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怒汉:大审判(2007)

12UP:2021-09-19

《12怒汉:大审叛》(12),是一出于2007年上映的犯罪片,由俄罗斯导演和演员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执导,为雷金纳德·罗斯(英语:Reginald Rose)戏剧《十二怒汉(英语:Twelve Angry Men (play))》和薛尼·卢密电影《十二怒汉》的改编。

12怒汉:大审判

评分:8.4 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编剧:
主演:谢尔盖·马科韦茨基 /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 谢尔盖·加尔马什 / 瓦连京·佳夫特 / 阿列克谢·彼得连科 / 尤里·斯托亚诺夫 / 谢尔盖·加扎罗夫 / 米克哈尔·弗里蒙弗 / 奥莱克西·戈尔布诺夫 / 谢尔盖·阿尔齐巴舍夫 / 维克多·维尔比斯基 / 罗曼·迈迪安诺夫 / 亚历山大·阿达巴什扬 / Apti Magamaev / Abdi Magamaev / 娜塔莉亚·苏尔科娃 / 伊戈尔·韦尔尼克 / Vladimir Komarov / 谢尔盖·霍尔莫戈罗夫
类型:剧情 / 悬疑
片长:159分钟地区:俄罗斯
语言:俄语 / 车臣语
影片别名:十二怒汉大审判 / 十二怒汉 / 12怒汉 / 12 разгневанных мужчин / 12 Angry Men
上映:2007-09-20(俄罗斯)
IMDb:tt0488478

剧情故事

陪审团正在商议一个车臣青年有否谋杀其作为俄罗斯军官的后父。他起初看来是凶手,但一名陪审员(谢尔盖·麦可维斯基饰)投票表示青年无罪;由于该判决须由陪审员一致通过,陪审员唯有重新审视案件,他们逐一作出青年是被诬陷的结论。事实上,军官是被一名从事建筑业务的人所杀。陪审团的讨论多次穿插著青年战时的童年回忆片段。

首席陪审员指他确信青年并没有作案,但他指自己不会投票表示青年无罪,因为青年其后会被同一人杀害;最后,首席陪审员表明自己曾为一名情报机构人员,并同意投票表示青年无罪,又答应青年找出谋杀其后父的真凶。

评价

《12怒汉:大审叛》在俄罗斯和外地的评价好坏参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指电影确认米哈尔科夫「精通于向观众探索及揭示人性和情感的复杂」;俄罗斯总统普京、电影制片人员、车臣共和国总统拉姆赞·卡德罗夫与印古什共和国总统穆拉特·查基科夫在普京住所观赏此电影,普京其后指电影令他“热泪盈眶”。

另一方面,俄罗斯反对派记者卓娅·斯维托娃认为电影「亲普京」,指首席陪审员为一情报机构人员(普京曾为克格勃效力),而最早指出青年无罪的陪审员代表俄罗斯反对派,长相酷似反对派政客佛利维亚·诺唯多斯卡雅(英语:Valeriya Novodvorskaya),而一名职业为电视制作人的陪审员是讽刺俄罗斯制片人德米特里·里斯列夫斯基(英语:Dmitry Lesnevsky)。

奖项

《12怒汉:大审叛》在2007年9月8日因其“一贯的优秀”(consistent brilliance)而获得金狮奖的特别奖项,并在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得到许多评论家的赞许。此电影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简评

作为经典美国影片《十二怒汉》的俄罗斯翻拍版,,我还以为肯定稳了,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虽然在细节方面有些改变,比如互换了3号和8号的性格,加重了1号也就是导演的存在感,但大部分剧情安排是和原版一致的,这就使得看过原版的观众们丧失了些惊喜。而且我不知道导演是什么毛病,居然陆续让许多角色开始讲自己的个人故事,还占了全片一大半时长,我知道导演是想通过本片来表明俄罗斯目前所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但你也得让角色符合身份吧,一群陪审员愣是聊了俩小时个人故事,且聊完就可以证明心态改变然后投相反的票,真是太强行了。不过俄版的结局设计确实惊艳,突出了一个真实感,即使知道这个男孩的命运已经被注定了,但也没什么精力去帮他,如同那只麻雀一般,你可以选择飞或不飞,我们能做的只有为你打开窗户了,很棒的立意。

虽然俄语听的有点不适,但整体故事性还是比较抓人的。故事缓慢推进,一个个的线索随着每个人的发言慢慢揭露出来。当然,电影中所述不一定是真相。但总该给背叛死刑的年轻小孩儿一个机会。否则一开始就结束了,熟悉这套情节的人都知道,不可能这么快就完了。面对貌似完整的证据链和法庭审判记录,还是有一个人提出了质疑。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慢慢的想事件的背后。一颗悲悯的心,慈悲的爱,都是人之善。对比美版似乎更进一步,推荐

【伸张正义,伸张正确的正义,正确地伸张正义】叙事略杂乱,剧情也不够紧凑,但陪审员的个人故事和最后陪审团主持的剧情却实为点睛之笔。当实质正义在即便程序正义被严格遵守、公民义务被尽责履行的情况下,也无法在存有着法外力量的社会系统中平稳着陆时,个体的悲悯之心与人道关怀就成了其最后的缓冲垫:理性使我们知道何为正义,而良知则指引我们在正义力量不足时勇于亲身践实它。但本片最耐人寻味的,还要数最后11比1与开头1比11之间深具讽刺意味的对比:那个最初坚持反对的人,最终实现的不过是表面或者说形式上的正义,他实质上在捍卫的,正如其一开始就承认的,只是自己的心安理得而已。确实,伸张“正义”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对正义感的追求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难的是伸张基于真相的正义,而比这更难的是,伸张与私利不能相容的正义。

本片比57版多出一个小时的时长,这主要由讲述疑犯生活的数次闪回戏和陪审员个人故事组成。前者一定程度上揭开了嫌犯的神秘面纱,带我们看到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导演用血浆与枪战为我们笨拙地展示了俄罗斯与车臣的尖锐矛盾。后者则透过陪审员之口,表达了导演对俄罗斯方方面面的直白批判,但单调的个人背景故事重复了太多遍,难免会引起审美疲劳。卡拉托佐夫向来热爱在作品中展示戏剧化的冲突,但在本片中“戏剧化”的成分压倒了《十二怒汉》严肃、简洁的故事风格,不仅使影片风格自相矛盾,更使许多重要戏份显得像是粗制滥造的B级片(典型例子是“耍刀”那场戏)。影片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中国翻拍的《十二公民》从本片汲取了许多灵感。

“法律是至高无上的,可是如果仁慈高于法律呢?”非常戏剧的表现手法。看简介本以为是一部讽刺政治的电影,看完之后连“讽刺”一词都需重新抉择。演员表演自不用说,自始至终的鸟的象征,钢琴,40年没修的水管“什么都不会改变的”。反转后再反转,臆想中的他者既有尼古拉这类也有“另一类”,没有谁有错,学习和阅读真是最深远的革命。还是觉得不管怎么评价都会有失偏颇。现在只剩意犹未尽的发冷和最后的蒙太奇不停不停闪回。只能借卡提醒自己日后多看几遍,常看常新,顺便过几天把漂亮国版的看了。

还没看过原版十二怒汉,第一次看,感觉震撼。希望速速膜拜下原版。ps:最后呼吁的宽容其实我不是很苟同……宽容是很弹性的一个词,一个严谨宽容的陪审团是梦幻配置。可能因为生长在大陆法系,对英美法系那一套不了解进而很难代入与认同。但出于十二怒汉,我对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也有了一些兴趣,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希望它能说服我它保护了公平与正义。

我以为我看到原版了,原来还是翻拍。俄罗斯这个导演真是又会导又会演,看了又看都眼熟了。相比国产十二公民,十二怒汉涉及民族,还有俄罗斯文化,谈话内容有些会不好理解,整体不影响。相比十二怒汉,十二公民整个情节很是刻意,之所以十二个人慎重讨论是因为陪审团可以决定一个生命生死,当然需要慎之又慎。而我们国家没有陪审团制度,十二个人坐那里因为模拟法庭讨论的情绪高扬冲突什么的就很是立不住脚。当然演员表演都很好。

《十二怒汉》的文本基础是非常扎实牢固且远未过时的,因此各国的翻拍也都不至于差到离谱。但它绝不是所谓“话剧电影”:单一封闭空间的叙事要求,不仅需要剧作和表演持续供给能量,也呼唤精彩的调度来挖掘时空关系和人物心理。徐昂的《十二公民》还能称得上照猫画虎、不过不失,俄罗斯这版就是彻底用力过猛的改编了,尤其对这种所谓“炸裂演技”免疫之后,几乎每一秒都变成煎熬。本土化确实带入不少对现实问题的关照,但不代表就要把讨论抻得如此冗长;对事实的深入和对细节的探究在转折处闪现,但最后总要让位给个人偏见的情绪化交锋,亦或是退化成诉说过往经历的自我沉溺;另外,时不时切出把镜头给被告男孩,乃至拼贴战争戏或是家庭场景的闪回,在我看来也是一种技巧上捉襟见肘的表现。

看了国版看美版再来看俄版,有好多互相印证的地方。两个半小时的片长真的夹带不少历史民族“私货”,儿子杀爸爸,车臣养子杀莫斯科养父,用同一个战争场景来起到惊堂木拍案的效果,因为熟悉剧情所以就算感到明显的跳脱还是能接上,真是好一出戏剧,演员,会高加索刀舞的医生,有求证精神的科研人员,军官兼艺术家,“有车不缺女人的莫斯科本地司机“,犹太老人……情景戏,对手戏,表演戏,反转戏……最后留白的复仇戏。真的要找一个大段时间坐下来看,真是精彩纷呈。(ps:真的不能小看隔着铁笼子弹钢琴的民族,上次的印象还是俄乌战争在巷战区俄士兵全副武装站着弹钢琴)

可能这才是真正的改编——一种借题发挥。最后的“升华”过后,前序的审判成了更大社会问题的垫脚石。十二怒汉原本是对法律制度和程序正义的探讨,这部改编作的最终目的是想说在Mother Russia法律给予的正义可能根本没有意义…凭这个“创想”本来想凑合给个三星,但是审判本身拍的太太太太太烂了啊,都是什么鸟啊灯啊的意象和特效,陪审员全体用自身经历判定证据和证词的真伪,这可还行?!

这部俄罗斯电影长达2个多小时的,因看了美版的十二怒汉,对比之下显得剧情拖沓冗长,但后来深思,也许这就是导演初衷,不仅是12位怒汉去评判这个男孩是否有罪,杀害了一个军官,为了钱等缘故!,开展讨论,一开始都是交代自己的故事,慢慢深入到剧情!最后还是,每个人与自己生活那部分重叠,与自己和解,救赎了自己!孩子是无罪释放了,而且是正义化身,想着未来生活是否得到保障,如果这是一个谋杀案,孩子出狱反而危险起来,非亲非故的孩子,也被其中一位硬汉收留了,是个暖心的故事!

如果说原版十二怒汉是美国人对法制和公民精神的自我标榜的话,俄国版就是它现实中的样子。正是一次感性的宽恕,才有了后面的内容,这是对原版那种完美,理性的驳斥。还有那群人说冗长的人,导演压根就没想按着原版拍,原版剧情大家都知道了,凶杀案,找疑点,投票。导演想拍的就是民族史,有多大构想就有多大体量,就算你说他在怎么杂乱,他还是在哪里,一如那苏联结束到俄联邦成立的那段混乱时代,都完整都反应了这个民族与国家的气质。我认为导演他做的是真不错。

获得奖项

  • 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41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第41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获奖:观众奖
  • 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
    提名:金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