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的童年(1962)

Иваново детствоUP:2021-06-09

《伊凡的少年时代》(俄语:Иваново детство、英语:Ivan's Childhood)是苏联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作品,导演凭本片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并建立了蜚声国际的地位,也是他生涯的代表作之一。《伊凡的少年时代》于1962年上映,根据1957年Vladimir Bogomolov的短篇小说所改编,描述苏德战争中,12岁男孩伊凡在母亲与姊姊被杀后加入游击队抵抗纳粹德军的经历。全片没有一个正面描写战争的镜头,仅仅只有几声枪响,演员也屈指可数,从头到尾也未出现的德军的形象。

伊万的童年

评分:8.7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爱德华·阿巴洛夫 编剧: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米哈伊尔·帕帕瓦 / 弗拉基米尔·博戈莫诺夫
主演:尼古拉·布尔里亚耶夫 / 瓦连京·祖布科夫 / 叶甫盖尼·扎里科夫 / 斯捷潘·克雷洛夫 / 尼古拉·格林科 / 季米特里·米柳坚科 / 瓦连京娜·玛利亚维娜 / 伊尔玛·拉乌什 /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 伊万·萨夫金 / 弗拉基米尔·马连科夫
类型:剧情 / 战争
片长:95分钟地区:苏联
语言:俄语 / 德语
影片别名:伊凡的少年时代(台) / 伊凡的童年 / 伊凡的童年时代 / Ivanovo detstvo / Ivan's Childhood
上映:1962-04-06(苏联)
IMDb:tt0056111

伊万的童年简介

残酷的战争摧毁了12岁男孩伊万(Nikolay Burlyaev 饰)的童年,母亲和姐姐早年被德国军队杀害,小小年纪的伊万也不得不走上战场,成为一名在战火和死亡中穿梭的侦察兵。
  由于年龄的关系,中尉戈克森甚至不敢相信伊万的身份,但从科赫林上尉(Valentin Zubk ov 饰)的口中,他得知眼前这瘦小的男孩竟如此果敢。科赫林上尉希望将伊万带离战场,送他到远方读书。然而伊万却拒绝离开,这个勇敢的男孩决心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本片荣获1962年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1962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第23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简评

“你母亲在哪里?她还活着吗?我那老太婆也是死在德国兵枪下”。战争中的孩子——这是文学作品中长青的话题,老塔用这部作品很好地揭示了战争给一个民族带来的创伤,但由于时代的限制,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再来看,想要完全吸收导演想传递的信息,仅靠一遍观影属实困难。本作以二战苏德战线为背景,讲述了小侦察兵伊万的故事,战争本不应与孩子扯上关系,但他们的父亲母亲又如何能从国家机器的冲突中抽开身去?正如结尾处,伊万的童年本应是奔跑玩耍,但战争却使得千千万万像伊万这样的孩子在炮火声中患上PTSD,甚至最后被绞死在刑架上。全片最让我惊喜的是几段梦境的蒙太奇,其中一个场景是和小女孩一起坐在汽车上,这段人物是正片,背景是负片,二者叠加,呈现出迷离的感觉,处理手法非常惊艳

有些部分非常美。梦境部分,象征主义的味道。伊万开篇在林中嬉戏,伊甸园般的童年,从林中缓缓升起飞越树梢,又飞向小屋那一段非常美。在知道这段是梦境之前我误以为是表达那种林中自由探索的喜悦(童年爱逛小树林的最能感同身受)。随后镜头在母亲脸上突转变形,伊万从梦境醒来。还有一段伊万入梦,镜头从床边手部升起,仰视竟然是伊万和母亲打水的井口,水波粼粼,伊万和母亲讲星星那一段最有诗意。世界是白天,而井中的星星正处在夜晚。以及满车苹果洒落海滩,被马儿吃掉了。还有全片的音乐也令人印象深刻。非常诡异。整个片子透出既诡异又非常诗意,又冷峻又柔和的奇妙。主要在梦境与现实的交叉里体现,现实也近似梦境。风格相当独特。

小谢和百讲~戴爷分析这部电影最戳我的点是她说塔可夫斯基很忌讳直接将很感性的东西堆到观众眼前。这部电影拍摄的刚好是伊万两次封圣之间的过渡期,结尾处也没有刻意拔高他的死亡。电影的反讽在于所有的童年都是以梦出现。伊万没有童年,他也不是英雄。他不是追求和平的普世主义者他只想复仇,他也会被噩梦惊吓然后念叨着自己的神经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战争让他成为没有选择的英雄也成为永远活在童年的伊万。欣赏塔可夫斯基对电影的理解,电影不是画、雕塑,它不需要定格和抓住那个最具戏剧张力的包孕瞬间,电影应该更贴近生活。没有主角光环,没有聚光灯,在流动的日常、平淡中去发现那些诗意的瞬间。#成年人的世界的唯一乐趣就是大家都是体面的明白人,会把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留给重要的人,但是很多人连这么简单的道理也不愿意接受

第一次了解《伊万的童年》是跟组摄影师推荐摄影构图的片单,塔可夫斯基的镜头即写实又富含诗情画意,胡杨林,潜水区利用光影和构图、调度让画面超脱于常规战争片,独特且高级。塔可夫斯基最厉害之处就是在客观的世界构造精神主观的思维,将写实的题材发挥出极致的形而上学,这样的构造,使得主人公邦德列夫的人物形象更为深刻和复杂,乃至一份同情;现实里展现的是一个饱经磨难,冷静,成熟的侦察兵少年,却在自我意识的主观世界里,褪去一层层钢甲,返璞归真为一个有童年的儿童,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样的风格也为其后面的电影《乡愁》,《潜行者》提供了铺垫和升华。我们在歌颂《伊万的童年》时也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我国导演为国家的荣誉向塔可夫斯基发出挑战的崔嵬导演和在摄制上和艺术上同样不容小觑的《小兵张嘎》。

《伊万的童年》是由电影大师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执导,上映于1962年的苏联战争影片。塔可夫斯基是前苏联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他于1986年去世。塔可夫斯基留下的作品几乎部部都是经典,老塔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老塔也被称为电影诗人,老塔的电影都是极具诗意的。本片是塔可夫斯基执导的第一部剧情长片,本片是老塔半途接手,改编自小说《伊凡》,原著拥有极强的故事性,但老塔却成功将这部改编作品印上了深刻的个人化标签,给观众呈现了一种梦境与现实交错的感觉,这就是典型的老塔个人风格的诗意美学。老塔的电影语言独特、精妙,也给了后世很多电影人启发,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拍。老塔的电影都是开放性十足,没有任何单一的解读性,本片电影主题同样是模糊性的,这就是老塔所追求的诗意逻辑,他认为电影不应该被戏剧逻辑规则所束缚。9分。

传统平常的题材居然能拍出诗意与温情感,实在厉害,主角设定为儿童,而且是因为战争失去了所有亲人因此变得无比坚毅勇敢执拗的人,形象太鲜明了,也是表达主题的绝佳代言者和表现者,虽然料到结局大概如此,可对于伊万的牺牲还是无比心碎。艺术表现力一流,画面构图光影景深变焦镜头运动都太赞了,而且充满诗意丰富的意象表现,水滴声、布谷鸟啄木鸟声、镜子、火、白桦林……自然诗意而美好,特别是运用梦境的展现与表达,虚实转换相互映衬,温馨美好的梦境与童年时光更反衬出战争的罪恶与残酷,每一场梦境都很喜欢,充满了亲情温馨欢乐与自然,白桦林的那一段真的是表现朦胧爱情的经典段落,特别是那一吻,结局战争过后的满片废墟与破败,还有那遍地的书纸,洒落的灰烬,也是很具表现力

在视觉造型上或许过度美化战场,但战争的恐怖已经在梦境的视听对比和影片整体的文本结构上得到充分展现。作为长片首作来说已经能看出塔氏在视听元素上的出色编排,高耸的林中吱吱的响动、房间内浮动的火光、不断射向空中又落入水中的照明弹、潜伏时荡开的水波纹,少年伊万也自身带有一种凄美的气质,偶尔展现出猫狗般动物的特性,也着实有些似乎有些异常的暧昧段落,镜头指向他干枯身体的胸膛,和梦境一起用美好事物的摧毁不断推动着控诉的能量,通过时间错位来用声音呈现死亡的过程貌似已经有挺多了,但看到时还是不知觉地为之震动

在塔的序列中的四星半,关于被扭曲的孩子的故事,伊万身上折射的是战争在人类身上留下的永久性破坏的实相。塔在做原作改编的时候,故事的线性特征会明显很多,这时候他的诗性电影语言和梦的嫁接就变成了点缀在外的内容,缺少了那种贯通性,但却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完全天才式的调度利用能力,在同一个空间里利用声音和镜头的游走与遮盖,重叠几重时间,以及梦境与现实(水滴声中躺在井底的伊万,独自复现德军入侵场景的伊万,在废墟中重现绞刑现场),使战争的伤害越发变成幽灵一样的存在,无法对抗也挥散不去,同时和幻梦场景中的童年形成一个反向的对位。同时,好多气质标识也都已经出现了,比如水滴和潮湿破败的废墟,塔能借此营造出一种近乎带有宗教感的封闭氛围,本片中是无尽晕眩的白桦林和浅河那边敌营的泥沼。

在传统的认知和媒介塑造中,战争的主角往往是成人男性,进一步说是高大勇猛强壮的男性。当战争介入了女性、孩童、弱者,更能引起观众的深思反省,就像《全金属外壳》最后出现的狙击手竟是一个瘦小的少女、《金陵十三钗》中伎女作出牺牲带来的震撼感,《伊万的童年》讲述孩童伊万为战争牺牲的故事,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深切同情。影片为伊万这个角色设置了一家人被战争杀害的身世,以“仇恨”作为其战斗的原因,塑造其勇敢、沉稳、机智、善良等品质以增加其英雄光环,牵动了观众为伊万之死感到悲痛惋惜的心。但试想,在战乱纷飞的年代,有许多真实的“伊万”,他们被灌输激烈的战斗思想和民族主义甚至军国主义,被仇恨和胜负欲掩盖了孩童的天真,彻底沦为战争的工具。比起感动或赞叹,这让人毛骨悚然。我们要做反思,人类不需要战争,战争不需要伊万。

影片反逻辑,反戏剧模式,反情节,整体通过交叉剪辑,营造了一种梦境与现实交融的感觉,梦境收到了现实的形象,现实中也存在梦境非常识的特点。影片略过了一切能调动观众紧张情绪的情节,整部影片讲得是与德国的战争,却从未出现德国士兵,直接给予观众结果而省略过程,不展示战场激烈的对抗,只通过伊万受到的战争的影响,通过梦境中稍纵即逝的美好和现实中无所畏惧对敌人的仇视来表达战争对于一个普通孩子的摧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伊万在钟楼里拿着手电筒模拟侦查,手电筒的黄斑照在墙上的字上,他也有所恐慌,也说明了伊万仍然还是个孩子,在坚强与复仇的外壳下,也有着一个孩子的畏惧。还有在苹果车上的镜头,更是通过诗意来反衬痛苦。与精神分析片不一样的是,影片中梦境与现实并没有明确界限,梦境更多的不是体现主题,而是营造氛围,独具一格

梦境与现实总是割裂。童年本该是美好的,与同龄人嬉戏,陪家人共度时光。可现实却是炮火。老塔的影像风格初现端倪。女医生在树林的主观镜头,梦幻到让人窒息。这个镜头要是放在2023年的今天,结合某些言论,得到的评论恐怕会是“啊,好晕,晕死了。这么晃,不会拍就别拍。”~等等之类的,乐。第一场戏的调度就很精妙。开场全黑,中尉和大尉隐藏在黑暗中,好不严肃和庄严啊。可当十几岁的少校出现时,却是大面积的光亮,形成鲜明对比。如此一看,前者略显可笑,也消解了这种好奇,从而不用任何神秘与严肃的手段,直白的将现实展示给观众。对,这就是战争,一个孩子,侦察兵,少校。最后伊万在奔跑,老塔对伊万的寄托根本不是什么青梅竹马的女孩。伊万越过了她,他追逐的是触摸不到的阳光。

一部现实主义作品:①讲述了战争孤儿伊万不顾长官命令,坚持执行侦查任务而就义的故事。②多义性,除伊万故事外,也有上校与大尉追求同一女军医的支线,最后,大尉将军医调离前线,而上校也战死了。这对伊万的故事并无推动作用,其目的更在于表现战争对人性的压制。③长镜头、场内调度,例如二人执行任务回来后,地堡内等待伊万,军医进来走到前景,上校走到中景与其对话,而大尉却在景深处喝酒。一个稳定的三角关系,支配者却是景深的大尉,前景的军医成了两人的目标。塔可夫斯基的长片处女作是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却已经遍布形式主义。摄影的高对比、低调,布景,不稳定光源的运用,梦境,伊万在地堡中的战斗、结尾的集中营场景中的声画对位……

获得奖项

  • 第23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23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主竞赛单元
  • 第27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27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金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