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光(1986)
Le rayon vertUP:2021-02-07
《绿光》(法语:Le Rayon Vert)是埃里克·侯麦(Eric Rohmer)于1986年拍摄的电影;其间摄制组只有3人:摄影师、录音师和制片人。
绿光简介
夏天快要来临的时候,巴黎女子戴尔芬(玛丽·瑞莱 Marie Rivière 饰)却陷入了忧伤与烦闷中。刚刚和前男友结束恋爱关系,本来约好与她一同度假的女友也放了她鸽子。尽管其它许多好心的亲友邀请她一同度假,但是她却一一拒绝了。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度假计划,只有她看似要独身 一人困在巴黎过冗长的夏天。她寻寻觅觅,终日游荡在各处,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情人,但是所遇之人皆不能触动她心。在马赛海边,她听说了关于绿光的传说:谁能看到绿光,谁就能得到幸福。落寞的她打算返回巴黎,在车站,一个男子对着正在阅读小说《白痴》的她微笑,戴尔芬似乎觉察到了什么,她主动邀请男子去海边看日落。在灿烂的光辉中,男子对她表白,而她却固执地等到绿光才给出答案。
本片获得第43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第43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埃里克·侯麦 第43届威尼斯电影节费比西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 最佳影片埃里克·侯麦
获得奖项
- 第43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金狮奖 / Golden Ciak —— Best Film / FIPRESCI Prize / 主竞赛单元 / 帕西内蒂奖-最佳女演员 / 费比西奖-最佳影片
- 埃里克·侯麦 Éric Rohmer导演
- 玛丽·里维埃 Marie Rivière演员
- Amira Chemakhi饰 in Paris
- Sylvie Richez饰 in Paris
- María Luisa García演员
- Basile Gervaise饰 in Paris
简评
童话里infp 的落日绿光。絮叨的对白仿佛截取自琐碎的日常片段,仿纪录片的手法温吞而缓慢地讲述着一趟孤独的旅途。于是,这个略显神经质的女人,以一种最不讨喜地方式袒露在了你面前:她顾影自怜,无病呻吟,矫情做作,对自我构筑的道德观念有着谜样的偏执,总是用不合时宜的沉默打断人群的热闹,回避的姿态看起来既刻意而又drama。然而侯麦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让你一边厌烦她的长篇大论,憎恶她的啰嗦与自怜自艾时,却又一边难以抑制地在她身上不停地望见你自己。你看她的时候也洞察了自己的敏感脆弱,你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无人可说的寂寞心绪,孩子般的执着,宿命论般的爱情逻辑,是不是你,是不是你。
个人感觉相比于之前看的侯麦电影,本片里的女主有些过于“矫情”了,当然这样一种“矫情”其实本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但是像女主这样又像摆脱孤独,又因为自己本身性格原因与他人格格不入,这样一种矛盾至极的心态如果有一定限度还好,因为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矛盾心里,但是像女主这样“矫情”,只能说她身边的朋友真的包容她,她的“矫情”也好,纠结乃至痛苦也好感觉真的有时有碍于她的生活,即便在电影里也是看着令人难受。当然每个人对生活的选择都是自己的自由,但是我个人并不喜欢,本片的观感也没有之前侯麦作品更令人舒服,不过侯麦还是厉害的,希望下一个徽章能是他的作品。
直到最后几个部分主角才直白地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但实际上在此之前我就已经凭借自己的经验感知了出来,毕竟那也是我所处的生活状态——所以这样的生活状态我会觉得这几天读到的舍伍德安德森的《种子》明显描述得会更精准,而且我个人其实会更喜欢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这部电影是我看的第七部侯麦,却也是我最不喜欢的一部,因为《人间四季》《女友的男友》和《双姝奇缘》明显会更好看,比起同一个导演同一种类型的作品来说,我也是觉得《绿光》是不如《女友的男友》的,那就更别说《秋天的故事》了。还有就是,处于这种生活状态的人,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回去工作吧,回去工作就什么都不想了,寂寞的人适合好好工作排遣孤独、不适合度假。
最后出现的那道绿光,象征着常年孤独的人看到了希望,女主与新认识的英俊小伙是有些缘分的,占星学可能算不出这俩人的相遇。第一幕,并肩走在街上,女人抬头就瞥见了便利店的名字——绿光,第二幕,为了能多认识一会儿,相约坐在公共长椅上看日落,促膝长谈的间隙,两个年轻人肉眼见证了难得一遇的绿光,这两处相遇太精巧了,哈哈,也很扣题。噢,上天总是会眷顾那些坚持自身信念的年轻人啊~爱情是这样,别的追求也一样,整部片虽然略显沉闷,但人物的经历真温暖啊,朋友们都有闲置的度假公寓,还很关心自己的心情,侯麦电影里的法国女人都很从容,对待男人就像在跳蚤市场挑选白菜,最后也都找到了心之所属,应当如此!
戴尔芬会让我想到《女友的男友》里的布莱莎,她们独自与自己相处,她们走路、流泪。但布莱莎让我感觉到轻盈,戴尔芬却让我感到滞重,像一种静止的状态,她敏感纯洁,骄傲同时又自卑,处在不稳定的分裂中又时刻地碰撞自己,其实还是有内心的墙壁的,寂寞的小兽。侯麦还是有着其微妙的平衡,在绿光出现的那刻人能够明白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于是一直到最后等待着那绿光,被赋予那绿光。戴尔芬真的很像镜子,观者能看到自己,照到那些失落与期盼,侯麦也确有一种善意,但让我觉得可惜的是,我没有看到戴尔芬这个人物自己超越自己的部分,也不太理解最后读《白痴》是何意,戴尔芬在电影里让我感到她无法摆脱一种观察性的存在。
看似喜欢独处,实则是过分的依赖。有颗不安分的心,却总是望而却步,纠结、徘徊、盼望,等待一个模糊的影子。脆弱、难过、寂寞,怎样都不快乐,也找不到痛苦和愤怒的理由,一种无法诉说和交流的心绪,只能自己和自己纠缠。眼看时间一点一点浪费,能做的只是流泪,他人的每一句安慰都成了情绪释放的缺口…这种心情我太能理解了。真正的旅行并非身体的迁徙,而是心的自由,灵魂的放逐。将自己从一堆陌生人中扔到另一堆陌生人中,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想获得这种自由,就必须拥有放下一切的力量。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力量只能依托于信任和陪伴,将自己交与另一个人,在眼前唯一可确定和掌握的关系中,获得一种坚实的安全感,在这安全感之上,享受真正的安心和快乐。
日落绿光的出现是自然规律中的反常现象,也是侯麦将不可能之物量化,视觉化的方式。影片中首先处于一个被迫的位置缺失,将创伤事件(分手)的踪迹显现而出,并排除了作为可能世界的lesbian关系,作为强度,导演选择召唤一个古希腊式的男性身体,《绿光》是希伯来式弥赛亚时间的反面,在影片中频繁出现的时间节点总是中断影像却并不是消亡的倒数计时,而是在不令时间减少(终末之审判,最后的给定)的前提下让人物周遭的空间充满潜在,精灵般的创造力量,在偶然事件的发生背后是某种神秘学的内在因果关系,通过触发一系列巴迪欧式的奇遇将孤独,自我闭锁的个体转变成复数。用另一种方式考察,绿光是一种来自科幻小说之中的超信,在信仰者的量积,转译之后对现实产生作用。
女主是一个挑剔的人,吃素,挑人,如她自己所说「保持纯净,可以保存能量」,与大自然连接。所以从世俗层面看来显得与人格格不入,她难以忍受“俗人”,也不喜欢被别人评价。但是她也是徘徊的,感觉到很孤独和沮丧。绿光,是短暂夕阳中的短暂,也是她的「苛刻审美选择」,所以她可能觉得遇上真爱的、互相能够理解的人极少,甚至不可能。对于被动的男性追求她都拒绝了。而在火车站却神奇的感应到一个男人,这个男人乐于倾听她,她也试着主动跟他一起去。她怎么确定这个男人是否适合她呢?她看到了“绿光”的字牌,而且与这个男人真正看到了夕阳瞬间的绿光,导演通过绿光的出现暗示,女主找到男朋友了。
重新标记影片系列:这应该是第一部最触动我的侯麦导演的电影了。看《绿光》在《四季故事》之前。以前会一度以为,侯麦导演电影中充满了文学式的对话,全无电影感。回过头思考这部电影,有些感受:《等待戈多》里的戈戈和荻荻的自言自语或非语言的语言,电影中的男女对白主要传递的是人物在那个空间的状态。(当然侯麦电影中的对白并非无序),相反它很好的电影形式感和叙事进行了有效区分。即沉默的时刻,往往最具电影感。3.《绿光》整个电影结构仿佛如一个神话一般美丽,最后的等待终于实现。结局可以类比《冬天的故事》。不仅仅只是如好莱坞类型电影的抚慰,而更接近狂喜。
五彩斑斓都是绿,喜怒哀乐都是玉。表面是绿茶日记,内在是被褐怀玉。如果说孤独是玉和美人的共有特质,那么以隐藏来滋养恰是玉与美人的共有存在方式。日期与服装变化作为候麦“喜剧与谚语”的基本形式,在此片中趋于饱和而满溢,而在绿光作为自然现象被引申为心理体验和精神仪式的过程,抽象的日记文体和服饰(浮世绘)景观,被具体展现为食谱和色(色彩-情欲)谱的多层次风情演绎。一方面,候麦将法国各类旅游风景描绘得如威尼斯画派般绚丽;一方面,理维埃借题发挥而自我剖析的如此深邃而勇敢。冬至的夜晚在标放见证绿光,大概是候麦最神秘最悲伤的作品,对于玉来说,不求“心心相印”,但求如切如磋,是日常之于迷信的瞬间,也是偶然之于永恒的奇迹,或许这是戴尔芬所渴望的“真正的假期”
喜欢陀爷的社恐太能理解这位神经质般躲避人群同时又恐惧孤独的回避型人格女主Delphine了,也许她就像那朵她在说自己不吃花时信手拿起的花。侯麦让我们见到了这朵花诗意背后的种种脆弱和在情感中的无力挣扎,最后又编织了一个温馨的童话结局。有意思的是,同样是追寻绿光,凡尔纳小说《绿光》的女主人公Helena最后并没有看到绿光——绿光出现的时候她在与心上人对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更好的”、看到了幸福——而侯麦却让Delphine固执地等到绿光的那一瞬才对有好感的男子说“Oui!”。不需要绿光的Helena想必已经把自己和别人的内心看得一清二楚了,见到绿光的Delphine真的也如此吗?
好像在女主的身上看到了自己,试图去拥抱孤独又被孤独折磨得筋疲力尽,漫长的夏日在旅途上兜兜转转也难找到心安之处,在关系里寻找自我——家庭、朋友还有邂逅。侯麦老师真的很喜欢用消失的爱人来引出主角的奇遇,而这一作用凡尔纳的《绿光》来做文本嵌套,加之四处散落的扑克牌,还有些许鬼魅的旋律,生活化的叙事中也能发现合理的且节制奇幻闪光。16mm的拍摄真的很有家庭影像的质感,非常好奇侯麦老师如何让演员如此自然地说出这些台词,一气呵成的镜头下是看似稀松随意实则精准契合注意力习惯的调度,观众就好像桌边的同行好友见证了这场对话,而最后出现的绿光则是观众和角色共同的见证,其含义也留给观众完成。感谢侯麦老师赐予又一次幸福且快乐的观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