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UP:2022-01-30

弓

评分:7.7 导演:金基德 编剧:金基德
主演:韩业云 / 全成焕 / 徐智锡 / 孔宥硕
类型:剧情 / 爱情 / 情色
片长:90分钟(法国) / 88分钟(蒙特利尔电影节)地区:韩国 / 日本
语言:韩语
影片别名:情欲穿心箭(港) / 情弓 / The Bow / Hwal
上映:2005-05-12(韩国)
IMDb:tt0456470

弓简介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有两艘渔船,主人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全讼挽饰),他依靠两艘船谋生,陆上的人们来这边钓鱼或看风景。老人和一位少女(韩业云饰)一起生活,她是10年前老人在岸上捡到的,此后少女再没有上过陆地。老人等着少女年满17岁时就会与之结婚。
  来钓鱼的男人们经常想占女孩的便宜,老人为保护女孩不得不用利箭来警示对方。一天,和父亲一起来钓鱼的大学生(徐智锡饰)在船上为神秘的少女所吸引。老人觉得事情不妙,每天监视少女并不允许她靠近大学生,而16岁的少女也逐渐对外面的事物产生好奇。大学生得知女孩儿将要和老人结婚,就决定带上少女逃到陆地……

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大奖(提名)金基德

简评

和春夏秋冬又一春一样,故事舞台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远离世俗社会的地方,这次是海上的小船,主演没有一句台词,但本片的bgm就很棒填补了这个空缺。看的过程中有很多思考,关于老人对年轻生命的渴望,关于他们关系的定义,关于在没有道德、社会规范制约下最本质的人性与欲望,关于电影想表达的主题,关于结局以及一些隐喻。老人用自己的命与带着女孩离去的船拉扯,女孩选择了回去,和老人抱头痛哭,不知为何这一幕打动了我。这和其他导演的影片打动我的点完全不一样,他们打动我的点我是可以完完全全说出来的,但对金的影片,我说不出来。

金基德第一部。船上的佛像,少女的秋千算命,还有配乐和弓,一下子就让我沉浸进去了。表面上是爱与占有的故事,应该会有更深层次的表达。我愿意理解的一种是与传统的决裂8,那奇迹般的交合让少女完成了成长,去追寻她的新天地。少女的笑真的特别纯真,我没看出什么挑逗性。没有进入虚伪世界的孩子,觉得开心就笑了。不知道真相的少女,本是过着无忧无虑简单平和快乐的生活的。我很多次也想回到自己这样的时候,但是我毕竟已经成长了。而在那样的时候,我也总是向往着不被管束的自由。或许哪一种生活都不曾完美吧…

“人性在这部影片中着重体现为中性概念,并无对错之分只有主体之别。每人都有其立场和思想,每人都有其欲望和诉求。围绕着每人的利益和要求所产生的矛盾才使这部影片描写和推动情节的动力,在狭小和概念化的环境中这样的矛盾钢架突出和针对化,也更易让人深入其内的体会和感受。在整个故事结束后你并不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不会说你对某个人物有或喜或厌的态度,而都是一种来自心灵的怜悯,一种与自己同病相怜的怜悯。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真正在影片中看到的是人性,看到的是人的本质,甚至你会在里面看到自己的空虚和孤独。”

你能够看到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是选择了生但是当他意识到女孩回来之后藏起匕首的细节,也能够看到女孩为了表示对老人独断的反抗而主动对客人投怀送抱的行为,这一切描述都直指一点——人性。而非停留在截取某个人物的某方面个性以体现并推动某段情节的矛盾的古老套路。人性在这部影片中着重体现为中性概念,并无对错之分只有主体之别。每人都有其立场和思想,每人都有其欲望和诉求,围绕着每人的利益和要求会产生矛盾,在狭小和概念化的环境中这样的矛盾钢架突出和针对化,也更易让人深入其内的体会和感受。在整个故事结束后你并不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不会说你对某个人物有或喜或厌的态度,而都是一种来自心灵的怜悯,一种与自己同病相怜的怜悯 真正在影片中看到的是人性,看到的是人的本质,甚至你会在里面看到自己的空虚和孤独

画面美音乐美很高级,当然对于金基德来说这些都是他信手拈来的。你可以说我不会欣赏艺术不懂金基德或者太俗,但故事确实三番五次让我想快进…..尤其是又傻又蠢还当自己能拯救世界的男青年,破坏了整部影片的美感。女孩也是个陷在老头扭曲的占有欲和所有蝻//人情//欲里的牺牲品,她可能是有爱的但那种爱是正常的吗?她自己可能都判断不了。最后结尾有点升华也让我震惊,恨不得多给一星……最后想说,内娱从业者看看,原来不讲话也能把故事讲清楚!别给自己的无能找理由。

超好看的大作!又是很久没看到这么好看的电影了,以弓为主题而贯穿,超乎想象的想象力,我想到了故事,想到了剧情,却永远想不到导演的表现手法。两处震撼我的点,在女孩将要离开时老头复杂的心思让人既感动又觉人性复杂,最后的弓从天空回来使纯洁无暇的女孩高潮也超乎我的想象,他自始至终没有逾越那道线,也同时在世俗中被当作纯粹的占有欲,反复出现的音乐配合佛像,八卦,这种神圣的超自然神秘感给人无限回味长久的震撼。最后一个成全的大结局无限浪漫,他完成了他想结婚的仪式也明白了终究不属于他的幸福,女孩也向那艘坏掉发动机的船挥手告别,向过去告别,老人也像空房间中的主角,完成了人性的蜕变,船上的佛像沉沦,老人心中的佛却变成了注视世间的透明者般的存在。

金基德还能再压抑一点吗???给我看的心揪着痛,压抑的哭都哭不出来,还是第一次看电影有这种感觉。本以为女主会弄断绳子以后,扬长而去的,没想到竟然回去了?看到他俩拥抱痛哭的时候,我真想杀了这老头,这是爱么?这整个一变态啊!对目前的我来说,这是第二压抑的金基德的片子。说说好的部分吧,配乐与情节的配合真绝,这次的少对白看的我竟然不难受了。宗教色彩依旧很浓,神秘。这片还算有个令人宽慰的结局。(再也不想看金基德了!!!)

影片最后的象征性满满的一箭设计得很是奇妙叫人过目难忘!老头非必要情况下他们之间从不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而语言是认知事物的通道,不管他有否特殊目的,这种没有语言交流的生活方式让她与他形成了一种迥然独特的只有他们之间才有的默契关系,区别外人的同时产生了一种怪异又坚固的情感纠葛,而当她与外界的关系逐渐密切,她的精神世界也开始变得变幻莫测而充满未知,但她一开始没能决然离开就是被在这种非正常的环境中发展出来的情感所牵绊。老头孤独而悲哀,最终仿佛心愿已了,他放她远去而选择深沉大海。

弓与琴,日与月,船与床,阴与阳,二元的象征,在窥探与表演中,交合为一元的仪式,一场性、或不如说初夜的献祭,通过对肉身的弃绝,男人将自己化为跨越时空的飞矢,将virginity钉入神与凡人之间的虚空。金基德确实引入了新鲜的观看经验,极致的形式如同言语的戒,蓄积着释放的能量,有点像是邪教版的张艺谋,摇曳的特写和色彩的冲撞,从封闭中超拔出只可仰望的对象,但也像其他直男导演一样,沉湎在对女性的拜物式摩写和音乐驱动的仪态里,缺乏对情境合理性的思考(少女衣服哪来的,不按弦又是咋出声的),在将人作为客体、或者说祭品后,他好像再也无法返回现实。

-,金基德的写作短板是明显的:「春夏秋冬又一春」、「弓」等文本完成度较高的作品都是自开场就自我声明的寓言体荒诞剧,人物在孤立于外部世界的抽象空间结构中进行符号式的交互,并依赖同一意象在不同象征维度的并用来摩擦出飘忽不定的语义。金基德只需为一个意象设计多重含义(前者的三种动物、后者的弓),并让它们在不同节点适时出现即可。但对于「撒玛利亚女孩」、「圣殇」,由于其讨论范围对外部的开放性,必定涉及到对较为现实的情境和人物关系的处理,而金基德完全无此方面的能力,便只能依赖寓言式思维残余的尸僵来固定和驱动文本。不过,00年代的一些金基德作品在硬壳中仍封存着少许涌动的情绪(「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夏部分,「撒玛利亚女孩」、「弓」的尾声),这是好的。到了「圣殇」则变为彻头彻尾的街头艺人卖惨,惺惺作态的声嘶力竭。

金基德电影始终关注着边缘人群,被囚禁的少女、援交少女、遭家暴的少妇、被追债人逼死儿子的母亲、禅修的少年、村庄中的人,而着眼点大多在于情欲,或是不伦之恋,也就是俗称的变态。他的镜头语言流畅漂亮,对白却非常简洁,是主要靠镜头语言诠释电影旨趣的导演。他的电影人物常常带有自毁倾向,在暴力、命运和礼俗的压迫下,非得经过凤凰磐涅的痛苦才完成救赎,而救赎主要依靠宗教,或是信仰。当我们试图破解金基德电影的秘密时,不必过于追究每个物件的象征意味,只要静静地观赏电影本身的镜头语言就足够了,它们会把你引入一个独特的时空中,使你的心灵不觉一颤。当然,把金的电影与韩国命运进行比较也无可厚非。弓,是伤人的武器,也是悦耳的乐器,是射向佛陀的占卜工具,也是破处的性器官。

弓/漂流欲室/三夫,这三部电影在我脑海中逐渐重合为一体……弓与琴二位一体,是孤独者的慰藉也是排他的武器。老人焦急地撕去月历、将高低铺锯下拼成双人床,但最终还是留不住少女一颗年轻的心。成亲之日他老人舔舐走少女眼角三粒颜料,少女就好似被剥去守宫砂一般,一觉醒来变成了女人。这个世界总是要拥抱未知的、挥别老朽的;老人溺海,旧船沉没,年轻人走向新明天。和金基德的其它电影比起来算是温情的了。

获得奖项

  • 第58届戛纳电影节
    第58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一种关注大奖
  • 第20届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
    第20届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
    提名:Best Film
  • 第57届戛纳电影节
    第57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Un Certain Regard Award —— Best Film
  • 第8届塔林黑夜电影节
    第8届塔林黑夜电影节
    获奖:观众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