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芬克(1991)
Barton FinkUP:2021-05-11
《巴顿芬克》(英语:Barton Fink)是一部1991年的美国时代电影,由柯恩兄弟执导、监制和编剧,获得坎城影展金棕榈奖,并入围奥斯卡奖3项大奖,包括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剧情简介
一名具有社会意识的编剧新秀刚从百老汇崛起,便被好莱坞约请写一部关于摔角的B级片剧本。他住在破败的旅馆房间中搜索枯肠,却硬是挤不出只言片语。此刻,他隔壁的房间里却发生了种种怪事,使他犹如置身于人间炼狱,脑海中发生了种种荒诞可笑的幻象。
演员
- 约翰·特托罗 饰演 Barton Fink
- 约翰·古德曼 饰演 Charlie Meadows
- 麦可·勒纳(英语:Michael Lerner (actor)) 饰演 Jack Lipnick
- 茱蒂·戴维斯 饰演 Audrey Taylor
- 约翰·马奥尼 饰演 W. P. Mayhew
- 托尼·夏尔赫布 饰演 Ben Geisler
- 乔·波里托 饰演 Lou Breeze
- 史提夫·布斯美 饰演 Chet
- David Warrilow 饰演 Garland Stanford
- 理查·波特诺(英语:Richard Portnow) 饰演 Detective Mastrionotti
- 基斯杜化·莫尔尼(英语:Christopher Murney) 饰演 Detective Deutsch
- 米根·费伊(英语:Meagen Fay) 饰演 Poppy Carnahan
- Lance Davis 饰演 Richard St. Claire
- 法兰丝·麦杜雯 饰演 舞台女演员的声音(未挂名)
- 巴里·索南菲尔德 饰演 Page(未挂名)
- 麦克斯·郭登区(英语:Max Grodénchik) 饰演 Clapper Boy
- Harry Bugin(英语:Harry Bugin) 饰演 Pete
获得奖项
- 第43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导演 / 最佳男演员 / 主竞赛单元 - 第37届意大利大卫奖
获奖:Best Foreign Actor (Migliore Attore Straniero) - 第56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摄影
提名:最佳男配角 - 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男配角 / 最佳服装设计 / 最佳艺术指导 - 第49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男配角 - 第44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导演 / 最佳男演员 / 主竞赛单元
简评
非常喜欢。观影的时候很能感觉到萨特描述的人的基本体验----stickness。嗡嗡鸣叫的蚊子,闷热的天气,融化的胶水和半垂的墙纸,这些带给人外在的黏性体验和巴顿芬克的剥夺灵感而又无法逃脱的剧本工作所带来的内在的黏性体验是一致的。当巴顿芬克从deadline,谋杀案,邻居的噪音的黏性漩涡中解脱而终于创作出“巴顿芬克感”的剧作时,创作却遭到好莱坞的拒绝----黏性让人失去灵感,但好莱坞电影的故事不需要灵感,所需要的恰恰是黏性:套路,明星,暴力。面对生活的使人恶心而无法摆脱的黏性,是用酒作堤坝还是放火来毁灭?这个回答并不重要,因为我们始终不知道查理的动机甚至他是否存在,也不知道盒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但困境是真的,当巴顿芬克指着自己脑袋说这是我的制服时,他应该想到他摇的那个盒子里保存的是自己的脑袋
原本以为科恩兄弟要塑造一个与好莱坞格格不入、心气高且有才华的戏剧导演和作者,并以此表现好莱坞模式对创作的损害,达到讽刺的效果,但就在巴顿·芬克与胖邻居第一次交谈的时候,观众就已经发现他的伪善和傲慢,新的剧本创作总是从海上的渔民开始,这好像是他唯一了解的生活,贴近生活、为底层言说是他的门面,他过早地暴露了自己完全不关心真正的生活。中间有些关于冗长且无聊,倒是结尾处,形式上完全放飞自我,达成了直白的批判,形式上则分不清虚实的界限,一种反套路,拍摄形式和主题的互文。#11th BIFF
#这部电影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挺多挺杂的,当然在大剧情上一以贯之科恩兄弟的黑色风格,而且悬疑处理得极其巧妙,麦基在《故事》里该片拥有着大情节、小情节和反情节的各种交杂。很多人都是因为在DY上看到那个不可理喻的经典桥段跑来看原片的。故事在讨论剧本创作上留出了足够的篇幅,与胖子(这里可以看成一个普通人)著名作家、作家老婆、项目经理、老板都有着不同角度的阐述剧本创作的艰难和孤独,也有妥协和荒诞,作家老婆和他说出创作真相那一节甚至有点女权色彩。本片让我想起很多我非常爱的元素,旅馆的长廊又像《闪灵》可能《锈湖》也致敬了,而作家一直待着的小房间很可能给《寂静岭room》提供过最初的灵感。而整部片风格诡异但比《穆赫兰道》更有完整逻辑,而比《搏击俱乐部》又提早了很多年就玩了角色的合一性。
。①被好莱坞制片厂要求写烂俗剧本的编剧男主各种冥思苦想最终写出好剧本却因不讨好市场被老板拒绝。旅馆发生的一切皆是男主「冥思苦想」这个过程的视觉化潜意识梦/幻觉(旅馆——男主的意识空间;好友查理——男主另一人格;等)。②和《妖夜慌踪》问题一样(也许更严重):结构较乱,甚至无法根据影片线索得出唯一解,导致片中角色形象与经历不够清晰立体,削弱了内容与形式的契合度。③诡怖与超现实/魔幻氛围的营造:海浪拍礁石的画面将男主从酒吧过渡到旅馆;兀自脱落的绿色墙纸;各种鬼魅的运镜和幽闭空间(如无人走廊的缓缓后拉镜头);各种对称构图;转场:大量淡入淡出或叠影;无源的笑声;出色的声响与配乐;做爱(以及床叫声)与肮脏的下水管道(以及吼叫声)的镜头内蒙太奇;拍死蚊子后流一堆血。
这是一部开放电影,我更倾向于认为除了这间封闭的房间,开裂的壁纸,画像和蚊子之外都是巴顿的幻想。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创作剧本,孤独并且毫无灵感把他折磨的近乎神经错乱,他幻想出了两个朋友,给他灵感和依靠。他完全沉浸到了自己的幻想当中,甚至可以让幻想犹如真实。在幻想中,他杀死了女秘书,在公寓里放火,并且让查理杀死两个警察再走进隔壁着火的房间。他割下了灵感的头颅放在打字机旁,成功的写出了最满意剧本。影片最后,巴顿在沙滩上看到画像中的女人。此时他已经完全获得了一个剧作家的幻想能力,甚至幻想和真实再也分不开了。片中借老板之口"观众想看到真正的打斗而不是内心的拳击赛",也表达了资本下创作者的苦涩。
// 坦白地惭愧地说搞视觉艺术这么多年(去掉摸鱼时间没剩多久就是了)到今天才真的领略到影像的力量所在和无可替代性。我愿意说广岛之恋不是意识流的影像,它全依赖文字来表现心理活动,影像则是一种直观的外在展示,它的完美之处在于影像和文字结合得妥帖,巴顿芬克却不靠文字说话,这部片子真正做到了把人的一切感知,意识,心理,纯粹地用影像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展现出来,人的灵魂被揉进了镜头里的任何一个地方,布景被全方位地为人所用(某些人还正儿八为此片破案那真的是有点迟钝了)。巴顿芬克可以作各种解读,但目前,影像本身对我来说过于震撼以至于消解了对隐喻的关心。
看完思考了好久才开始写这篇短评…文学性太强了,包括和圣经的呼应,隐晦表达和诡异压抑的氛围塑造让我梦回本科的爱伦坡(毕竟tell-tale heart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了)以及解读哥特小说的体验。影片最后20分钟太喜欢了,想讲述故事却屡被打断、“you don't listen”的愤怒,创作者需要堵住耳朵才能找到灵感创作下去,他无意识的精英主义已经把自己和“普通民众”永远分隔开了,因此他也只能写出摔跤手与自己灵魂的争斗。查理流脓的耳朵和破旧旅馆墙纸下不断流出的胶水呼应,他愤怒的内心和走廊里的火焰呼应,有那么一瞬间我都觉得他就是这旅馆本身了,而这个拿着打字机发出“噪声”的男人其实才是不速之客。以及巴顿写的开头变成了圣经创世记最开头的两句话,表明他已经把自己看作是全知全能的造世主了。
事实证明,作者可以有一百万种方式让你看不懂他的作品。巴顿芬克把为普通人创作的理念挂在嘴边,但他却拒绝聆听查理的故事。只有他脑海中抽象的想法才是普通人的想法,普通人的生活只是他借此抨击他人创作方式的幌子,实际上他并不会深入底层生活,而是在一开始就把这个理念作为了扬名立万的手段。从他一开始便对一副海滩画念念不忘,到引诱作家的情人,这才是巴顿想要的生活,至于这个世界给疯子给普通人带来的愤怒他不想了解。既然如此,那么他所创作的看似高大上的一个摔跤手与自己灵魂斗争的故事便一文不值,他的作品只有在纽约的上层人想要窥探底层人民的生活时才有市场。这正是资本家高高在上却又想以怜悯底层人使自己获得精神满足的丑态。电影和话剧终究不同,巴顿最后望向美女,望向上流生活,若有所思,一只海鸥坠入海浪。
不谈悬疑和虚幻现实部分,有志在文字方面有所成就的朋友应该会对本片很有感触吧。巴顿芬克之所以不能成功,一是光会想象而没有去体验生活(结尾画中女孩以鲜活的实体出现在巴顿眼前就是一个隐喻),而想象和真实体验的感受是有很大偏差的。二是空谈艺术理想,而不去深入积累素材,这在与查理的侃侃而谈又屡次打断查理想要叙述故事可见一斑。三是以俯视者的姿态来看待文学,缺乏谦卑的态度,创作者如果写出点东西就沾沾自喜,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四是好高骛远,让你写摔跤片,你就好好地写,非要写灵魂摔跤显得多特别,所以被狠狠打脸“你以为这是巴顿芬克的风格?出去给20个作家他们也都能这样写”“我看你不是作家,是‘作’家”。最后缺乏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盒子不打开你永远不知道盒子里是什么,是女人的头颅或是真理,只是捧着一无所用。
再次为科恩兄弟有趣的灵魂和超群的讲故事能力而震撼!就好像这部金棕榈,哪怕你不能看懂其中稍显晦涩的深奥之处,只作一出简单的讽刺小剧亦或奇诡迷梦,也能享受于精彩纷呈的故事与绝妙的氛围。——是的,看科恩兄弟的电影,绝不能只顾解读,不试图沉浸;若如此便永远无法理会他们的幽默与坦荡。于我,更迷人的是人物间流动着的灵魂交合,这是我未曾在任何其他作品中看到过的。比如巴顿和查理在旅店的几次谈话,多么富有意趣,查理几次提到“我可以给你讲个故事…”却被芬克毫无察觉地打断:那些叫嚷着“我要写普通人的故事”的作者们,最终便是如此陷入自我陶醉的陷阱;而只有当他们再次被迫投入生活,才能写出真正深刻的作品。很想读芬克最后的成稿,我向来喜爱自负的有才者。查理的角色写的十分好,古德曼的表演十二分好。焦虑是第一观感。
科恩兄弟的猎奇佳作,也是我看过解读角度最多的电影。个人感觉电影的很多场景都是主角想象的,尤其是秘书死后的剧情。虽然感觉查理也是男主精神分裂的人物,但男主作为一个犹太人,还是在二战背景下,查理最后为什么会喊出‘Heil Hitler’呢?这是我没看懂的部分。而本片让我喜爱的是因为里面对好莱坞的讽刺,虽然可以看出巴顿是个虚伪的人,但现实中可能确实有这样怀才不遇的人。现在的好莱坞不也是被商业和爆米花充满吗?观众和制作人们很难在去真正关注底层人民和有思想性的作品。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有库布里克、英国有希区柯克、欧洲电影有圣三位一体、亚洲还有黑泽明。可现在这些真正的大师都离开了,真的还有人愿意去拍去看这些作品吗?包括这部电影,如此猎奇、有思想性,让人忍不住深究,却如此冷门。因此只能说:“食大便了。”
。在生活素常的焦虑中,有他人的评价,有自我的质疑,但总有时刻,天赋的闪光涌流而出,把生活的碎片拾起,一切的嘲讽和焦虑抛却。这是芥川在《戏作三味》中所写的泷泽马琴,也是科恩兄弟所拍的巴顿芬克。芬克的困境,是源自他对创作的严肃态度,对于那种状态的必需,既是创作的忘我,不受刻意控制而表现出的纯粹的真实。看了老无所依和这部,真的是很喜欢科恩兄弟的运镜,在开头初入住的那段镜头,缓缓拉动,保持芬克的镜头主体状态,又用适当的空镜头烘托芬克心理状态的变化,真的很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