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乐时间(1967)

Play TimeUP:2021-11-06

《游戏时间》(英语:Playtime)是法国导演贾克·大地执导的第四部剧情长片,被认为是他最为冒险的电影,因为贾克·大地坚持负债为电影搭建出庞大的城市造景,拍摄时间从1964年至1967年。

玩乐时间

评分:8.7 导演:雅克·塔蒂 编剧:雅克·塔蒂
主演:雅克·塔蒂 / Barbara Dennek / France Rumilly / France Delahalle
类型:喜剧
片长:155分钟 / 124分钟地区:法国 / 意大利
语言:法语 / 英语 / 德语
影片别名:嬉戏时间(港) / 游戏时间(台) / Playtime
上映:1967-12-16(法国)
IMDb:tt0062136

剧情

《游戏时间》结构可分成六段,主要是由一位年轻的美国观光客芭芭拉跟着旅行团,来到巴黎观光,与一位在巴黎城市中迷路的迷糊法国男子于洛先生(贾克·大地)饰演,两人在一天之内不断在同一地点相遇的故事。六段分别为:

  • 机场:美国旅行团飞抵极其现代化而冷酷的巴黎-奥利机场。
  • 办公大楼:于洛先生来到一个由玻璃与钢筋组成的大楼要参加一个很重要的会谈,但他在大楼内的许多房室与办公室之间迷路,并意外闯进一个贸易博览会,里面展示许多现代化办公用品与家具。
  • 贸易博览会场:于洛先生与芭芭拉小姐被展场人员介绍最新的商品,包括一扇用力关门不会有声音的门,与一个拥有头灯的扫帚。
  • 公寓:夜晚来临,于洛先生遇见他的一个老朋友,老朋友约他去一趟他家,他们来到一个极端现代、家具稀疏且拥有大片玻璃的公寓。
  • 皇家花园餐厅:此段几乎占了电影的后半段。于洛离开公寓后来到一家餐厅,在此他再度遇见一些他白天见到的人;在餐厅内发生了许多荒谬的事情。
  • 游览车:天亮时,于洛买礼物送给要搭游览车离开的芭芭拉,游览车在偌大的巴黎城市里跟着车阵绕圈圈,直往机场。

制作

电影以其众多、特殊的建筑物布景与背景为著称,被称作「大地城」(Tativille),但这需要许多工人搭建这些建筑物,使电影成本高达1700万法郎。因为财务危机,加上许多突发状况,使得电影拍摄期间被延到三年,其中甚至因为暴雨使布景损坏,必须花费140万法郎整修这些布景。预算超支使得大地必须贷一大笔款来面对财务透支的窘境。

《游戏时间》依赖画面与声音效果,因此大地选择使用高解析70 mm底片拍摄,并使用当时算是非常复杂的立体音效设备。

主题

在《游戏时间》中,于洛先生与美国观光团试图在充满直线、现代化玻璃、非常高的钢筋大楼、复杂道路与冷淡的人工家具的未来巴黎中找寻方向;在这样的场景设计,极度不适应这样生活的人性自然被带到枯燥的现代城市,于洛先生就代表了这样无法融入现代生活的笨拙角色。

评价

电影在评论大获好评,其于莫斯科影展获得圣乔治银奖;但电影票房失利使得庞大预算无法回本,影响了日后贾克·大地的电影公司事业。

法兰索瓦·楚浮称赞这部电影「好像来自另外一个星球」;2012年,英国电影协会公布电影史上最伟大的50部电影名单中,《游戏时间》名列影评名单的第42名与导演名单的第37名。

简评

天才之作。这是我观影以来第一次如此轻松,不用在意前面的铺垫,不用思考后面的剧情,只享受画面给观众带来的情绪。超过一个小时的巴黎夜生活的描绘简直无与伦比,虽有成群虚荣度日的人们,但单纯的绿衣女孩芭芭拉依然抢眼夺目,破晓之时,她终于拍摄了一张自己满意的卖花人的照片。繁杂无用的高科技,在引发爆笑的同时,导演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最后在围成圈的汽车群中,能得到自由的反倒是摩托车和自行车。巴黎是什么样的?若没有亲身游历,我们不得而知。而在《玩乐时间》当中的巴黎到底是怎么样的?大概是让芭芭拉驻足的,倒映在玻璃板上的埃菲尔铁塔像吧

好伟大的电影艺术,几乎全是深焦和广角镜头,整体景观搭建相当和谐精美,搭配复杂而不凌乱的演员调度,整个就是一副生动又间离、诙谐又壮观的现代都市图景。全片没有主视点,反而抽离出来让观众跟随一个个人物串联起的视角旁观了巴黎从冷漠死板的秩序转到慌乱崩盘的自在,享尽玩乐时光后迎来了逐渐忙碌但依然欢愉的早晨。许多音效都被放大成了喜剧效果,而戏中乐曲又反而成了环境音效。对玻璃反光和多语种的运用也让影片增添了许多生动色彩。导演还是喜剧默片爱好者,人物表演就借鉴了早期喜剧那种夸张戏谑,刻意降低了主角的话语量,强调了肢体和互动。公寓那段是最特别的设计,一个个落地大窗似乎成了展柜玻璃,观众置身事外,伴着车水马龙的喧嚣,听不到室内一切动静,俨然是在观赏一出默剧。非要说美中不足的话,部分段落结束得快一点我会更喜欢。

;随着于洛先生和吉法尔先生的相遇,所有线索开始聚拢,这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情节点,却是前后部分的分水岭,一家饭店匆匆开业,塔蒂对于定位意识的重构,正始于此。当人们到达皇家花园饭店时,我们清楚地知道这是哪里。那些曾经擦身而过的人、有过一面之缘的人在此相聚,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团体,这是对前半部分的彻底颠覆。前半部分,摩天大楼征服了人们,而皇家花园饭店内的一小时却展现了人们如何出于本能,重新获得了本应属于他们的东西。我们不再是外来者,而变成了社交达人,兴奋地环顾着房间,塔蒂终于说服了我们加入到他们当中。

塔蒂完全进入了忘我的创作状态,把自己彻底交给了空间,而并不在意于洛先生“坍缩”为一个不比观众知道更多的过客。当他近乎疯狂地贯彻形式上的极致追求,也就让本片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的电影生涯中难以逾越的高峰。《我的舅舅》仍在专注地刻画人物,顺带研究居住空间对人的影响;《玩乐时间》则把笔触更多放在奇异的都市景观——整齐划一的高楼的秩序感其实是一种强力的压迫,层出不穷的科技发明让人们的交流变得愈发艰难。“有声默片”是一个恰当的概括,但这意味着对音效的精益求精。无法预测的餐厅戏堪称一场流动的盛宴,还以为只有费里尼或者库斯图里卡才能完成这种调度。没有人真正受伤或者生气,这是塔蒂的温柔,他并不许诺,但所有人都拥有了如梦一般的狂欢之夜。没有出奇的故事,只是一段难忘的经历;钢筋森林中的冒险,也是普通人对庸常的抵抗。

雅克塔蒂大概有数千只眼睛,所以我也碎成《玩乐时间》里的数千人,一切都像最后圆盘公路上的车,世界怎么会让人不眩晕呢?地球可是每时每刻都在自转着。鞋上不小心踩到的钉子,椅背留在西装上的痕迹,突然裂开的裤子,和被撞破碎的玻璃门,人人都在无序中试图一再回归有序,我们对彼此知道得不多,对这个世界能控制的不多,但我们紧密相连,就像万花筒中的每一片,作为整体时,我们的美流动得眩晕,磅礴。看到最后直接又笑又哭,满脑袋都是那只假装还在门上的门把手,如果秩序可以被虚假填充,或许我们压根就不需要门。想做一会儿那个裤子撕裂,鞋和领结又被换走的沮丧地站了一晚上的服务员,在大家的玩乐时间里丧着。(看到了人生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电影)

现代化的问题一直是TATI所关注的问题,而在这部影片中TATI更是把这种问题视觉化、具象化了——现代文明所造成的空间/建筑格局,使人们变得封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割裂。除了纯粹视觉化的表征,TATI在视听语言上的特点也表明了这种倾向。在这部影片中,人物总是以全景或中近景的形式出现,基本上没有人物的近景与特写镜头,TATI如此有意地将人物与其所存在的环境连接,并使观众与人物之间保持着持续的疏离关系,其指向的也是现代化中人的生存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然而TATI指出问题的方式并不是尖锐的,这种问题经由于洛所制造的混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解并且具有了一种浪漫的气息。

对资本主义的指涉让人想起布努埃尔,而对现代主义与工业化的批判可以说站在了后现代的门槛上,另外其以迷宫一般的格子间与无焦点的狂欢至混乱的餐厅这样的喜剧呈现,观影体验有时甚至强过布努埃尔。更让人感到新奇是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摄影机使得观众与电影本身保持着距离。这在开头尤其明显,摄影机不是让观众与于洛共情,而是让观众花了十分钟等待于洛;而在餐厅一段,不论于洛是否登场,摄影机拍到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主角,细节才是中心。夜晚过后的黎明,不仅氛围有如费里尼的马戏团,且色彩完全不再是前半段的低饱和度,而是变得鲜艳。彷佛只有突破discipline,生活才会回归。

【Great】梦寐以求的装置电影:在冰冷的钢铁建筑中掀起繁忙而漠然的开场,进入数个同质化的玻璃大厦,透明与阻隔的矛盾将视线玩弄,而巴黎的地标图景也仅存在于光滑平面的倒映中,再没有比这更高效的批判了。当于勒步入战友的居所时,讥讽达到了极致,以无休止的环境音衬托出室内的默片式表演,利用机位将「电视」这一娱乐媒介隐藏,在第三者观众的视线中制造出能够逾越物理隔阂的幽默交互。随后便是真正的狂欢,画卷式的散点景深为所有人共享,角色从外部挤入人潮,在精密的群戏调度中打通属于各自的情节通路,留观众自行梳理这堆杂而不乱的线团(寻觅线索,推理,最终收获空间的真相!)。城市的形象也随之异化,人潮的欢愉将其改造成旋转木马式的日常奇观,前半段的刻薄语气此刻转蜕变为热情颂赞,在深焦镜头的包容中,我们共享这份玩乐时间。

五颜六色汽车围着转盘打转,手里的塑料山谷百合就像路灯,而白天与黑夜的机场,通过关灯一样的画面切换变成了璀璨的银河。看到最后我情不自禁地哭了,因为通过视听传导出的雅克塔蒂本人观察世界的眼睛,那种自由、戏谑、玩闹、荒诞,甚至些许癫狂——与我内心深处的人生状态和生活态度无异——被雅克塔蒂以极致的美术、精美的场面调度和奇诡浪漫的镜头拍摄了出来。世界变成了巨大的游乐场,对于地球的闲逛者来说,play time也许就是如此,既混乱荒诞感到陌生又无时无刻寻找新奇的体验。戈达尔:“这个傻兮兮,四处闲逛的于洛先生,纯然是个诗人……就是简单的一扇窗子被打开,就能让塔蒂兴趣盎然。万物皆可、无物无不可、草叶、一个风筝、一票孩子、某个小老头以及所有、所有的事物,只要曾经发生过的,只要是不正常的,只要是迷人的。”

“大景深杰作,雅克塔蒂抛弃了传统叙事电影的主体明确原则,用通透宽广的画面让观众自行选择观察对象。《玩乐时间》不仅仅是提醒我们生活多有趣,还细致地展现了后工业时代的城市景观,以及消费主义控制下人们的空虚与盲目,两栋写字楼,一栋是由工作间构建起的迷宫,一个卡夫卡式的文明监狱;另一栋则是光怪陆离的现代商品大展厅,大块的玻璃幕墙成了现代建筑的标志,除了于洛,人人以拥有一座毫无隐私的玻璃牢笼为傲。雅克塔蒂并没有带着愤怒的情绪去控诉现实,他只是轻描淡写地掠过了这些场景,同样轻描淡写的还有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于洛喜欢上了那位美国女人,我们不确定那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喜爱,重要的是他做出了一个温柔的举动,他送出了一条丝巾,这种感情就像影片中干净明亮的天空,单纯美好到令人动容。”(转自b站up老王的夜)

一种极具全景敞视主义特色的镜语与构图架构策略贯穿于《玩乐时间》的整体基调中,这一策略下的核心物像即是“玻璃”,不论是现代规整的luxury hotel、私人居所与高档餐厅,还是鳞次栉比的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与skyscraper,都是以透明的玻璃材质构建而成,这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现代社会下每一个体均处在一个完全透明的公共场域中被全方位监视,而当雅克·塔蒂以一种全景/俯拍方式将这一切景观渐次映入观众眼帘时,观众开始成为剧中所有人物的隐形监视者与权力掌控者。在现实世界中被全景敞视监狱监视控制的人们来到电影院中体会监控他人的快感,并享受随之而来的权力。一种有趣的错位感就此诞生。

怎样才是巴黎的样子,所谓“流动的盛宴”莫不如是。镜头漫不经心移动,却又明确让人感知到机位的存在,所有人像是演员又像是普通的路人,是一种忠实地记录,是卓别林式的荒诞又是偶尔的胳肢,车站是《幸福终点站》式的车站,都会的迷离又是《迷失东京》式的迷离,既有一种阿基镜头中赫尔辛基的被冷色调包裹的狂热,又有一种伯格曼的疏离,你会发现色调的单薄并不会取消情绪中的欢快。过机场安检的各自斗法,博览会品牌宣讲员的演示,游客小姐玩的街拍,服务生的乐天与粗心大意,“雪山白凤凰”式的不存在的玻璃门,天花板塌了也没关系,乐队撤场了无所谓,酒吧夜场乱成一锅粥,依旧可以不失礼貌地邀请客人上台弹钢琴。所有旅途的小事故换一个视角可以换算成狂躁不安,但喜剧的态度是无论如何你想要的是快乐而不是不快乐。尖叫一声接着喝酒又怎样。

获得奖项

  • 第6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第6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获奖:Silver Prize —— Director
玩乐时间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