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夫人(2016)
《第一夫人的秘密》(英语:Jackie)是一部2016年美国传记剧情片,由帕布罗·拉拉因执导、Noah Oppenheim编剧。影片围绕美国前总统约翰·甘迺迪在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一事展开,聚焦娜塔莉·波曼饰演的美国第一夫人贾桂琳·甘迺迪,讲述她从丈夫遇刺后到葬礼这四天里发生的故事。
评分:6.5
导演:帕布罗·拉雷恩
编剧:诺亚·奥本海姆
主演:娜塔莉·波特曼 / 彼得·萨斯加德 / 格蕾塔·葛韦格 / 比利·克鲁德普 / 约翰·赫特 / 理查德·E·格兰特 / 卡斯珀·菲利普森 / 贝丝·格兰特 / 约翰·卡洛·林奇 / 马克斯·凯塞拉 / 萨拉·维哈根 / 海伦·库恩 / 黛博拉·芬德莱 / 克里·约翰逊 / 艾登·奥黑尔
类型:剧情 / 传记 / 历史
片长:100分钟地区:美国 / 法国 / 智利
语言:英语 / 西班牙语
影片别名:第一夫人:积琪莲甘迺迪(港) / 第一夫人的秘密(台) / 杰姬
上映:2018-01-19(中国大陆)
IMDb:tt1619029
演员
- 娜塔莉·波曼 饰 贾桂琳·甘迺迪
- 彼得·赛斯嘉 饰 罗伯特·弗朗西斯·甘迺迪
- 葛莉塔·洁薇 饰 南希·塔克曼(英语:Nancy Tuckerman)
- 比利·库达普 饰 白修德(在片中标记为「那位记者」(The Journalist))
- 约翰·赫特 饰 Richard McSorley神父(在片中标记为「那位牧师」(The Priest))
- 马克斯·凯塞拉 饰 杰克·瓦莱提(英语:Jack Valenti)
- 贝丝·格兰特(英语:Beth Grant) 饰 克劳迪娅·「小瓢虫」·约翰逊
- 理查·E·格兰特 饰 威廉·沃尔顿(英语:William Walton (painter))
- Caspar Phillipson(英语:Caspar Phillipson) 饰 约翰·甘迺迪总统
- 约翰·卡罗·林区(英语:John Carroll Lynch) 饰 林登·詹森总统
- Julie Judd 饰 埃塞尔·甘迺迪(英语:Ethel Kennedy)
- Brody Weinberg和Aiden Weinberg 饰 小约翰·甘迺迪
发行
2016年8月31日,《第一夫人的秘密》于第73届威尼斯影展上作全球首映,同时也入围其主竞赛单元金狮奖。该片也于2016年9月12日在多伦多国际影展上展出 。
该片于2016年9月7日在第73届威尼斯影展上全球首映,后于同月11日在多伦多国际影展上播映。影片于2016年12月2日在美国上映,并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服装设计和原创配乐三项提名。
获得奖项
- 第74届金球奖
提名:剧情电影最佳女主角 - 第29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女主角 / 最佳原创配乐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原创剧本 / 最佳摄影 / 最佳剪辑 / 最佳艺术指导 - 第21届金卫星奖
获奖:电影部门-最佳服装设计
提名:电影部门-最佳剧情片 / 电影部门-最佳导演 / 电影部门-剧情片最佳女主角 / 电影部门-最佳美术指导 - 第21届美国艺术指导工会奖
提名:电影奖-最佳历史电影艺术指导 - 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女主角 / 最佳服装设计 / 最佳原创音乐 - 第26届哥谭独立电影奖
提名:最佳女演员 - 第22届评论家选择奖
获奖:最佳女主角 / 最佳服装设计 / 最佳化妆
提名:最佳摄影 / 最佳艺术指导 / 最佳电影音乐 - 第37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音乐 - 第23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提名:电影最佳女主角 - 第39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获奖:Platform Prize - 第15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女主角 / 华盛顿特区最佳写照
提名:最佳摄影 / 最佳剪辑 / 最佳原创配乐 / 最佳艺术指导 - 第7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最佳服装
提名:最佳女主角 / 最佳原创配乐 - 第32届独立精神奖
提名:最佳长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剪辑 - 第20届好莱坞电影奖
获奖:最佳女主角 - 第20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女主角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原创剧本 / 最佳剪辑 / 最佳摄影 - 第19届美国服装设计工会奖
提名:年代电影最佳服装设计 - 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最佳编剧
提名:主竞赛单元
- 帕布罗·拉雷恩 Pablo Larraín导演
- 娜塔莉·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饰 Jackie Kennedy
- 彼得·萨斯加德 Peter Sarsgaard饰 Bobby Kennedy
- 格蕾塔·葛韦格 Greta Gerwig饰 Nancy Tuckerman
- 比利·克鲁德普 Billy Crudup饰 The Journalist
- 约翰·赫特 John Hurt饰 The Priest
简评
被一派人贬成「为冲奖而冲奖」,看了却觉得意外地好:任何东西都不应被「一派人」所讨厌,期待「民主的」暴政被打脸的那天。当然拿奖确实不足,拉雷恩哪是做演技奖的路子,其霸权式镜头会放大一切演员表现(包括缺点),非老妖不能制之,小K和NP都嫩了。而这片子又挤不进去BP或BW,尽管也只差了点儿。杰姬虚伪与真诚的双面性看似模糊,其实人物立得很正:她对于立德立言留名青史的欲望是真诚的,但自知为民众所不喜,而虚伪做作地加以掩盖不过是一个平庸政客的本能,正如弟弟既关心她又欲以此助选一样。要游行送葬→不愿游行→又要求游行的纠结写得很亮眼,可与乔迁玉熙宫又不迁、谕百官议罪海瑞又不议、欲杀海瑞又不杀的反复波折相对照,笔力固然远不及刘,嘲讽戴高乐的几句倒也锋利。最爱「白宫游荡顾影自怜、离宫后看见自己形象的模特」两段。
老电视画质,胶片色彩饱和度,极度放大的人物镜头,花式片段剪辑,薄弱(无聊)的剧情联系构成全片。这种把人物面部放大到极致的拍法还蛮考验娜塔丽的演技,穿粉衣服掉泪擦血迹的镜头很让人心碎。但这又往往会让人觉得她用力过猛的感觉,尤其是她模仿着第一夫人语气口音说话的时候。历史是残酷的,但她依旧维持了尊严。
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两次婚姻,两次守寡第一任丈夫:约翰·肯尼迪(24岁结婚,32岁成美国第一夫人,34岁守寡,10年婚姻,小丈夫12岁,3个孩子,小儿子夭折,只剩长女长子,丈夫第35任美国总统,在位3年)第二任丈夫: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奥纳西斯。(希腊船王,多金多势,39岁结婚,46岁守寡,7年婚姻,没得遗产)
她坚持步行护送自己丈夫的遗体,只是希望有人能“送自己去陪他”。很多插叙很多回忆,足够真实和细腻。最后一段模拟刺杀的画面很震撼。突然能够理解之前读《第四个K》的时候普佐写到:肯尼迪家族的人天生都有一种危机感,是什么意思了。可惜在虚构的情节里也没有放过肯尼迪家族的另一位总统,让他和女儿死于刺杀,现在想起来更加唏嘘。
类似于纪录片,没有明显的剧情起伏。别人失去的是国家领袖,她失去的是挚爱的丈夫。人前强装镇定,处理丈夫的丧事;人后痛哭流涕,安抚孩子的情绪。她只是个平凡的妻子,她只是个慈爱的母亲。她只是美国民主政治下一个普通的公民。第一夫人是荣耀也是锁链。尤其在肯尼迪遇弑后,面对民众的致哀,面对媒体的垂询。第一夫人的名号,更是沉重的负担。娜塔莉波特曼演的非常好。情绪表情、动作姿态无可挑剔,把杰奎琳肯尼迪的雍容华贵,以及绝望悲痛,都诠释的十分到位。
本以为看完肯定打低分,意外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般讨厌这种极致刻意、完全围着演员,叙事手法完全为了所谓“奥奖一刻”,以至于都土气了的“cosplay”电影。但这可能是因为此作坦率承认“这不过就是卡美洛”的缘故:导演都明确表示“记录”比所谓真实更为接近真实了,再较真就傻又甜了 @2018-02-24 16:08:45
评分低是有原因的,什么鬼剧情?这是记传电影?好吧,没看清简介,这是事件型记传片,从她丈夫死后开始记录她处理丧事这段的心历路程?带着鬼魅悬疑恐怖气氛,快进看完的。第一夫人本片表现的神经质,失魂落魄,手足无措。。。。。。然后波特曼真的不合适这个角色,两颊凹陷无肉,显得很刻薄。太无聊的电影了
“世界上很多女人都会失去丈夫,但其中并没有几个的丈夫会被打死在自己身边。”波特曼确实厉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把一位丧夫的妻子给立住了;“你可以叫我Jackie了。”像是完成使命后松了的一气。是的,她不再是第一夫人,她是她自己,是杰奎琳,杰姬。这是部很大程度上是由波特曼演技撑住的电影,及演员演技>电影本身。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在为娜塔莉波特曼缝制卫冕影后的盛装华服,好在这些缝手们虽不算巧夺天工,但完成的也算出色。
承认电影拍摄的当下与历史的距离,是传记片的可贵之处。这种距离让人们永远不会有权利利用它去宣扬什么,即便是去认同它,但正是在这种距离的基础上,Jackie才站在了我们面前。对她来说Jackie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单数的“我”,而是一个不知名的“谁?”。
三段式结构的任意剪辑与衔接,以重构建人物心理动机为引子来立体刻画出整个人物貌相,其它人物的出现在支链上以最大效能的剧情展现凸显主角导向的认知力。可由于本身主线的挖掘点置于心理变动的呈现上材料稀缺,转之于技巧剪辑的使用显着花哨无力,但这可能是导演思绪处理的结果,也可以认同。娜塔丽波特曼是立主了,在剧情较弱的条件下,已最大限度的展演人物理念层次了,值得夸奖也中规中矩。
通过记者采访侧面刻画出肯尼迪第一夫人在遇刺案发生后的生活,遇刺现场好血腥,第一夫人在没有了总统丈夫后的悲伤、慌张,还有镇定处理后事,选墓地,以及最后坚持带着孩子以盛大仪式安葬肯尼迪,搬出自己一手装饰的白宫,获得平静的生活。林肯夫人在林肯遇刺后的凄惨生活是从本片知道的。
原来《斯宾塞》的叙事模式在本片就已经用过了。这个剧本确实不好拍,谈不上有什么戏剧性情节,在故事上找不到突破口,只能将重心放在角色上。大量的面部特写镜头,增强了角色的悲伤情绪,更具感染力,但有些滥用了,光突出了娜塔丽·波特曼,其余角色全部沦为背景,塑造的都很扁平。还有配乐的使用,也有些无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