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2020)
Like the Dyer’s HandUP:2021-06-27
掬水月在手简介
《掬水月在手》记录了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1924-)传奇的人生。她一生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文革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影片交织了叶嘉莹个人生命和千年中国古典诗词,表现她在诗词长河中寻求存在的意义轨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为叶嘉莹最重要的研究代表作,〈秋兴〉八首描绘中国盛唐兴衰,本片借此隐喻叶先生经历的动荡岁月,并邀请音乐家佐藤聪明以〈秋兴〉八首为本,结合雅乐及现代乐,创作电影音乐,为杜甫诗歌带来新的生命。
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最佳纪录片(提名)陈传兴 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
获得奖项
- 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获奖:最佳纪录片 - 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提名:金爵奖-最佳纪录片
简评
王国维论词之特色“要眇宜修”,叶先生释“要眇”为深远。“宜修”为女性之美。可上天偏“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先生少时华北沦丧,“惟见故国青山,西风黄叶”父亲杳无音讯,母亲死于感染,“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婚后困于台岛,半生飘蓬,晚年丧女,重归故土却“已是故家平毁后,却来万里觅原乡”。于是先生诗学的三个阶段便由李义山深入内心,到陶渊明建立理想人格,最后落在杜甫广大的博爱。她用生命填词,做不来“要眇宜修”的诗词,可她有属于她自己的弱德之美。掬水月在手,踏雪爪留痕。
素材珍贵,叶先生可敬,片子实在一般。导演没有逻辑,既不是沿着主人公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也不是紧贴主人公的人生起伏,莫名其妙拼接的几个段落虽然各有名字其实却是皆无侧重点,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采访素材的安插方式,一会儿学生一会儿同事一会儿素人全无章法,比如一小时二十九分出现的一个小提琴演奏者说什么节奏,三十二分又出现了一个澳门实业家说蓝鲸,这俩人是谁啊?说的内容有什么联系?片子靠着一些空镜和音乐故作清高,实则全无用处,感觉不如去看叶先生令两本书来的实在。加一星给叶先生的吟诵。
资料馆的良苦用心只有在看过电影之后才能体会——教师节之际为我们再次展现了一个能称之为“伟大的君子”的老师。可能因为是祖籍北京,叶嘉莹的叙述非常有感染力,90多岁高龄却依然可以栩栩如生娓娓道来地讲述从幼年到现在那么多的生活细节,对我来说,和她的诗词成就相比,这些细节甚至更能打动我。一生漫长,孤独辛苦,我们到底活到何时才有能力“退到那个可以平淡看待生命中所发的一切快乐和痛苦的位置”?也许每个年代都有各自的颠沛流离和无能为力,我们需要自己找到那个在绝望之际可救我们于水火的东西。
取材本身就值得不朽,剪辑、配乐和后期等也非常匠心,近景特写、近景光圈、多处空镜头风景写实,格调雅致,整体制作度非常高。我们都是读方块字长大的,诗词是融于血液的文化印记。看到叶先生如此颠沛,但从未忘却家国,不断文化之传承,实勘我辈敬仰。天以百凶成一词人,弱德之美实勘大美。Ps说本片多处点到为止无法展开的,我倒不这么认为。因为要细细展现叶女士的一生,一集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拍成一个多集个人传记。在一集的容量里大略纪录已经很好了。
叶嘉莹先生的人生经历和人格魅力值五星。但是这部纪录片只能打2星。配乐听着阴森森,当然也有不少人觉得空灵。纪录片是以叶先生自己的讲述和学生朋友的讲述串起来的,提供了一个最大众视角对叶先生一生的了解,像流水账一样。但是看完之后,对于不熟悉叶先生的观众,其实并不能很深刻的感受她的魅力,更多的是席慕容、白先勇,大家都说好,那应该就很好的感觉。我认为好的纪录片至少应该有所取舍并突出重点。叶先生的一生十分坎坷,但访谈中她总是笑嘻嘻的,这点真的十分难得。纪录片中说叶先生在加拿大时,大家把她当作「人」,会和她讨论争吵还会邀请她一起旅行,但现在大家把她当作「神」。神坛之上的人只可远观,这应该也不是叶先生想要的吧。
李商隐写的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杜甫写的是对穷苦众生的爱,叶嘉莹的诗词侧重的是什么,从纪录片里我不太能看出来。形式上按照北京的宅院来结构,我以为会从大门开始一层一层进入人物内心,结果结构跟内容并没有什么实际关系。内容大致是按时间顺序来走的,但是像叶先生提到的在哈佛图书馆独自看书的日子给她带来了重大的转变,到底是什么转变,最后好像也没说。对于家人和叶先生的一些基本情况也讲的不是很清楚。空境和音乐似乎跟先生的经历有点割裂,先生一生经历那么多大风大浪,用瓷器旗袍野外雪景来映照显得有些肌无力。一些介绍叶先生经历的字幕没等看完一半就没了,有时候是先生念自己的诗词字幕同时显示诗词创作背景,不知该把注意力集中到哪。不管怎样,叶先生绝对是一个值得记录的人。
片子前松后紧,后面才好了些。全片最为动容,甚至感到震惊的一个片段,其实是则珍贵的历史录像。叶在南开大学的大礼堂,红色条幅,水银灯照,一张张放着蓝底白字复写纸手抄的幻灯,台下则是一片黑压压,穿着黑蓝灰,裹着军大衣的学生,笔走龙蛇记着笔记,听的却是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一个充满政治性的会堂空间,一段亲切柔和的吟诗声,一种以小喻大,以香草美人,男欢女爱喻君臣天下的文体,既超越政治又充满政治性的古代文学,真是再精彩不过。以后想写一本改开文化的书,想用这个细节做开头。
叶先生的一生如果是用这样一种类似ppt配日本乐谱的方式呈现,则多多少少会让人觉得有点失望。采访的多数人评价感觉也没到那个点,除了最后心心相惜的刘教授能说出,"什么又是君子呢?"当然整部影片画面依然是美的,诗词的意境还是有的,配合叶先生的吟诵还是让人能感触到唐宋文化的精髓的,特别是她分析李商隐和杜甫的区别时让我一下就对《锦瑟》有了新的认识。叶嘉莹的丈夫由于犯错也没有工作,后来走了;大女儿和大女婿也因为车祸离世,在这种人生悲恸中,她仍能坚强如一,把幸福和悲伤端的平,或许她真的是当世李清照吧。
1. 掬水月在手是最近一段时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缓缓到来,将我带入到一个诗意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仅仅讲述叶嘉莹先生的百年身世,同时又穿梭着古典诗歌历经千年古代诗人的悲欢。电影真是种神奇的东西,如果不看电影,人就只能生活在当下,但在电影里,人仿佛经历过了几倍的人生,生命体验也丰富了好几倍。可以说电影超越了时间,主观感受上,它延长人的寿命。这就是我们离不开电影的原因。2. 陈传兴导演真是不简单。听了他对这部电影的阐释,才发现能拍出这么好的电影,背后有深刻的思想作为根基,包括如何用电影语言以及声音来呈现文学和诗意,以及怎样留白,都做了精心的处理,呈现给观众,才能让人沉浸进去,安静下来仔细品味文字的韵律和意境。陈导的《他们在岛屿写作》也是后面需要用心去看的电影。
《掬水月在手》与《他们在岛屿写作》一样,都是不可多得的关于作家诗人学者的纪录片。叶先生的生命已经与诗词融为一体了,正是有了诗词,她活成了“君子”,虽两鬓斑白了,仍神采奕奕。她是民国一代成长起来的学人,有五四遗风,一生辗转多地讲诗吟诗,正是出于一种文学传承。中国古典文化已经式微了,正因为有了叶嘉莹、白先勇等老一辈的学人的努力,才有传承的曙光。与同代很多学人相比,叶先生、钱穆等已属幸运了,通过教学有星星之火,陈寅恪、陈梦家,老舍等就悲惨了,退守港台两地的学人很好继承了中国文人之风。片中配乐和镜头留白恰恰是这部纪录片的点睛之处,那个一千年余年的唐诗宋词的时代已经远去了,那个古色古香的古国已经消逝了,可是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反哺了去国离乡的一代代游子,正因为有了唐诗,才有了根、民族记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叶先生从战乱与漂泊出摇曳绽放出的诗词之精魂与传奇一生,值得、也需要被这样记录。毕竟诗词才是中国人的根,而今却渐被我们忘却。从前曾被先生的两句哭女诗(“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感动过,也追着听完了她的小词讲坛,看了本片才知道她写的古体诗是真的有水准,影片中那连绵的空镜、悠扬的吟诵、典雅的书体,终使其诗词之美至少得以被一个时代铭记了。某种程度上讲,大陆当代导演已经很难拍得出那种纯中国古典之美了(从李安的《卧虎藏龙》到侯孝贤的《聂隐娘》,你会明白我们毕竟曾被挖走了一部分根),虽然陈导算不上专业的导演,但他同时是一个文人,所以我们才有幸得见《他们在岛屿写作》以及这部《掬》。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音乐,太阴郁、太自怜自艾了,可怜可叹宝岛受霓虹影响之巨,明明我们有更美的唐宋古乐堪配叶先生诗词之美。
2022年的最后一天,从布达迪斯拉发回布拉格的火车上看了这部纪录片。看时,窗外正值日落,日光从一束最后的霞光,淡入天幕,变得清冷。跟片子所呈现的意境很贴。老实说,这不是一部线索特别清晰的纪录片,关于叶嘉莹先生的很多事迹和成就都并没有明示,但莫名契合了先生隐忍的一生。她这一生,希望自己受关注的,或许只是自己与诗词的关联性吧。纪录片弱化了她的经历,是不是因为先生把自己都交付到了诗词里?好像在用一种极度的专注去消解命运的多舛。如果说,先生能以相似的心态来看来悲喜,那得是多强大的克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