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逃我也逃(1942)

To Be or Not to BeUP:2021-04-11

你逃我也逃

评分:9.2 导演:恩斯特·刘别谦 编剧:埃德温·贾斯特斯·迈耶 / 梅尔希奥·伦杰尔 / 恩斯特·刘别谦
主演:卡洛·朗白 / 杰克·本尼 / 罗伯特·斯塔克 / 菲利克斯·布雷萨特 / 莱昂内尔·阿特威尔
类型:喜剧 / 战争
片长:99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德语
影片别名:生存还是毁灭 / 戏谍人生 / 扮嘢奇兵 / 生死攸关 / 嗨!我的元首 / 生或死 / 生死问题,是死?是活? / 生死大逃亡
上映:1942-03-06
IMDb:tt0035446

你逃我也逃简介

波兰华沙有一个剧团,其中有一名演员Bronski(Tom Dugan 饰)极其擅长模仿德国纳粹领袖希特勒。Maria Tura(卡洛·朗白 Carole Lombard 饰)和Joseph Tura(杰克·本尼 Jack Benny 饰)是剧团里的一对夫妻,剧团最近正在上演《哈姆雷特》。演出间隙,Maria收到了一束鲜花,来自一个年轻的飞行员Stanislav Sobinski(罗伯特·斯塔克 Robert Stack 饰),趁着Joseph在舞台上念著名台词“to be or not to be”的时候,她安排Sobinski进了后台,两人情愫暗生。然而不久后,纳粹侵略波兰,Sobinski只能前往作战。Sobinski所在队伍的领导是Siletsky教授,Sobinski想让Siletsky帮忙带封信给Maria,然而Siletsky却连著名女演员Maria都不认识,于是Sobinski开始对Siletsky产生了怀疑。Sobinski为了追踪Siletsky又回到华沙。而另一方面,Maria却被两个纳粹士兵带去见Siletsky,Siletsky对Maria也是心生爱慕,更希望Maria成为纳粹在波兰的间谍。Maria借故逃回家,却在家中意外的碰到了Sobinski和她的丈夫Josef,这段三角关系该如何收场,他们又要如何联手对抗纳粹?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剧情/喜剧片最佳配乐(提名)维纳·R·海曼

简评

美国导演刘别谦80年前的喜剧。二战前夕波兰某剧团正上演《哈姆雷特》,而女主演与情人飞行员暗中约会。德军突然进犯华沙,飞行员奔赴前线。他怀疑上司是间谍骗取飞行员们亲友姓名住址,遂与剧团演员们利用演技揭穿其面目,保护了华沙地下抵抗组织,并在纳粹眼皮底下脱险。剧中利用某演员扮相酷似希特勒,生发出大量讽刺性强的幽默台词,《哈姆雷特》主角配角戏里戏外真真假假,情节生动,反战主题鲜明。

特别特别喜欢这部电影的女性角色塑造,你会看清她的主动权、她的能力、她的选择、她的游刃有余、她的核心位置,包括对真正的爱的执着,我看过太多早期电影的人物设置,说男主善于争女人的权夺女人的利,但导演却又不愿意花功夫在电影中真诚的刻画女主人公,所以往往这些电影中女主人就被迫成为了观众眼中没能力却只会嚷嚷的小丑。在《你逃我也逃》中女主人公不仅明确的向男主人公、同时是她的合作伙伴、她的丈夫提出了自己对他的不满,还将她的能力直观的形象的摆在我们面前,戏里戏外没有她不行,这很可贵。另外在这么早的片子里对真正的爱的定义就不是一对一的,一方给予一方被动接受的,(甚至坚持此观点的男主被塑造成了可笑的、不乏鲁莽愚蠢的角色),而是充斥着爱的多样性,真的太令人惊喜与感动。

剧本逻辑与影像逻辑。剧本逻辑在内部有其精妙,影像表达仍有欠缺——喜剧因素在此片逐步夸大到漠视一切的程度,致使情节发展沿着这种向喜剧荒诞贴附的逻辑一任自身杂耍狂欢,缺失了与宏观历史语境互动的呼吸感,与其说是讽刺不如说是造梦,因而真正意义上是无力的。我想这是出于创作者的一种战时情绪。更值得称道的,应该是影像传达中克制的智巧与幽微的人情。同时,喜剧逻辑运行中那种从容,也很有大师风范。前半段很好。开头镜头的巧妙其实依托于剧本构思,整体的镜头是比较单调的,转场衔接也不免显得跳跃慌忙。

精彩绝伦的剧情,难以想象这是1942年的电影。即使是一个小小的伏笔都是为了接上下一个剧情。剧情一环扣一环,主角团一次又一次地身陷绝境,但每次都能凭借过人的胆量绝处逢生,把盖世太保耍的团团转。高潮迭起的剧情让人屡次觉得“这应该就要结束了吧,做到这份上已经足够了”,但没想到居然还能有更为精彩的桥段。完全可以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评价。真的是一个难以翻越的喜剧片高峰,是我看过的喜剧片剧情巅峰。

对文学和戏剧的致敬和嫁接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比如《安娜卡列尼娜》和《哈姆雷特》,这是对欧洲文艺传统的体认,对黄金文化的引申,同时并置的是刀尖上的表演,这是电影最大的戏剧张力。当我一边咯吱笑,一边在检讨这种幽默是否消解严肃,毕竟此片拍摄于正值战争的1942年,但是当“夏洛克”在走廊,第三次吐露台词的时候,我感觉到刘别谦的态度,对民族主义的控诉,对同理包容的呼唤,况且这些立场编制在精致的剧本里,比《独裁者》最后的演讲更要草蛇灰线,实在是顶礼膜拜!

精巧的剧本和无可挑剔的演技,但我最觉得有趣的地方,是导演能够把剧情删减拿捏的很有水准,比如飞行员和女主约会的桥段、飞行员招到女主的桥段、在盖世太保处斡旋的桥段、发现教授尸体、人员会和的桥段、结局桥段等等,按照现代影视剧的套路,都应该详细表现的,但是导演手起刀落干脆就留白,观众却能在不连贯的剧情中想象出连贯的故事,并能对喜剧部分重点回味,这一点真是很牛,现代剧倒应该学学这种剧情留白的功力!

大部分原创影片也都是从其他媒体形式(小说、戏剧)改编而来的。但衡量影片品质时,作品本身依然有很高的原创性的成分存在。因为由于媒体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差异,电影的视觉化过程,也要耗费编导大量的精力。他们要在全新的电影空间中进行二度创造。而这种二度创造与翻拍的所谓二度创造在本质上完全不同。电影的翻拍,不论它是对帧翻拍,还是仅仅一个主题的借鉴,都是在有了现成的前人电影成品的基础下进行的

刘别谦式聒噪,情节复杂到混乱,对白紧凑又克制,男女主角言谈风格十分个性,女主性感,男主机智,但是这个足够复杂的故事感染不到我,也没有什么特别幽默的镜头语言出现。当然作为那个战争年代的喜剧电影逻辑和故事的合理性都不在考虑之内,是否是合格的反纳粹喜剧片在于能否从解构权力的角度尽情把纳粹嘲笑一番,电影在这方面做的是天马行空的,但没真正有才华的编排戏剧的能力,所谓逗趣就是一闪而过的风趣,观影感受可以用无聊来形容

,演员的爱国修养,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美丽女演员幽会英军飞行员总觉得俗气,精彩的部分从飞行员发现教授是间谍开始,到丈夫带领同事把德军骗到团团转达到高潮,刘别谦得亏是在大洋彼岸拍,不然骨灰早就被纳粹给扬咯,还顺带黑笨的跟筛子一样的军情五处,就记得希特勒万岁和生存还是毁灭,最后中尉一脸不可置信看着后人离场,你总算是知道丈夫是啥感觉了。

。作为第一部认识刘别谦的片子是非常合适的。影片开篇设置了悬念,随后故事讲述的波澜不惊,随着剧情推移高潮迭起,只能用惊叹来形容,剧情非常复杂,掺杂了多次戏中戏,中间的细节既幽默又紧张,让人难以预料,除了剧情设置,对剧情的控制也出奇得精彩,如此复杂的转换做到了自然流畅,堪称标杆。影片虽为喜剧,风趣的对话、幽默的动作,但丝毫不会使观众脱离战争的大背景,且丝毫不影响观众对纳粹的恐惧,这就是表现的功力,向大师致敬!

黑色喜剧,再现纳粹暴行的电影类型之一,相比其它几种带有更多的讽刺意味。在片中,德国法西斯的行径被巧妙地与几幕荒诞戏剧融合在一起。(你本以为华沙的话剧演员在扮演纳粹分子时是故意夸张,却没想到那些德国军官出场后,居然更加愚蠢和滑稽。)此外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融入得更为精妙:既谴责了二战对人道主义的践踏,又提出了对欧洲绥靖政策的质询。生存还是毁灭,大概是人类永远都需要面对的斯芬克斯难题。

开创电影艺术黄金时代的祖师爷少不了刘别谦。首先是对政治讽喻的尝试:1942年,占据白宫的共和党站的是纳粹的边,却并不影响好莱坞对希特勒进行辛辣讽刺,背景是1936年的德占波兰,纳粹爪牙对元首盲目崇拜、不允许听境外广播、食物实施配给制、安插间谍破坏波兰地下活动,无一不是政治立场的表达,这对美国不参战政策是一种强烈干预;其次是嵌套式叙事,对时间线进行切分,不同场景、身份转换频繁,大量群戏却又保持叙事的干练和有条不紊,可以认为是“祖师爷”级别的叙事;第三个近乎失控的“喜剧性”,上校和扮演教授的戏剧演员的几场对手戏,用台词设计一系列忽悠上校的言语圈套,每一个转场都是中式小品式捧哏逗哏的深厚功力;第四是对“元表演”的政治探索,表演艺术的政治诉求、雕琢演技、如何贴近角色,项项皆可称为类型片的祖师爷。

获得奖项

  •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剧情或喜剧片最佳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