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肯尼迪(1991)

JFKUP:2021-07-31

《刺杀肯尼迪》(英语:JFK,香港译《惊天大刺杀》,台湾译《谁杀了甘迺迪》)是一部由奥利佛·斯通执导的美国电影,该片于1991年12月20日在美国首映。这部影片通过描写新奥尔良检察官吉姆·加里森(凯文·科斯特纳饰演)检视了肯尼迪遇刺事件的始末(以及后来所发现的事实),吉姆在影片中控诉新奥尔良商人克莱·萧尔(汤米·李·琼斯饰演)和其同伙们涉嫌预谋刺杀了约翰·肯尼迪总统,而根据沃伦委员会的调查结论(《沃伦报告》),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加里·奥德曼饰演)是唯一的行刺凶手。

刺杀肯尼迪

评分:8.8 导演:奥利佛·斯通 编剧:奥利佛·斯通 / 扎卡里·斯克拉
主演:凯文·科斯特纳 / 茜茜·斯派塞克 / 汤米·李·琼斯 / 乔·佩西 / 加里·奥德曼 / 凯文·贝肯 / 杰克·莱蒙 / 唐纳德·萨瑟兰
类型:剧情 / 悬疑 / 惊悚 / 传记 / 历史
片长:189分钟 / 206分钟(导演剪辑版)地区:美国 / 法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惊天大刺杀(港) / 谁杀了甘乃迪(台)
上映:1991-12-20
IMDb:tt0102138

概述

影片开始于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在1961年的卸任典礼上对正在崛起的“军事工业复合体”做出警告,接着是一段肯尼迪总统在任时的年度总结(特别是一个事件,以奥利佛·斯通的观点,可能与遇刺事件有所联系)并且最终演变成了刺杀,在1963年11月22日的重演。之后场景切换至新奥尔良检察官吉姆·加里森,他开始调查刺杀事件,更重要的是,调查刺杀事件和新奥尔良的潜在关联。出于试图协助政府调查,加里森和他的调查小组搜集到一些潜在的证据以及嫌疑犯,但之后他们则被联邦政府驱赶,因为联邦政府已经公开地谴责了他们的调查行动。当嫌疑犯李·哈维·奥斯瓦尔德被杰克·卢比刺杀后,加里森结束了调查,但仍对该事件心有余悸。当加里森领头报告了对《沃伦报告》的质疑以及其多重矛盾后,调查在1967年重新展开。加里森控告新奥尔良国际商人克雷·肖,试图共同谋划刺杀约翰·肯尼迪总统。1969年3月,陪审团商议不到1小时后宣判肖无罪。电影反映出陪审团的成员表示,他们相信肯尼迪遇刺事件后必定有幕后主使,但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肖也参与其中。

影片中也暗示中央情报局成员、黑手党、军事工业复合体、特务机关、联邦调查局以及肯尼迪总统的副总统林登·约翰逊与策划刺杀事件有关联、并掩盖了一些事实。

作品

拍摄计画缘起

扎卡里·斯克拉(Zachary Sklar)是一名记者,同时也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一名专家,他曾在1987年遇到了吉姆·加里森,并帮助他重新编写了一份关于肯尼迪遇刺案的手稿。他将它的文体做了本质性的改变,从第三人称的学术性书籍变为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探索性故事——一本侦探小说”。 斯卡拉编写了这本书并在1988年出版。与此同时,在古巴哈瓦那的拉丁美洲电影节上,斯通在电梯上遇见了谢里丹广场出版社(Sheridan Square Press)的出版商艾伦·雷(Ellen Ray)。她已经出版了吉姆·加里森的《跟踪刺杀》(On the Trail of the Assassins)。在1967年,雷曾经在新奥尔良与加里森合作过。她给了斯通一份《跟踪刺杀》的影印本并且让他读这本书。此后,斯通很快就用他自己的钱买下了这部电影的版权。

据他所说,肯尼迪的遇刺给他的一生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肯尼迪遭暗杀事件是战后时代——我们的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制片人最终找到了加里森,并在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里问了他很多不同的问题。在他回答完斯通的问题后,他站起来就离开了。他的傲慢给导演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斯通从会面中得出的印象是:加里森“犯了很多错误。他听信各种人的说法并参考了很多虚假的线索。即使他知道他深陷错误之中,他也选择了要继续走下去。”(made many mistakes. He trusted a lot of weirdoes and followed a lot of fake leads. But he went out on a limb, way out. And he kept going, even when he knew he was facing long odds.)

斯通没有兴趣拍一部关于加里森生活的电影,不过他很感兴趣在肯尼迪遇刺案背后阴谋的故事。之后,他也买下了吉姆·马斯(英语:Jim Marrs)的小说《困境:杀死肯尼迪之密谋》(Crossfire: The Plot That Killed Kennedy )的电影版权。其中一个制片人对电影《刺杀肯尼迪》给出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即对沃伦委员会的结论《沃伦报告》的质疑,他相信那份报告是“一个伟大的神话”。如果要和这个神话对抗,也许你需要再创造另一个神话,即“反神话”。尽管马斯的书已经收集了很多理论,但斯通仍然不知足,他聘用了简·罗斯科尼(Jane Rusconi),一名刚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让她建立一支研究小组,尽可能地收集任何关于刺杀肯尼迪的资料。在斯通读完了两打关于刺杀肯尼迪的书的同时,罗斯科尼已经阅读了超过100-200本关于这一研究课题的书。

在1989年12月,斯通开始回到他的电影工作室。经过一番洽谈,最终斯通和华纳公司签约合作拍摄。同时工作室将拥有电影的全部版权并且拨出2千万美元作为制片预算。此后,斯通还邀请斯卡拉通过结合加里森的书、马斯的书和罗斯科尼的研究资料联合编写出一部剧本,并被斯通称为“一部伟大的侦探电影”。

角色的挑选

早期剧本的影片时长为4.5小时,并且需要4千万美元的预算,也就是2倍于早前和华纳兄弟公司商议的预算。为了证明多出来的预算是合理的,斯通意识到他必须请一些知名的影星。对于加里森的角色,斯通把剧本的复印件给了凯文·科斯特纳,梅尔·吉布森和哈里森·福特。最初科斯特纳拒绝了斯通,然而他的经纪人却对这个剧本甚感兴趣,最终说服了他出演这个角色。

在邀请科斯特纳出演的同时,斯通也向工作室提交了他对追加预算的申请。影片导演认识一位影界大亨阿诺恩·米尔坎,他约见了米尔查恩并希望他可以为这部影片的拍摄提供经济帮助。米尔查恩对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他的新公司,Regency Films,也正需要一部像《刺杀肯尼迪》这样的影片,因此,他和华纳公司达成协议,同意为这部电影拨款。

在接这部戏之前,科斯特纳对加里森这个角色作了大量的研究,包括见到了他本人,还有他的朋友和敌人。1991年1月,在他最终同意出演加里森这一角色后的两个月后,他的影片《与狼共舞》获得了7项奥斯卡奖,这让《刺杀肯尼迪》工作室对增加预算一事感到物有所值。

反响

在该片上映的第一周,《刺杀肯尼迪》和《美女与野兽》并列排在了全美票房的第五位,这时开始有批评家评论这部电影是一部失败的作品。《纽约时报》的伯纳德·文罗(Bernard Weinraub)杜撰了一篇题目为“好莱坞为华纳公司让《刺杀肯尼迪》走得太远而惊讶”(Hollywood Wonders If Warner Brothers let JFK Go Too Far)的文章。在文中,他呼吁工作室做自我检讨,“工作室到底看上了像斯通这样制片人的哪一点?”(At what point does a studio exercise its leverage and blunt the highly charged message of a film maker like Oliver Stone?)该报的文森特·坎比(英语:Vincent Canby)也针对这部电影写了一篇评论,他写道,“斯通先生对影片制作采用的夸张风格是很随便的:很多很短的,频繁的,不知所云的,一个接着一个的镜头,夹杂着背景音乐,像夹心饼一样,和噪音,对话,还有更多的噪音,更多的对话在一起。”(Mr. Stone's hyperbolic style of film making is familiar: lots of short, often hysterical scenes tumbling one after another, backed by a soundtrack that is layered, strudel-like, with noises, dialogue, music, more noises, more dialogue.) 一名华盛顿人报的资深影片评论家,派特·多维尔(Pat Dowell)在提交她对该影片的评论文时被主编约翰·里姆伯特(John Limpert)驳回,理由是他不想看到对该影片正面的评论,他和其他杂志的编辑都一致认为这部影片是荒谬的。多维尔之后即辞去了职务。

此后,罗杰·利伯特在《芝加哥太阳报》中对该电影表示了赞赏,他说,“这部电影的成就不在于它解答了肯尼迪遇刺的秘密,而在于它正试图唤醒自1963年之后在人们心中渐渐逝去的民族精神”。

华纳公司执行官指出,由于影片播放时间较长,因此仅会播放几场。在圣诞节时,《洛杉矶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抵制斯通编造的事实”(Suppression of the Facts Grants Stone a Broad Brush)的文章来攻击该电影。纽约一家报纸也随之在次日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个模糊版本的《刺杀肯尼迪》”(The Blurred Vision of JFK)的文章。几天之后,芝加哥太阳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斯通的电影毫无任何价值,且使肯尼迪蒙羞”(Stone's Film Trashes Facts, Dishonors J.F.K.) 的文章。斯通甚至在接受电视采访后收到了死亡恐吓信,“我甚至不能记清所有的恐吓,因为实在太多了。”(I can't even remember all the threats, there were so many of them.)对这部电影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上。首先是在于对加里森的描述并不准确,另外还有斯通在其改编的历史资料片中加入了被人为混合加入的片段。斯通与斯卡拉为了回答对他的批评写了一本593页的书,《刺杀肯尼迪 – 关于这部电影的书》(JFK - The Book of the Film) ,其中包括了全部的有注释的剧本,另外还有97条来自支持和批评者的评论以及340条研究记录。

上映之后一直缓缓上涨的票房终于在1992年1月的第一个星期有了突破,它在全世界共收入了超过5千万美元的票房。斯通开始得到了一些对其电影的支持。迈阿密一份报纸提到,“前期对人物的细致刻画有助于我们对影片后期浮现出的问题的理解。”(the focus on the trivialities of personality conveniently prevents us from having to confront the tough questions his film raises.)

《刺杀肯尼迪》获得了8项奥斯卡奖提名,其中包括“最佳男配角奖(汤米·李·琼斯)”,“最佳导演奖(欧立文·斯通)”,“最佳作曲奖(约翰·威廉姆斯)”,“最佳影片奖”,“最佳音响效果奖”,“最佳摄影奖(罗伯特·理查森)”,“最佳剪辑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斯通和圣扎迦利·斯卡拉)”。

最终,它赢得了其中两项,“最佳摄影奖”和“最佳剪辑奖”。

《刺杀肯尼迪》上映以后赚得了2亿5百万美元的票房。电影评论家罗杰·利伯特继续推动斯通的电影成为了“年度电影”和“十年十大电影之首”。目前该电影在网站Rotten Tomatoes上的评分为82%,在网络电影库上的评分为8.0(89,970人投票)。

历史的失实性

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在后院手持来福枪的照片被剧中人物认为有伪造的嫌疑。事实上,照片的真实性已经得到奥斯瓦尔德生母及妻子的多次确认。

影片表示奥斯瓦尔德在受审过程中没有得到任何法律援助。但实情是奥斯瓦尔德多次拒绝了为他聘请的律师,其中包括他兄弟罗伯特给他请的人。影片提出的奥斯瓦尔德不可能有闲情将发射的弹壳摆好,实际上现存照片上的弹壳是联邦探员立起来摆好的。

在剧中大卫·菲利(英语:David Ferrie)向吉姆·加里森和其调查组承认刺杀总统是一次有预谋的行为”的片段是完全虚构的。事实上,菲利从没有公开表示过自己曾参与策划或有任何刺杀总统组织的存在。

奥利佛·斯通承认在影片中,刺杀行动前首都华盛顿的通讯中断事件为虚构。

“谎言越大,相信的人就越多”这句话在剧中被加里森所引用,并被错误地归于希特勒名下。实际上这句名言出自约瑟夫·戈培尔(纳粹德国宣传部长)。

文森特·布廖西(英语:Vincent Bugliosi)在他的书《重拾历史》中,用了一章来讨论该片和吉姆加里森本人,他举出“片中32处谎言和伪造”,并声称“此片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谎言,其中斯通找不到一处能用无心之失解释的发明和欺骗”。

杰克·瓦伦蒂(英语:Jack Valenti),当时的美国电影协会主席,用了七页的声明谴责该片,他写道:「同样地,1941年的德国男孩女孩也为蕾妮·雷芬斯塔赫的《意志的胜利》而着迷,该片中希特勒被描写为神,甘迺迪和意志的胜利都是宣传的经典而且同样是谎言,史东先生和雷芬斯塔赫还有一个基因共通处,他们都没有在片中声明过其内容完全是虚构的。」

DVD

迄今为止,一共发行过3种不同版本的DVD。第一版本发行于2000年,单碟,双面。其中被加入了17分钟曾经被导演删去的片段。

在2001年,又有一段被导演删去的片段被添加,这次共有2张碟,第一张碟是由斯通整理的,第二张则是一些补充资料。斯通为这个版本做了很多贡献,包括一段音频解说,2段多媒体论文和54分钟关于被删除和延伸片段的讲解。

最后,在2003年,一个2碟装的“特殊版本”上市,它包括了所有2001版本的内容和一部90分钟,名叫“刺杀肯尼迪的背后:关于阴谋的疑问”(Beyond JFK: The Question of Conspiracy)的纪录片。

参见

  • 肯尼迪遇刺
  • 沃伦委员会
  • 沃伦报告

这部影片由奥利佛·斯通和圣扎迦利·斯卡拉(Zachary Sklar)改编自吉姆·加里森的小说《跟踪刺杀者(英语:On the Trail of the Assassins)》和吉姆·马斯(英语:Jim Marrs)的小说《困境:杀死肯尼迪之密谋》。当《华盛顿邮报》国家安全通讯记者乔治·拉德纳(George Lardner)根据剧本的第一稿严厉抨击这部电影之后,斯通的电影自拍摄结束之前就卷入到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中。在《刺杀肯尼迪》这部电影上映之后,众多美国主要报社都撰写社论,以严厉的措辞批评斯通亵渎历史、不尊重史实,以及他对林登·詹森总统也参与刺杀肯尼迪这一阴谋的指控。
最初,这部电影票房进展很缓慢,但之后却一跃而上,最终获得了超过2.05亿美元的票房。《刺杀肯尼迪》获得8项奥斯卡奖提名,其中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赢得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

简评

206分钟的导演剪辑版,在风雨大作的台风天一口气看完浑然不觉,精彩至极的历史谜案。从JFK被刺开始,历史画卷缓缓展开,事发三年后重启的调查在各路人物的叙述中仿佛拼图一般逐渐拼凑起历史真相,也许重要的并不是真相本身,而是探求真相的勇气和对权威的质疑。最出彩的环节是简洁有力的剪辑,兼具正叙倒叙插叙,并随着故事的进展逐渐收紧节奏,并渲染出紧张窒息的罪案氛围,到最后一场庭审戏更是如手术刀般凌厉地重现了刺杀现场。至此开始,斯通开始集中拍摄争议性极强的政治人物,本作里相较于JFK,对坚定执着到近乎疯魔的检察官加里森的塑造堪称经典,从起疑到重启调查,从遭遇重重阻力快要放弃再到法庭上抽丝剥茧掷地有声的陈词,科斯特纳的表演精确而富有层次(尤其是最后那段法庭独角戏难度太高了)。琼斯和佩西的表演也非常抢眼。

肯尼迪遇刺,是美国政治史上非常悬疑和富会有争议的事件。影片是以半记录和半故事性方式呈现出来的。从最开始刺杀事件发生,整个美国震惊,再到官方草草收场,将此判定为个人事件,事件逐步被定性。三年后,吉姆再次翻开人家尘封的遗忘,带领团队深查此案,剥丝抽茧,通过各种矛盾性信息和当事人疑问,让人们重新怀疑这件事的背景。在这个过程中,检察官吉姆和他的团队遭受了巨大的压力。虽然最终他们也未能起诉成功,但是他在法庭上的慷慨陈述,还是让人心灵震撼,大受触动。我们年少时都曾相信正义,但是正义却不总是常在,金钱和权力会按压真相。选择做一个坚持正义和公理的人,是多么难得!

隐晦的政治非人人都能触及,尽管追求真理者在其中苦苦求索,各有各的光辉,各有各的不幸,但历史的真相终不是以一己之力便可以昭示天下,还死者以清白,予生者以警醒的。我目击无数悲情瞬间,我目击无数凶险过往,但我永远相信真理的本质,那是人性最美好的东西所赋予的。全片配乐上成,镜头调度极具特色,大段的台词逻辑清晰,丰富层次感——这必定出自那极少数的处在艰难社会里仍能明辨是非的君子。重新审视自己,一个爱国者应以怎样的姿态在自己的国家过好自己的公共生活。

导演剪辑版,三小时二十五分。不知公映版减掉了哪一部分,就观感来说不冗长沉闷,剧情紧凑抓人、演员表演出色、导演饱含情怀,但实际上真相还是迷。被封存的档案2029年才解开,在拍摄影片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看来是吉姆说的“father to son,mother to daugter"的下一代甚至更远时间才能破解的真相,但于今之与我或更晚看到的青年的时间点还有九年或更短,以此来说,真相和正义一定是步步逼近,直至完全大白。这是第一次较深入的接触JFK案,以前只是听闻花边新闻或各色人等谈论两句,才了解到美国半世纪前亦不过如此,黑暗、谋杀、权力阴谋、压制、舌喉媒体...吉姆在手下纷纷质疑其“真相”指向时引用希特勒的那句话“一个谎言越大就会有越多的人相信”,留给自己也分享给导演饱含深情献给的所有追寻真相的青年。

导演剪辑版,三小时二十五分(不知公映版剪掉哪部分),就观感来说不冗长沉闷,剧情紧凑抓人、演员表演出色、导演饱含情怀。不过真相还是“迷”。被封存的档案2029年才解开,在拍摄影片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看来是吉姆说的“father to son,mother to daugter"的下一代甚至更远时间才能破解的真相,但于今之我或更晚看到的青年来说只剩九年或者更短。以此来说真相和正义一定是步步逼近,直至完全大白。这是第一次较深入接触JFK案,以前只是听闻过一些花边新闻或各色人等谈论两句。才了解到美国半世纪前亦不过如此—黑暗、谋杀、权力阴谋、压制、舌喉媒体...。吉姆在手下纷纷质疑其“真相”指向时引用希特勒的那句话“一个谎言越大就会有越多的人相信”,留给自己也分享给导演饱含深情献给的所有追寻真相的青年们。

,这片子绝对是星光熠熠,这么多一二三线的大牌演员济济一堂,牛得不行了!影片讲述的故事跟现实还是不一样的,改动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不想说影片是纪实或者传记片。吉姆最后在法庭的雄辩听起来很精彩,不过大部分都是推论,没有实质证据,败诉也正常。但斯通的控诉确实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现状,那就是当时太多的美国人对政府的调查结果很不信服,而且当时军工复合体,很多情报高官,军队高官和政客都是反对肯尼迪的,所以有猫腻也不奇怪,毕竟刺杀一个在任的美国的总统和刺杀退休的安倍晋三的难度那是完全不一样的。再看看现在的俄乌战争,大发横财的又是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所以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好战国家,是有他根深蒂固原因的。影片质量不错,!

看的导剪版,在X出现前的将近两个小时的各种证据收集过程的剧情有些无聊,所以这电影我是分两次才看完的,主要是前面看到快两个小时的时候看不下去了,第二天接着看发现后面很精彩,高光时刻是跟X的见面和最后的庭审。本片告诉我们美国还是有人坚持追寻真正的自由和民主的,可惜这些人都不是美国真正的当权者,直到现在为止美国政府都是为背后的利益集团服务的傀儡,那些真正坚持所谓自由和民主精神的政治家要么被边缘化,要么被暗杀,只有出卖灵魂的政客才能上位,所以美国能有如今的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不管什么新冠、自然灾害还是战争,受损的永远是底层人民,那些精英阶层和利益集团只会让财富和资源越来越多的集中到他们手中而已。

要拍摄这样一部政治电影,不仅需要对历史很了解、还要有去拍摄的勇气和能力。为什么能安排如此离奇的行程、如此扑朔迷离的处理手段、如此掩耳盗铃的刺杀?一切都有一双手在推动着。对“他们来说”,一旦触及他们的利益,会不惜一切代价来除掉你,即使你身份地位再高,即使你是总统。多么可怕的事情!男主所做的一切仿佛都成了泡影,甚至无奈说出“你不要和政府作对”。但不管如何,总要有人来做这件事。或是之后的男主,亦或是将来的某个人,揭露那段黑暗至极的往事。

最后的结局很感动,坚持追求真理的人是伟大的。敢于质疑政府和权力掩盖的东西。但是电影太长台词表达的信息太多太密了,让人接受的有点累。但是所有人的演技很好,导演也把故事拍的很清楚,也表现了调查者家庭如何被影响,但是最后家人和最好的朋友依然选择站在他身后支持他。大概就是肯尼迪想要停止战乱,封锁古巴和撤军越南,以及接管fbi和cia,但这阻碍了美国利益集团的利益,和夺去了中情局当权者的权利,于是合谋杀了肯尼迪,找了来自黑帮共产主义者和古巴流亡政府各方面好多杀手各个角度实现全方位的完美刺杀,包括安保降级等等…第一个被抓的人只是单纯的人替罪羊…他还以为自己是被派去扰乱视听的呢…里面演员也是大牌云集,替罪羊是加里古德曼,演的真好。最后要感慨美国电影的尺度之宽…连这个都能完全拍出来…

虽千万人吾往矣,吉姆加里森检察官和他办公室的同事,通过种种努力发现肯尼迪刺杀案,是一场政治阴谋。是政府主导的这场暗杀,最终导致美国深陷越南越战泥塘,因为只有战争才能给那些战争商人带来巨大的利益,而肯尼迪总统准备从越南退兵。吉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是暗杀事发之后,政府就匆匆下了定论并很多,而且很多重要的证据都不是采用证人所说的。他在调查中也遭受了巨大的压力,有人反对他,当然又有人支持他。妻子原先不理解她,最终支持了他。虽然他在法庭上做了一场非常精彩的长篇演讲,但是陪审团依然给嫌疑犯人无罪释放。吉姆最终表示他绝不会放弃,他会继续提起申诉。这种精神真得太伟大了。

据说stone跟昆汀这样谈论自己的作品:我拍的是film,你拍的是movie,拍的是我四十多年的人生阅历。没看过stone会对此豪言产生一种误解,以为这里包含的是复杂的沉思,晦涩的对白,含蓄的象征,它可能会像贝拉塔尔,布列松或者伯格曼,甚至更加艰涩以至于影响到他影史的声名,然后你打开JFK,却发现本作拿下了奥斯卡,你开始困惑奥斯卡跟艰涩之间是否有可能缔结过良缘,在这样的疑虑中打开本片,然后一切豁然开朗…stone晚年把主要精力都转移到了纪录片拍摄,让我们恭喜他找到自己更合适的位置!

史诗电影。205分钟版本。字幕问题非常大,现在能找到的有关字幕问题都非常大,要么是突然来一句字幕对不上,要么就是漏,最重要的是翻译本身也有问题,再加上本片繁杂出场的人物,不停切换的场景,密集的台词,让第一次看本片并且对该段历史并不了解的观影者十分不利。电影讲述了一名DA如何从一个总统被刺案的旁观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背后阴谋显露出来的蛛丝马迹,一步步走到风暴中心,与众多势力所角斗,然后呈现出了最后那场能够载入影史的电影演讲段落,引据美国开国宣言以及美国宪法前身的发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个体VS体制的戏剧性总是能够引人入胜,让205分钟的电影显得不至于拖沓和无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