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终点(2015)

The End of the TourUP:2021-04-22

旅行终点

评分:8 导演:詹姆斯·庞索特 编剧:唐纳德·马格利斯 / 大卫·利普斯基
主演:杰森·席格尔 / 杰西·艾森伯格 / 安娜·克拉姆斯基 / 麦米·古默 / 琼·库萨克 / 朗·里维斯顿 / 米奇·萨姆纳 / 琳赛·伊丽莎白
类型:剧情
片长:106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旅程终点 / 当旅程结束时(港) / 寂寞公路(台) / 作家上路了(台) / 大作家有嘢讲(港) / 旅程末端 / 两心相依
上映:2015-01-23(圣丹斯电影节)
IMDb:tt3416744

旅行终点简介

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畅销书《无尽的玩笑》作者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杰森·席格尔 饰)和《滚石》杂志记者(杰西·艾森伯格 饰)一同踏上新书全国宣传之旅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第31届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杰森·席格尔 第31届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剧本(提名)唐纳德·马格利斯 第2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年度冷门佳片(提名)

简评

话唠电影,看之前要做好心理准备。看的时候要集中所有注意力,是比看一般商业电影更累的。看的过程中,我屡次按下暂停,回味并记录台词——华莱士说的话,作家的思考、焦虑、误被认作是惺惺作态的谦逊,以及最后在看透后透露出的对虚无的害怕。演员演的特别真实,感觉就是这位大块头、笑起来很憨厚,说话慢悠悠充满哲思、善良又真实的作家本人。许多年后,记者在朗读会上的总结也很动人,敏感的人总是感到孤独的,因此才会诉诸笔端,需要倾诉,需要交流。不管是怎样的交流,只要是呈现真实的自我,都会从中得到一些力量,感到不再那么孤独。“和大卫一起的日子,提醒我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而非让我从中解脱,那让我感觉不那么孤独了”。很多台词都很耐人寻味,值得二刷。

完全是在以一本书(想象性)的方式将华莱士画出来。话痨片就有这样的魅力,它绝对不算艺术性电影,如果是老老实实的话痨,更不会有什么实验先锋可言。可话痨片这种东西是远在电影进行自我探索之前、人类更原初的那个东西:坦诚(虚伪),脆弱,思考,文字的(非视觉的)。华莱士在片子里既是在被造神(在日常生活里也百分百对文字的敏感和出口能言的幽默),也是被揭面(采访与被采访本身就要彼此侵犯到这种地步才能将质疑喊进骨头与脑髓里)。他浸泡在现代文明,可和人间又似断似连。他会轻易地意识到自己的无能,尽可能掩藏文明带给他的善意,而又对恶意缺乏防备。在读华莱士之前,这部电影是个非常好的入门,因而能从天才、疯狂中,看到焦虑与欲望拯救自己的软弱决心

曾经看到朋友发关于《旅行终点》的朋友圈状态,因为附图海报让我一度误以为这是部音乐题材的爱情片。最近在自己的《智能大反攻》观影记录提及本片(四部未看片子其中之一),于是就当做自我推荐找来观影。—— -…比如《虎胆龙威》?-《虎胆龙威》第一部吗?很棒的电影。-不,是超级赞。-是最顶级的,太好看了。-没错。—— -《危险机密》是什么片?……-《球场古惑仔》如何?-不要。-那是,呃,谁来着?-亚当·桑德勒。-《断箭》怎么样?不用动脑子的肌肉片,爆炸大场面什么的。-我看过那部。-你已经看过了?-是的。……不过你们想看的话,我再看一遍也没问题。—— 他们看完《断剑》从影厅散场的段落,注意到《勇敢者的游戏》和《理智与情感》的海报。-13231

跟着卷老师莫名在影片最后眼眶湿润了。原本感觉是一部非常带有个人色彩的电影,或者说背景感很强的电影,不是那么容易使观众产生共情;但是当作家最后一晚打开记者的房门跟他阐述那段心路历程的时候,一下子让人情感喷发:这是每一个孤独的文明的人所共同经历着的,眼下的一切看似是我们自由意志选择的生活往往只是因为“the alternative was not better”的被迫决定。loneliness是只属于读书人和思考者的特有经历。电影总体基调还是比较blue的,不建议脆弱的朋友在低落的时候观看。

没有起伏的剧情,没有精心的构图场景,好像连化妆道具和服装都省了…是全靠对话撑起来的电影…这种形式其实也是不错的,就像某三部曲,还是可以把人看的津津有味的,但是,大概是他们说的内容,没引起我什么共鸣吧…一直在讨论孤独,还觉得自己人间清醒,我觉得如果不是你们文化人太端着了,以至于不接地气,那就是你们所谓的中产阶级闲的慌吧…整天整天无所事事的讨论孤独,对于忙碌生活,努力活着的人是不存在的,偶尔想起伤春悲秋足够了…

这部有没有感触还蛮主观的,因为很多道理是通过主人公直接讲述而不是一个故事来呈现。贴上公路片的标签我觉得有点牵强,“旅途"不是矛盾本身,而转换地点后角色意识到自己和对方的问题才是矛盾的激发点。看完甚至想去弄本《无尽的玩笑》可惜没有中字!也许现在很多人都是沉迷于电子产品失去自我而不自知,这种便捷工具对我们长久以来的危害也许堪比毒品,但平凡的我们就只是在赛博世界中虚度光阴,或许在电子时代回归生活本身,回归纸质阅读也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明智之举。

本片更像是介绍作家戴维的传记片,它引导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戴维以自己的孤独排解了我们的孤独,为何终究他又选择了死亡?我们不妨依据滚石记者与作家戴维之间的对话来对一问题稍作分析。如果说一个人选择死亡是因为痛苦,那么,戴维可能是因什么样的痛苦,才走上轻生的道路呢?戴维当年凭他那本畅销书《无尽的玩笑》虽已声名鹊起,但名利并非他写作的主要目的,甚至,巨大名利让他更感到孤独。

我想喜爱电影的我们大概都看过不计其数的真实故事改编。但是在这些真实故事的描绘中,这段故事是多么普通却又多么的难得。两个同频共振的人在一起聊他们的人生,探讨他们的内心想法,交换着看世界的角度,就在一次次谈话中,我们看到了志同道合,也看到了观点的碰撞和价值观的摩擦。就在这普普通通的日常中,在录音机的转动中,他们被彼此触动。同频的人处在不同的阶段,似乎比其他人更了解对方所想和所追求的。最后的悼念词中,记者说华莱士的书让他不觉孤独。一段奇妙的遭遇,一段诚挚的友谊,一段旅行的终点。

片子以对白主导,最好的话痨片,两个男人的聊天大多数时间很随意,但你一不小心就会被一些小细节击中,比如暗示大卫·华莱士抑郁症的地方,比如人生的孤独,孤独的人大多如此,其实谁没有感受过孤独,只是有些人憎恨他,于是努力的轻易忘记那样的时刻,另一些人未尝不想如此,但因为自身的敏感和一触即碎缺失自我保护的能力,便只能在漫长的孤独中感受他并寻求和解,然而那个终点却并不存在,所以他们漫不经心的对话,仔细去听了,就很容易感同身受。有些人在生命中虽然只有短暂的交集,但在相交的那个点上,他们知道那一刻彼此不是孤独的。

想了很久不知道看什么,想起看了个开头的这部。很短的一场旅行,我太能理解最后两人漫步在雪地里,记者说着我不想回去,而作家说,我知道,但你该回去了。记者永远是贪婪的,这群人更多时候是太孤独而害怕留不住什么,从而拼命地张开手掌去抓,很多年后再听那台录音机,发现抓住的也还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孤独。但最珍贵的是瞬间吧,某些听者与说者都无意的、迸发出来的本真瞬间,那才是交流最终要抵达的地方。感觉人生就是,说着话说着话就过去了,有人听还挺开心的。(PS:卷老师真的太像猫了……)

虽然对这种题材没耐心看,但中午吃饭时随便看着,故事比较吸引就完整看完了。我看到很多有做些事的人说自己一无是处、哪里糟糕,我只想说我即便比你们糟糕多了但我也不会说自己一无是处,因为我知道我还是有好的地方。很奇怪的是我能跟两位主角有共鸣地方,这就是人的共通处?无论是有钱没钱,因为大家都有不一致的一面,尽管我是极端的不一致。对于自己感到劣势或者害怕等的情绪能表达出来让我看到自己影子而不是单纯大叫表情做的很大,我往往会觉得很会演。但还是一句,看了很多话都忘了,即便有同感

美式生活、成为关注,从头到脚的探讨,两人在呼哧而过的汽车上的对话,好几场深入的对话很受感动。几个喜欢的points:《滚石》杂志记者在片尾讲到《无尽的玩笑》的作者提醒他了生活应该有的样子是什么,让他感觉不那么孤单。记者请作者吃M记。记者在离开前用录音机记录下来房间的摆设物件。作者给记者的车除雪。艾森伯格你能不能改改驼背的毛病。看完之后我觉得自己可能太过于关注影片两人的互动,而忽视了书与这部电影的联系,至少华莱士他对生活持悲观态度这点有察觉到。

获得奖项

  • 第31届独立精神奖
    第31届独立精神奖
    提名:最佳男主角 / 最佳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