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二世(1924)

Sherlock Jr.UP:2021-11-29

《福尔摩斯二世》(英语:Sherlock Jr.)是一部1924年的美国无声喜剧电影,由巴斯特·基顿自导自演,克莱德·布鲁克曼(英语:Clyde Bruckman)、让·哈维兹(英语:Jean Havez)和约瑟夫·A·米切尔(Joseph A. Mitchell)编剧。1991年,本片因其在“文化、历史和审美方面的显著成就”,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列入国家电影登记部下属的国家电影保存委员会保护电影名单。2002年,美国电影学会将其列为“AFI百年百大喜剧电影”榜单第62位。

福尔摩斯二世

评分:9.5 导演:巴斯特·基顿 编剧:让·C·阿韦 / Joseph A. Mitchell / 克莱德·布鲁克曼
主演:巴斯特·基顿 / 凯瑟琳·麦奎尔 / 乔·基顿 / Erwin Connelly / Ward Crane / Jane Connelly / George Davis / Doris Deane / Christine Francis / Betsy Ann Hisle / 丘比·摩根 / Steve Murphy / John Patrick / Ford West
类型:喜剧 / 动作 / 爱情
片长:45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无对白
影片别名:小私家侦探
上映:1924-04-21(美国)
IMDb:tt0015324

福尔摩斯二世简介

影片的男主角基顿(巴斯特·基顿 Buster Keaton 饰)是一名乡村影院电影放映师,他喜欢阅读侦探类的书籍,经常幻想自己就是一名像福尔摩斯一样的大侦探。一天,他把价值一元的巧克力糖谎称四元送给女友凯莎琳(Kathryn McGuire 饰),不料被情敌趁机陷害,说基 顿偷了别人的手表拿去当才有钱买巧克力。凯莎琳相信了谗言,遂将基顿赶出门外,并取消了二人之间的婚约。基顿查访之后,发现情敌才是偷表典当的家伙,但却苦无证据洗清冤情。某日,基顿在放映电影时,发现银幕上的故事竟和他的遭遇同出一辙,而且人物也雷同,唯一不同的是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上流家庭而已。基顿边放映电影边沉溺在电影之中,于是走出放映室,从观众席走入银幕之中逮捕情敌罪犯。可是进入银幕后的基顿却四处碰壁,一筹莫展.随着场景的变化,银幕上的映象不断从幻想变成事实……

简评

8/10倒放、微缩模型、精巧的道具结构:影片完成背后的精妙设计令人称绝。剪辑技术更是完美,若不反复看几遍摩托车过断桥一段和基顿进入银幕的镜头,根本看不出来所运用的matting技巧。抛开有关Arbuckle在影片中参与度的争议,基顿不使用特技演员,甚至在摩托车一段中自己替代另一位演员摔倒的艺术精神很令人敬佩。影片用景框中的冲突制造笑点并推进叙事,是默片常用的技巧。将梦境与现实放在同一景框中也并非基顿本人所创新,而是拜赐于Arbuckle的启发。插入镜头和特写镜头对故事进行解释也是格里菲斯们早已“研发”的技巧。但是本片可以把诸多元素融合在一起,而且叙事结构如此接近后来有声电影:既没丢失默片不受声音局限的影像自由,又通过用non/diegetic的片中片的音乐来确保了叙事的流畅度、明确了时间跨度

一位电影放映男孩的奇幻梦境与爱情保卫战。99年前的电影,打破了电影屏幕与观众的距离,梦境里的男孩直接进入了电影银幕中,化身侦探破得案件找回爱人。基顿式喜剧短片,完全为了展示奇异的想法,奇妙的机关而串联起的小故事,基顿的勇敢和幽默齐名,很多桥段都以特别惊险的方式展示。在梦境中主角进入不断变换画面和音乐的银幕无所适从以及独自一人在摩托车头上行驶的桥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被征服了。

好精彩。追逐戏很好看,夹杂着杂技,魔术,舞步,变装,飞车换人,还带点闷蛋喜剧感觉。转场忒惊艳了,梦里出窍,入画填补了片中人物(伍迪紫玫瑰可能受此影响),进入片中移步换景,玩了一处机关骗中骗,十三号球留到了最后,又上演了水上浮车的怪异浪漫。而拉回现实,梦中修改了正放映片中的情节,但事件解决与梦、与主人公、与放映影片却无关联,又有点黑色。最尾男主与片中银幕互动学习撩妹,紧接着通过画框对望画外互动,双层观看,形成嵌套互动

“有谚云:不要试图同时做两件事并期望对两者都公平。这是一个尝试过的男孩的故事,在小镇剧院担任电影操作员时,他也在学习成为一名侦探”。提起默片时代的喜剧大师,99%的影迷想到的一定是查理·卓别林,而巴斯特·基顿这位同时代的大师却少有人知。只有看过巴斯特·基顿,你才能明白一件事——成龙的功夫喜剧风格原来并不是独创。作为一部45分钟的小品级作品,绝妙的剧情推进让人喘不过气,垃圾堆翻钱、打台球、四轮刹车等桥段喜剧感拉满,搞笑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卓别林。但基顿更为精彩的是他的动作戏,尾行跟踪、跳窗变装几段真的绝,拼命程度丝毫不亚于成龙,从二楼楼顶拽着道闸栏杆跳上车,踩香蕉皮硬生生地平地摔等等,追逐戏中那段骑摩托车更是胆大。基顿在“武戏”部分的流畅程度简直是教科书级,甚至不夸张地说能把成龙按地上摩擦

看了两遍过程中折服于基顿跨时代的想法构思第二遍和她在KFC看的结尾基顿看着镜头掏出戒指的时候我也拿出来半年前淘到的vintage戒指给她,镜中镜的感觉她说她不知如何说是好…生活就是时时刻刻不知道如何是好哇!那枚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到钻石的戒指比我简易的戒指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但是我觉得有一样的——它们某种意义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正是这份“独一无二”让我有想做下去的念头可是基顿没有讲出:我爱你!我也没有讲出,我不知道是由于羞涩还是紧张…可能两者都有吧但是我想…嗯我会讲出来的就像“福尔摩斯二世”笨拙的去侦探,巧妙的化险为夷…却最终真相大白!这种“笨拙”是美的…爱也是!(爱你!s)

这是怎么一个牛逼了得!把电影这个物体化为现实的影射,用无比精妙的场面调度和动作戏的设计使得这个梦中戏多了“特效大片”的色彩。(到现在有些镜头都让人直呼卧槽)而且在充分的想象力过后,电影又照进了现实,最后的电影与现实的互文是电影技术无论怎么发展也抹不去的电影片段的瑰宝,它把电影和现实的二维空间延伸到了加上情感的多维度。无论是从感性还是理性的角度,这部100前的电影都值得没有任何保留的五星!

像卓别林以及这部黑白喜剧默片主演一样,喜剧演员就是特技演员甚至是导演。除了需要巧妙构思,不显刻意地制造巧合,想象力和执行力,还需要冒险精神。整部电影行云流水,有让人发笑的片段,不落俗甚至很精妙。戏中戏以及摩托戏的片段绝佳,配合音乐,再通过人物动作衔接场景,没有电脑合成,却能充分利用人与事物的关系,制造出仿佛特效的镜头。幽默是种天赋,巴斯特基顿无疑天赋异禀。

除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大侦探《福尔摩斯二世》破案靠的依然是底层劳动者的劳动力。然而,像《七次机会》那样,不管是罪犯,还是侦探,爱情「珍珠项链」与追求爱情也依然是电影(时间性链环)的内生逻辑和电影人(时间性存在)的内驱动力。在这部被《开罗紫玫瑰》效仿和致敬无以伦比的杰作里,基顿以虚构的「电影」艺术和真实的「电影人」生活终于将爱情与电影的「同构」关系点明,并用婚姻关系将二者「同框」统一:想要尝试同时做好「炮制美好幻觉与揭露丑陋真相」两件事的小镇《剧院》电影放映员不仅正在《鬼屋》同时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件事,而且「不负众望」都能做好。不过,无论是电影人「灵肉分离」介入电影捍卫「爱情」主权,还是大侦探《福尔摩斯二世》被「小毛贼」扫地出门,也都在尝试同时「传递暗号」提醒观众,天才正在失去自主权。

好看!以前老是片面且狭隘的以为这种黑白老电影也就那么回事。这一次连看两部才发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因为黑白,所以对整个电影的构图布局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没有对话语音,所以对演员的动作要求表情管理肢体语言更加严格。巴斯特·基顿不愧冷面笑匠的大师称号,把一个单纯善良但是又充满幻象与希望的电影放映师演绎得惟妙惟肖。而且电影里的各种创意构思经典镜头也是层出不穷,哪怕后世已经有很多类似的模仿或者致敬,但是现在看来依然不觉得这部电影里的经典有丝毫的褪色与过时。

日光之下无新事,当你一边惊叹于基顿在《福尔摩斯二世》的动作设计,比如多次巧合下的追车戏,一边会认同成龙电影只是半个多世纪之后的再现复刻。除了精彩的动作戏,电影还出色地使用了戏中戏的剧情结构,观众在看基顿,基顿在看或者演另一部电影,蒙太奇运用让视角切换非常自然。情节上,银幕故事重述和放大了情节,让银幕外的故事成为铺垫。片子同样也有设计过的小道具(类似《将军号》中的军服),13号台球就发挥了多次作用,不仅调动了观众的紧张情绪,还成为追逐戏推动情节的关键,同样,1元(或者4元)的巧克力,银幕下的表和银幕上的珍珠,也有相同功效。

太牛了!竟然用到了戏中戏,差不多一半左右的戏是基顿在剧院放映室熟睡时作的梦。使用了梅里爱双重曝光的技术,梦境中的他脱离了自己的身体看到银幕上发生的事情甚至可以摇晃他本人以提醒自己。更加佩服基顿的想象力的是,梦境中的他竟然可以穿透银幕,进入银幕中的世界。随后,摄影机推过去,把放映的电影银幕推成占据整个画面,于是基顿便在银幕世界中成为了福尔摩斯二世。银幕中和银幕外的故事差不多一致,人物都一样,都涉及到偷窃(珍珠/手表)来赢得女子芳心的行为。现实中被真正偷东西的情敌栽赃陷害,而在梦境中基顿终于可以化身福尔摩斯抓捕真凶了。骑摩托车的戏还有追逐戏调度非常娴熟,令人惊叹。结尾从梦中醒来,看着银幕里的爱情故事现场学习,向女孩求婚,并亲吻,最终抱得美人归。梦境与现实互补,电影与生活重叠,元电影,自反。

用40多分钟讲述了一个妙趣横生,让人笑声不止的故事。默片时期的电影就像在眼前展开了一本流动的小说,基本用演员的动作去表现情节。不像现在的喜剧喜欢用夸张的剪辑和音效,来增强笑点,也没有段子式的对白,基顿使用字幕卡的次数比卓别林还少。那时候的电影,更能让人安静地去观看。现在很多商业片在视听这块变得粗糙了许多,仿佛是为了刺激观众的感官,适得其反的结果就是看过之后就不太记得讲过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