面而深入。许鞍华在讲一个人物的故事时,总能把他周围社会的环境也刻画得入骨三分,或者可以说许鞍华就是一个关注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影响下的人的导演。影片有多条情感关系线索:两对师生之间、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同学之间,当然最重要的是人与文化之间的感情,最终都揉到了香港众生与中国古典文化的关系之中进行收尾。最后在张学友的信、梅艳芳之哭的铺垫下,以共读《赤壁赋》的方式将往昔恩怨化解,让我感受到了许鞍华跳脱出港片情欲纠缠之外的胸襟~
电影名男人四十,是很明显的要不惑,因此在剧情中的走向也是必然的,妻子陈文靖年轻时犯下的错经过多年的陪伴和相依最终得到谅解和释然,其中胡彩蓝对林耀国的感情是有推动作用的,让林处于当年盛老师的位置开始反思,就像一个完美的情景再现,经过和胡彩蓝的交流,重新体会陈文靖的心路历程,胡之对于陈的关爱和责任虽然说没有义务这样做,但是在陈的角度看来,假如当初仅仅是为了早早结束那个事件,也就不会一直和他一起生活二十多年,同样的假如林对陈没有感情也就不会照顾她这么多年,只是埋在二人中间那根刺终归会有拔出的那一刻,从这个角度而言,男人四十不像女人四十那样有普遍性,二者并不相称。许鞍华的作品,配乐总是不错。
非常文学性的剧本结果拍得非常乱套,镜头切太快,很不文学,一点气氛都没出来。要表达的太多却找不到一个主题,师生恋出轨太抢戏,反而让文学无处立足。男一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报复妻子接受了女学生的勾引,却也理解了盛老师,最终和他达成和解。爱情沦为亲情,备胎找到了备胎的备胎。社会失败者的老师成了年轻女学生的猎物,一直都是被选择的他终于主动选择了离婚。三峡巫山这么好的象征也没融合好,想起来哪儿拍哪儿,电影沦为讲故事的工具。演员选得太好了,梅艳芳演的真好,林嘉欣简直是香港高圆圆,清纯钓系女神。文学变得可憎,沦为不伦和诱惑的暗号,是房思琪的温良恭俭让
恭贺许鞍华导演拿到威尼斯终身成就奖。一代孽缘师生恋导致一个漂亮女学生失去人生色彩、一个前途大好男学生失去心中挚爱...下一代孽缘由此有缝隙而入。不过显然下一代漂亮女学生不再是老师玩物而是调转过来,自信、自由、果敢、不虑后果、从不反思,敢于割断更敢于出发,她的命运当然不再会像上一代女学生被人玩弄。张学友是真真的接盘侠,娶了白月光却不曾料白月光心里亦有二十年不变的白月光。火车上林嘉欣对张学友说“将来我当导演我一定要拍这一幕”像是许鞍华自己的话,猜想她也有暗恋过男老师。深圳回港出租车上的那段迷幻游离的镜头加上林嘉欣空灵的念白,令人沉醉。影片整体氛围很好,左右为难、进退皆输,无人是圣人,生活皆不易。学友哥演技出色,古文也背得很好,迷人。葛民辉是亮点。
太文艺,还以为许鞍华讲她擅长的隐忍愤懑,结果绕了一大圈就是中年人无谓的自尊和虚荣,教书佬酸腐的别扭和固执,穷秀才莫名其妙的叛逆心态。妻子是暗恋对象,被恩师搞大了肚子,老师有家室,先告诉她我老婆怀孕了我要走了,她不知道生什么气对自己怀孕之事缄口不言,私自找男主陪着去堕胎,没有成年人陪同,堕不了,男主突发脑血栓干脆喜提买一送一,当接盘侠当了二十年,现在不爱了,睡了一个比自己小二十几岁爱慕自己的学生,临了还是选择谅解老师,带着自己的老婆和养子,到老师病榻前念苏东坡的赤壁赋送别他,一家三口在一个快死的人面前念诗,一个本应该恨之入骨的人,这一家有一个正常人吗?真的浪费了张梅林三个人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