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风景(1988)

Τοπίο στην ομίχληUP:2021-10-07

《雾中风景》(希腊语:Τοπίο στην ομίχλη)是一部1988年希腊电影,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导演。

雾中风景

评分:8.9 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编剧:萨纳西斯·瓦尔蒂诺斯 /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 托尼诺·格拉
主演:米哈利斯·齐克 / 塔尼娅·帕拉依奥罗葛 / 斯特拉托斯·楚措格卢 / 伊娃·科塔曼尼多 / 阿利基·耶奥古利 / 瓦西利斯·科洛沃斯 / Vasilis Bouyiouklakis / 伊利亚斯·洛戈塞蒂斯 / 万格利斯·卡赞 / 斯特拉托斯·帕希斯 / 米哈利斯·扬纳托斯 / 基里亚科斯·卡特里瓦诺斯 / 格里戈里斯·埃万耶拉托斯 / 扬尼斯·菲里奥斯 / Nikos Kouros
类型:剧情
片长:127分钟地区:希腊 / 法国 / 意大利
语言:希腊语
影片别名:Landscape in the Mist
上映:1988-08-31(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0096288

剧情

姐姐伍拉带着弟弟亚历山大坐火车去德国寻父,由于没票被赶下车后联络到舅舅,得知原来二人是私生子,但却不愿相信。路途中遇到好心的剧团演员奥列斯特斯,用车将他们送到城里。之后伍拉被一卡车司机奸污,再次遇到奥列斯特斯后,他将摩托车卖掉来资助姐弟两。他们终于搭上了去德国的火车,到达边境后划船到了德国,二人最后向一棵雾中的树奔去。

角色

  • Michalis Zeke - Alexandros
  • Tania Palaiologou - Voula
  • Stratos Tzortzoglou - Orestis
  • Vassilis Kolovos - truck driver
  • Ilias Logothetis - Seagull
  • Mihalis Giannatos - train station guardian
  • Toula Stathopoulou - woman in police station
  • Gerasimos Skiadaressis - soldier
  • Dimitris Kaberidis - uncle
  • Tassos Palatzidis - train conductor

奖项

  • 欧洲电影奖最佳欧洲电影
  • 威尼斯电影节银熊奖
  • 柏林电影节InterFilm Award

简评

海鸥羽毛会在雨中淋湿,世界赏雪定格时逃跑,新娘出走又回去,弟弟在将死的马前哭泣,婚乐队中人们欢歌笑语。偶遇破大巴上的戏剧演员男孩,他转头的笑是整部电影唯一的温柔之地。迎面走来的老人在海边上演被侵占的耻辱历史,拍卖却无人问津的戏服是歌舞厅的胜利。被强暴后无声的大血和食指留在卡车后箱的红痕,年幼时以为的背叛是对残忍难言的隐瞒。柳橙汁的海边舞蹈是少女初次心动,隐去的白出现在海边是缺指石膏之死,柳橙汁的酒吧对视是爱的另一种诠释。温柔地拥抱女孩抚慰她发丝告诉她第一次心悸总是如此,你以为会心碎,可还是会在伤害和孤独中活下去。有票上车后却无证下车,换弟弟说的故事开头依旧是:一开始有些混沌,后来就有了光。在大树下拥抱就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吗?谁也不知道雾中究竟是什么样的风景。

打四星是因为我有的地方没看懂,不是电影的问题。在我的理解当中,这是一部讲一个人(电影里是两个,抽象的理解)追求理想(的那个地方,在片中被具象为德国,但是实际上是哪个国家并不重要),即使被现实牵绊或者深深的伤害也仍然坚持了下来,但最后却在要到达目的地的前一刻直接被现实毁灭了的故事。或许他们早就知道,他们想要去的德国不是他们心目中的德国,那里不会有他们想要的东西,但他们还是去了。实际上他们是在寻求他们失去的东西(那同时也是他们的希望)。现实的徒劳无功,生活的荒谬,人的坚定不移...我认为就是这部电影所讲述的。片中主角夜晚遇到逃跑的新娘(被追回去了),以及女主在卡车上被qiang暴那段无声的静止的处理非常令我印象深刻。

希腊公路片。和我仅看过的另一部安哲罗普洛斯《塞瑟岛之旅》一样,充满诗的语言和舞台剧式的场景。但也许因为这次主角是一对长相可爱养眼的小姐弟,而不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感觉对观众门槛低了很多,即使觉得他们踏上旅程的动机不够成熟,也能对他们的境遇足够动情。大篷车演员Orestis给小姐姐解释他的工作时,霞光映在他脸上,那样充满明媚的朝气,很久没经历过的看电影时的心动时刻。以至于当卡车里的悲剧毫无预兆地发生,一瞬间打破童话时,我几乎震惊——那种面对不熟悉的导演、尘封的年代,无法预料到导演会给手下的人物安排什么命运时的震惊。但也庆幸这个坏人不是Orestis。弟弟的演员没有再拍过电影,长大真的去德国学习音乐,成了小提琴家和指挥家,也是温暖的电影内外互文的时刻了。

看完整个片子有注意到姐弟俩坐了很多次火车,第一次是姐姐的独白,他们正要踏上去德国找父亲的路,那时候弟弟说总是梦到爸爸,他们很想很想他;第二次是弟弟的独白,在他们舅舅把他们送去警察局又逃出来之后;第三次是姐姐的独白,在姐姐被开货车的大叔强奸之后,有时候会忘记爸爸,然后就迷茫了;最后一次他们买了票,坐上了座位,但是他们却没有到德国的护照。他们的旅途开始是为了去德国寻找父亲,但是慢慢的他们对父亲的提及越来越少,只是一味的往德国走去,其实他们并不知道父亲究竟在哪里,他们所追寻的东西在影片中从来都没有真实存在过,我们也并不知道,最后他们有没有到达迷雾中的那棵树。他们的旅途就像雾中的风景,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在,因此他们只能一直一直走下去……

萧索的环境氛围,疏离的情节叙事,晦涩的隐喻象征以及独特的诗意美学,安哲用自己独特的影像默默反抗着好莱坞式疯狂剪辑带来的狂轰乱炸,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缺乏的是内心的宁静,淡然和安全感,而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哲学命题:自我起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影片中不仅刻画了一对姐妹悲惨的遭遇,还刻画了一对“消失”的父母,追寻父母则象征着她们不断地寻找信仰的根源,他们被赶下车过,被拯救过,被强奸过,面对过生死与妥协,也面对过爱的死亡,在一场没有目的地的旅程中一点点付出成长的代价,而那些仿佛停滞着看雪的人们,被网困住的鸟人亦或者是没有剧院演戏的剧团,甚至是不愿扯上关系的舅舅都连同姐弟一起,迷失在这雾中的风景中,失去方向。

标记的第1000部电影,初看略闷,静下心来,相比老塔,故事还是较为流畅的。故事缓慢推进,一对单纯的姐弟在寻父的路上经历了伤害、无助、初恋、失望后学会成长的故事,虽然前途坎坷,但却明确的知道自己的目标。男主虽然已经成人,却只知道自己将要去服兵役,对于未来的迷茫显然可见,面对未来完全没有方向,不知何去何从。从海里打捞出来的断指雕塑,就是印证这种失去方向的意象。电影最后雾中出现的树,到底是父亲,上帝亦或是其他,正是姐弟俩在雾中看到的风景。所以在我看来就是一部讲述,我是谁?从哪来?往哪去?的哲学命题的电影。电影女主寻找到了,而我们,就像电影中驻足看雪的人们一样,困顿在生活的藩篱中,与男主一同迷茫下去。

迷雾散尽方现风景。第二次完整的把《雾中风景》看了一遍,相比第一次观感有所不同,也更为震撼。①“父亲”应该是安哲罗普斯隐晦的隐喻之一,个人理解为人们对生命起点溯源的渴望、穷尽一生追求的人生答案,类似于树的“根”,落叶终要。(“寻父”的主题感觉也很契合希腊神话的味道)②“远方”,火车消失于漫漫长夜、浪花卷起迷茫的雾气...安哲罗普斯镜头画面的朦胧感使人感觉认同迷失方向,如落叶随风不定,所要去的远方遥远的没有方向、没有尽头③“树”大概也就是人生旅途的终点、追寻的答案之所在,感觉像是生命的象征和人生的依靠温存。(感叹一下安真的很喜欢各种晦涩的隐喻,很多我都还没怎么看懂)看安哲罗普斯的长镜头真的是看电影的一大享受,全然不同好莱坞式碎片化的快节奏的剪辑,反而回归最质朴的电影语言更能让人深感心灵震撼。

第二部安哲,我不喜欢,令我如坐针毡,痛苦得几度想要放弃,他不该用这样触悚的故事来讲述那残酷的诗意,我的心时常在流血,如同卡车边缘被强奸后流血不止的处女,全片以这样压抑的静默讲述着伤害,没有终点的流浪儿,该如何诉说自己的苦痛,在沉默的黑夜中彼此凝望,生命本就是这样一场缓慢无望的折磨,安哲指出这点,却又不给人以出路与慰藉,只留人赤裸地在寒风中疼痛。戏团的台词道出了影片的背景,被德军入侵的希腊,被盟军背叛的家乡,安哲那被德军逮捕两年音讯全无的父亲,我能理解安哲的痛点在哪里,但我实在无法承受,不愿共情。这部出现的建筑和意象如同海边的装置艺术展,能给予末世的色彩,却无法和诗意融合,显得突兀而格格不入,安哲之后用往昔和回忆来消化这些外部事物,使它们飘摇的诗意落了地,《永恒和一日》就是这样处理的。

男子于地上捡起的胶片预见了这趟旅程的结局,从未拥有过的父亲,何谈失去。大海、工厂、老人与雨水,长镜头将这些元素慢慢组接,放大了这份冬日的凛冽。少女跪在死去的马前,孩子在哭泣,景深处却是庆祝新婚的人在欢快地跳舞,多处深焦镜头的使用突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多意性,增强了构图的张力。片首片尾,导演都一直拍摄孩子们的背影,渺小的身影在冰冷的城市执着北上,似乎也不愿向观众露出脆弱的一面,而观众对他们的心疼却如伸出又缩回的手,无能为力,只能作别。这无处寄托的孤独感被大雾所溶解,原来恰到好处的距离也是一种诗意的美。

为了寻找从未谋面但常常出现在梦中的爸爸,Alexandros(Michalis Zeke 饰)在与精神病人海鸥(Ilias Logothetis 饰)告别之后,跟着姐姐Voula混上了去德国的火车。他们被交给警察,在见了舅一面后,又趁着大雪从警局逃跑。他们看着一匹马在眼前死掉,Alexandros痛哭流涕。他们结识了演员Orestis和他的剧团,度过了愉快的时光。在大雨中,他们搭上了一辆卡车,为此Voula付出了被司机强奸的代价。重逢的Orestis将他们送至车站,Voula却不忍与其分离。但当看到Orestis与他人勾搭时,Voula带着破碎的心离开了。在车站,Voula走向一名候车的士兵,打算用最快捷的方式挣到385块……

【10分】从寻父开始,父的存在成为主线,而后父又被分割成了两层,一层是肉体之父,他推动了姐弟二人走入社会;另一层是精神之父,这与奥斯提瑞斯这个在希腊神话中为父弑母的人物相合,后者吟诵着“究竟有谁在天使的阵营倾听,倘若我呼唤”。这个开始也奠定了悲剧结局,因为在冷峻的社会中,这种追寻必定失败。《创造亚当》中上帝与亚当指尖相对,但在这里手掌丢失了食指,上帝如何指引人们人们如何抵达彼岸,这个问题已无法解答。那种社会的变迁和失落的人群与复杂的情感在安哲的镜头下尽数展现,无论是前后景的分割(前景中为马哭泣的男孩和后景中婚礼上欢闹的人群),还是360度全景拍摄中借用舞台表演重述希腊历史。寻父之旅下是成长的阵痛,而那漫长漫长的成长最终停止在一声枪鸣。“要回到寂静,像一撮泥土,回到空空的手中。”

我知道你们俩忙着赶路但感觉你们一点也不在意时间,看起来你们好像漫无目的,但你们却显的目标坚定。 雾中风景是安哲罗普洛斯的沉默旅程三部曲之一。电影中疏离的隐喻,对于希腊社会的影射,轰鸣的机器和断指的雕塑显示出的巨物带来的无力感和视觉冲击,还有360度全景长镜头都通过这种诗意美学和叙事感染着我们,留下长久的而强烈的心灵震荡。安哲用近乎残忍的方式用小孩子的旁观视角去揭开这个肮脏混乱的社会最后一块遮羞布,巨大的断肢手塑无法指引方向,就像《甜蜜的生活》里的耶稣和《再见列宁》里的半身列宁像,都象征着时代更替、“礼崩乐坏”,社会陷入迷茫绝望的泥潭之中。无尽的迷雾吞噬着社会中每个人心里的柔软,冷漠和疏离让我们彼此无法交流。用乌拉和亚力山大的客观与童真去审视、体验社会,这比什么讽刺和暗喻都更有力量。

获得奖项

  • 第2届欧洲电影奖
    第2届欧洲电影奖
    获奖:European Film Award —— European Film of the Year
    提名:European Film Award —— European Cinematographer of the Year / European Film Award —— European Director of the Year / European Film Award —— European Screenwriter of the Year
  • 第45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45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FIPRESCI Prize —— Competition / Prize of the Students of the University `La Sapienza` / 帕西内蒂奖-最佳影片 /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 银狮奖-最佳影片 / 国际同盟艺术电影奖 / Sergio Trasatti Award
    提名:金狮奖 / 主竞赛单元
  • 第3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Interfilm Award —— Forum of New Cin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