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2020)
The Social DilemmaUP:2021-09-20
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简介
我们发推文、点赞、分享 — 但日益依赖社交媒体会带来什么后果?随着数字平台日益成为人们保持联系的重要方式,硅谷内部人士通过暴露屏幕另一侧的隐藏内容,揭示了社交媒体如何重新改写文明。
第7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 最佳纪录片(提名) 第71届美国剪辑工会奖纪录片最佳剪辑(提名) 第68届美国音效剪辑协会奖金卷轴奖 最佳纪录片音效剪辑(提名)
获得奖项
- 第71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最佳剪辑纪录长片 - 第68届美国音效剪辑协会奖
提名:金卷轴奖-最佳纪录片音效剪辑 - 第57届美国声音效果协会奖
提名:纪录片最佳音效 - 第33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纪录片 - 第7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最佳纪录片 / 电影奖-最佳纪录片
简评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矩阵中,你要怎么从矩阵中醒来?这部纪录片作为两年的作品,很深刻的剖析了疫情时代下人们心态的变化。然而在后疫情时代的今天,这种情况显得愈发的生动,形象,直接 。直观的例子就是抖音和微博,两款APP的主打定位还是以快消息,短视频为主要内容,个人观点支撑。然而现在却成为了许多人获取新闻的来源,这一点确实是非常可笑的,而许多的冲突和谣言也通过社交媒体而愈演愈烈,这个时候,本片最核心的设定来了——这一切背后都是被操控的。大数据,网红,控制舆论等等无疑造就了现代人的信息茧房,身边有无数直观的例子。跳出来看,我在这里打字其实也是一种将情感基托于网络世界的一种行为,从根本上讲,大部分人潜意识里都渴望且享受“被看”这一过程,满足了自我的心里需求但同时也加剧了对网络的依赖。黑客帝国,不过如此
作为半个在行业内的人来说,这部纪录片想要传达的内容熟悉无比,无论是算法还是产品功能机制的设计,在很多产品书里也都津津乐道。然后是伦理层面,虽然挺多书里会在最后一章提及产品上瘾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但就算了解的很清楚,依然会不由自主地忽略背后的问题。自己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是不自觉就陷入,所能做的就是不断提醒自己需要多多注意。说会纪录片本身,纪录片的味道很淡,更像是多名从业者的圆桌会或TED,加上艺术化的具体故事阐述。虽然我纪录片看得少,但也很难给出满分的成绩。何况作品的深度上限很高,实际表现又远未达到上限,问题剖析以及解决方案都只是浅尝辄止,因为这个问题目前确实很难解决。最后,虽然可以理解为资本和流量的扩张触发了这一社交困境,但中译标题监视资本主义也过于奇怪了。
依然是常说的那句话,我们所“触发”的是监视本身,而大过此片。片子举的些例子还是很切实的,总是有点在触发你,但是纵观下来,这些点不过是循环使用罢了。我很喜欢这部片,至少对我的作用是巨大的。一部影片,纪录片,不是网络上的说教攻略,无需作解决。若作了这一步,无非加分项,加分项,没有中间。而本片显然是糟点。什么感觉呢“我们该如何戒掉手淫呢?答案简单是我们不再做那件事,你会觉得我嘞个去,听你说了半天,我们要做的只是这件事吗?我们尝试很多次啊。但请你明白我在说的,无论从精神上还是心理上,你与它保持某种距离,那么我可以说,你脑海中那巨大的神经关联会一点点褪去。”看似哦哦哦,实则一个壳子
如果你不为这个产品付费,那么你就是这个商品。 作为技术的进步,自行车是忠实的工具,我们需要时帮助我们,不需要时忠诚地等待,而社交媒体,它仿佛时时都在大喊大叫着要你关注它、使用它、沉迷它,这时候人反而成了它的工具,为它提供数据、模型、进化的动力。 作为使用者的我们,不是顾客(同毒品),被利用心理上和生物上的弱点,逐渐失去处理不自在、害怕和不确定的情绪,失去享受孤独的能力,我们会逐渐失去自己的判断力、价值观、自我、信仰和自己的生活,而不只只是注意力和时间。我们不要做树、不要做鲸或矿、石油,我们要做真实独立的自我,把这些社交媒体工具化,把人目的化,就像把金钱工具化,而人永远是目的。 最后借用播客放学以后的一期标题“把石头而非流沙放进我们的日常(我们的思想)。”
短评有人说讽刺之处在于这部警示算法操纵的纪录片多半是因为 Netflix 的推荐算法才被看到,我不是,然而我却为了给它打分重新上了豆瓣虽然本片讲的道理并不新奇,但呈现方式很妙,无厘头小电影和正统采访交织,正是日益模糊的虚幻与真实的边界的写照。虽然我早知道互联网上,用户不是消费者而是被竞价的产品,但刷新我认知的一点是,被卖的不只是我的时间,还有我的自由意志。自以为的自由选择,很可能是算法操纵的结果,正如片中一直用的魔术的比喻,魔术师能猜中观众选择的卡牌,是因为观众早就被暗示过要选哪一张。极端观点越来越流行,是因为诉诸情感能增加用户粘性,认同感和归属感令人沉迷,而真相既无趣又致郁。
毫无疑问互联网时代的资本主义剥削更加隐形了,藏在数字后的技术陷阱更难被识别。社交软件用免费来吸引用户使用,然后将用户信息作为商品出售,这是新时代的“免费午餐”,用户实际上成为了数字劳工,而绝大多数人根本意识不到这点。将吸引更多用户作为目标的增长模式,注定就是要想方设法地抢占人们的注意力,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人们上网成瘾;互联网公司为了流量,也会放纵煽动性言论和虚假信息的泛滥,由此衍生出所谓信息茧房和后真相,即人们被困在算法给他们构建的虚拟环境里,接收不到更全面的信息,从而陷入狭隘的偏见中;情绪总是比事实传播得更迅速,以至于反转事件频发。如果没有数字伦理约束,难以想象技术的发展还会带来什么
问题是什么。人被异化,思考被碎片化和取消,亲密关系疏远・但更大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看完电影还是打开了社交媒体?和为什么有人意识到问题但是这些科技还是被发展和发明着是同一个源头道理。科技决定论不可取,科技本身并没有走入歧途,一切问题的源头一直是寻找新方式无限自我壮大的资本。人的注意力和时间被互联网公司制作成商品卖给商业广告。算法在创造一个新的逻辑,一个新的劳动方式,观看和消费同时成为数据变成劳动。我们每天在用自己的观看时间作为劳动价值为这些公司提供广告费,同时我们再购买消费这些商品本身,并用我们付出的数据让他卖的更好,是不是很熟悉。・“我们知道但我们还是在做”。在复杂的算法和产品之下是一个标准的齐泽克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问题,一种fetishist disavow
四星半。核心就是让有良知的互联网大咖和互联网问题专家对互联网谣言假新闻(美国的互联网界和新闻界,都对谣言假新闻深恶痛绝,到了中国这,就包装成“未经证实的言论”脱敏)互联网产品竞争用户注意力、回音壁效应这几个互联网的的副作用展开阐释和批判,顺带增加一条互联网对一个家庭青年的危害的小故事作为简单的注解。对于经常关注新技术批判,甚至在微信上关注几个高质量公众号的人来说,影片的所有观点都像是陈词滥调,但影像化对于观点的传播更有帮助,从这一点来说就不应该吹毛求疵。至于影片提不出解决方案,这也是资本主义影视作品的老问题了,问题被尖锐的指出,但是解决不了,影片的互联网从业人员也不止一次明示或者暗示算法的做的恶,都是资本驱动下的“无能为力”,归根到底还是资本主义的结构性问题。不得不说这个中文译名非常精准。
被咨询师推荐着看的一部纪录片,谈了social media是如何将人类群体进行了极端化的切割,人们开始互相憎恶彼此,并延伸到现实中产生一发不可收拾的冲突和矛盾。尽管开发者们的本意是想要通过社交网络增加人们相互之间的联结,但一个交互模型被设计出来后ta的走向远远不是人可以想象得到的。当这样的工具落入到资本手里,进入了市场,变现成商业价值,没有完善法律道德约束的情况下,人们都变成了实验室里的小白鼠,甚至无法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小白鼠,细思极恐…好在结尾还是抛出了一些promising的观点,既然这些吸引用户和流量的社交平台是人为创造的,那么其实人还是可以做点什么的,只是这种做点什么很大程度上又受制于资本和finance…叹气,人需要变得多聪明才能不被愚弄啊!
社交app的开发者、用户(使用者)的注意力、广告投放商,三者分别构成了生产商、产品、实际消费者的角色,这是当代社交媒介最核心的商业运转模型。这背后最吊诡的逻辑竟然是:一个用户除非自掏腰包为自己的注意力买单,否则这个“闲逛者”将不可避免地沦为待沽的商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任何设计者在研发一款app的时候,都不可能是以“公益”(如何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而非“盈利”(如何获取用户的关注与信任)为目的去推进项目。一方面是在享受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是被所谓的“服务”吸引、诱导、操控,实际上“三人成虎”、“坐井观天”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然而真正导致“社交困境”的根本成因,到底是更全面、更彻底的“监视”与规训的内化?还是技术、资本与专业知识(如营销学、心理学)彼此勾连的结果?个体始终是渺小的。
通过不断地攫取用户注意力、获取用户粘性和使用时长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投放广告从而牟利的互联网经济模式,也被纪录片命名为监视资本主义(surveillance capitalism)。大数据会监测用户的任意互联网行为,包括浏览时长、点赞偏好来获取用户的心情、人格类型、兴趣点、关注领域等信息,从而使用算法分析用户画像,制作预判用户行为的精确模型,保证参与度/增长/广告的基本商业目标…,所以人类行为是否能被算法穷尽?成瘾的机制是什么?纪录片给出的原理基于认知科学、社会心理学、行为学这些东西,如果增加结构主义/符号学/阐释学/精神分析的视角来分析这些东西应该会蛮有意思(虽然我毛都不懂;)
一部探讨互联网产品让人上瘾的纪录片:为了盈利,互联网公司利用各种手段来攻占用户心智,让他们沉迷于虚拟世界不可自拔,达到割韭菜的目的。相对于揭秘剑桥分析的隐私大盗,这部并不侧重于获取数据,而是关注在如何处理用户数据,其中推荐系统、增长黑客、AI算法三大互联网界的法宝围猎用户——抢占心智、引导舆论在人类社会自古有之,这次只是披上了科技的外衣,更隐蔽、高效、无处不在。通过专家访谈和情景剧表演的方式渲染了严重性;在如何解决问题的方面蜻蜓点水,只是结尾简单的讨论了下,抛砖引玉却不痛不痒。虽然问题严重,但发展中的问题还是得通过发展来解决,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是新物种,立法规范和道德自省等传统方法在用户数据的使用方面落后太多且跟进速度依然太慢,也许只有用科技手段来解决科技问题才是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