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魂索(1948)

RopeUP:2021-07-17

《夺魂索》(Rope)是亚弗列德·希区考克(Alfred Hitchcock)在1948年所执导的电影,亦是希区考克的第一部彩色影片。由詹姆斯·史都华、约翰·道尔、法利·葛伦格等人主演。灵感取材自1924年轰动一时而影响深远的谋杀案「李奥波德与勒伯案」、以及此案在1929年改编的舞台剧。

演员表影评剧照
夺魂索

评分:8.1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编剧:休姆·克罗宁 / 帕特里克·汉密尔顿 / 亚瑟·劳伦特斯 / 本·赫克特
主演:约翰·道尔 / 法利·格兰杰 / 詹姆斯·斯图尔特 / 伊迪丝·埃文森 / 道格拉斯·迪克 / 琼·钱德勒 / 塞德里克·哈德威克 / 康丝坦斯·柯莉儿 / Dick Hogan
类型:悬疑 / 惊悚 / 犯罪
片长:80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夺魄索(港) / 绳索 / Alfred Hitchcock's Rope
上映:1948-08-28(美国)
IMDb:tt0040746

情节概述

 
路伯特·卡提尔教授,詹姆斯·史都华饰

甫自哈佛大学毕业的布兰登·萧(约翰·道尔)、菲利普·摩根(法利·葛伦格),自认已是不受世俗道德规范的菁英份子,为了实现谋杀做为一种艺术创作,将他们所认定的「劣等人」,大学同学大卫·坎德利,邀至他们的豪华公寓中饮酒、击昏、用绳索勒死,并把尸体放在藏书用的大型木箱中。

布兰登和菲利普竟不取消原本在这天傍晚举办的一场同学会。他们邀集在哈佛大学时的同学,除了死者大卫以外,女同学珍妮·华克是死者的未婚妻,男同学肯尼斯·劳伦斯是珍妮的前男友,以及死者的父亲和姑母,他们偏激的哲学教授路伯特·卡提尔(詹姆斯·史都华)也应邀出席。布兰登和菲利普把藏尸的大木箱,当做宴客的餐桌,以为这件谋杀的艺术性及刺激性增色。

布兰登既想逍遥法外,又想他们的艺术品博人称赏、尤其是路伯特·卡提尔的称赏(我们的才智虽然不一定能与老师比肩,但是说到行动的魄力及勇气,可胜过老师了)。他在派对中故意谈起路伯特曾与他们讨论过的,优等人超越道德规范的理论、以及谋杀的艺术,向众人暗示大卫可能不会来,又再去搅和珍妮和肯尼斯的关系。

不同于得意洋洋的布兰登还在尽情发挥,始终处境被动的菲利普显得越来越慌乱反常。两人的举止,看在路伯特的眼里,怀疑也越来越甚。直到派对结束,客人纷纷散去,路伯特·卡提尔在衣帽间发现缩写D.K.的帽子,他终于决定采取行动……

制片

连续长镜头

希区考克在本片采用单一镜头的手法拍摄,但是当时一卷35毫米长度的电影底片只能录约10分钟。所以整部影片分成10个部份连续拍摄,每一部份的时间略少于10分钟。摄影时,一旦前一卷胶卷用完,就将摄影机停机,镜头对准某位演员(或者沙发、墙角)的背影,再换上新的胶卷。此时是彩色电影的早期,摄影机非常庞大,为了迁就摄影机的行动,镜头外的道具摆设其实不停的被搬移。

《夺魂索》的悬疑,不在对事件的存疑,而是对剧中人物心理变化的不确定。所以事件的谜底一开始就让观众知道,让观众可以全心贯注于观察剧中人物,后来希区考克另一部经典《迷魂记》也采取这样的风格。在《夺魂索》中,观众耳里听到的对白,不见得是眼中所看到的人事物。亚弗列德·希区考克用镜头掌控观众的视线──以及心理情绪。此种方式与希区考克另一部电影《后窗》不同,《后窗》大部分是以男主角的主观镜头(POV)呈现。

希区考克的客串

希区考克在电影中短暂的客串,出现在影片一开始时,他是街上的行人之一。其后可以从公寓窗口,望见上有希区考克漫画像的霓虹灯广告牌。

题材

李奥波德与勒伯案

主条目:李奥波德与勒伯案

1924年两名学生——19岁的纳森·李奥波德、18岁的李察·勒伯被控绑票谋杀一名14岁的少年。

同性恋

这部电影的原型主角纳森·李奥波德、李察·勒伯是同性伴侣。剧中布兰登·萧、菲利普·摩根的同性伴侣关系,则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方式处理。其实在原始剧本中,布兰登、菲利普与他们的教授也有同性恋情,考虑到当时的电影检查尺度而删改了这一段。

在现实生活中,编剧亚瑟·劳伦斯(英语:Arthur Laurents)和演出布兰登·萧的约翰·道尔均是同性恋者,而演出菲利普·摩根的法利·葛伦格是同性恋偏向的双性恋者,还曾经与亚瑟·劳伦斯交往过。剧中菲利普·摩根弹奏的钢琴曲(Mouvement Perpétuel No. 1),是同性恋作曲家弗朗西斯·普朗克的作品。双性恋演员卡莱·葛伦、蒙哥马利·克利夫曾分别被考虑路伯特·卡提尔、布兰登·萧的角色,但他们视此举为「出柜」所以谢拒。

先前曾与希区考克合作两次的卡莱·葛伦既不愿主演本片,因此开始了希区考克与詹姆斯·史都华的首次合作。詹姆斯·史都华与卡莱·葛伦都分别与希区考克推出4部作品,分别是史都华的《夺魂索》、《后窗》、《擒凶记》、《迷魂记》;与葛伦的《深闺疑云》、《美人计》、《捉贼记》、《北西北》。

台词选录

路伯特·卡提尔(对布兰登·萧、菲利普·摩根):「我得感谢你给我的羞辱,因我已因而确知人各有体,有权自行工作、思考、生活,但对所生存之社会有义务。你凭什么自认是优秀的少数?你凭什么说那无辜孩子是次等人,因而受害亦不足惜?你自认是上帝吗?你勒死他时就这么想的吗?你在他的坟上用餐时就这么想吗?我不知道你想什么,你算什么,但我知道你做了什么事,你杀人了!你勒死个比你更懂得爱与生活的人……不是我打算怎么办,而是社会要怎么办你,我也能助一臂之力,你死路一条!」

思想背景

罪与罚

费奥多尔·杜思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一书在影片中被提及。《罪与罚》的男主角拉斯柯尼科夫具有双重对立的人格,一方面是有正义感、乐于助人的大学法律系学生,一方面他创造了一种理论:人可以分为两类,即「不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人」。前者能「建构世界」,由于建设前必须破坏,因此不平凡的人犯罪是合理的(他举拿破仑·波拿巴为例);而后者是平庸的芸芸众生,不过是「繁殖同类的材料」和前者的工具。这种论点影响弗里德里希·尼采至深。

然而拉斯柯尼科夫于犯罪后,尽管不断的为自己寻找合理的借口,终究受不了良心对他的控诉和惩罚。最后他受到女友苏妮亚精神的感召,因赎罪而受苦,自信仰得到重生。至此杜思妥也夫斯基也在普世价值、基督教的牺牲救赎等观点,与尼采的思想分道扬镳。

尼采学说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超人说》是影片中两名凶嫌的核心思想,尼采在其代表作之一《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提出此论。尼采鉴于历史,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有感于神权压缩了人类活动的能限,甚至否定生命存在的价值,他试图建构出「超人」(Übermensch)的概念取代神权及旧有的善恶道德标准,以作为对人的理想典范与期许(值得注意的是,尼采终生并未完全放弃宗教信仰)。尼采强调人的不确定性和可塑性,认为生命的本质是不断超越,因此理想中的超人,是勇于作自我超克及价值重估的人。尼采也认为人类个体是不平等的,但此种不平等是面对超人这一理想终极目标,个体所能达到的生命高度不同,而非法律权益上的不平等。

但是在《夺魂索》中,布兰登·萧、菲利普·摩根(对应于真实事件中的李奥波德与勒伯,然而纳森·李奥波德、李察·勒伯两人都是影片中布兰登、菲利普的混合体)曲解了尼采(剧中化身为路伯特·卡提尔教授)试图提议给人类正面的生存标竿,却做为他们自认是超凡之人,可以为非作歹的借口(时为1948年,二次大战时期,阿道夫·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令人记忆犹新)。路伯特先前与他的高材生谈论过谋杀的艺术,也仅是智力超卓者热衷的脑力激荡,一种偏激任性的假设游戏。如今却造成被害人是他的学生,两名凶手也是他的学生。这也是卡提尔教授始料未及、痛心疾首,以至愧悔终生。

《夺魂索》是亚弗列德·希区考克最具实验性质、前卫且创新的作品。其中最出名的特色,在于它是电影史上第一次尝试使用连续长镜头拍摄作业,80分钟的电影只有10个镜头。此片也以探讨费奥多尔·杜思妥也夫斯基和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著作及学说、以及同性恋、「谋杀的艺术(英语:Art of murder)」等题材而独树一格。

夺魂索剧照

夺魂索夺魂索夺魂索

简评

我觉得这部电影之所以被推荐的少,完全是因为希区柯克有太多经典了,换作大多数导演,这就直接是养老作了。1、最极致的希区柯克悬念——“炸弹”就是那个不能打开的“箱子”,贯穿全片,而且设置得比电话谋杀案更干脆利落(电话铺垫了一些才知道女主要被谋杀,这部上来就杀了)2、电话谋杀案会有道德争议,因为观众代入的第一视角是凶手视角,加上妻子并非完美受害者。夺魂索的凶手从始至终是冷漠傲慢的姿态,高贵者的谋杀论、被害者的正面形象烘托、最后舍监的演讲,完美帮观众避开第一视角引发的同情心。3、一个客厅,一镜到底,行云流水(剪了10刀,因为一个胶卷最多录12分钟,一共拍了10卷),不愧改编自舞台剧。4、第一部彩色希区柯克,影史第一部彩色悬疑,黑色箱子的特写转场、开拉窗帘的颜色变化都是亮点,布景简单却对色彩认真把控。

我长大了有胆子看希区柯特了,乐。观感上确实很舞台剧,但是几个剪辑点我不觉得有多巧妙,一目了然,为了制造黑屏进行了一些无意义的镜头运动。有很精彩的调度,比如镜头聚焦在女仆收拾餐桌而另一边人声在讨论戴维的下落,比如鲁伯特开枪之后三个人在红色的灯光里静默地对峙着。宴会之前两个人关于光天化日之下的讨论带着强烈的暗示,宴会之后反而是布兰顿开始对阳光感到畏惧,鲁伯特杀回马枪过来也一再提及光天化日,明明知道剧情也难免心惊胆战。表演都很舒服,布兰顿亢奋和恐惧互搏的心理状态太准确了。这个故事的最后塞说教好像是不可避免的,这段说教把前面所有高谈阔论的Superior拉到了极其明确现实的两个人相反的心理,布兰顿希望在鲁伯特处找到认同,这一层我觉得比那什么危里单一的“超人哲学”更丰满更有说服力,是精彩的。

首先在拍摄手法上,希区柯克导演又做出了大胆的尝试,用了一个一镜到底的长镜头。因为原作是舞台剧,剧里的时间和真实世界时间相同,采用长镜头可以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但是本片并没有真正达到一镜到底的效果,用了很多遮挡镜头进行过度。中间那场关于人类是否有高低之分的辩论,如果结合本片拍摄的时间——1949年就很好理解,是对纳粹人种理论的批判。也说明茹博特是一个纳粹主义者,布莱顿受他的影响才有了这种上等人可以有谋杀的特权的思想,所以才会那么淡定。而正因为对他的了解,茹博特才会从那个杀鸡的故事看出异常,从珍妮说戴维不会来的话中发现端倪,从菲利普的紧张中得到答案,从戴维的帽子确定猜想。但是菲利普的反应虽然是正常人该有的反应,但真的是太过紧张激动,大大降低了茹博特破案的难度,以及谋杀的艺术含量,严重影响观看体验。

一部加长版的小品,那个时代的电影碍于技术与资金只能变成“舞台剧”。剧本方面毋庸置疑经典,悬疑片的巅峰,“潘多拉魔盒”的秘密真实经久不衰,哪个悬疑片都绕不开这个模式。开头:观众与罪犯知道而配角不知道,这让观众在担心配角的生命与秘密的揭开同时还有点小激动(就跟铂兰顿杀人后激动的心情一样),而配角在挖掘真相时我们也随着剧情的高潮而激动,1948年的电影还不忘批判一下希特勒再加上正能量的结尾结合完美收场。希区柯克大师将所有的角色刻画的细致入微,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性格,傲慢独断的希特勒铂兰顿,柔弱且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意大利是菲利普,心怀正义但是理论扭曲的老师鲁伯特,认钱更认人的威尔森太太……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他们在一起推动着真相逐渐揭开。不过缺点也很明显,没有音乐让电影失去了灵魂。

啊,演员们真的都好有气质...电影的拍摄手法很有意思,大量长镜头+设计精妙的转场手法,造就了著名的(伪)一镜到底,而整部电影的布景都是在一个屋子里,又有点话剧的感觉,因此全靠对话推进剧情,需要耐心看下去,后期说教浓度也会有点高,最后一幕极限拉扯真的让人很紧张。剧情上有一些哲理但不多,印象最深的是“没有人有权利决定谁是上等人,谁是下等人”。去了解了当时的背景,希区柯克真真是时代领头羊...还隐晦地表现了LGBT,真是刀剑浪人=。=

这(伪)一镜到底放现在来看也是很厉害的操作,看之前就知道俩男主的同性情节,所以在看的时候一直都在想,导演是怎么暗示他俩是一对的,真的是太隐晦了,除了有几句台词能够从中嗅到一点不对劲,要是没看剧透,我不一定能知道他俩是一对(不过也不一定,搞不好我腐眼看人基呢)我看的时候一直觉得布兰登也喜欢他老师,虽然悬疑部分不太出彩,但是老师推理部分的内容到镜头调度,结合起来挺厉害的,因为是一镜到底的拍摄,电影里面大量的对白演员都撑起来了,我都纳闷了,那个时代的演员就没有一个演技差的吗?上等人跟下等人的讨论,瞬间让我想到某二代跟朋友们吐槽用“农民”这样的字眼,似乎在他们的圈子里,这是一个羞辱人的词,不过上等人跟下等人只是男主杀人的借口而已,最后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部电影48年上映的,我们49年才成立啊

故事叙事与内部时间同步进行,薄弱的剧本靠着出色的技巧构筑悬念:第一处就在“回忆杀鸡”段落中,菲利普出于杀人后的焦虑拒绝承认杀鸡的过往,这时候镜头马上给到了茹伯特,破坏长镜头的连贯性,孕育出了茹伯特的疑心——推动故事驱动的核心力量;第二处是一个带有装有尸体和厨房的景深镜头,人们讨论着失踪的大卫,摄影机预先聚焦在“一颗定时炸弹”的全知视角维系了静止的状态间戏剧张力,这也是本片里最有威胁的一个镜头。当然除此之外也有好玩的地方,三次通过背部遮黑镜头,窗外光线以及声响的运用······尼采权力意志的讨论乏善可陈,《夺魂索》的精彩之处似乎在于导演如何通过调度呈现一部室内舞台剧。(配合巴赞《被禁止的蒙太奇》看,夺魂索刻意地隐藏剪辑似乎有点显得歇斯底里了。)

看剧情简介非常吸引人,真正看完全片却有些“一言难尽”。本片的舞台感很重,全部故事均发生在一个房间里。人物的台词,表演方式都有着浓重的舞台剧之感。布兰登和菲利普在合谋杀死戴维后,面对满屋前来参加宴会的宾客,反应截然相反。剧情算是一场不错的心理博弈,布兰登的杀人动机令人不寒而栗。但复盘全片,有一个疑问:菲利普从头到尾都表现的紧张、胆小,心虚,布兰登为啥要和他一起完成杀人计划?就不担心戴维的尸体在箱子里的事情被他一不小心泄露出去?

。①坚信自己是尼采超人、喜好艺术杀人的博兰顿和迷恋他的菲利普杀害了他们同学,把他装进他们公寓的木箱中,然后在公寓举行了一场聚会,邀请了他们的老师茹伯特、同学的姑母父亲未婚妻等人,以此为谋杀的“艺术性”增色。②电影由10个长镜头组成,有些长镜头间通过遮挡转场来连接。尽管电影中途有硬切(使得“伪一镜到底”没有实现,是个遗憾),但总体连续的时空依然制造了一个超大号的“房间里的炸弹”。但剧情上很多过渡/支线情节稀释了连续时空内这个炸弹的悬疑与紧张感(如珍妮因为博兰顿邀请了肯尼斯而向他抱怨那段),使得长镜头的意义大打折扣。另外电影是连续时空,也就是一个多小时,但窗外却从白天变成了晚上,这是一个时间bug。总的来说,是次较失败的实验。③电影后段以茹伯特的主观长镜头来表现他破案的思绪。很妙。

细思极恐,是魔鬼是恶魔,以所谓上等人的傲世姿态去审讯去游戏所谓的下等人并任意夺取他们的生命的变态扭曲的心理真是恶心,这种谬论真是既无知又可怕。何为上等?何为下等?谁来判定?我们人人都是独立个体,平等且自由,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力去生存去工作去思考去对社会尽一份责任,每个人最基本的都应该有一种“良知”,看向当今社会,这部电影中所反映的主人公的极端思想仍然存在着,学历、社会地位等,都无形的规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举止,处处标签化处处被他人所审视判定。这个故事安排的很巧妙,史都华正好是个长辈教育后代,其他两人(晚辈)尤其是布兰登却曲解了他的意思,影片最后史都华的演技飙升。与《电话谋杀案》相同,场景都在室内,这体现了导演极高的场面调度能力,借用遮挡物伪一镜到底很强。

谜底就在谜面上,最关键的棺材、布兰登攥在手里的夺魂索从一开始就展现在人前。无论是优雅从容地将凶器置入抽屉还是用凶器捆书,都是布兰登骄傲的以此法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最后鲁伯特重新回来调查时,三人力量对比也违反常见的规则,看似凶手二人将鲁伯特围在沙发里略占上风,实则三人声音都在颤抖,各自慌乱,紧张情绪穿透屏幕直击观众。当鲁伯特接近推理出真相时,镜头过到房间里各个角落,空镜与空镜相连,是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特有的场景闪回。侦探与罪犯的博弈在布兰登弃枪和鲁伯特抢枪时到达巅峰。极少的剪辑,绝佳的场面调度:从镜头切入室内后就延续几乎全片的长镜头,跟随着演员的走位在狭长走廊的纵深空间内推拉,只在几个演员背身挡住镜头设置剪辑点,这个技巧流传至今,但1948年就有如此精致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

三个人的衣服颜色立意很深,两个学生一个是纯粹的恶,另一个不算好也不算坏,但是心里防线巨差,一触即碎,一点就破防,本片提到了几个有意思却又很大胆的话题,一是纳粹希特勒,二是尼采的超人学说,这两个不是争议非常大就是疑似法西斯,只能说老希很敢拍,并且长镜头很牛,还有就是在遥远的1948年竟然就已经出现了同性恋题材,这个真的不得不佩服,同性恋即便到现在也是很避讳的,没有被完全的明确的允许搬到台面上来开诚布公,最后那个红绿色彩变换,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我猜是,红色代表危险,绿色则代表安全,这也暗示了老师的性格,其实是亦正亦邪的,他穿了一个灰衣服但是却打了一条蓝领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