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教室(2018)

Das schweigende KlassenzimmerUP:2021-01-30

沉默的教室

评分:8.4 导演:拉斯·克劳梅 编剧:迪特里希·加斯特卡 / 拉斯·克劳梅
主演:乔纳斯·达斯勒 / 汤姆·格兰门兹 / 米夏埃尔·格维斯戴克 / 罗夫·凯尼斯 / 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 / 莱娜·克棱克 / 弗洛里安·卢卡斯 / 伦纳德·施彻 / 戈茨·舒伯特 / 耶迪斯·特里贝尔 / 卡莉娜·N.维斯 / 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
类型:剧情 / 历史
片长:111分钟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影片别名:无声革命(港/台) / 沉默革命 / 静默革命 / The Silent Revolution
上映:2018-03-01(德国)
IMDb:tt6576556

沉默的教室简介

1956年,两位高中生提奥和库特在去西柏林看电影的路上见到了匈牙利十月起义的新闻报道。为了对起义的死者表示悼念,他们和同班同学们决定,一起在课堂上无视老师,突发沉默一分钟。然而这短短的一分钟彻底改变了班上同学的命运,许多人从此被东德安全局视为眼中钉,加以监视和迫害。在 班级被强行解散后,他们却决心在西德重新结集,不过是以作为逃亡者的新身份。

第5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年度冷门佳片(提名)

简评

对孩子的冲动一句责怪都没有的父母。踩在夫权和名声上坚定地选择孩子的母亲。推翻自己几十年价值观成全孩子的父亲。向命运妥协仍希望孩子的光芒闪耀下去的父母。为毫不相干的无辜生命愤怒悲伤的少年。希望所爱的女孩幸福的少年。不因爱情和嫉妒反目的少年。背叛了悔恨着痛哭的少年。设置在教室的故事一切都那么干净,像颗钻石在观众已形成的种种偏见关窍里弹跳不止。只有那深不可测的体制不肯停歇,为仇恨驱使,要榨取恶维持自身的运转。

在一个很小的教室空间里,写出了很精彩的故事。只是短短的默哀两分钟,却改变了这个班上几乎所有人的命运,甚至影响到了他们的家庭,最感慨的还是城市主席的儿子选择离开的段落,母亲的不舍和放手,以及父亲赌上了自己的职业做担保,让他能坐上前往西德的火车,这两幕串在一起,情感上的共鸣度高了很多。我反倒建议把城市主席的儿子当做最主要的琢磨点,因为其他几个人的故事描述的不够,反而有些支离破碎。艾瑞克作为红二代这个对照组,以及他个人身份认同上的转变,虽然设计的理念值得鼓励,但是交代的不够完整,说服力减弱不少。最后在教室里面一个个挺身而出虽然有点俗套,但是或许在18岁的这个年纪,能够奋不顾身的说出真相,才是真的美好吧。

。他们的家庭使得自己有机会离开这里。如果在这样年轻的年龄就难以忍受当下的规则并做到不出卖任何一个同盟,那就远去吧,并非是不好的选择。但教室之外是无法逃离的大多数。revolution需要机会、能力、品质、资源,缺一不可。其实放到日常生活中来说,一个一个盘问,一个一个以你的家人、未来做“要挟”并告诉你前一个人已经背叛了你,可能到第四个人就供出去了吧。暂时没有想出和这种规则抵抗的方法,以后再想。

真正触动我的不是一句“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是曾经有一群那样的少年,为起义的受难者沉默。那么这场反革命的发起人是谁?是我们大多数,这是我们共同一致自由的决定!又问,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者呢?正谓是“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此主义者的狡猾、残忍在揭示Eric父亲真相时达到顶峰,而一直以来支撑Eric的信仰轰然倒塌。最后他们不再服从,而是独自踏上了西德,那背后的家庭,却是他们最好的支撑,一句告别,一次握手,也是如此的温暖……

又是一个讨论暴力的深度挖掘其逻辑链条的反思之作,一个很小的故事但是联系起来二战前后人们政治生活的风气,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来了非常精彩的政治哲学辩论。能将影像的剧本结构在哲学思辨上运用的如此纯熟深入并作为一种实现意识形态批判的工具实在是把形而上的影像化表达做得太好了,可以产生大量的分析。三个主要角色及其他们的父辈在二战中的作为包括他们的行为形成的种种反差变成一种逻辑关系也因此象征和言说了代表性的政治局面,并随着剧情的发展完成了对政治阐述。暴力从来不是因为某个意识形态的站台就消失了,纳粹可以用来形容任何时期。做“正确”的事却看似最不正确的。人民始终生活在暴政的压迫中考验着一个人生命形态,轮番换任的也只是不同的说辞,本质上的邪恶和暴行并未改变并使人行为扭曲。家庭与社会无处不在的极权纳粹。浓缩中国。

由于对新闻的操控,“真相”总是扑朔迷离,反正我没明白匈牙利发生的事件究竟是怎样的,我当然不相信东德的报道,但自由电台同样也带有明显的立场,如(”自由斗士““民族英雄”)。当这个事件在kurt面前展现出两面性时,他与同学们似乎并没有对事件的真相展开反思,这也让我很迷惑。也许同学们并不关心匈牙利的真相,与俄国人对立的民族主义姿态,是否才是沉默的潜在表达。他们的沉默并非是对体制的反抗,直到政治指控带来从生活到精神的毁灭性逼压时才对体制的力量有了切身体会。

这是我目前看到过最深刻的德语电影了。我爱它的故事框架,我爱它的剧情节奏,但我非常讨厌它的意识形态输出。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根本只是两个不同的体制,电影中的故事放在资本主义国家同样也会发生。由此来把共产渲染地如此泯灭人性也是十分卑鄙。不过这部电影很好的一点,就是把学生群体的无知与冲动描绘的非常生动。这些低劣的,动员学生的手段,资本主义从来没有忘记。只是感慨,我们八九年做了果断且正确的决定。我觉得每个大学生都应该了解那段历史,时刻敲起警钟,因为西边的冷战思维从来就没有消失过。我也很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直面它,也拍出这样深刻的意识形态输出电影,不要再如此被动。

整部电影的配乐也非常巧妙。配乐,或者表现人物的心境,或者暗示人物的命运。整部电影多是低沉徐缓的弦乐,象征着青春的美好与脆弱,间或有钢琴的弹奏,凸显出其浓厚的文艺气质。导演深谙配乐的使用之诀窍,在人物对话中不使用,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表达从而梳理故事的情节,或者了解人物的个性,而在人物行进中,配以适当节奏的音乐,似的整部电影既丰满又干净,没有过分的情绪渲染,也没有浮夸的情感煽动,恰到好处。

“你以为自己站在正确的一边?跟自由斗士们团结在一起。”我从来都以为体制是永恒的困境,不堪一击却又牢不可破,但我又不断重复相信自由,因对自己的存在产生了质疑,想通过自由来重新考察生命的意义,每一代人都一样。大人们总会屈服于命运的字眼,其实心灵真正年轻的时间其实很短,一个人因为危险而拒绝未知的历险,就是衰老的表现,于是一代代人不得不总是从头开始,仿佛集体记忆的经验循环。这间教室里的青年最终决定离开社会主义的土壤去西德投奔自由,那并不是在立场上的摇摆,只因无穷的欲望本身就是青年的特权,他们如此饥渴地重写历史,逃脱命运的相似。多年以后,我们也会充分的理解生活,再堂而皇之的抚摸起千里之外每一个青春的细节,用沉默怀念沉默。

比气球更惊心动魄的体验,给满分五星是因为只有五星。发生在东德的教室里的事情,也在你我身边,只不过是以更为隐蔽的方式——什么时候才能松开被扼住的咽喉?另,亲情,爱情,友情的交织,对抗时代,我们的武器是心中的光。另附一段写在前半段的话:“不要逞一时口舌之快,做错了就要承担责任…”这是辅导员跟我说过的,“承担责任”,我明白,但是我觉得,责任,是高尚的词汇,只是这个词被你们用的好下流。

真实事件改编,全程压抑到无以言表的程度。我一直是一个唯政府主义论者,支持一切行动听指挥,反对过于自由的管理方式。但是本片中东德政府教育部对于一群孩子的一件小事,未免有些过于小题大做了。为一件小小的默哀事件,甚至查到了祖宗十八代。看起来,五十年代苏联在属国实行的赤色恐怖比资本主义的白色恐怖更加可恶。一般政治倾向很强的电影,我都不会给太高分,但这部除外。

近三十年的现代社会制度其实没有单纯的xx主义,各国已经互相融合影响已久,社会主义也不是一个标准模子,公有制私有制也可以共存,但真正难以接受的是政治上的专治以及权力的为所欲为。很佩服这帮孩子,超过2人以上的囚徒困境很容易变成争相出卖,然而他们几乎都经受住了考验,这是大人绝对做不到的。东欧的现代史对中国人的历史观来说一直是个盲区,此片为线索可以去了解一下匈牙利,南斯拉夫五十年代的民主抗争运动,由此可知未来不可避免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