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度嫌疑人(2017)

三度目の殺人UP:2021-04-29

《第三度杀人》(三度目の杀人)是2017年上映日本悬疑电影,由是枝裕和导演及编剧,于第74次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首映。

第三度嫌疑人

评分:7.1 导演:是枝裕和 编剧:是枝裕和
主演:福山雅治 / 役所广司 / 广濑铃 / 满岛真之介 / 市川实日子 / 松冈依都美 / 桥爪功 / 齐藤由贵 / 吉田钢太郎 / 莳田彩珠
类型:剧情 / 悬疑 / 犯罪
片长:124分钟 / 125分钟(中国大陆)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第三度杀人(港) / 第三次杀人(台) / Sandome no satsujin / The Third Murder
上映:2018-03-30(中国大陆)
IMDb:tt6410564

情节

重盛朋章律师事务所接下了三隅高司焚尸杀死前雇主案,这是他这辈子第二次杀人,而30年前第一次案件的法官刚好就是重盛朋章之父。

三隅高司本人也认罪无误,在减少用死罪的日本基本上也是死刑无误没有什么辩护余地的案件了,也就是第三次杀人为三隅铁定判死刑,自己杀了自己。不料这个简单又铁板一块的铁案,却从一个小角落的疑点慢慢的渗出了惊人风波...。

演员

  • 福山雅治 饰演 重盛朋章
  • 役所广司 饰演 三隅高司
  • 广濑铃 饰演 山中咲江
  • 齐藤由贵 饰演 山中美津江
  • 吉田钢太郎 饰演 摄津大辅
  • 满岛真之介 饰演 川岛辉
  • 松冈依都美(日语:松冈依都美) 饰演 服部亚纪子
  • 市川实日子 饰演 篠原一葵
  • 桥爪功(日语:桥爪功) 饰演 重盛彰久
  • 莳田彩珠 饰演 重盛朋章的女儿
  • 井上肇(日语:井上肇) 饰演 小野稔亮

评价

在烂番茄网站上, 在16篇评论中获得94%的支持,平均得分为7分(满分10分)。在Metacritic网站上,第三度杀人5位投票者给出平均73分(满分100分)。

荷里活报导的编辑戴布菈杨给予此片的导演正面的肯定。

奖项

项目入围者结果
第42届报知电影奖最佳配角役所广司获奖
第30届日刊体育电影大奖最佳电影第三度杀人提名
最佳演员福山雅治提名
最佳配角役所广司获奖
最佳女配角广濑铃提名
第72届每日电影奖最佳剧本是枝裕和提名
最佳配角役所广司获奖
最佳女配角广濑铃提名
最佳拍摄泷本干也提名
最佳美术指导种田阳平提名
最佳配乐鲁多维科·伊诺第提名
第60届蓝丝带奖最佳影片第三度杀人提名
最佳导演是枝裕和提名
最佳配角役所广司提名
最佳女配角齐藤由贵获奖
广濑铃提名
第12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电影第三度杀人提名
最佳女配角广濑铃提名
第4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第三度杀人获奖
最佳导演是枝裕和获奖
最佳编剧获奖
最佳剪辑获奖
最佳男配角役所广司获奖
最佳女配角广濑铃获奖
最佳音乐鲁多维科·伊诺第提名
最佳摄影泷本干也提名
最佳照明藤井稔恭提名
最佳录音富田和彦提名

简评

日文原名应该是第三度杀人,国内引进后改成了第三度嫌疑人,感觉完全偏题了。是枝裕和在他这部转型之作里用他一贯地风格进行拍摄,结果却不太尽如人意。比起他拿手的家庭生活剧实在是有些差距。故事一开始就揭露了真凶,然后一再反转,结果转到最后也没把真相给说明白。主角就像盲人摸象般,屡次觉得自己触摸到了真相,却又屡次被推翻。不应出生的躯壳完成了天定的使命,承受过悲哀的青春期少女即将迎来自由的远方,真相也许并不重要,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结局

基本没有戏剧冲突(其实完全是手控福利哎,误),靠对挖掘真相的兴趣看下去,但是果然不能忘记导演是是枝裕和啊,还妄想商业悬疑片是我俗了。哲学部分太考验观众水平了,总之作为瞎子之一,自己的坚持还是三隅是在前往拯救他人,自我救赎的朝圣之路。koji叔的演技恐怖极了,基本上是在solo全场,尤其是和福山叔对谈的时候,还有拍摄技巧也太加分了,这么优雅贵气的役所广司,不考虑演一次汉尼拔一般的变态可惜(演神经病有点暴殄天物了咋回事,总是演野兽一样的男人明明好温柔啊!!还有手真的,好好看...),好想知道他到底怎么揣摩人物的心理才出演的如此复杂完美

从一开始就真相大白,到最后反而扑朔迷离,确实不符合国产观众的口味。但你非要给是枝裕和的电影提前打上标签,设定自己的想法,失望就是你自找的。人家已经扯着耳朵告诉你,没有真相。你还在死求百咧找真相,找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真凶必定浮出水面,那你就真挺憨逗儿了。电影是个容器,装载了是枝裕和想要装载的东西。你也是个容器,只能装载自己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你希望看到的东西。役所广司的表演接近满分,亦正亦邪之间有宽宏博大;福山雅治也给律师形象注入了多层次和多色彩,功力精湛。影片从开始就已经控盘,进入迷局就让你进入选择和评判的困境。

关于死刑的争议不会结束;谁审判 谁救赎;社会因素到底对个人罪恶有多大影响;是否有人不该活。不愧是是枝裕和,非常惊喜剪辑 稍微少了长镜头 也没有了家庭的温馨,但还是很有他思想的温度,也可能是我滤镜太厚。没有谁的故事重要,没有真相。大飙演技。整体节奏不觉得缓慢,推进进展不快很合理,人克服自己内心的挣扎,信任不信任…之类

我个人很喜欢,可能评分低的原因是这次是枝裕和拍了一个不一样的题材吧,拍摄手法也更偏向商业片,让许多老影迷不适应。这部片子里是枝裕和尝试了悬疑风格,这种尝试的成功,也让他拍后来的《小偷家族》时,叙事结构上更加有吸引力。这是枝裕和这位讲故事的高手,过一段就抛出一个信息点,配合叙事的平静,让这部电影的节奏感非常好。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无人知晓》这部最适合探讨社会问题的作品里,他避开了所有的道德、伦理、体制等问题的讨论,而这一部里尝试性的抨击了日本的法律制度,这一点也在后来集大成的《小偷家族》里继续发扬。综合下来完全配得上五星好评!

说实话看到最后直接串戏到了《嫌疑人X献身》,正因为如此所以相信了被“伽利略”附体的福山雅治做出的“大叔为了拯救少女而牺牲自己”的推理就是自己想要的答案。如果不纠结于模糊化的案件真相,那么通过案件展现出来关于司法制度与生而为人引发的思考确实值得回味和叫好,但是私以为既然是一部标签为悬疑和犯罪的剧情片,那么至多至少都该透出些这类题材特有的推理快感和出人意料的反转震撼,然而看完全片这种感觉近乎于无,是枝裕和还是是枝裕和,但我却不想做他风格化的容器。

是是枝裕和的转型没错,但也明显丧失了以往拍摄家庭题材时的定力与态度。《无人知晓》也好,《奇迹》也罢,无论他本人对社会性议题做出怎样的表达,起码仰仗自身的作者性质维系着影片整体不至形神涣散。到此则完全依赖自身影像风格,悬疑感应有的情绪也通过人物面容的叠化草草带过,并妄图用回忆做出最大化表述,忽略了“回忆”的漂浮特质,从而沦为夹在社会性议题与类型片之间的尴尬境地(不是说两者不能共存,但这部就是介于两者之间,还都没有表达清楚,你说巧不巧)。在雪地中,承认有过那么一刻观众得以与角色共情,但如雪花一般,美了一瞬间,之后融化为乌有。注:他啰里啰嗦了这么多,其实需要的就是我们江户川柯南啊!

65/故事上不太合格,性侵的点并未做剧情上的铺垫但在母女隔阂的相处状态下能窥见一二,在此之前在思考女儿说平底锅也旧了(要换新了,开始新的生活)以要考北海道大学的选择,虽然合理但也使得“强奸”这一重大戏剧动作完全功能化。是枝裕和肯定没有以一部犯罪悬疑片的思维来拍摄电影,或者说他想拍的是社会派推理小说的核。本来以为他是在质疑死刑制度,而后发现他质疑的是整个司法体系,关于人的讨论则带着存在主义的元素,人生是荒谬的但是有意义的,关于人的出生的价值观的选择其实是一个讨论已久的命题:人性本善还是本恶。重盛和三禺对话戏还比较有意思。其实是枝裕和在这部电影中还是涉及到家庭的,只不过他将家庭故事抛在了背景故事中。相比较而言,两位男主人公的家庭故事可能比本片更吸引人。

基本没有戏剧冲突(其实完全是手控福利哎,误),靠对挖掘真相的兴趣看下去,但是果然不能忘记导演是是枝裕和啊,还妄想商业悬疑片是我俗了。哲学部分太考验观众水平了,总之作为瞎子之一,自己的坚持还是三隅是在前往拯救他人,自我救赎的朝圣之路。koji叔的演技恐怖极了,基本上是在solo全场,尤其是和福山叔对谈的时候,还有拍摄技巧也太加分了,这么优雅贵气的役所广司,不考虑演一次汉尼拔一般的变态可惜(演神经病有点暴殄天物了咋回事,还有手真的,好好看...),好想知道他到底怎么揣摩人物的心理才出演的如此复杂完美

和《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的探讨有类似的地方,但本片在人性思考上掘力更深,which绝大程度上得力于役所广司表演出的「模糊性」(役所桑的演技真真是next level哈),这个人物其实特别像是从黑泽清电影里移植过来的。对我来说是枝裕和总是过于绵柔了,而事实又总是非常惊悚的。在这个“没有真相只有视角”的世界里,法律的不可思议equals权力的不可思议,生命被无理地挑选着,人类努力要践行以理规范的逻辑,这是永恒而残酷的冲突,而不仅仅是“嫌疑人x的献身”。第三次杀人是制裁也是拯救,请观众自行选择自己的视角。

咱也能明白本片的重点是人性以及司法制度的探讨,凶手是谁不重要。但是,案件不是这个故事的容器吗,案件漏洞百出的话,故事也就没什么可看性了。是枝様,您的心情能够理解,但是咱们编故事也别太离谱啊。日本的警察不会那么无能吧,命案欸,凶器是什么,有没有指纹,死因是什么,钝器伤还是利器伤,伤口击打或刺入的高度和力度能够初步判定凶手的人数和年龄性别,还有现场的脚印,是否有搏斗痕迹,能够判定死者与凶手的关系等等。什么证据都没有,就凭一群人的想像和嫌疑人变来变去的口供就判了死刑,真让人无语。

从“我是凶手”到“受人指使”再到“我没杀人”,真相到底是司法体系能探究并作出定夺的,还是仅仅属于评判者的主观意识?许多年过去仿佛是枝导演的初心还是一点都没有变,像拍《无人知晓》时一样试图用极具共情能力的细腻镜头语言呈现出表象之外大众所看不到的东西。用《第三度嫌疑人》挑战法律审判、用《小偷家族》挑战血缘纽带,虽然以文艺片的节奏来拍犯罪嫌疑略显拖沓,但我觉得这样的野心很酷。

获得奖项

  • 第12届亚洲电影大奖
    第12届亚洲电影大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摄影 / 最佳美术指导 / 最佳剪辑
  • 第4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第4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获奖: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剪辑 / 最佳编剧
    提名:最佳录音 / 最佳摄影 / 最佳灯光 / 最佳配乐
  • 第42届报知映画赏
    第42届报知映画赏
    获奖:最佳男配角
  • 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