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土之城(2010)
《焦土之城》(法语:Incendies)是一部2010年的加拿大电影,由Denis Villeneuve执导,Lubna Azabal、Mélissa Désormeaux-Poulin、Maxim Gaudette、Rémy Girard主演。获得第31届吉尼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8个奖,入围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评分:8.6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编剧:丹尼斯·维伦纽瓦 / 瓦吉·穆阿瓦德 / 瓦莱丽·博格朗-尚帕涅
主演:雷米·吉拉德 / 梅丽莎·德索蒙斯-波林 / 马克西姆·高德特 / 卢巴纳·阿兹巴尔
类型:剧情 / 悬疑 / 战争
片长:131分钟地区:加拿大
语言:法语 / 阿拉伯语 / 英语
影片别名:烈火焚身(台) / 母亲的告白(港) / 焦头烂额 / 烈火焚城 / 中东的希腊悲剧 / 黎巴嫩的俄狄浦斯
上映:2010-09-03(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1255953
焦土之城简介
双胞胎姐弟珍妮(梅丽莎·德索蒙斯-波林 Mélissa Désormeaux-Poulin饰)跟西蒙(马克西姆·高德特 Maxim Gaudette饰)收到过世的母亲娜瓦尔(卢布娜·阿扎宝 Lubna Azabal饰)的遗嘱,可当宣读完内容之后,两姐弟却一时难以接受这样的遗嘱:一份是写给他们从未蒙面的父亲;一份是写给她的第三个孩子——他们更是不知道这个哥哥的存在。影片巧妙的游走在两个不同的时空:母亲终其一生苦苦寻觅自己的长子;姐弟遵循母亲的遗嘱前往中东寻找他们的父亲与兄长。可越是穷其究竟,他们面对的越是理不清的头绪跟令人震惊的真相。
本片改编自加拿大著名法语作家瓦基迪·穆阿瓦德的同名剧作。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荣获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丹尼斯·维伦纽瓦 第55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外语片(提名)丹尼斯·维伦纽瓦 第7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获得奖项
- 第37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外国影片 - 第55届意大利大卫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32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第24届华沙电影节
获奖:华沙大奖 / 特别提及 - 第11届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24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56届意大利大卫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33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获奖:最佳加拿大电影 - 第76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29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获奖:观众奖 - 第7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65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丹尼斯·维伦纽瓦 Denis Villeneuve导演
- 卢巴纳·阿兹巴尔 Lubna Azabal饰 Nawal Marwan
- 梅丽莎·德索蒙斯-波林 Mélissa Désormeaux-Poulin饰 Jeanne Marwan
- 马克西姆·高德特 Maxim Gaudette饰 Simon Marwan
- 雷米·吉拉德 Rémy Girard饰 Notaire Jean Lebel
- 杰基·萨维里斯 Jackie Sawiris饰 Mére
简评
上一次看到这么震撼的电影还是《老男孩》。老男孩探讨人性,探讨爱与恶是剧场似地探讨,情景是封闭的,动作是连续的,情感是集中的。而焦土之城像是一本书,这本书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它的场景是宏大的,动作是静止的,情感是悬置的。它就是一个从0开始从0结束的数学公式,没有答案,只有一个疲惫和不知所措的计算过程。电影里似乎有很多元素,战争,宗教,伦理,人性,而这些结合起来却一点都不乱,就像维伦纽瓦的镜头,像他讲故事的方式,把复杂的情感复杂的叙述都轻飘飘地往上一抛,而我的心却可以沉沉地落在地上。目前看来,维伦纽瓦基本上可以算是这个世纪我最爱的导演之一了,最妙的地方是他总能用商业片的技巧和手法去拍文艺片,翻了翻自己写过的看过他的电影的评价,对他的爱很明显了,看他的电影让我激动,也让我平静。
极佳的反战范本,维伦纽瓦太棒了。他是那种坦诚地把自己的电影与时代联结到一起共呼吸的导演,我感受到了他对观众的尊重、对电影的尊重,这一点很难得。维伦纽瓦对当下诸多意识形态的挖掘和理解成为了他个人标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片子里这种伊朗电影式的冷峻风格和古希腊式悲剧的丰富融合,呈现出了多重视觉、情感色彩。现实和过去两条线的交织,一边是母亲的伤疤,一边是后代寻找答案后的重生。质疑、理解、宽恕,一个个体的存在,在剥开层层包裹的外衣后,得到新的认知塑造。命运和经验不断叠附在生命循环中,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抛开宗教信仰,我们希望能达成共识的是:战争,是人类研究出来最大的自杀式武器,无论什么目的,它会慢慢瓦解人类文明中一些美好的组成部分
我是因为刷黎巴嫩首都爆炸事件看到这部电影的,加拿大电影,背景是黎巴嫩。我分了三次才看完。世界上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这个女人身上了,因为娜瓦尔未婚先孕,他们的宗教不允许,就把她的恋人处死,儿子被抱走。后来发生了战争,而她一直在寻找她的儿子,后来因为在内战中杀死了一个军队的高官,被囚禁了十五年。在监狱中被狱卒虐待和强暴,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女。十五年后,娜瓦尔被释放,带着双胞胎移民去了加拿大,这会儿儿女已经长大成人,有一天,她带女儿去游泳,游了一圈后发现一个男的脚上有胎记跟她儿子的一模一样,当她看清楚他的面貌后,发现他是在监狱强暴他的那个狱卒。
维伦纽瓦风格太多变了,真的是个令人着迷的人。本以为会是类似于边境杀手的那种动作片,看着看着以为是宗教战争片,看到后面好吧我就当它是温情片,结果最后“铛”给了我一棒子,惊愕到下巴都合不上。说回电影,虽然前面一直没有什么痕迹,但是仅凭感觉当弟弟说出那句一加一有没有可能等于一的时候还是倒吸一口凉气,一下子就蒙了。说实话开始的前几分钟很难进入状态,甚至差点弃片但是看得进去就好像拼拼图一样一块一块得拼出真相。“世界上最好的事,就是能在一起”这句话后面多次出现,本是很暖心的一句话但是纵观全片你又很难感觉到导演的温度,降低批判力度、几乎完全剥离情感冷静地去讲述来留下无限的回响才是这种“狗血”剧情最好的归宿。
维伦纽瓦的电影有一个共通的母题:主角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但这种价值却总是被故事幻象下所隐藏的真相无情摧毁,主角也在结局中遭受无尽的自我质疑与拷问。他极为钟爱这种反高潮的宿命论故事,并在摄影中无时无刻不把角色框入场景中的分割线与方框构图中,如同被命运紧紧锁住,无处遁形。在镜头选择上,大远景的定场镜头与中近景特写推镜头时常在同一场景下组合使用,以苍茫大地的辽阔与荒芜来反衬人物的渺小,如同面对命运的压迫感时的抗争无力与兀自彷徨。或许就是因为从拍悬疑片开始走上巅峰,就已经奠定了维伦纽瓦日后热衷于在科幻故事里以隐藏的真相来击溃主角自我价值的创作路径。
俩个人互相在寻找,却因立场不同儿相互伤害。宗教:洗脑让人扎堆聚集甚至对立,仇恨就入海浪一波一波从不停息,相互冲突升级成为战争。战争:它让人民水深火热民不聊生国将不国,但是极端分子却依然热衷于它,扭曲一切人性,其中战场中的母爱也被扭曲。爱:中东的女性犹如奴隶嫁了不该嫁得人她就是民族败类,此婊子必须被家人除掉,亲情只爱根本没有。参加过战争的人,他会被战争吞噬永远出不来。无论妈妈还是那个哥哥(爸爸)他们都是人与人斗争下的牺牲品。电影拍的手法就像纪实摄影有点纪录片的风格,俩条时间线相互穿插叙事,给人一种上帝视角看故事的感觉,最后的最后真相大白母亲依然爱着他的儿子,原谅了那个儿子,她把恨意藏于心底让爱去消化它,用一生的时间把它磨平。本片某些情节过于巧合太故事了,当个好故事随便看看就行了,不必过多计较
满分的故事,却只有及格的拍摄。一场乱伦解构出了所有这片生灵涂炭的土地上的神启与战争的虚伪、无耻、恐怖。这样震撼人心的故事,却成为了维伦纽瓦个人风格化的一个注脚,他最擅长的是空间营造,不是人内心的挣扎与深渊,与朴赞郁用视听语言呈现出的 老男孩 的痛苦相比,拍得那样的讨巧,这样惨绝人寰的悲剧,难道不值得一场痛哭淋漓,不是所有的反思与沉默,都需要一贯形式的克制与冷静,如果不是因为这撼人心魄的事实,可能会成为最“假”的电影之一。故事献给每一个战争狂人,你的身份,有一天可能要交给你自己来讲述,那时的你却可能选择永远缄默不语
以为是现代城市的故事,却是关乎宗教、战争、故土和家庭的恐怖故事。如果莱辛的《智者纳旦》是借十日谈的三指环的宗教隐喻构建了一个欢乐的来处相同家庭关系,那这部就是藉以俄狄浦斯式的古典悲剧,指向了宗教的畸形形态。父与兄弟关系的扭曲,爱与恨的置换,基督教徒和穆斯林的孩子乘着爱出生却被抛弃,基督教徒的孩子是强暴的惨剧但却健康的成长。一切的非正常状态都透露着一种切切的可悲。一个母亲的流浪贯穿在民族战争的历史中。女儿回溯的是母亲悲歌,儿子追寻的是可怖的真相。怎么说呢,悲剧的意味太重了,无法抽离的悲剧,让人无法直视这个故事,爱与恨,就就此为止吧。
结尾三封信炸了, 震撼,沉重,缓了一会才过来。这电影挺适合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看。两条时间线叙述穿插着进行还是蛮吸引人。有几个镜头印象深刻。开头小男孩剃发,中间小女孩奔向火海的母亲,结尾大儿子读完信的沉默伫立。电影焦土之城就是讲仇恨和杀戮催生的世界。每个人都可以有宗教信仰,但宗教出现就是统治者为了掌控人民,便于管理。信仰的差异往往成了掌权者发动战争的理由,打着信仰的旗号,屠戮着无辜的人民。最后母亲仇恨化解,大儿子站在墓碑前,完成心灵上的救赎,真相过后,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内心刑罚和无言沉默,令人无比感伤。伟大母亲与战争形成反衬,让我们更讨厌战争,向往爱与和平。
《现代启示录》也没让我能突破时空感受到什么是战争、种族、宗教的迫害,《焦土之城》就是让我顿明了那些无数次看到、甚至说到但从没有情感附着其中的词语:种族歧视、宗教迫害、战争创伤。宏大事件中的伦理悲剧,拍的是如此有触感,这么多悲伤、绝望,但还是有力量和爱在其中。“在一起是最重要的,无论如何。”我今年看到最好的电影。另,它不是悬疑电影,蕴含了罪恶和绝望的爱,要去寻找前因后果,要去理解,最终要用爱来悲悯。它需要过程。爱是伟大的,对吗。
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胚子,但是导演的拍摄手法我很不喜欢。怎么说呢,从移民至加拿大法语区的中东妇女,到故事发生的中东战争背景,都注定了这是一个冷僻的题材。然而从拍摄到剪辑到故事结构,都太平了,太有一股清高淡然劲儿了,仿佛一个沉默不语的纪录片。还是特别厚重的那种,还不是discovery里那些讲得惊心动魄的那种。我觉得为了提高受众群体,完全可以做成一个经典的好莱坞式thriller。这种题材,这种深度,未必不能成为一匹黑马。当然人家导演还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外语呢,肯定是我这种俗人欣赏不来。我就是一个喜欢看工整的本格推理电影的俗人。太文艺了我看得难受,前三十分钟睡着了一次,本来一个小时的时候快又睡着一次了,想想我掏了4刀呢,在快一半的时候终于进入正题了哎哟我去。
,前80%的部分让我震撼,像史诗一样的故事,恢宏。镜头语言把战争、暴力和宗教的冲突这三者落在小人物头上的描写细致入微;配乐恰到好处,特别是中间配乐和被暴力摧残下的嘶吼让人毛骨悚然。最后20%把最终的可笑宿命用一种略狗血的答案合盘而出,但即使结构上的1+1=1与前文中的「纯粹数学」有互文的巧思,我也不能接受这样垮掉的剧情安排,甚至觉得导演最后太过刻意想描述那种希腊神话式的悲剧。弟弟的演绎和姐姐形成了鲜明反差,说实话,弟弟这个人物戏份全部删掉也没任何问题,反而姐姐与母亲在两条故事线前后走过同样的路让人恍惚,而且表演很好。弟弟那边就算了吧,败笔了可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