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墙(1982)

Pink Floyd The WallUP:2021-09-25

迷墙

评分:8.8 导演:艾伦·帕克 编剧:罗杰·沃特斯
主演:鲍勃·吉尔道夫 / Christine Hargreaves / James Laurenson / 埃莉诺·戴维 / Kevin McKeon / 鲍勃·霍斯金斯 / David Bingham / 珍妮·赖特 / Alex McAvoy / Ellis Dale / James Hazeldine / Ray Mort / 玛格里·梅森 / Robert Bridges / 迈克尔·英塞恩
类型:剧情 / 动画 / 奇幻
片长:95 分钟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平克佛洛伊德:迷墙(台) / 平克·弗洛依德的墙 / 暴力迷墙 / The Wall
上映:1982-05-22(戛纳电影节)
IMDb:tt0084503

迷墙简介

本片用迷幻的影像和摇滚乐讲述了一个非典型乐队主唱的成长史。儿时,平克(鲍勃•吉尔道夫 Bob Geldof 饰)的父亲在二战中身亡,母亲与家庭医生关系暧昧,这让他幼小心灵备受创伤。在学校,他对呆板的填鸭教育深恶痛绝,时刻准备着绝地反击。成年后,他在泡吧时结识了风骚的舞女,并与之发生了关系。然而,性欲的满足感并没有维持太久,他就厌倦了这种不靠谱的感情,特别是他对于女人的怀疑和嫉妒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当对方再度示好投怀送抱的时候,他便歇斯底里地爆发了,仿佛要把全世界都砸碎了才算安心。在此期间,他还表达了强烈的反战情绪和愤世嫉俗的观念,在物质丰富的生活中,他的精神生活极度匮乏,在工业化大行其道的环境里,他还固守着梦想的断壁残垣……

简评

被困高墙之下,动用身体、大脑、情感去寻求看不到的精神指引,不知道命运究竟将人引向何方,但却清醒的知道不属于此处。童年、学校、母亲、爱情、性交、精神世界里所有的情感链接被外化,炸裂的、发泄的、声嘶力竭的反抗在图像式的解读下,配合着与之相称的音乐,放在时间与历史的长河里,仅仅是过眼的浪花。那么我们还要不要争取,要不要思考,要不要活在痛苦之中呢。当然,从心的表达是生命最后的净土,只有敞开胸怀,和世界相拥,才能把极致的痛苦和极致的欢愉融入其中。

这是与平克·弗洛伊德乐队专辑《迷墙》同名的电影,是乐队的精神性传记。通片以平克·弗洛伊德音乐贯穿,用虚构的传主的生平故事为画面,与音乐主题形成互动。通篇洋溢着对战争、独裁、暴力、以及集中营流水线式扼杀人性的教育体制的控诉。我觉得超震撼的是对教育的控诉那块,画面碉堡了!更适合用来控诉当前的中国教育。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音乐我基本上是无感的,过于喧嚣,配合画面压抑得人窒息。反复出现的与战争伤害有关的画面真令我觉得够了。不过整个影片画面拍摄和剪辑是神级的。开头一组画面和剪辑方式就让我跪服了。从给人电影拍摄启示的角度,我打五星。

89/100,迷幻摇滚与意识流的结合,宣泄自由的战后废墟精神。影片中没有特定的时间秩序,“迷墙”逐渐脱离了对柏林墙的象征,从卡夫卡式的自我审判中沦为了“囚禁”与“回归母体”的双重意象。定格帧动画复古而扭曲,工厂化教育体制与绞肉机、战争肆虐的自我消解。法西斯政权与极右激进分子的暴力融合。本片艺术性超前,意识形态指向性极强,表露出“声音”对语言体系所发出的挑战。

本片属于音乐电影,应该是受到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的影响。表现的是主人公的创伤记忆。两个时空,现在进行时和过去时(父亲被炸死,与母亲生活的场景)。视觉叙事和动画制作的思想性、象征和想象力十分深刻,把想象和潜意识以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作品的符号建构体现了一种思想。“墙”的意义是阻隔。前,30分钟是回忆,是回忆的空间,本片体现了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体现了两个主题,一是西方后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改变了很的本性;二是体现了文明的毁灭作用。去掉毛发是西方的一种电影符号,即变性。

()极端语境下的18+大型实验B级片/MV,真人动画相混杂的抓狂宣泄。贴合情绪流动的乐队专辑原声仿佛直接缝合在高水平剪辑的超现实动画和实拍演员的意识流穿插中,氛围和旋律融为一体(给予听觉上极高评价)。搅成碎片的内容符号隐喻压抑而疯狂地向外喷泄:反战反社会的战后废墟年代,物质生活泛滥的背面是精神生活的极度匮乏,失去信仰支撑(流血十字架-基督已死)的人类就像蛆虫,童年缺爱无处排解不信任他人躁郁疯狂直至精神崩溃的男主成为了疯人院的新纳粹领袖,工业化教育体制宛如人肉工厂、吃人的花卉是女性被恶魔化、铺天盖地的轰炸机群落、齐步走的红黑榔头...视觉上的身体伤害私人原因观影时引发了情绪低谷和生理不适,有点后悔看这片。声音咆哮着摧毁「高墙」,但“归根结底,你只是另一块墙砖。”(待重看,但不想重看

音乐电影,mtv,超现实,隐喻,梦幻,迷离,一个摇滚明星从出生到成人所经历的时代浮沉和个人迷惘;难怪电影后无来者了,一般制片公司哪敢这么玩啊,艾伦帕克和罗格沃特斯的联动,真的是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电影;这样的电影不是看剧情,而是感受影像本身的氛围,剪切摄影光影的连接,都给人一种磕上头的既视感;弗洛伊德的意识流;20世纪这个极端年代的青年究竟经历多少思想的挣扎,而当下的人能和1982的电影产生共情,是不是说明人根本没有变,历史TM就是个圈

经典的意识流MV电影,极致的表现主义手法。与传统手法不同,意识流在电影中的表现独立于外部逻辑的内在真实,它是人物心理的真实显现,不受理性规范的约束和外部条件的制约。艾伦帕克运用意识流手段,让电影的时空跳跃多变,打破时间的界限,使过去、现在、将来,在心理上进行新的组合,使得蒙太奇手法得到了极致的运用,大大增加了影片的容量。导演解构了传统戏剧化构造的电影模式,电影中大量非情节性的夸张表达和对人性的思索展现了意识流表现手法的独特魅力。

“墙”是平克·佛洛依德乐队的创作母题,也是围绕其成长时期从生活到思想上的重要元素。《迷墙》是乐队的传记,也是对音乐的二次创作。因此本片可以看做是以电影手段向MV的降维打击,也可以当做是以其音乐作品为核心的多元先锋影像。或许这种以音乐为主导,影像完全处于依附作为强化情感宣泄,同时又精简剧作,文本仅仅作为歌曲串联的通道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电影的样貌,但至少《迷墙》是放置在整个影史中,都足够独特创新的作品。

妈妈不想失去的怀抱是迷墙(《生活在别处》:从此母亲的裙摆就是他的天穹),永远控制和囚禁、填鸭式教育教我们最后成为迷墙中的一块砖头。以往的或远方的战争的创伤,堕落的狂欢之下却是永远的空虚,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长此以往要通过犯罪指责控告此前所承受的种种,最后在一片废墟中拾回最本真的玩具:原来我们要的也不多;乐队图标狠狠嘲讽了双字母和双字母最大的敌人啊……动画太加分!

一个从集体中被运作出来的人,才知道要怎么统治一个集体的人。明明讲着自由,后来却又将自己置于权利中心构建新的集体,同化其他人。一个在年少时期无父权压制的少年,止于恋母情节,此后所有青春荷尔蒙的悸动,化为对女性的恐惧,对女性的想象也是止于y唇,母亲的爱最后围筑成高墙,女性在反抗的过程中只是牺牲品。“以暴制暴”的推墙方式固然很爽,但是并不代表“我方”的暴力是正义的暴力。反思教育时的观点,讲学生和老师的对立,但是这种不合格的老师,不是同样和学生出自于同化了的集体之下的僵化思想(吗?)。

这是一部内涵很丰富的电影,心理,视觉,听觉上很震撼。尤其喜欢其中动画部分,简洁又丰富表现了心理状态。对故事的叙述穿插了主人公的经历回顾,幻觉,和现实,包括三个章节。主人公是个敏感,觉醒,矛盾的人物。从抵抗对家长的禁锢,追寻爱情或者说内心的归宿之地,并在其中迷失,在生活的迷失中反复徘徊,违背或者遵从自我,内心互相拉扯折磨。虽然这是一个摇滚歌手的自我传记,但是其中片段也是一个人必经人生历程。迷墙最后是真的倒了吗,倒了又是什么。重建吗。一种宿命的悲剧性。

私心喜欢这部片是因为再看还是复现这个夏天,和李阳在一起,一个老艺术家带着一个小流氓横冲乱撞的炽热生活,在摇滚酒吧彻夜狂欢,每天的酒后宵夜,谈虚妄和执着,谈最爱的平克佛罗伊德,谈理想和生活的断裂,谈很快把安迪沃霍尔的展落地郑州… 回到电影,段落式的配乐和MV电影根本不沾边,配乐和影像内容上的高度统一无疑是精心安排。分镜伟大到无以复加,想象力蓬勃到溢出,镜头衔接和配乐无时无刻不让人像处在舞池。最后的偶像崇拜和纳粹的讽刺更是辛辣,一呼百应的自我反思呈现出四十年前那只伟大的乐队。

获得奖项

  • 第3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3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BAFTA Film Award —— Best Sound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Original Song
  • 第10届土星奖
    第10届土星奖
    提名:最佳海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