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1972)
《索拉里斯星》(俄语:Солярис,英语:Solaris),又名《飞向太空》。台湾译作索拉力星,香港叫作星球索拉罗斯,是改编自波兰小说家史坦尼斯劳·莱姆于1961年的同名科幻小说的电影,1972年被苏联电影大师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搬上大银幕。另外,《索拉力星》亦在2002年被美国导演史蒂芬·索德柏改编成同名电影。
评分:8.6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编剧: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弗雷德里克·格伦斯廷 /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主演:纳塔莉亚·邦达尔丘克 / 多纳塔斯•奥威戴斯 / 尤里·贾维特 / 弗拉迪斯拉夫·迪沃哲斯基 / 尼古拉·格林科 / 安纳托利·索洛尼岑 / 欧嘉·巴内特
类型:剧情 / 科幻 / 悬疑
片长:167分钟地区:苏联
语言:俄语 / 德语
影片别名:索拉里斯 / 星球疏拉利斯 / 梭拉丽斯 / 索拉瑞斯 / Solaris / Solyaris
上映:1972-03-20(苏联)
IMDb:tt0069293
主要人物
- Donatas Banionis(英语:Donatas Banionis) 饰 克里斯·凯尔文(Kris Kelvin),心理学家
- Vladislav Dvorzhetsky 饰 安里·伯顿(Anri Berton),飞行员
- Sos Sargsyan(英语:Sos Sargsyan) 饰 吉巴里安(Dr. Gibarian),太空站心理学家
- Jüri Järvet(英语:Jüri Järvet) 饰 斯罗特(Dr. Snaut),太空站科学家
- Anatoly Solonitsyn(英语:Anatoly Solonitsyn) 饰 萨特瑞斯(Dr. Sartorius),太空站生物学家
- Natalya Bondarchuk(英语:Natalya Bondarchuk) 饰 哈莉(Hari),凯尔文之亡妻
电影情节
第一部
索拉里斯星被第一次探索,人类宇航员声称在黏稠的雾气和异星的海洋中发现了以粘土形式存在的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然而科学家们组成的委员会认为那一切都是幻境。即便如此,人类对索拉里斯仍然毫无了解,无论形成的所谓“索拉里斯学”,亦或一切猜测,都无法得到印证或否认。因而对索拉里斯的探索陷入极度的困境,热情减退,太空站从昔日八十五人逐年减到了三人。
后,围着索拉里斯公转的太空站突然与地球失去联略,太空人心理学家凯尔文·克里斯被派遣至太空站了解情况。当他到达时,发现太空站内一片狼藉,种种异象发生,太空站似乎并不欢迎他的到来。斯罗特坚称太空站上只有三人,亦对其余一切讳莫如深。他告知驻扎太空站的心理学家吉巴里安已经自杀,并模糊地提醒凯尔文,“听着,这里只有我们三个:你,我和萨特瑞斯。…如果你看见不同寻常的事情,除了是我和萨特瑞斯,请尽量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不在地球上。”
凯尔文回到自己房间,又走出去来到吉巴里安的房间,其门口纸片上画着一个脖子上拴着绳子的红色小人,下面写着:“人类(чЕЛОВЕК)”。吉巴里安的房间内一片混乱,凯尔文通过录像机得知吉巴里安生前留下的录像。录像中,吉巴里安说,“我想你了解了这里发生的一切…这可能只是一个开始;但那很可能会发生在,你和其他人的身上,或许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不要以为我失去了理智…”吉巴里安甚至建议,如果没有任何办法,为了打破僵局,甚至可以选择毁灭索拉里斯星。屋外传来一串铃声,凯尔文关掉录像机,望向深深的黑色窗外,带走了房间桌上的金属手枪。路过斯罗特房间时,斯罗特看着他不安地停留一阵。
凯尔文继续走到一个有着众多黑色洞口窗户的环形房间,四处打望。他敲开生物学家萨特瑞斯的门,后者依然戒备,不让他进入房间。谈话的结尾,萨特瑞斯的房间内跑出一个上下身不协调,似乎是人类的可怜怪物,萨特瑞斯慌忙将其藏起来,不再对谈。此时凯尔文望向窗外索拉里斯的神秘大洋,忽然发现太空站内出现一名女子,从他背后走去,走向一间房间。他打开房间,里面冷冻着吉巴里安的身体。凯尔文回到斯罗特的房间,继续盘问太空站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神经病?你根本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那是一种祝福…”斯罗特如此回答。凯尔文越发不安。
不久,他的房间内出现了他十年前死去的妻子哈莉,向他温柔地走来。凯尔文几乎要失去理智,于是让她留在房间,独自走出。到此,索拉里斯第一部结束。
第二部
凯尔文带着妻子走进载人火箭发射器房间,将妻子锁进火箭,发射向了索拉里斯星。他待在房间内看着火箭完成发射,而喷射的烈焰灼伤了他的身体。他此时方从斯罗特得知,原来星球本身具有强大的能量,环绕的雾气像海洋般包覆着它并制造异象,让每个人类的心理形象物质化,甚至是从未经历过,仅仅存在想象中的内容。而那些内容,是不存在情感的。
夜晚,凯尔文的妻子再次出现在他的房间里,脱下衣服,和他温柔地睡在一起。凯尔文醒来,抱着妻子的衣服走出房间,身后的们却突然传来奇异的声响,哈莉破门而出,浑身是血和伤。哈莉对凯尔文百般依赖,凯尔文内疚下将她抱上床去,取出药物为她擦拭。而萨特瑞斯打电话来,叫他过去一趟;他便将她带到斯罗特和萨特瑞斯面前说,“这是我的妻子。”而萨特瑞斯两人表现得如一开始一般冷漠,试图提醒他,那不是真实的人类。萨特瑞斯冷酷地建议,从她身上取一点血,“那会让你更清醒一些”。凯尔文坚持她是活生生的人,而萨特瑞斯对道,“我觉得这些实验,比在野兔身上试验要仁慈得多。你不赞同吗?”
大洋的波浪继续幻动着,凯尔文向他的妻子展示他生活的录像,他的童年,霜红的秋叶,静静的湖泊,房子,母亲,父亲,篝火,望不到尽头的黑色树林,雪地里的灌木丛和抱着的狗,和含着爱和笑的妻子…凭空出现的哈莉说,“我一点也不了解我自己…我闭上眼时,想不起你的脸。…”凯尔文和妻子在对话中逐渐回忆起发生过的,一两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斯罗特半夜来到他的房间,此时告知他,想用X光传输他们的思想,扫描凯尔文的大脑,传递给索拉里斯海洋。否则,就用之前提到的中微子毁灭哈莉;并约定到图书馆,因为那里没有窗户,看不到索拉里斯海洋。半睡的哈莉听到了一切。凯尔文离开房间,又突然抛下斯罗特急切地回到妻子身边,恳切地说,“对不起”。而此时,哈莉突然说,我不是哈莉,哈莉死了,她服毒自杀的,而我不是。凯尔文说起他妻子的死,太空站上的哈莉留下了痛苦的眼泪。
图书馆的长谈中,三人对人类做出三种不同的阐述,冷静地了解自身,或冷静地了解外界,或感性地,展现人本身的人性。三人的讨论并不激烈,却有古典式的沉缓和厚重。对此塔可夫斯基提出的是一个关于人本身的命题,即人应当如何选择。紧接着故事急转直下,太空站已不能维持自身运转,即将失重,并向索拉里斯的海洋漂去……凯尔文最终离开太空站,看见自己在不舍和纠缠中回到了录像机录影的那个湖边和小屋,他的父亲在等待他。
评论
此片被誉为和史丹利·库柏力克的“2001太空漫游”同样伟大的两部太空史诗影片。然而史坦尼斯劳·莱姆并不认同塔可夫斯基的电影,这是二人对此作品根本上的思想差异所造成的。
影片通过典型的俄式美学镜头所描述的人的内心挣扎和相互欺瞒,其实相化的形式将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里,庸人和天才都一样毫无价值,我们没有兴趣征服宇宙,我们想把地球延伸到宇宙的边界…我们不需要宇宙,我们需要一面镜子…人类,需要人类。”
塔可夫斯基通过影片提出两个观点:人类未能处理好自身的问题,就不应当探索外部;或人类应当探索外部,忽略人性。然而哈莉,却提出第三种观点:凯尔文比你们更有人性,而我快变成人了。在冷战时代,他面临的问题是严峻的对人的拷问,在这种情形下,人对外界的探索能力丧失意义,导演回到了人类本身。
电影主要讲述人类面对未知星球索拉里斯,所透露出对人类自身的迷惘和对人类内心探索的厚重哲学思考。
获得奖项
- 第4届土星奖
提名:最佳科幻电影 - 第25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评委会大奖 / 费比西奖-竞赛单元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24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评委会大奖 / FIPRESCI Prize
提名:主竞赛单元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导演
- 纳塔莉亚·邦达尔丘克演员
- 多纳塔斯·巴尼奥尼斯演员
- 尤里·亚尔维特演员
- 弗拉季斯拉夫·德沃热茨基演员
- 尼古拉·格林科演员
简评
他只是一个会计,不是一个科学家;我们认识了二十年,这交情总该结束了;脆弱……地球不知何故,竟会容忍像你这样的人。科幻哲理片对我总有一种魅力,与本片相比,《2001》有史诗感,《星际穿越》则继承了本片在科幻外表下的情感内核,还有爱,时间,智慧种种。老塔始终最爱人类,崇尚人道,所以在宇宙的海洋中,似乎也像镜子一般折射着人类的记忆,而人类在貌似innovation的探索中,却畏惧承认内心,暴力地对待未曾了解的事物,在孤独中逐渐疯狂。而片中哈莉对自己从哪里来的好奇,不也是人类孜孜以求探索的吗?脱离了人类中心,地球中心主义,宇宙处处是家园,真实与不真实也并非那样界限分明。无波的海洋升起岛屿。水草与通风口的纸条,地球的白气球在宇宙中陡然升起,日本高架桥上的幻影移行与飞船驾驶……巴赫增添了神圣与孤独。
昨天看完已经三点直接睡了。现在醒了……刚看完的时候我对电影的意识部分大概只到达,人如何面对自己的记忆(或者说潜意识的记忆)。现在醒来脑子里出现了电影缓缓流动的画面,又觉着老塔大抵上是在问,你能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能不能和真实的自己相处?那这样一来几个情节就变得有意思了。男主角在太空舱拔腿回去找“妻子”,跟她说我错了。他在梦里轻呼自己的母亲,跟母亲道歉。包括最好父亲那段戏这些事呀……不可就是以前的那个桀骜不驯的他绝对不会做的么。(或者说有些做的慢,比如吵架后了解妻子却三天后才联系导致悲剧发生;明明很爱母亲,只是因为母亲一开始不太接受妻子,就立刻离家出走,等等)所以,以前他是真的不爱她们吗?还是他只是不知道该如何相处?又或者那个“桀骜不驯”本身把他给困住了?不知道…… 很喜欢几个镜头,谢谢啦。
科幻片如果抛却爱和星球迁移不谈,应该谈论的首先是人是什么和人类群体的问题。讨论什么很重要。美国和苏联的世界观确实是不一样的,与其一味地思考外星人与人类共存或者外星人的样子,苏联更多是先思考人类共存人类自身的存在。我很喜欢片子里的“伪科学”,星体也可以是个生命体,这样生命体的存在让人思考了自己作为生命体的存在,挺有意思。很多影评说《飞向太空》与原著大相径庭,我感觉电影本身就不应该纯粹去“讨好”文学党。但我又很好奇原书里克里斯在图书馆学到了什么,我很好奇原书里许多点面形成上帝视角的观念,单纯的电影而言,塔可夫斯基选择的克里斯视角也让人觉得如临深渊。除了用色调展示地球、太空和星球的,我太爱风格化地开车奔驰在东京表现内心曲折那段细节了。如果那天会存在,可以用脑电波发射精神到那个星球大海-
老塔善于讨论常见但易被忽略的概念,如本片中的“羞愧”——逐渐被现代齿轮磨去的人类本能。飞向太空的初心是探秘,实则为“寻找把人作为爱的理由”,可出现的“客人”并不是人,而是从潜意识产生的对所爱之人的印象,因此不如说是“寻找爱本身”。爱在这里即是超越科学的人类最宏大且无解的难题与命题。客人们懵懂于人类及与之相关的一切,却在脱胎于主体意识的那一刻便习得了爱的本能。不必在意爱的对象的物种、生命与物质,而是爱所给予与教会的那些。因此结局克里斯留在了小岛之上,也说明他不再羞愧挣扎。有一个细思恐极的脑洞:看剧照发现那位略狠毒科学家的“客人”是一个侏儒(看电影时还以为是个小男孩),他是否用其做过令其印象深刻的人体实验?/最后与老婆容貌相似的年轻母亲登场,不禁感慨老塔还是一如既往的“恋母”。
三天共尝试四次才看完,上一次电影看成这样还是上辈子:-)高铁和飞机上的两次尝试甚至睡得很沉。第一部分完全没get到剧情,直到第二部分海的馈赠哈莉出现、大家开始有来有往的交谈,才搞明白主角原来在外星时间线处理得很不明晰。这些人说话跟念散文似的(怀疑字幕是AI翻的)、停顿还特长,第二句话说完我已经忘了第一句。核心剧情大概是关于思想投射成物质的设想,再加丧丧的恋母情结,那片海确实蛮恐怖,他应该是走不掉了。另外,哈莉消失很突兀的,不合逻辑地强行退场。至于爱高于科学的命题,有点扯淡,一个连记忆都没有的投影怎么就懂爱了??罔论拿这个放弃科学探索,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自欺。还可以大胆假设前面所有都发生在索拉里斯,那时间线不明晰也就不成问题了,和主角一起云里雾里吧:D但配乐好评,不愧为坂本龙一推荐。
积水空明,藻荇交横。潮湿、清冷、疏离是本片所带给我的最大感受,塔氏的电影是沉浸体验式的,而不是视觉奇观的铺张,用极简的元素构成意蕴悠长的情节,诗性满溢。相比2001的远眺未来,Solaris更倾向于回望过去。反复阐述爱和死亡超越时空的概念,并最终向内自观,让叙述形成闭环。海洋是记忆之海也是意识之海,更是一面镜子,反射出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潜意识的渴求。放在Kris的身上,体现为童年记忆里对母亲的留念,青年记忆里对亡妻的悼念,和中年记忆里对父亲的想念。Solaris海洋中实体化的Hari,和人类实际上形成了互文的关系,人类生命短暂,她永垂不朽,而她最人性化的体现却是对爱情的觉悟和困扰。倾倒的水流、漂浮的烛台、海洋中的孤岛和现代主义的空间站内部,无一不令人印象深刻。冗长得吓人但仍是不可多得的杰作
三个小时漫长的迷雾往事,看的时候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才最终大致弄懂那些梦幻又恐怖的远星的呼唤。塔可夫斯基的镜头里真的有很强的美术感,莫奈式的池塘,梵高式的窗户,有一种来自上世纪中叶以前审美体系的纯熟和含蓄。其实多的是我不懂的镜头,但戴老师也是真的偏爱他,用对电影的偏离和对人文的回归来作注解,我终于也能感受一二。幸福、死亡和爱,是人类只可感受不能穷解的事物。我想起剧版三体的陆导说过的,“仰望星空,能够矫正人类自身的傲慢”。而凝视索拉里斯星涌动莫测的大洋则如照明镜,是在人类认知的边缘试图以扰动的探测来观看自我。戴老师顺着莱姆的思路再次提出对未来最终极的想象应当是哲学层面,对于我这样的甚至不敢自称科幻迷的观众来说,也许只能是向着不明方向、不知形貌的索拉里斯星遥远的一眼瞻望吧。
好科幻一定是极具想象力的思想实验,用带有颠覆性假设的问题拷问人们人究竟是什么。开头自然的乡间庄园和后来奇诡的空间站,出发前被嘲讽为会计的科学家主角和在太空里继续被嘲讽耽于情爱的人文主义者主角,出发前对家庭冷漠的主角和结尾在索拉里斯海里复刻出来的跪在父亲前似是赎罪的主角,比一些人更像人的“非人”女主和冷酷的空间站同事,这一对对充满张力的组合,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向外太空探索,结果竟引向向内拷问自身。全片运用了大量客观视角,只有在哈莉有关的镜头和结尾处复制的父子之间用了主观视角,仿佛是作为客观存在的索拉里斯对人类的观察。PS:水朝夕组织的活动很棒,ZJU有这样以有一定深度的阅读观影听音乐为核心的组织真是太好了。要赶校车没参加放映完的讨论有些遗憾。
据说塔科夫斯基不太喜欢自己这部片,《雕刻时光》只略微提到他跟这片的男主合作不太如意(因为男主太爱刨根问底),但也可能跟大部分棚拍、原作者莱姆提了不少异议有关。从观众角度看,它很多细节都极为贴近原著,像哈莉的牛痘疤痕、纽扣连衣裙。最大的改动也不过是,出现了原著没有的“母亲”,弱化了索拉里斯星海洋的具体模样,“视觉化”部分对话情节,像吉巴里安的录音机变录像机,以黑白宽屏的画面呈现,塔科夫斯基觉得,尽管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彩色的,”黑白胶片却更接近于心理、自然和诗学的艺术真实“,电影需要疏离感,需要用用黑白来中和色彩的活性。最后一个镜头模拟了伦勃朗的油画《浪子回家》(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观众从电影里回到现实世界,也同样是脱离索拉里斯星的凝视,浪子回家吧。
美则美矣…但是不是有点太直白了…//立马重看和重新评价:这段时间对环境理解受到建筑影响太空间化了…之前对blocking和camera movement的理解太浅薄了…导致只看到了人的定义探讨、认知局限,重看特定片段后发现色彩区分动机、镜像和拟态、游弋乃至幽灵般的漂浮视点仍有其特定的迷人之处;补上之前觉得惊艳的水元素视觉主题和窗边对话镜头调度;另外发觉这部和2001对比太好玩了 - outward和inner,同样用次人物展现了evolution和meaning。最好玩的是,搜制作背景发现这部原本就是老塔看过2001后对其的回应。另外终于发现了老塔的运镜总是让我有一种不知从何而起从何而终的真实感,原来他没有扭曲任何时间速度…
和此后的《镜子》《乡愁》《潜行者》相比,《索拉里斯》的故事线索无疑更清晰,情节性也更强一些,当然不排除是塔氏对商业片做出的妥协,毕竟他一开始的拍摄计划并不涉及外太空的部分,从这一点来说,《潜行者》无疑更能代表他的“科幻”美学风格。相比于意象、注视等元素,我更关注“科学”的问题。科学的确为人类带来了物质进步,但人类渴望的东西似乎和科学无关,相反正是科学的发展让人类的精神陷入了一种无所皈依的状态。想想《乡愁》里那个男人自焚时所说的话,想想《镜子》里塔氏对印刷厂的呈现,以及《索拉里斯》中用纸条模拟的风吹树叶声。我觉得相比于手法,更重要的是塔氏电影展现出的一种关怀(或许称之为悲悯更好一些),这种关怀不一定需要多么伟大的现实题材,而是一种...托尔斯泰式的爱?
索拉里斯星的大海真是迷人的存在,它窥探着人类的情感,储存他们,折射他们,让湿漉漉的人们透过海面能看见湿漉漉的自己,让湿漉漉的人们深陷感性的漩涡,无法脱身。不同于《2001太空漫游》中见证生命诞生太阳的热烈和代表文明进步石碑的神秘,大海更显示出温情,如果说库布里克的太空漫游表现了人类命运的大开大合,那么塔可夫斯基的索拉里斯就更加细腻的探讨人类感性的基本真理,幸福、死亡与爱,快乐的人永远都不会去思考这些,去思考这些相当于是去知晓我们的死期,不知道那个日期实际上让我们永垂不朽,而塔可夫斯基成功拍摄了这部电影让我得以在两个多小时的痛苦中思考。本片还讨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非人类能否产生人类的情感,事实上本片基本也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叙事,情感作为人类最为重要与身俱来的原始冲动,算了,评论字数超了,就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