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1939)
The Wizard of OzUP:2021-07-11
《绿野仙踪》(英语:The Wizard of Oz)是一部1939年的美国歌舞奇幻电影,由米高梅电影公司发行。导演是维多·佛莱明,该片改编自李曼·法兰克·鲍姆于1900年撰写的童话书《绿野仙踪》。茱蒂·嘉兰主演,描述桃乐丝·盖尔与三位伙伴前往欧兹王国(Oz)找回家路程的故事。
演员
- 茱蒂·嘉兰 饰 桃乐丝·盖尔
- 法兰克·摩根(英语:Frank Morgan) 饰 魔法师(英语:Wizard of Oz (character))
- 雷·鲍嘉(英语:Ray Bolger) 饰 稻草人
- 杰克·哈利(英语:Jack Haley) 饰 锡樵夫
- 伯特·拉尔(英语:Bert Lahr) 饰 胆小狮
- 比利·伯克(英语:Billie Burke) 饰 格琳达·善巫
- 玛格丽特·汉弥顿(英语:Margaret Hamilton (actress)) 饰 西国魔女
- 克拉拉·布兰迪克(英语:Clara Blandick) 饰 爱姆婶婶(英语:Aunt Em)
- 查理·格普温(英语:Charley Grapewin) 饰 亨利叔叔(英语:Uncle Henry (Oz))
- 帕特·沃尔什(英语:Pat Walshe) 饰 飞猴
- 特里(英语:Terry (dog)) 饰 托托(英语:Toto (Oz))
- 米切尔·刘易斯(英语:Mitchell Lewis) 饰 护卫队队长
歌曲
参见:绿野仙踪音乐精选(英语:Musical selections in The Wizard of Oz)
- 《彩虹之上》
此电影的剧情和音乐都受到好评,亦是最早使用特艺七彩技术的彩色电影之一。该片提名五项奥斯卡奖,获得原创歌曲和原创音乐奖;同年,主角茱蒂·嘉兰获颁奥斯卡青少年奖。至今,片中的角色、对白、音乐、和服装仍广泛流传在美国流行文化中。 美国电影学会将此电影评为史上最经典电影第6名、最经典歌舞电影第3名,而插曲《彩虹之上》(Over the Rainbow)荣登电影歌曲第1位。
获得奖项
- 第32届土星奖
获奖:最佳经典影片DVD - 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原创歌曲 / 最佳原创音乐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艺术指导 / 彩色片最佳摄影 / 最佳特效
- 维克多·弗莱明 Victor Fleming导演
- 朱迪·加兰 Judy Garland饰 Dorothy
- 弗兰克·摩根 Frank Morgan饰 Professor Marvel / The Wizard of Oz / The Gatekeeper / The Carriage Driver / The Guard
- 雷·博尔格 Ray Bolger饰 'Hunk' / The Scarecrow
- 伯特·拉尔 Bert Lahr饰 'Zeke' / The Cowardly Lion
- 杰克·黑利 Jack Haley饰 'Hickory' / The Tin Man
简评
上个时代的儿童片,相信当年小孩看了也会身临其境,在电影以外的层面,对死亡的态度,桃乐丝知道坏女巫该死时转悲为喜,放在现在看是很大胆的,而且对于看惯了视效片的现代人来说,舞台化布景,棚拍的绘制景片,需要带着谅解和降维思考,介于歌舞剧夸张的布景,大张大合的肢体,直抒胸臆的情感表达与电影的视觉化叙事之间。单色,彩色,舞台化对应现实,梦境,情感,都显得不够纯粹,又不够复杂,电影拍名著,有时候对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不好表现,视觉化的闪回,破坏电影的叙事节奏和感情线,非视觉化的思绪,自言自语又会改变人物形象,近年好莱坞电影用戏中戏,或者歌剧的形式,让人物唱出心思,抽离现实语境……现实部分几场戏真好,简单几个镜头,把整个故事梦的依托拍的信心十足,技术层面,风暴拍的也好。
故事内容1星,叙事1星,表演(形体、台词、歌、舞)都很赞给1星,音乐和到现在看都不违和的特效给1星。最后扣的那星,是给自己。这个剧本其实结构非常清晰,作为成年人来看,也对其中的寓意看得很清楚。可能现代观众,对奇幻稍微免疫了一些,想象了一下,对当时的观众来说,这个剧的特效和奇幻部分应该很炸裂了。另一方面,我虽然在理性上能理解故事的寓意内核,但是一颗被岁月打磨粗糙的心,却很难再被这种简单直白的叙述打动了。 这一星扣给自己,也扣给和我一样的观众,供参考。
说绿野仙踪虽然早前风靡美国,但之前是不被列入教材范围的,因为最后他们明明明知道大巫师是个humbug,四个人还是喜滋滋的接受了他给的虚假的勋章。明晃晃的消费主义大陷阱(而且L. Frank Baum 是有意识这么写的),告诉你故弄玄虚的广告们会使劲推销给你你本来不需要的替代品,告诉你你可以为这些买单。家长们觉得这个价值观不太正哈哈。
被一部100多年前的老电影感动落泪...填补了小时候看绿野仙踪一直没看到结局的遗憾,原来结局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温暖,桃乐西去往的梦幻国度,认识的稻草人,锡人还有狮子,帮助了朋友,也被朋友帮助,这是我最最感动的,与此同时,大场面的歌舞剧编排,每一个演员的妆造和演技都相当在线,尤其是狮子,被可爱晕了,女主小演员也演绎得超级棒,哭泣的时候嘴唇甚至会微微颤抖,结局的时候,童话里认识的朋友竟然是现实的三个马夫,首尾呼应让人惊喜,真的力荐!!
《绿野仙踪》算我非常喜欢的童话之一,小时候我爸给我买了一套世界童话名著的连环画,就包括这本,所以情节我是记得非常清楚的,我感觉可能因为这部电影是歌舞片的形式,所以四人小团队在组建过程太简单了,拍的这一路算不上“千辛万苦”,但是本身故事是挺辛苦的,而且OZ国那个骗子比书里还要敷衍,我记得书里给稻草人是一脑子的钉子,还亲手给铁皮人缝了一颗心,然后用试管给狮子弄了个什么神奇药剂,电影里情节表现得特随意,包括恶女巫死得那叫一个随便,这部片和《乱世佳人》同年上,且是同导演,而且感觉也是很贵的彩色电影,But那时候看着绚丽夺目的影视特效现在看来就真的有点假了。不如10多年前《大都会》的特效。
哇,下午看完原著之后马上来看了这个电影。因为体裁不同,电影相对于原著有改编,但是这个改编实在是很棒!!太美好了,演员也很棒!!影片结尾,桃乐西梦醒后,稻草人、锡人、狮子,还有大法师都来到了她的身边,这个改编太治愈了!真是个美好的童话呀~~演员的表演也很棒,如果这些奇异的事物放在当下也许会借助AE特效合成,而也正是因为特效化妆,得益于演员精彩的表演,影片更有人情味了。
《雨果》里老导演梅里爱提到的“那时候我们纯粹地开心、享受其中”,我好像隐约可以想象当年《绿野仙踪》剧组拍摄时或可能享受的这种纯粹,毕竟连狗狗也都那么开心。因为非常喜欢原著,所以刚开始难免要端起胳膊来审视,但渐渐地就放松了戒备,几次被狮子逗笑,也感受到Oz颁奖仪式的意味深长。虽然主题较原著有一些收窄,但依然是非常成功的改编。现实没有幻想光鲜,而我们终究要追寻现实,因为真相从来没有矫饰。
桃乐丝勇敢冒险故事,过于经典。因为那首经典传唱《over the rainbow 》,桃乐丝也成为“彩虹之母”。3年前,北影节看过一次,后半部分剧情,今天再看,仍觉得仿佛是第一次看。该片除了标志性地代表了彩色歌舞片的起源,大概也是最早公路片。刚好两种类型,戳中我的兴趣盲区(公路+歌舞),能坚持看完,需要对抗睡意。爱,勇气与智慧,对一个人成长来说,是珍贵的品质。那只名叫“托托”的狗,成为全片最大的行为动机转折“助推”。在今天来看,“人与狗”,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多少带有些环保色彩。
。林奇最爱的电影之一,经久不衰的美妙童话,心、头脑与勇气齐心协力护送多罗茜“回家”,梦境的绚丽多彩与现实的未知昏暗,布景与色彩相当漂亮,伏笔很赞,骑扫帚的邪恶女巫是童年阴影,现在看来居然over的那么突然,不免让人意外又好笑,入梦与出梦的两组镜头是这场奇幻之旅的开端与结尾,也是片中处理最好的部分,飞翔的房屋让人联想飞屋环游记,纵使情节简单幼稚,它也是我们所有人童年奇思妙想的完美体现。
八十三年前的《绿野仙踪》,如此优秀的奇幻片,实在是给了一个大大的惊喜!太美妙了!17岁的朱迪·迦兰漂亮纯真,饰演的桃丝乐非常可爱。“1939年,世纪经典影片《乱世佳人》和《绿野仙踪》均出于弗莱明之手,他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惊奇,他谱写了一个迷人的电影传奇,这两部影片也是进入美国世纪经典前十名的影片,弗莱明也成为了有两部影片入选十佳的唯一一位导演。”此片还是2008年美国电影协会AFI十大类型最佳电影评选奇幻类第一名,《彩虹之上》是2004年AFI“百大最佳电影歌曲”评选第一名。
相较于原著应该只是简单的童话故事/寓言,电影在叙事背景上做了大量细节的铺陈,以及镜头语言的暗示(被龙卷风卷起的房子与桃乐丝的大脑叠合),使历险记本身成为了精神分析的范本,去往奥兹国追寻回家的路,指涉着欲望在梦里的延续与补偿,使文本超越简单的儿童故事,具备更多元更丰富的解读空间。当然,本片更出色的是先进的场景布置与拍摄方式,完全依靠粗陋的人工布景以及基本镜头就能呈现异次元的魔幻世界,能在三十年代就有如此出色的视觉呈现能力,能给那一代人带来震撼与感动,甚至对百年后的我们仍有所启发,这真正实现了电影的造梦属性——好莱坞,从来无愧于电影梦工厂的美誉。戏内戏外,电影都在造梦,这当然会是,逾越时间的经典
小时候好喜欢绿野仙踪,看了好多遍书,长大了才发现还有电影。果然童话是很难实现的,但拍得很不错了,通篇都没有想要快进的地方,也不尴尬。边看儿时的记忆慢慢复苏,有种回归赤子之心的感觉。可惜的是边看边被科普了电影拍摄背后的黑暗故事以及对于演员的巨大伤害,导致这个童话也蒙上了一层阴影。如果是看完之后再去了解背后的故事,可能感受会完全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