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生活(1960)

La dolce vitaUP:2021-04-18

《甜蜜的生活》(义大利语:La Dolce Vita)又名露滴牡丹开 ,是一部1960年意大利电影,导演为费德里柯·费里尼,是费里尼早期新写实主义与后期艺术电影的分界点。获得第13届坎城影展金棕榈奖。

甜蜜的生活

评分:8.6 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 编剧:
主演: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 安妮塔·艾克伯格 / 阿努克·艾梅 / 伊冯·弗奴克丝 / 玛加莉·诺埃尔 / 阿兰·居尼 / 安尼巴莱·宁基 / 瓦尔特·圣泰索 / 瓦莱里娅·钱戈蒂尼 / 里卡尔多·加罗内 / 伊妲·伽利 / Audrey McDonald / 波利多尔 / Alain Dijon / 米诺·多罗 / 劳拉·贝蒂 / 尼可 / 恩佐·塞鲁西科 / 恩佐·多里亚 / 恩里科·格洛里 / Adriana Moneta / 莱克斯·巴克 / 贾可·塞纳斯 / 娜迪亚·格雷 / Giuseppe Ad
类型:剧情 / 喜剧
片长:174分钟地区:意大利 / 法国
语言:意大利语 / 英语 / 法语 / 德语
影片别名:露滴牡丹开(港) / 生活的甜蜜(台) / 豪华生活 / The Sweet Life
上映:1960-02-04(意大利)
IMDb:tt0053779

主题

马切洛是20世纪50年代末在罗马的一名记者,他在寻找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的同时,还报道了有关电影明星、宗教幻想和自我放纵的贵族的小报新闻。马切洛面临着生存的斗争,必须在两种生活之间做出选择,这是新闻和文学所描绘的。马切洛在罗马蓬勃发展的流行文化中过着奢侈、名望和享乐的生活方式,描绘了马切洛被女人和权力分散注意力的混乱和频率。一个更敏感的马切洛渴望成为一个作家,在当时的精英、诗人、作家和哲学家中领导一个知识分子的生活。马切洛最终既没有选择新闻,也没有选择文学。从主题上讲,他选择了过度和受欢迎的生活,正式成为一名宣传代理。

影片的主题是“主要是咖啡馆社会,在战后意大利的废墟和贫穷基础上重建的多元而辉煌的世界”。开场时,一个工人耶稣的石膏雕像从直升飞机上悬挂下来,飞过古罗马渡槽的废墟。这座雕像正被带到流行音乐中。在梵蒂冈。记者马切洛和摄影师帕帕拉索乘坐第二架直升机。耶稣的象征意义,伸展着双臂,仿佛在头顶上祝福整个罗马,很快就被“新”罗马的世俗生活和新现代建筑所取代,它建立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经济奇迹之上(其中大部分都是在罗马南部墨索里尼风格的地区Cinecitt_拍摄的)。在众多的场景中,在人物中放置宗教图标,展示他们的“现代”道德,受到蓬勃发展的经济和新兴的大众消费生活的影响。

简评

20211218,小西天,费里尼《大路》《八部半》《甜蜜的生活》三部连刷,对费里尼已经顶礼膜拜了。跟随一个记者的视角,看到了上流社会的奢华糜烂,看到了富有朝气活力的女明星趋附于男人的命运,看到了民众对宗教的狂热,看到了美好婚姻掩盖背后的绝望痛苦……真实呈现,却又参与其中,入世和出世相得益彰,各部分之间的人物故事在前半部分似乎无关联,在后半部分却又行云流水,不着痕迹地被连接起来,不愧为大师手笔。对于大场面的调度和指挥,记得费里尼在自传里说,他很享受拍电影时自己掌控一切的感觉,对于观众来说,他的魄力在大荧幕显露无疑。片名《甜蜜的生活》与影片内容构成巨大反差,无比讽刺,可是安稳的家庭生活,或迷醉式的沉沦放纵,或独自寻求精神的富足,或对于宗教的信仰,哪种生活是甜蜜的呢?平静后是恐惧,迷乱后是孤独……

前半部分的主题是错位,费里尼在不同场景中错落有致地将相似的造型/机位和相斥的语境/情感进行重叠和比对(飞翔的基督像和被举起的美国女星、独守空房的女性和被追逐的幻影都是典型例子),把演员走入其背景、材质被赋予其含义的过程孤立地暴露在破碎情境发生重合的地方,同时在同一个场景中事物间强烈的对比(强调这种重叠的荒唐)一直存在于边缘部分,而这种手法逐渐变得隐晦、内向(主角愈发接受了错位的秩序)错位的过程被揭开之后,演员便无法躲在幕布之前,人物一旦意识到自己是如何被嵌在他荒唐的生活当中,迎来的只会是本不存在的真实或不可承受的虚无,后半段的主题即为错位暴露后的毁灭,只有彻头彻尾的演员——是摄影机的产物也是摄像机的母亲,才能片刻地寻回“真实”,纵情宛如世界静止,而知识分子的苦思除增加苦痛耻辱外大抵无济于事

延续雅克塔蒂的夜晚到了清晨,我们发现所有人,即使那些不做多想的,那些相信上帝的,那些生活纯洁的,那些快乐美丽爱的,那些老而健硕的,那些哺育的、都害怕寂静。像熟睡的婴儿一样,希望紧紧握着母亲的手。求爱不过是这种握紧形式在地上的零星分支;是,在众意向里只有它接近,其它都不是,扫地、住宅、书、孤独……都不是。费里尼由于要表现这个主题,那些神圣的技巧、构图,都像扔给狗啃了一样的狂躁。宋词人写这些,形式美得病得什么似的。费里尼在他的优美神圣体系里狂躁。有点,不太抽象。抽象在故事上了,真就是故事本身,那几个人叠在一起很抽象让我有点五体投地。最可敬可叹的应该是爱啊多种多样,情人、妻子成分皆复杂,甚至孤独、寂静也不一般。可敬可叹,这话费里尼自己没说。不管在哪个时间段里怕寂静都是怕寂静

无处不在的拍摄将人的隐私权彻底抽干,然而摄影机与新闻报道却并未成功承担任何监督校正的功能,在被曝光之下人们的生活依旧腐化败坏,空虚、混乱与荒诞只会愈加严重。雨中寻圣母一场表达了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荒诞狂欢,被人们拆解分占的树木就好似被肢解的神圣。无主线,不过是借新闻记者的视角把社会事件、朝三暮四的情感生活与无休无止的中层、上流醉生梦死的聚会给松散地贯穿起来。三个小时的冗长细碎的生活片段累积、缓慢随意的节奏(故事往往有头无尾)、密集而零散的对白(配合着粗糙的后期配音)也许是为了让观众实在地体会到如此甜蜜生活的腐坏与空虚本质,如果是这样那影片无疑是做到了,我们会经历着同主人公一样的令人困惑、厌倦的折磨。

在意大利喜剧片榜发现费里尼的这部佳作,前半程我以为它是荒诞喜剧,是悲剧内核。我被女明星头顶小奶猫在巷子里喊男主的镜头吸引,为两个人在大喷泉里瞬间由夜转白着迷,它们充满了灵性。后半程我不禁又认为男主把自己甩入了一场闹剧无法逃离,好友自杀以后男主来到楼下,楼梯的那个镜头深深吸引了我,仿佛一个漩涡让他们迷醉其中再也逃不掉。指树为圣母,贵妇人离婚后的脱衣舞秀,与乡村餐馆纯真小姑娘的短暂相遇,亦或是最后被捕捞上岸的大鱼,无一不令人唏嘘。纸醉金迷莫过如此,黑白片加强了灵魂迷路的悲情与冲击感。再次想到开场那一段,直升机吊着耶稣像俯瞰众生,他们在这座永恒之城曾经逐梦,但终走不出放纵直到迷失、丧生。

从电影和导演的角度,是耶稣像飞越永恒城,俯瞰众生百态;从故事和角色的角度,是怪鱼上岸惊醒人间梦,盯着这个告别的世界,犹如马切洛盯着过去的生活和理想,难以瞑目,但“已经死了三天”,是彻底死透(绝望)了。正如费里尼本人所说,他的片名不是要表达“甜蜜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甜蜜”。生活本身很苦,是那些偶现的甜蜜和希望时刻在拖拽着人向前,但一次次被打醒(最甜的喷泉戏后挨美国男人的拳头巴掌是最明显的意指),最终苦过了头,就再尝不出蜜的甜了——对岸女孩的声音被生活的浪涛遮盖,他再也回不去了。至于观众看着这一步步的坠落,是把自己带入耶稣像还是死鱼,就看现实生活中是否足够幸运了。ps. 狗仔队paparazzi词就源自此

#2020SIFF#个人最喜欢的费里尼前三之一!足够完整足够丰富精彩,目不暇接的意大利上流社会风情画,真的像卷轴一样在你面前徐徐展开。之所以说是卷轴因为他打破了传统叙事,在这里除了作为观察者的男主角外,没有一个女主角,没有一个主体故事,你只是和这个沉默却又迷人的男主一起,坐上一辆一辆车,从一个场景进入下一个场景,经历下一个故事认识下一批人,然后再又离开。像是男欢女爱游园会?这种像微缩人生一样的流动性太妙了。但又那么优雅那么悲凉(简直想给它冠名过于喧嚣的孤独?)可以预见到伍迪艾伦从这里获得多少灵感啊。男主是永远的观察者,他进入一切又抽身离开,这样的角色在费里尼电影里频频出现,我很喜欢这种视角。费里尼的自我重复也散落各处,第一个故事几乎是小型卡比利亚了。啊,言语无法描述这三个小时,希望找机会再看一遍。

这部非常不费里尼,除了看似典型的无效对白和结局的重要性——这两种标志特征外;它反而有些布努埃尔的趣味。甜蜜的生活真的甜蜜吗?在被自己破坏掉的浪漫里,男主在那些规整而疏离的取景中一步步远离自己的天使。当直升机吊走了耶稣像,双目圆瞪的怪鱼死在沙滩上,男主心中的一部分信仰也死了——这不一定是宗教性的,而是被纵欲与贪念腐蚀的生活,或者说这是像那不曾被真正目击到的圣母玛利亚,一切都是闹剧,剧场下起了大雨,雨淋死了大病之人。这是暗涌在奢靡生活之下的蠹虫,那些虚伪、言不由衷和虚情假意。当然,在对男主游离于职业与爱情之外的空洞虚无的生活的解读之余,还有除开对一些元素并置的关注之外,我认为这部片子还需要一个现代酷儿理论的视角来解读。那些不符合传统男性气质的男性角色,还有那些东方面孔,我想也是需要特殊关注的。

费里尼影展第三场,看完了1960年的《甜蜜的生活》。我提前读了剧本,所以知道它一共分为12个部分,费里尼自称是“电影报”,所以如果不了解这个结构,3小时长度一定会看得很煎熬(而且腰疼)[哈欠],而我却完全享受在文字转成图像的乐趣中,竟然一点也不犯困[跳跳][转圈]在这部电影里能看到资产阶级奢靡颓废的生活方式,讽刺了无孔不入的狗仔队(狗仔队一词就出自这部电影)和癫狂的集体信仰。片头直升机吊着耶稣像、西尔维亚在罗马喷泉里沐浴的场景非常经典,太美了。至于片名,费里尼曾说其实应该是“生活的甜蜜”,而不是“甜蜜的生活”,但后来这个片名成了一个固定词组被写进了字典中。[吃瓜]在电影放映前,还有一个简短的开幕仪式,意大利使馆的人也来了。

看完后回想《绝美之城》,发觉索伦蒂诺刻意强调情绪、淫乱方法之浅薄。低机位重塑空间,同小津用帕特农神庙的空间-角色理念挤压人物;平视机位则是费里尼透过重重烟障后对罗马细致入微的雕琢;俯视机位最贴合费里尼的目的性,——事无巨细的审视、思考。内核与安东尼奥尼《奇遇》相近,但费里尼注重意识的释放与外化(如飞走的基督像、死去的怪鱼),幻灭感无限制被放大,继而足以吞噬整个高速迁跃的环境与时代。费里尼把个体的孤独、虚无逸散全罗马,诚如李安《卧虎藏龙》中借李慕白之口所言:“我始终被一种寂灭的悲哀所环绕”“当你握紧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所以马切诺生活的滞步不前与情绪并无关系,而是费里尼关涉人类历史唯物主义后做出的必然性抉择,展现出来的史诗感和费里尼的大师情怀则是《八部半》也无法匹敌的。

毫无疑问代表着费里尼电影拍摄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与之前的创造出的故事不同,这是一部没有采用直接明确主题的叙事准则的影片,那些或许存在着的“讽刺”也是暗藏于对罗马生活的捕捉之中,能感知的具体情节已经被淡化许多。某种程度上延续卡比利亚之夜,却又将此类新现实主义进行一种“再创造”,目光对准上层社会的一系列疯狂活动,在包含群像的同时又不忘经典“费里尼式”元素:极具特色的情景构图还有马戏团的插入。没有支撑力的信仰、空洞的放纵、无聊的消遣这些能充当“批判点”的东西也在这种跳脱的节奏之中拥有了可以体现电影这种艺术“现代感”的能力。最终要在这些虚无之中堕落的不只有那些处在看似甜蜜生活之中的人们,还有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与幻想,这种幻灭依然还在当前的语境之中发挥着作用,无论何时我们似乎都处在将至的沦陷之中。

比起之前的“女性防骗宣传片”这一部开始费里尼开始转向对于内心世界的探讨。感觉60年代的意大利和这些年我们的生活环境很像,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探讨“生活是什么”的哲学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试图探索自己的内心,是用激情燃烧生活还是用理智构筑生活?或者是像浮士德一样永恒探索人生的意义?这部《甜蜜的生活》给出了太多太多的思考素材(激情与诱惑、好友自杀、情人吵架、父爱缺失、声色犬马等等),并且在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中,少女挥手微笑着,将她的目光从男主背影的方向移向荧幕正中央,凝视着荧幕外的我们,引导着我们去认真思索“生活是什么”“我要如何生活”,这处理简直太太太太棒了!顺便说一下,为啥豆瓣要把这一部列入“意大利喜剧片top”…

获得奖项

  • 第5届意大利大卫奖
    第5届意大利大卫奖
    获奖:最佳导演
  • 第2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2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第1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1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Film from any Source
  • 第13届戛纳电影节
    第13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主竞赛单元
  • 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黑白片最佳服装设计
    提名:最佳导演 / 最佳原创剧本 / 黑白片最佳艺术指导和布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