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皮埃罗(1965)
《狂人皮埃罗》(法语:Pierrot le Fou、英语:Pierrot the madman)是1965年上映由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让-吕克·戈达尔执导的第十部作品,由让-保罗·贝尔蒙多和安娜·卡里娜主演。影片改编自莱昂内尔·怀特(英语:Lionel White)1962年小说《固执》(Obsession),当年共吸引约131万人次观看,位列票房榜第15位。影片获选为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法国参赛作品,但没有入围提名名单。
剧情
费迪南(让-保罗·贝尔蒙多 饰)和他富有的妻子感情不太融洽。有一天,朋友弗朗克给他们介绍女学生玛利亚娜(安娜·卡里娜 饰)帮他们照顾孩子,恰巧女学生和费迪南是老相识。夜里,夫妇俩和弗朗克同去参加一个招待会。费迪南借弗朗克的车偷偷回家与玛利亚娜相会,还主动送她回家,顺便在她家中过夜。他感到现在的玛利亚娜有些神秘。当弗朗克来找他们时,玛利亚娜突然杀害了他。这样,费迪南便盲目地随玛利亚娜逃亡,去找她的哥哥。一路上吃尽苦头,他还遭匪徒的绑架,最后他逃出匪巢,而后发现玛利亚娜所谓的哥哥是她的情夫,是个军火贩子。一怒之下,他杀死了他们。然而,在他即将自杀的瞬间,他又产生了继续活下去的念头,但却来不及熄灭点燃的炸药引信,于是费迪南就这么在悬崖边被炸死了。
阵容
- 让-保罗·贝尔蒙多 饰 费迪南德·格里芬(Ferdinand Griffon),外号“皮埃罗”(Pierrot)
- 安娜·卡里娜 饰 玛利亚娜·雷诺阿(Marianne Renoir)
轶事
- 戈达尔原本打算安排雪儿薇·瓦丹(英语:Sylvie Vartan)出演玛丽安娜一角,但她的经纪人拒绝了。他也考虑让理查德·伯顿出演费尔迪南,但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
- 如同戈达尔的许多电影,剧本到了拍摄前一天才写好,许多场景,特别是电影结尾都是演员即兴发挥的。拍摄工作持续了两个多月,为了方便剪辑,于蓝色海岸开拍,巴黎杀青。结局的背景是土伦,当中法国著名战舰让·巴尔号亮相。
- 助理导演让-皮埃尔·里奥客串了一个场景,但他没有出现在演职人员名单中。
- 派对场景中的美国电影导演由塞缪尔·福勒(英语:Samuel Fuller)本色出演。
- 标准收藏于2008年9月发行以蓝光格式发行本片,属于他们第一批以蓝光规格发行的碟片。然而,标准收藏将版权输给了StudioCanal后,碟片下架。
- 被开进水中沉掉的1962年款福特银河(英语:Ford Galaxie)是戈达尔自己的车。
风格
电影角色会打破第四面墙走进摄影机中。剪接时的选择也很惊人,譬如皮埃罗在派对上朝一名女性扔蛋糕时,戈尔达在蛋糕砸中脸时切入焰火爆炸的镜头。电影出现了当时盛行的波普艺术风格特征,不断拆分引用大众文化(英语:Media culture)元素。和大多数波普艺术一样,电影画面偏卡通风,故意采用明亮的原色,营造花哨的视觉美感。
评价
汇总媒体烂番茄搜集了39条评论,给予影片85%的新鲜度,表示“认证新鲜”,平均分7.8/10。网站共识写道:“色彩斑斓、颠覆性且颇具魅力,《狂人皮埃罗》可以说是让-吕克·戈达尔的典型作品”。
日本电视动画《星际牛仔》第20集名为《狂人皮埃罗》。
参见
- 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角逐名单(英语:List of submissions to the 38th Academy Awards for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法国电影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竞赛列表
获得奖项
- 第26届威尼斯电影节
提名:金狮奖 / 主竞赛单元 - 第2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Foreign Actor
简评
这片子应该叫做电影里的电影,亡命鸳鸯却不落俗,一路上杀人放火、作奸犯科,浪迹天涯,很难用类型划分这种片子、犯罪、剧情、歌舞、公路,不断的哲思、马利安不断叫错的名字皮埃诺或费南迪?,打破第四面墙的对话、写作穿插海报和名画、转向冲向大海的车、海滩、酒吧,杀人前的枪、建筑、剪刀、倒计时男女关系细腻入微的变换、各种纷繁神奇的意象令人着迷的同时又困惑,这简直一出后现代诗作,法国人的脑回路一如既往地难以理解,希望在多年以后再看我能理解五六分,现在看这片只能说“我对戈达尔仅仅略知一二”“地狱中的季节,爱情必须重新定义”“诗歌的语言从废墟中产生”,一种混乱的精确感和松弛感
看来我是不配爱戈达尔了。。看了几部,都是觉得成本太小限制住了野心的表达,拍得很胡闹。但是优点也跟胡闹有关,凡是和胡闹有关的戏都很好看。费里男是个真·文艺青年,而女一只是个没头脑。男一想着越战,女一只想着吃喝新衣服跳舞。《末路狂花》类似的一对老情人携手亡命之旅,逃亡路上以及后来海边别墅里的演戏、吵架,甚至是远景在大树下走一走,最后在甲板上听一个胖男人和三个女人摸手的故事等无厘头的胡闹场景都很迷人。而一旦演交代剧情,就拍得很模糊,全得靠口述,人物行动和说话都没有逻辑,动作戏更是假的要命。只能看出这个左翼的年轻人很有表达欲,但是拍电影可能也就。。
这估计是我今年看过最狂的影片,狂这个感受从名字武装到了影像外部。狂到导演通过角色只口直接骂观众,但这种骂是心服口服的,本片通俗的来理解其实就是理性与感性从融洽到博弈,最终理性通过变成感性杀死原有的感性。他是能装入任何一个载体中但同时导演也通过角色行为告诉观众别试图通过文字和理性判断来分析本片。因为全片不合理的一切行为都是通过角色一时的感性行动而产生。后半段邮轮上女主的最后一段话也发表了本片最核心的观点,所以别想什么共情不共情的了。影片反复强调的越战、美丽锅、歌舞这些元素也非常直观的告诉观众对岸影像到底是有多虚伪。还有大量符合表述
这部片最爱的地方是形式。尤其因为加上了歌舞,整个影片就非常的舞台,包括镜头轨迹、台词节奏。男女主台词上的竞技协奏感是我最爱这个片子的地方,就好像在跳交际舞一样,共前共退,附和配合的双人节奏感自然生成为一种激昂的音乐,让故事的行进充满了韵律。而这种独特的韵律当然不仅靠出色的说词形式,还有戈达尔对于整个背景音乐的把控。歌好是一方面,音乐的戛然而止又突然再起,停停断断,拼拼剪剪,在听觉方面形成一种“怪异”,这种“怪异”会让人时不时把观众的飘远(走神)思绪给拉回来。还有很多神妙的地方,但是于我还是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障碍,就是这零散唠叨的念白和情节,还有法式冷幽默,看得有点痛苦。
一篇散文,感觉这部电影完全没有给人理解的基石。诚如电影里所言,生活是无序、混乱、没有逻辑,如同这部电影,戈达尔大概是想展现他所理解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许真的像他所讲的那样吗?我觉得并不是。生活应该变成那样吗?有可能。这国政,这社会订下的种种规则,才是人类通往真实自由的沉重枷锁。这艺术手法、影视理论也是电影通往现实与自由的沉重枷锁。这篇散文式的法外狂徒漫无目的的浪漫文艺生活行文里,突兀的路边断桥、唯美的红蓝车间接吻、充满时代味道的自由女神像与越战、匪夷所思地谋杀弗兰克、缠满蓝色脸庞的炸药、处处的红蓝色图画。这是戈达尔用自己的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虚构去向他人的虚构发起的为何不回归现实拷问吗?
距离上映快六十年过去了,仍旧是有史以来最前卫、最时髦、最浪漫的电影之一,波普艺术在电影领域中最完美的化身。用一个词来形容狂人皮埃罗的质感就是“pigmented”,每一个镜头的进行都是我们在目睹戈达尔上色的过程,贝尔蒙多和安娜的自然主义风华是他的颜料,马蒂斯的红与克莱因的蓝,融合在画笔之下,化为流行艺术巨大而鲜艳的technicolour色块。给这部电影格外增添一份性感和迷人的是戏外戈达尔与安娜的爱情与婚姻,似乎有些厌女的结局只是映照了现实中戈达尔的嫉妒与占有欲,每一个有她的瞬间,都是镜头与缪斯的调情,但有时他又会崇敬地将摄影机静态地对准她,如同古典画像,背景中唱道:“你是如此美丽。”画家献给爱人的礼物。
「跟你在一起永遠都複雜透頂。」每當眼睛一亮,就記下一筆,記到手寫板、白板都無處容納,卻一點也留不住一絲一毫。難以忘懷那些荒謬突兀,卻又可愛樸實的情節,情節之王驚喜連連,男女輕快的追逐、歌舞片,逃難只帶玩具熊與故事書,越戰鬧劇、海水沖刷唱片機、死人、開出停車格前後撞、開進海、埋入沙、甩尾接吻、我叫費迪南、我在跟觀眾說話、凝鏡、藍臉,紅黃炸藥,綠樹…好怕少記什麼,卻發現也記不下什麼。影像序列錯置,同於文字錯置,讀懂原語意的同時,再創蒙太奇。影像之書的奧秘,從來就不是炫技,而是如何還給影像自由,謝謝高達,本片雖說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卻不是集大成,因為從《斷》開始,每部都是集大成,形式即內容,內容即形式,此為大成。「詩的語言從殘破中出現。」如今才明白,高達電影的圓滿,是詩填補了影像的殘破,而影像亦然。
自由彻底贯穿,生死感情叙事拍摄都不受限,这是极其前卫的特点;红蓝cp刹那的再遇见绝不可能永恒,生活的孤寂和平庸难以用写诗来排解,抓住转瞬既逝的妖娆必定是昙花一现,这是极其浪漫的悲欢;丰乳肥臀不意味着女人不可以在自卫时举枪杀人,身段曼妙灵魂跳脱,却充满欺骗,这是不够神化却足够真实的女性角色;死亡前所遇见的旋律绕脑的疯子,最后变成问候后点燃引线的自己,这是生活之所以为生活,,我母亲从后门上了车,假使错过,,不够熟悉是如此正常,我不过是个多愁善感的女人,你不过是个厌倦平庸的男人.
玛丽安娜一直叫他皮埃罗,他一直强调自己叫斐迪南,这点也很有意思。戈达尔的电影都好有意思啊,明亮的蓝黄红色,画面构图极为美丽和谐,将色彩运用到了极致。男女主角的台词也都是诗一般的语言,有哲理很深刻,让人聚精会神。结尾爆炸结束时镜头转向另一侧,一片安静的海,然后是太阳。“又是我们在一起了。永远。不,只是太阳,和海。”更让人印象深刻。确实整个故事就是两个男女的相爱相杀,那么放纵,那么暴力,一切看似荒诞实则有自己的意味。戈达尔也不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跳接的剪辑手法层出不穷,正是他要表达的现代主义吧!
重看一遍,把故事看懂了。费迪南的朋友给他介绍自己侄女做保姆,结果“侄女”是费的前女友。“侄女”也不是侄女,而是费朋友的女朋友。费厌倦自己的生活,认为身边每个人都是白痴。和前女友过了一夜之后,朋友回来,女友把朋友杀了。两人开始逃亡。逃到海滨隐居生活,女友很快厌倦。两人通过给美国游客演美国士兵和越南女人的话剧赚了一点钱,女友开始去跳舞。偶遇小个子冤家,女友将他杀了。后来哄骗费参与到他们杀人抢钱的计划中,费拿到五万美金,女友拿走和另一男友乘船离开。费坐船追到岛上讲两人杀害,把脸涂成蓝色头上捆上炸药自杀,在最后一秒后悔,却已经来不及了。镜头语言没看懂,作者的思想没理清,需要看书才能明白。
第二部戈达尔。用文学与艺术堆叠起海德格尔“诗意地栖息”的公路、林间、海滩,在两种近似旁白的声音中,完成了一次诗学探讨,策划了一首由加缪与艾伦金斯堡谱写的当代诗歌。法兰西国旗晕开的红色、蓝色与白色,加之以线条与空间的色块组合,像是从大卫·霍克尼的画作中提取出的美学一隅。蠢蠢欲动的政治反思与贯穿电影的越战新闻,奏响了美学与政治的复调。几乎完美的一部作品,戈达尔这次将跳切的目标转移至了音乐,因此制造了大量突然隔断的音乐,旺盛的创造力,感叹戈达尔真是矢志不渝地探索新的视听语言。拉斯·冯·提尔这几年的作品不知是不是从戈达尔这里吸取的灵感,宛如艺术论文的镜头注脚。
“可能是我在做白日梦吧……我们到了双面人的时代,我们不需要镜子就可以跟自己对话。我们都是由梦拼合起来的,我们又构成了梦。” 跟玛丽安娜的时光,仿佛就是一场不间断的白日梦。这个旅程是浪漫的,是天真的,是刺激的,那模糊的时间感,那混沌的现实感,最终都沉淀于皮埃罗的真挚且自私的心里。两种声音,一男一女的的narratives,艺术画作与现代霓虹的交错穿插,让观众的视觉得到极大满足同时又向观众索求着极高的专注。那些看似简单的narrative时时刻刻企图搅乱观者的思考,但却又自然的宛若一缕溪流,理所应当地从那石缝中缓缓流出,涓涓前行。玛丽安娜注重感觉,皮埃罗心系逻辑。她只想生活,他们争吵,但他似乎从未理解。生活永远不像书里写的那样,不明晰,没有逻辑和条理。好喜欢结尾那句 又是我们在一起了,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