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人生(2013)

Still LifeUP:2021-09-01

寂静人生

评分:9 导演:乌贝托·帕索里尼 编剧:乌贝托·帕索里尼
主演:埃迪·马森 / 琼安·弗洛加特 / 安德鲁·巴肯 / 迈克尔·埃尔金 / 保罗·安德森 / 布隆森·韦伯 / Wayne Foskett / 赫柏·贝尔德索尔 / 汉娜·布拉米雷斯 / 克里斯·考林 / Nigel Genis / 李·尼古拉斯·哈里斯 / 理查德·赫德曼 / 伊恩·曼
类型:剧情
片长:92分钟地区:英国 / 意大利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继续活着 / 无人出席的告別式
上映:2013-09-03(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2395417

寂静人生简介

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2013)地平线单元最佳导演奖获奖作品,乌贝托·帕索里尼导演。约翰是一个普通的社会服务员,他的工作是为孤单死去的逝者寻找相关亲人,而当他被告知即将被政府裁员后,他决定将最后一位死者的亲友全部找齐……

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奖 最佳影片(提名)乌贝托·帕索里尼 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奖 最佳导演乌贝托·帕索里尼 第40届报知映画赏海外作品奖乌贝托·帕索里尼

简评

勉强两分。一个英国无缘社会的侧面,一个敬业殡葬公务员的谢幕演出。色调和构图有点罗伊·安德森的意思,当然不像安德森那么明显。前半小时铺垫了下男主即将失业,于是他要为最后一单任务找到尽可能多的亲朋,后面依次跟逝者那些故人们见面,渐渐还原出逝者作为马岛战争老兵那暴躁之下埋着的正义感、大爱等素质。其实剧情有点拧巴,大家已经看出逝者是个好人,那故人们却都无缘无故不来参加葬礼就显得很刻意了。而且前半小时的铺垫也做的不好,只是展示出男主收拾孤寡老人遗物这样的基本信息,缺少死者们在岁月与性格上的拓展。男主最后死于意外,那些他拜访过的陌生人和服务过的亡魂都来看他(这些人为啥不去参加正主的葬礼呢?),其实这样一个主流故事用明朗色调和写实风格呈现的效果更好,而不是现在这样拍的压抑、单调而造作,内容还是要符合形式的

画面很有秩序,很干净,加上每次都是单独出行的梅,会让人感觉更加安静。电影中的插曲很淡很轻,似乎它也表现出了梅一生的寂静与平淡。全影的镜头都很稳,导演拍摄尽可能地保持画面不动,在静态中展现出动态的人物活动,这样一段一段的片段链接的非常恰当,毫不突兀,节奏缓慢又柔和。仔细看电影的色调,从开头到梅去世的之间,色调逐渐由冷变暖;全影色调变化最明显的部分是梅被工作人员埋葬之后,那一群特殊的送别者来到梅的墓前的一段,冷冷的,看着似乎饱和度也降低了好多。梅的一生让人唏嘘,正如影名所示:寂静人生。看完 ,我总觉得,享受生命的此刻即 是最值得做的事情,去感受去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前进去 保持快乐,就很好~

我承认,从头到尾我看完了!但并不代表它有多么精彩!只是出于对这个工作领域的好奇,才把这片子看完!我们所在之地,没有接触过任何一点关于这个人的工作范畴,也没有任何的影片讲述这样的故事,所以新奇感,确实是存在的!但看完后发现,剧情很枯燥很无聊!并不值得给高分!大家给出高分的理由,莫不是因为以前从不知道有这样一分工作吧,可笑!!!在这我只给2星!但这个人是伟大的,自己为逝去的人奔忙一生,为亡灵寻找亲人,劝说他们来见逝者最后一面,可他自己到头来孤独离世,所以又给多了一星,3星!但这部电影并不伟大,特别是最后强行来了好多人为男主送行,感觉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这部电影真的如片名一样寂静,但也很真实的反映了生死。男主是一名入验师,每天过着重复规矩单调的生活,但他有一点很值得我佩服,他认真对待他的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个逝去的人的后事,他寻着每个死者的遗物找寻他们的相关亲人朋友和生前的故事,为他们在这世上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他小心翼翼地收集死者的照片在一本册子上,让我不禁想到“真正的死亡是被遗忘”,但是男主的方式让我感觉他们并没有真正死去。不过电影里头也折射出某些现实的场景,生命结束之时,自己的亲生儿女都不愿来看最后一眼,默默操办后事的居然是一位陌生人。而男主在追寻最后一位死者的时候,男主开始尝试改变,也开始慢慢体验到喜欢一个人的感觉,但意外总是比明天更快来,男主意外车祸。他寂静的死去,虽然单调而孤独,但是饱满而知足。

这是一部很寂静的电影,不是安静,而是寂静。相信许多人观看时会受不了这种单调、沉寂的画面风格与情节:英国的建筑风,几个场景之间切换:教堂、死者房间、主人公工作室。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社会服务工的工作:为孤单死去的逝者寻找相关的亲人。 这是一份重复、单调的工作,但是主人公对自己的工作意义有自己的信念:让逝者在死后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他严谨、仔细、认真地对待自己手头的工作,中间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条不紊、一丝不苟:仔细寻找死者的亲人信息,联系上他们并劝说他们来参加葬礼。虽然每次的结果都让人失望,镜头里只有主人公一个人在教堂和神父追悼亡者,与工作人员在公墓地里安葬亡者。葬礼结束,主人公将死者的照片放入自己整理的相册,相册里是一个个他服务过的死者,各种面孔都有,男女老少,高矮胖瘦,一幅幅定格的画面......

非常意味深长的一部电影。全片莫兰迪色系蓝灰色运用,寂静无声,平淡和缓。梅把大半生都奉献给了工作,而这工作正是为逝者寻找亲人撰写祭奠词安排棺木与葬礼,为亡者做最后的体面服务。音乐轻柔,人物的行为活动多为固定镜头展现,强烈表现出梅的孤独。他总是一个人,一个人上班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一个人下班摆好餐桌吃罐头和面包,唯一的日常活动便是将办理过的案件亡者照片收藏进相册里,长年累月已经贴满厚厚的一本,每一个面孔都是他工作服务的对象。后来单位裁员梅必须离开,他分外尽心投入最后的案件,花费了很多天,联系拜访所有与逝者相关联的人。他完成最后的工作,要开始约会,迎接多彩的新生活时,不料却意外车祸身亡。看到这里非常唏嘘,但很温情的是最后所有“家人”都聚在他的墓前,无人出席却又盛大无比。人生寂静无常,珍惜当下。

小马前些天跟我详细讲了养狗前需要考虑的注意事项,几天后我听到学校的讲座上讨论一个研究,说有宠物的独居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更慢,我截图给他看笑问他是不是因为这个跟我讲养狗。今天我从片单里找到这部打开来看,看得时候全程平静苦涩中又有点温暖,结局画面直接灵魂震撼。也许只有我们这样认真想过孤独终老的人,才会有这种的共鸣吧,John也是想过的吧,可他还是一直这么温柔地对待着所有的“客户”,我好奇一个人这样近乎冰冷的生活,又是什么给了他如此温暖柔软的内心呢。有个评论说得好,也许未来的某天,那些在他生命里经过的人,也会在此驻足,仰望他头顶的天空。生命短暂,本就留不住什么,但生命的交汇已然足够美好。

别人为活人过,约翰为逝者活,无论生前是否荣耀或不堪,他都认真的选择墓地,做祷告,参加葬礼,认真保存他们的照片,仿佛在和他们对话,思考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又是如何的度过一生。他在相册里保存了这些人的过去,即使已没有人关心甚至包括他们的亲人。约翰最后服务的一位,用心的寻找每一位曾经熟悉逝者的朋友亲人,拼凑起这个人的一生,而约翰在自己生命即将迎来另一番天地的时候却戛然而止,自己的葬礼没有人参加,墓地没有墓碑,没有人知道或关心曾经有过这样的人,约翰安静的躺在自己服务过的逝者旁边,与他们成为邻居。电影安静,多用对称构图,音乐舒缓流出,他扔一颗石子投入大海,瞬间被海水淹没,亦如这生的世界,约翰在海边孤单渺小的身影。

日复一日一日的工作在外人看来是无聊单调,毫无意义,长时间的寂静。可主人公在与毫无生气的死人打交道中,也认真看待他们,一板一眼,即使多数时候没有一人参加葬礼,他也会尽力去找到死者会有交情的人,竭力邀请来到。收集每个孤独死去的照片,各式各样的面孔,男人女人,小孩老人,军人运动员…… 从中回顾构想每个人的一生,它们都是普通的人,看着照片上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你不会觉得陌生,他们的故事我们都可以理解,都有可爱的部分。他一定是个有爱的人,他还未为无人挂念的死者写下悼词,主人公看待他们像朋友,像他一样孤独而寂静的朋友们,以给逝者在世间留下的最后的尊严。他最后的死去的表情像是要微笑,他是那种相信天堂的人吧,他知道死去的朋友们在另一个世界等着他,不久就可以和他们相会。 是的,他死后,伙伴们都来看他了。

影片整体的色调、剧情节奏、原声带、人格设定都是“be still".很多人都说这是英国版的《入殓师》但我认为不太像,虽然男主的职业都类似,但表现手法和核心意涵却是截然不同。男主梅先生素日独来独往,性格冷静沉稳,甚至于常人来说会觉得他有些“抑郁了”…他吃简单的食物,做“死气沉沉”的工作。但据他本人所说他“非常喜欢我的工作”即便是告知被裁也对最后一个case的逝者负责到底,不遗余力地寻找比尔的知人、妻女、战友,我觉得他心中怀着一个朴素的情感:让死的人走的体面,让活着的亲人感到安心。不管生前这个人做过什么,在世上肯定会有爱着他的人;也为了帮死者完成心愿,了却遗憾,化解误会与仇恨…我觉得这部影片更着重彰显底层普通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片尾出现了以比尔为首的在梅先生生前服务过的亡者们聚在墓前,告慰了这个善良的灵魂…

报恩之善,也是关于哀悼的见证。从叙事到视觉呈现都十分宁静简约。逝去的人以记忆的方式存在于不同的人之中,尽管他的肉体已成为缺席的在场,但却始终延宕于记忆内部。弗洛伊德说一个人失掉他所爱的人之后,自我会把他者合并到自我本身的结构里,接收这个他者的属性,并且通过模仿行为“延续”这个他者的存在,完成一个新的身份结构:通过对他者的属性的永久性内化,使其变为自我的一部分,从而在完成哀悼之后重生。而在片中,他们的特殊认同是通过同样的孤独者的“对话”而完成的:通过寻觅他存在的踪迹,通过串联他在他人脑海中的记忆,他以模仿他的方式将一切内化为自己的身份的一部分。死去也是突然的,关于报恩的乌托邦告诉我们,孤独者并不总属于孤独,他见证过无数人的离开,也将会被离开的他们重新见证。

看到最后泣不成声。John是一个为已死之人活着的人,或者是一只Dodo鸟,盘旋在那些无人问津的葬礼,成为那个“Friend”。火带走了人的肉体,死神带走了灵,但是孤独带走了魄,John身上带着的那本是相册是像是收集灵魂的“黑匣子”,装下来,时间只会让它褪色却带不走它。如果我英年早逝,我希望朋友们穿着最缤纷的衣服,出席我和死亡的婚礼,会在一个落日恰如其分的时候,放着我喜欢的音乐,原谅我最后一次的任性,要让夕阳带走朋友悲伤的权利,希望朋友们可以疯一样的感受这个我热爱的世界;如果我自然老去,想必朋友们也都听不清了,牙口不好了,那么我希望一张五彩的贺卡,可以对你说“早安、午安、晚安”。

获得奖项

  • 第59届意大利大卫奖
    第59届意大利大卫奖
    提名:最佳欧洲电影
  • 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地平线单元-最佳导演 / 帕西内蒂奖-最佳影片 / 国际同盟艺术电影奖 / Premio Cinematografico "Civitas Vitae prossima" Award
    提名: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
  • 第40届报知映画赏
    第40届报知映画赏
    获奖:海外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