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的理发师(1998)

Сибирский цирюльникUP:2021-06-07

西伯利亚的理发师

评分:8.7 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编剧: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 罗斯伯·帕伦伯格 / 鲁斯塔姆·伊布拉吉姆别科夫
主演:朱莉娅·奥蒙德 / 欧列格·缅希科夫 / 阿列克谢·彼得连科 / 理查德·哈里斯 / 弗拉基米尔·伊利因
类型:剧情 / 喜剧 / 爱情
片长:180分钟 / 275分钟(俄罗斯电视版本)地区:俄罗斯 / 法国 / 意大利 / 捷克
语言:俄语 / 英语 / 法语 / 德语
影片别名:西伯利亚的情人 / 情留西伯利亚 / The Barber of Siberia
上映:1998-10-30(首映)
IMDb:tt0120125

西伯利亚的理发师简介

在一辆开往莫斯科的火车上,军事学院的学生安德烈.托尔斯泰(欧列格·缅希科夫 Oleg Menshikov饰)偶遇了风情万种的美国女人珍(朱莉娅·奥蒙德 Julia Ormond 饰),两人暗生情愫。珍谎称自己是个寡妇,来俄罗斯看 望疯狂的机械师父亲(理查德·哈里斯 Richard Harris 饰),但实际上是被请来骗取军事学院院长拉德洛夫将军(阿列克谢·彼得连科 Aleksey Petrenko 饰)信任的交际花,好让机械师的“西伯利亚理发师”伐木机能够顺利驶进西柏林亚。但是没想到将军对珍动了真感情,并想向她求婚,而安德烈对珍的感情愈演愈烈,珍一方面想接受安德烈的感情,另一方面又想完成任务,于是事件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在一次演出中安德烈因为嫉妒和误会,抽伤了院长,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亚。在火车站上尽管珍赶上了最后的送别,但是安德烈始终没能和珍见最后一面。十年后,珍终于在西伯利亚找到了安德烈的住所,但终究逃不过命运的改变……若干年后珍回到了美国,把这段往事在信中讲述给了军事学院的儿子。

简评

稍逊于 日瓦戈医生,有好莱坞化之嫌但所幸并不减分太多。中间俄罗斯众生相万华镜有亮点,尤其是雪地谢肉节将军醉酒那段。主爱情线前后铺垫很长,本来其实感染力只能说是一般,只是套了俄罗斯文化符号的寻常爱情故事,但从Jane去西伯利亚找安德烈开始,那屋中20分钟,一明一暗、一内一外、人迹与山林,通过高超的视听语言在尾声把情绪推到了高潮,真的是太漂亮的发挥孤篇封神了!安德烈最后望着Jane消失在西伯利亚原野的镜头也跟 日瓦戈医生 里那个雪原分别的镜头异曲同工。

大二看的。补标。通过两个不同时间段发生的事件交织将人物最终汇聚在一点,从而使民族国家的“大”恢弘史诗寄托在个人的“小”情爱悲欢中表达,凸显出命运的伟大与无奈。电影展现了工业文明对传统生活的毁坏,“西伯利亚理发师”的隐喻,是美国人的伐木工具在俄国的森林里发动,是机器对自然的征服;但同时导演又用莫扎特的乐曲来沟通起美俄两种文化,是乐曲引发了矛盾,也是乐曲达成了最终的和解,是否又表明音乐是可以打破差异的藩篱的力量呢?

今天来打分,才发现这片上的时候男主已经38了,说他20我是真的毫无怀疑。前半段故事性很强,节奏很舒服,但是将军求婚的情节及之后,剧情我个人是感觉有点儿奇怪了,事情还没办下来就这么得罪将军这样好吗,不过将军不是什么坏人,最后也同意了,女主和男主也提了自己正在办事,好家伙这小伙子,又跑又闹又把将军打了一顿的我着实没能理解,年轻气盛的方向怎么和我通常看到的不一样啊,毫无意义的冲动,莫名其妙的发泄,最后把自己的前途和爱情都葬送了,唉。最后的结局我一开始没反应过来,第二天早上走在路上回过味儿来真是唏嘘,那个冲动的少年变了,人变了,环境也变了,他有了妻子和孩子,不知道自己和女主还有个儿子,他自己应该也没想到自己一辈子会和最初的设定有着天壤之别,女主千辛万苦的寻找到最后还是没有结果。

。群友荐片。演员、画面、音乐都很好,但故事实在太过蹩脚,作为商业片想展示的东西太多就容易显得没有重点。而且就算把那些闹腾又无聊的喜剧部分删掉单看感情戏,剧本也不是很合格。对我来说,全片印象最深的地方是朱莉娅的两段表演,一是诉说自己被继父侵犯,二是探访旧人住所,很不幸都不是在剧情设计上出彩,而最讨厌的两个地方——毫无意义的美国女人身份和偷懒式的大段推进旁白,却无疑都是编剧的锅。

一部复兴俄国的伟大史诗。珍和托尔斯泰分别代表了导演眼中的美国与俄国形象。珍是算计的,谎话连篇又八面玲珑;托尔斯泰是真挚的,满腔热忱又鲁莽孤勇。珍年少被性侵又遭驱赶,像极了曾经被殖民的美国,现在她带着商业目的来到俄国,用“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入侵俄国广袤的土地。托尔斯泰最后成为了扎根在西伯利亚的猎人,默默守卫着自己的祖国。爱情并不令我唏嘘,这本就是走在两条不同文化脉络中的人,倒是这群可爱军士们之间的友情与关爱,让人动容。最后,不得不感叹宿命,导演心中辉煌的沙俄永远留在了昨天,俄国的伟大复兴亟待后人去实现。

爱情悲剧总是难免俗套,《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巧妙在套用了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安德烈在歌剧中扮演塞尔维亚的理发师,歌剧的剧情和他自身的处境也极为相似,但是在他唱第二幕时,他没有按照剧本使用计谋保护自己的未婚妻,而是变成了现实中的安德烈,举起琴弓殴打了自己的情敌将军并被扣上了刺杀大公的罪名,最终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做了一名理发师。安德烈最终没有能够与珍在一起,但他们的儿子在珍的照顾下长大成为一名非常仰慕莫扎特的士兵,有着与安德烈一样的烂漫笑容。

#观影手记# 2298 说实话,比起伙伴们胶原蛋白满满的脸,男主消瘦的脸庞更有些显年长了,略出戏,就算是俄罗斯人,冲动至此,怕也只有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才做得出。十年后,选择不再相见,点上一支烟,脑海中划过怎样的思绪。小女仆的奋不顾身,狂热无异于他,希望三个孩子,预示着他们的幸福,真的,这片土地太沉重,不要在旧爱中困守,只想他能抓住手边的幸福。女主十年的执着,除了爱情,是不是也有亏欠。车厢外伙伴们的费加罗的婚礼大合唱,泪流满面。导演即大气磅礴又细腻精致,全员演技都在线,唯一吐槽英语对白多了点,沙俄晚期上流社会流行的就是英语,不是法语或俄语?以及,俄罗斯没有自产交际花吗?怎么还要美国进口?

又是一部后劲很强的俄国文艺片。喜欢西伯利亚广袤无垠的土地,喜欢俄罗斯民族热烈而深沉的气质。《费加罗的婚礼》和片名西伯利亚的理发师是最完美的类比,后面的悬念设计的巧妙,自始至终的伏笔“莫扎特”“西伯利亚的理发师”也同时象征了很多(纯洁高尚的爱情、西方工业革命对俄国旧社会的冲击);喜欢安德烈这个角色和他的演员;对珍比较无感;情节和结构安排的很清晰巧妙,估计是借鉴了名著;托尔斯泰和珍的床戏有些刻意,正如有些人所言“好莱坞式取悦”,少了俄罗斯气节。至于价值观的一些不同就没必要深究了,网络上的一些无脑黑硬是把旧时代的观念和现在比,很幼稚也很无趣。总体而言是一部经典好片。

大量的滑稽情节,好膈应 ;大量的英语,好膈应;缅希科夫又蠢又懵的脸好膈应(明明照片很帅的好吧!),炽热的感情也只有傻气,感受不到可爱。米国人的视角下堆砌的俄国符号(连男主都叫托尔斯泰=_=),真的不是像西方市场献媚吗?全片最让我动容的地方是男主发往西伯利亚,亲朋好友来送别的场景以及片尾的悬崖,阔叶林,白桦林和男主的大胡子,凭这些加一星。总的来说,这是我看过最不俄国的片子了,好笑的是这片还致力于讲述俄国的性格=_=

很矛盾的影片,有趣的地方特别有趣的,俗套的地方又特别俗套。打蜡的舞厅、节日的狂欢、车内外的合唱三处印象最深,尤其狂欢那里,俄罗斯狂放、刚烈、执拗、强硬的民族性格一下就勾勒出来了。于是男主最后为一句谎话葬送半生的行为,以及男主儿子对“莫扎特是个伟大的作曲家”的执念也便不难理解,尤其后者更突显出了流淌在他们血液中的民族性格。“西伯利亚的理发师”是三关了吧,它是悲剧的源头——机器,也是在西伯利亚被放逐的“理发师”,也是儿子的执念莫扎特。份量最重的爱情却最空洞俗套,但结尾处男主忧郁的眺望挽救了一点点。她以为这是她在心底深处藏了一辈子的秘密,然而,他知道。或许这也是他心里永远的秘密(禁止套娃。

第一次看这部上影于1998年,长达170分钟的爱情/历史/文艺巨片,距今已有22年,看片如考古。但是,毕竟只有22年,很容易共情。难怪有人将其定义为喜剧,因为剧情的很多转折之处,极其生硬,硬生生地从一个故事桥段,转向另一个桥段,它不像电影,更像是舞台剧,只有舞台剧才会如此的戏剧性。但它的确又很感人,每个感人的桥段都像一颗催泪弹,我像是被一颗颗生硬飞来的子弹击中了,故事的最后场景,更像是一颗生硬的炮弹。它尽管生硬,我却被击中了。实际上,这是一部悲剧。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莎士比亚和鲁迅,都说过类似的话。,我认为正合适,生硬桥段让其不能高于此分,感人爱情又让它不能低于此分。又另外,这部爱情剧,它的宏大背景,则是俄罗斯从农业化向现代化迈进的伟大历史进程。

将人物间感情的纠葛融入世纪之交的时代背景,以宏大的叙述这段凄美的爱情,从美国人的视角诠释俄罗斯,将父子的两段故事交叉剪辑塑造这两个执拗的男人的相似之处。一场本是意料之外的感情,却不经意间产生,对每个人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饰演歌剧中理发师的男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而女人则在懊悔中渡过余生,当“西伯利亚的理发师”挺进西伯利亚,砍伐林立在它面前的树木,这段感情也就此结束只留存在回忆之中。简单的爱情配上不同的背景彰显出影片不同的气质,以喜剧的形式表现,却仍勾起观众的惋惜与同情,导演则展示了相当纯熟的场面调度,无论是宏大的场面,还是拥挤的场景,都能游刃有余的驾驭,相当出色的影片,只是内容上还稍欠缺深度。

获得奖项

  • 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评委会主席影展
  • 第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国外展映单元

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