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2015)
허삼관UP:2022-02-23
许三观简介
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韩国,居住在某个乡村的贫穷青年许三观(河正宇 饰)喜欢上了同村最美丽的姑娘许玉兰(河智苑 饰)。传闻玉兰是小混混何小勇的女朋友,但是三观凭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憨皮赖脸的劲头说服了未来的老丈人,如愿抱得美人归。婚后数年,夫妻二人先后育有一乐、二乐、三乐三个机灵调皮的儿子,一家人的生活也有滋有味。但是一乐越来越像何小勇,引来村里人议论纷纷,这让许三观坐立不安,而他对玉兰、一乐的感情似乎也由此发生了变化。在那个卖血成风的年代,三观曾经用自己的血换来了钱。令他想不到的是,在接下来的人生里,他将不得不为了家人们一次次卖血,苍白羸弱,命在旦夕……
本片根据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改编。
第2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评分最高的韩国电影(提名) 第6届豆瓣电影鑫像奖鑫豆单元 最佳韩国电影(提名)
简评
前面还以为是喜剧,后来就有点悲哀了。三观后来到了一个可以卖血卖更多钱的诊所,镜头特写到了一屋子躺在地上的卖血者,脑海里突然出现“血奴”这个名词。而那个抽血的护士竟然面对这景象冷血嬉笑,不知是麻木还是人血馒头很香。最后的安慰是大团圆,从喜剧到悲剧煽情差点窒息,好在最后的大团圆拉回来了,终于理解国产最后大团圆的好处了,至少可以很快走出剧情。看到简介说改编中国原著,改日抽空读一读,历史总是值得推敲的。
由衷敬佩河正宇第一部导演作品的勇气和雄心,然而,越是深厚沉重的剧本,越容易暴露出导演的青涩浅薄,河正宇靠人设和演技把影片拉高了两个level,但依旧无法弥补剧情失色、节奏失准、配角演技欠调教、细节打磨严重不足,家庭色彩太浓,韩式喜剧太刻意,让这悲剧性如此强烈的时代刻画太过虎头蛇尾,但凡了解一点那个时代,一定会失望。
感觉原著小说里很多悲剧元素没有展现出来,而且结尾有点突然和仓促。从角色上看,许三观对许一乐的感情很深,虽然刚开始接受不了不是亲儿子的事实,但后来他也开始慢慢转变。一乐病的时候一路上都在卖血特别戳人,其中有一幕是他的钱散落在地上,周围的人过来哄抢,音乐是那种有点滑稽的感觉,足以见得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但电影在对人们当时穷困潦倒的展现还是有点收敛
这电影真的很让人印象比较深刻的镜头,当许三观放下尊严去他之前一些不好的朋友那里,还有他第一队的妻子那里去借钱,到后边儿一个人背着一个小破包儿在城市里奔波,真的很像我父亲在外面打工。背着一个蛇皮袋子,饿了不舍的花钱。许三观最后一次去卖血的时候。晕倒了,醒来之后去找医生理论。然后争执的情况中把那个钱撒出来。然后其他人,周围其他人都都去抢他的钱,他无力地趴在地山这个镜头真的让我爆哭。这不就是真正的人性吗?还有那个。一乐自己跑出医院,站在那个路的一旁,看到另一旁颓废坐在墙根里脸色雪白的父亲。他的颓废让我想到了乡村男人。去大城市没有通讯的工具只能道听途说,向别人打听具体位置在哪里,然后没有找到。就像我的父母一样。索性结局还不错。最后结局那部分。有点儿太唐突了,在包子店。
余华的原著是小人物面对苦难的自得其乐,乐天达观,带些自嘲幽默的腔调,味道淡淡的,情节往往处在次一等的地位,所以在表现时,叙述方式比叙述内容更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张艺谋的《活着》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因为张虽然讲故事不行,但处理形式一流。影版的《许三观》在情节上做足了铺垫,各种情绪推进和戏剧处理,但表现形式还是一般的家庭剧方法,整个电影也就落了俗套。另外,许三观还是应该让宋康昊演,河正宇的处理还是层次感弱。
"拍不出好电影不能都怪审查",这是一句无用的屁话。这种题材,不能放在原著的背景下表达,只能卖给韩国先拍,如何评价?又怎能对筹拍中的国产版抱有期望?一乐窗口望爹的那一幕,固然动容,可煽情的功底还是比日本人差些火候。河正宇是韩国顶级演员,但做导演,暂且还是中规中矩,好在面子够大,仗着题材优势外加优秀的演员们,还是能推出不错的作品。
电影分两种,一种是有代入感的,一种是没有代入感的,《许三观》证实前者,他更能让我站在一个人的角度上看待人生,此时我会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样,做出怎样的判断,就不会发生类似的事,余华的作品一向能调动我的某些情感,因为那注定是场悲剧,而电影加工后却总给我一种不够惨的错觉。韩国友人拍此种悲剧色彩的大多拿捏得很到位,更能体现一个底层劳动者,一个阶级,一个时代的悲凉。
前几天刚读过原著,珠玉在前,电影仅仅是把把原著的大致情节复述一遍,几个主要人物的演技也不错。由于时长的关系删减一些情节情有可原,可几处魔改直接导致了人设的崩塌,后续情节也就圆不回来了。书中最暖心的用嘴做饭的场景心中更是毫无波澜。可能是因为文化差异吧,个人觉得本土化并不成功,结尾的强行升华也get不到点。感觉这种故事只有在中国才行啊,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在天朝看见自己的许三观啊。
其实作为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下的改编,小河导的许三观我觉得够格。直接减掉原著最震慑我心的文革部分和名台词的结局,全剧更着墨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苟活的乐观精神,加重描写父子之间的感情让人好生心疼... 河正宇的许三观是那种特别真实的善良,起先还怕过于出戏我会觉得遗憾,但实际看完还是挺满意这样改编的,就是一定要与原著割裂,这样的许三观或许才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一场好梦吧。
完全同意“葱油饼”的影评:电影的一个大问题在于“精致版韩剧”的拍摄手法与“吃不饱饭”主题的矛盾。韩剧的拍摄手法比较追求浪漫化事物。电影的布景精致,衣着考究,用高光为主的拍摄手法虽然让电影变得亮丽好看,却牺牲了真实的贫困感。喜剧的风格虽然体现了诸多小人物的乐观精神,却缺少了余华小说中的荒谬残酷。更重要的是,对于“历史”的故意遗忘使得观众不明白为什么这些聪明能干勤奋的人儿会穷到这样的地步。电影始终都没有给出如此贫困的原因,只是作为一个先决条件树立在那里,最后给出一个在贫困中挣扎但乐观向上的大团圆结局。这就和很多韩剧电视剧一样,穷人富人公主王子一开始就决定了,原因基本不去探究。其本质上还是成人童话。
天啦,除了演员们的演技,这个剧本真的很奇怪。用喜剧的方式来套拍许三观本来就是个莫名其妙的选择,然后在合理性上更是没有任何逻辑可言,许三观每天好吃懒做,然后没钱吃饭就去卖血,没钱娶妻就去卖血,没有家用就去卖血,没钱看病就去连环卖血……这尼玛还真是喜剧片了,我滴个亲娘啊,正宇叔你是不是对这个故事的原作有什么误解啊?
许三观卖血记,是高中印象特深的一部作品,如果说兄弟是入坑,那这部作品就是焊死入口了。虽然是韩国拍的,没有了那份历史背景,包括五十年代的饥荒,六七十年代的大革命,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但是,还是可以依稀从中看到,当时国人的贫困和医疗知识的匮乏。基本上,是用卖血背景来讲述中国家庭的温馨,一乐是何小勇的,许三观憋屈,可后来一乐坚定认他做爹,这就化解他心里的憋屈,因为他觉得这是值得!许三观卖了四次血,一次娶许玉兰,一次还一乐债,一次家里贫困,最后就是一乐生病,最惨烈的一次。唯独没给自己卖一次。这是文学改编里很打动我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