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妈的后现代生活(2006)
UP:2021-09-02《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英语: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是2007年公映的香港电影,根据燕燕所写的同名小说《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改编,该片讲述的是一个上海女性在生活中遭遇的种种故事。本片由香港新浪潮导演许鞍华执导,日本知名作曲家久石让负责电影配乐,获台湾金马奖三项提名,并获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三项大奖;斯琴高娃凭《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再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剧情概要
姨妈暑假帮忙照顾妹妹的小孩,结果外甥搞失踪,玩绑票。姨妈路见不平,捡回个苦命妈妈,没想到是个女骗子。姨妈清白自持,一碰上爱情就全乱了套,人财两失,丢了所有积蓄。姨妈走天桥摔断了腿,久未蒙面的女儿终于露脸。
人物介绍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姨妈 | 斯琴高娃 | 孤家寡人独居上海公寓,大学毕业,自视甚高,急公好义,克勤克俭。据邻居水太太表示,她有一个“住在美国”的女儿。 |
潘知常 | 周润发 | 满腹诗文,风流倜傥,京剧票友,在公园唱曲时与姨妈相识,独自一人住在一栋大房子里。 |
水太太 | 卢燕 | 姨妈的隔壁邻居,养猫作伴,闲来无事喜欢上门闲嗑牙,展示她的新假发。 |
宽宽 | 关文硕 | 姨妈的外甥,古灵精怪,爱搞失踪,为了帮助网友,大玩绑票游戏。 |
飞飞 | 王子文 | 宽宽的网友,双亲离异,从小被外婆带大,小时候因为外婆一时失手,半张脸烧伤毁了容。 |
金永花 | 史可 | 姨妈在面摊认识的外地女工,有个身染重病的小女儿。 |
刘大凡 | 赵薇 | 姨妈的闺女,餐厅厨师,一心向往到国外留学。 |
幕后花絮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原著作者燕燕跟电影编剧李樯是朋友,这个故事是燕燕的姐姐的朋友的真人真事,准备以这个题材写剧本时,燕燕则表示希望写成小说,于是剧本与小说双头并进,导演许鞍华接受专访时指出:“其实这个戏的概念不是改编,是个材料,然后我们再回头看小说,小说跟剧本同时进行,基本上是两回事,李樯的剧本是先有几个人物基础,然后再重新创作。像金姨和飞飞都是李樯想出来的,潘知常也是虚虚实实,由另一个原型搞出来的,姨妈反而比较接近小说,宽宽也是。”,潘知常原本是姨妈的男朋友,收集金莲小鞋,而姨妈则是京剧评论家,两人在京剧票友聚会的场合相识,后来一起投资,一起受骗,感情就无疾而终了。
本片后制是在泰国完成,影片中各个段落分别使用不同的色调处理,导演许鞍华表示:“我们的画面不太写实,有写实的基础,可是颜色等方面又有点夸张,我想一开始把观众拉开一点,像看动画,慢慢再回到戏里来。一开始是有点抽离,但抽离的原意是让人以后更投入。”,这种“段落式色调处理”的制作成本远高于常规制作。
电影配乐久石让的工作态度严谨,制片二勇托人将许鞍华和李樯的履历及剧本拿给久石让,经过面试以及现场探班之后,这位日本知名作曲家才同意为《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配乐,本片第一个版本长达三个半小时,久石让要求将这个初剪版本全部配上日文字幕,才开始构思,依主题分阶段进行配乐,条理井然,后来许鞍华将没有配乐的部分剪掉,多次剪辑,剪成现在这个将近两个小时的版本。
本片原本预计在2006年12月上映,最后因为大陆方面顾及其它因素,才延到2007年3月2日在台湾公开放映。
奖项与提名
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作品 | 结果 |
---|---|---|---|---|
2006年 | 第43届金马奖 | 最佳女主角 | 斯琴高娃 | 提名 |
最佳女配角 | 赵薇 | 提名 | ||
最佳改编剧本奖 | 李樯 | 提名 | ||
印度国际电影节 | 金孔雀奖(最佳影片) | 许鞍华 | 提名 | |
2007年 | 克利夫兰国际电影节 | 最佳剧情片 | 许鞍华 | 提名 |
第1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 最佳女演员 | 斯琴高娃 | 获奖 | |
最受欢迎女演员 | 赵薇 | 获奖 | ||
第16届上海影评人奖 | 最佳女演员 | 斯琴高娃 | 获奖 | |
十佳华语片 | 获奖 | |||
2008年 | 第14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 | 最佳影片 | 获奖 | |
最佳导演 | 许鞍华 | 获奖 | ||
最佳女演员 | 斯琴高娃 | 获奖 | ||
第12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 最佳导演 | 许鞍华 | 提名 | |
最佳编剧 | 李樯 | 提名 | ||
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最佳导演 | 许鞍华 | 提名 | ||
最佳编剧 | 李樯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斯琴高娃 | 获奖 | ||
最佳女配角 | 赵薇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周润发 | 提名 | ||
最佳原创音乐 | 久石让 | 获奖 | ||
最佳摄影 | 关本良、余力为 | 提名 | ||
最佳服装设计 | 马玉涛 | 提名 | ||
第8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 最佳导演 | 许鞍华 | 获奖 | |
最佳女主角 | 斯琴高娃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赵薇 | 提名 |
各界反应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在香港试映后,观众反映热烈,现场掌声不断,颇受好评,可惜叫好不叫座,在大陆地区新春档次的好莱坞与香港大片余威犹存,僧多粥少,导致本片放映厅数过少,公映10天票房只有500万人民币。在台湾也是票房惨淡,直到第14天台北票房才突破百万新台币。本片并且引起部分东北影迷的不满,认为姨妈在东北的生活有丑化东北人之嫌。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剧照
- 许鞍华 Ann Hui导演
- 斯琴高娃 Gaowa Siqin饰 姨妈/叶如棠
- 周润发 Yun-Fat Chow饰 潘知常
- 关文硕 Wenshuo Guan饰 宽宽
- 卢燕 Lisa Lu饰 水太太
- 史可 Ke Shi饰 金永花
简评
本片的简介极不可靠:“怪癖多多”的姨妈,与之有“黄昏恋情”的神秘男人,另有一个“碰瓷”保姆,最后这个姨妈醒悟了,和“已经疏远”的丈夫子女重拾亲情,光明又俗套,看官若因此放弃观看,这个简介定要背锅。它绝对是个悲剧,说什么都是个悲剧,你说它反映底层市民日常,说是老少皆宜的轻喜剧,影评说影评的,我认为结尾悲哀且颓丧,代表着浪漫的破灭,灵魂的所有可爱之处被打碎。宽宽代表亲情,这个男孩最后坐着火车离开了姨妈;保姆代表的信任居然只是块遮羞布;潘知常的爱情简直甩了姨妈的清高一耳光。最后疾病摧毁了她的所有,连自己都像泡泡破灭,连上海这点执念也带不走,一块完蛋。她女儿身上还承袭了她的一点小小特质,及对浪漫的追求,也想走出去——虽然母亲当初执着于回上海给她留下了阴影,然而,然而生活太苦了,哪里还有浪漫的余地。
用某种荒诞和幽默来营造生活的伤悲还蛮好的,每一个小故事里都是大起大落的情节,只要习惯就不会因为担忧姨妈而走心,其实许鞍华的其他片子人物也都有些一板一眼,横看竖看就是难以共情,说不清是演员还是剧本,总是差点复杂矛盾性,难以让人长久的品味,但若都冠上后现代之名就好解释的多了。一切都是荒谬,都是情节本身,都可以被故事二字化解。看完了结局,把四个星改成了五颗星。是啊,如果只在上海就太漂浮了,那个时候的中产。回到了东北,大棉袄大馒头一啃,才是一地鸡毛,苦不堪言
9月19号半夜,一边吃烤鱼一边看《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前几年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感到很无趣。近半年读了一些后现代文献,反而兴味盎然起来。一开始以为体现在老年人与社会上年轻崇拜的断裂或者谎言和欺骗,后来发现真正后现代的是结构。电影的结构不是传统结构主义式的,而是深入日常、由生活推动的,借用豆瓣影评,“生活还是重重地向我压来”,从而达成后现代的反结构。从上海的表面光鲜到鞍山的咸菜馒头,,,后现代人的漂泊无依同时赋予我们强大的适应和收编能力,对灭霸响指般的风险见怪不怪。
斯琴高娃的演技真好啊,还有演邻居的卢燕,太亮眼了,前半段阳光强烈,姨妈爱穿大红大绿,把文艺清高挂在嘴上,抬头挺胸,虽然没钱但也过得喜气洋洋;经历过遇人不淑(不知道到底是不是骗子的发哥)导致积蓄被骗光只能回到曾经下乡的大东北。两次出现大月亮都很“浪漫”化,总觉得后半段的悲剧一出接着一出来得让人喘不上气,画面的褪色,和人的精气神一样,一下子泄地毫不留情,看完有些难过,之前看到泳池那一段的截图,还以为是一部喜剧来着,金花这个配角的故事线很好,人啊,真是太脆弱了。
感觉吃了一颗怪味豆,久石让音乐跟这片子调性八字不合,简直是瞎胡搞。又一个出走失败的女性被迫回归,又一出女性悲剧上演。主线剧情问题多多,开篇外甥来是有生活质感的家庭小品,认识周润发搞起黄昏恋令人啼笑皆非,往后面就开始走剧情大纲一样,着急忙慌紧赶慢赶,猫死邻居心脏病发被骗光积蓄摔倒住院一夜白头赵薇出现回东北给全家当老妈子一路狂奔毫无喘息之机,最后定格在风雪交加中的吃馒头就咸菜祥林嫂身上,无限悲凉酸楚。姨妈前后命运反差之大或许刻意为之,但处理上的粗枝大叶不够自然导致观感十分割裂。 同时,影片兼顾了老中青(脸被烧伤的飞飞,姨妈的大厨女儿,独居养猫女邻居,外来务工阿姨,飞飞的外婆)三代女性群像的刻画和对女性普遍生存困境的展示,表现出导演一以贯之的强烈女性主义视角和温厚真诚的现实关怀。
潘知常这人其实很有魅力,无论是不是跑火车的话,说文学作品要尊重女性这一点已经赢了。陪了一夜后愿你保重也很动人,最后穿着风衣在过道里离去的镜头让我明白郑重的再见便是一辈子。英音美音,死去的“猫”,黑夜的葬猫,拔掉女儿的氧气,楼梯上的西瓜,月亮,抽烟的厨子,静物描写里的庸常窒息的生活。两人谈诗时镜头一转入周围最平民的街景,离开上海时这座城市的繁华,最后卖鞋那里的羊头和戏。生活就是一个让人噤声的过程。长恨此身非我有~文艺女青年的老年生活,大概也没有夸张,我想许鞍华肯定曾经焦虑过自己的老年生活,同时联想到了天水围和立春,许鞍华电影里的晚饭真是美好的人间烟火~
许鞍华没有刻意表现后现代大都市里的繁华丰盛,而是去刻画庞大背景边缘的小市民形象,他们的故事更加富有情感和生活化。许鞍华首先赋予了人物以情感价值,接着又残忍的将这层价值给剥去,可以看到姨妈的周边经历最终都以悲剧告终。时代的发展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体现着经济消费社会的快速膨胀,然而人是否会跟着时代继续发展呢?许鞍华的答案是否定的,相反,人是被逼退至原点的,正如姨妈终究还是无法待在上海而只能归返东北。生活似乎在不断经历着轮回,出国的宽宽正如当年奔往上海的姨妈,满是未知与惆怅。
一部让人笑不出来的喜剧,噱头背后回味起来都是酸楚。一个女人的史诗,编剧李樯正是写《立春》的那个,他下笔写姨妈这样倨傲如灰烬的女人,真是叫人愁肠万转。剧情进行到一半,姨妈和那个不靠谱的混混在楼梯上吃西瓜的情节,突然让姨妈的可怜招展开来。就是在那一刻,我想起李樯笔下另一个不服输却终归要输的女人,想起他对人的心理入木三分的摹写,也开始明白为何这个作品会成为许鞍华作品序列之中的一员。还是回到开头说的,影片虽然展现了姨妈的无数次社死,但是它绝不是对姨妈的嘲笑,而是对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同情和观照。
1. 电影很好地捕捉了二十一世纪初的城市景观,各种色彩形状的花哨拼贴具有某种“后现代”的意味,在这样的背景下,故事的荒诞性具有了现实支撑。2. 很多镜头都着意强调色彩的对比,例如服装上的红色对绿色,这种失调竟也和谐地融入城市街景之中。而这种花哨在老东北消失了,大红大绿或许可以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视觉体现。3. 喜剧的外壳,悲剧的内里。这种风格既产生一种观察审视的距离感,但也带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代入感,不失为一种表现社会飞速转型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否也出现在其他电影中呢?比如 钢的琴?
故事写得好,幽默悲剧,笑中带苦。从整个故事来看是以斯琴高娃的视角来叙述,却给人一种每个角色都是这部片子的主角。我们总是在别人的影子上看到了身上看到了悲剧的色彩,却始终无能力去解读我们所背负着的不幸,或许我们也会成为那一个随意把厨余垃圾倒在马路的厨娘,或者是捧着青瓷碰瓷的女工,所有的不幸好像一早就写好了。月有阴晴月缺,我们把身上的缺,投射成月的圆。最大问题就是久石让的音乐许鞍华导演太招架不住,使用次数太多,反而显得欲盖弥彰。
感觉这个分给低了,女导演的拍摄手法确实很细腻,很多细节都是值得推敲的,开始我把这部电影想的浅薄了,越往后看发现这部电影想表达的东西很多,非常不错!另外赵薇真的太漂亮了说点剧情外的感悟,看到姨妈一个人躺病床上的时候还有那个老太太被送到养老院的场景让我突然觉得自己哪怕是随便找也得找个搭伙过日子的,再不济也得生个后代。可是看到后面姨妈回了东北,她拖地姨夫墩地的情节忽然让我觉得恐惧,我必须遵从自己的内心那就是我接受不了,作为颜控晚期,如果让我随便找个那样的男人,我宁愿自己过
其实后现代需要的不是一种连续性吗?要你直线地发展,丝毫断裂都能把你赶回老家。这里是历史在断裂,姨妈是无辜的受害者;同样的包法利夫人症状,要是晚出生三十年,无法避免的是如履薄冰的另一生吧。无论哪一代,理想主义者最后都只能漂浮于生活、纯粹地生存吗?“一切都在呼吸、生活、奔流,光芒在于颤抖,眼睛在于空间,心脏在于跳动,夜在于有无止境。一个黑暗的起源,无边无涯,在夏夜诞生。在你的瞳孔上出现了整个天空。”什么时候我也看到了月亮,什么时候月亮也给不了我安慰。啊,我不要,我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