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短片(1988)
评分:8.8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编剧: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 克日什托夫·皮耶谢维奇
主演:格拉日娜·沙波沃夫斯卡 / 奥拉夫·卢巴申科 / 斯特凡尼亚·伊文斯卡 / 比奥迪·玛查里卡 / 阿图尔·巴奇斯 / 汉娜·霍伊纳茨卡 / 斯塔尼斯拉娃·加瓦里克 / 托马斯兹·格拉多维斯基 / 拉法尔·伊穆布罗 / 杨·皮科辛斯基 / 克雷兹耶托夫·考普佩尔斯基 / 杰罗斯拉娃·迈克勒斯卡 / 玛乌戈扎塔·罗日尼亚托夫斯卡 / 额米莉亚·兹沃克斯卡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86分钟地区:波兰
语言:波兰语 / 葡萄牙语
影片别名:情路长短调(台) / 关于爱情的短片 / 情诫 / A Short Film About Love
上映:1988-10-21(波兰)
IMDb:tt0095467
爱情短片简介
影片讲述男孩汤马克(欧拉夫·鲁巴斯赞科 Olaf Lubaszenko饰)用天文望远镜偷窥住在对面公寓大厦的女人玛格达(格拉齐娜·扎波罗斯卡 Grazyna Szapolowska饰),不知不觉中迷恋上她的故事。她的一举一动都使汤马克魂牵梦绕,她的一颦一笑更是牵动他所有的神经。透过望远镜,汤马克看到玛格达和男人做爱的情景,迟迟不敢示爱。直到他看到她痛哭失意的时候,汤马克才鼓足勇气提出邀约。可玛格达拒绝了他的表白。汤马克纯真爱情的信念一下倒塌了,此时的他想用自杀来守住这份对爱情的忠贞。自杀没有成功,等他出院的时候,玛格达居然开始迷恋上了他。
影片是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从他的《十戒》中第六个故事发展扩充而成的作品,并荣1988年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多项大奖。
获得奖项
- 第36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获奖:评审团特别奖 / OCIC Award
-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ślowski导演
- 格拉日娜·沙波沃夫斯卡 Grazyna Szapolowska饰 Magda
- 奥拉夫·卢巴申科 Olaf Lubaszenko饰 汤马克 Tomek
- 斯特凡尼亚·伊文斯卡 Stefania Iwinska饰 教母 Godmother
- 比奥迪·玛查里卡 Piotr Machalica饰 罗曼 Roman
- 阿图尔·巴奇斯 Artur Barcis饰 年轻人 Young Man
简评
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情的本质思考。故事并不复杂,情节简单,人物很少,但在色彩的运用、摄影与布光的精细上依旧是基氏的风格,不重叙事重气质,氛围、情调的塑造与配乐的结合相当出色,让这个“不光彩”的偷窥开场最后转变为浪漫的、视角转换的自我审视,少年的纯情让他对爱情无欲无求,单纯珍惜自己内心的悸动,纯粹又天真;“久经沙场”的女人总是将爱情与物质联系,为了性,为了获得,她想知道答案,最后却借由他感受到爱情本质的美好;其实还有第三个观点,爱情与世俗的联结,偷窥这样的骚扰行为并不值得欣赏,但基氏将它作为少年纯粹爱情的入口,那么,沾染了世俗的爱情表达,与牵涉物质的相比,哪个更纯粹?也许会有人觉得少年的行为不合时宜,爱一个人不该如此,但或许他们还不如其对爱情理解得深刻,那么,什么才是爱情的真谛?
在影像时空外的隐含留白下,俄狄浦斯情结自然显现,而基于此,我们看到了爱以及对于爱的绝对形式,便是窥视,当然这是站在某种道德层面上的不道德行为,暂且无需论其是非,马克以双眼窥探所达到爱的目的手段,已然印证了“眼睛即欲望器官”,在此观点上看这部爱情短片,自然在偏后段位置,我们便找到了情之所在,其通过玛格达的反窥视形成,两人在动作上达成一致并产生主客体的作用关系,这才可称之为爱情。如果将全片分为两段,即为双主观的顺序叙事,自然失实。那么教母的人物设定则完全作为客观视点同时即观众视点贯彻全片,教母的情绪心理直接代替观众,我们知其非道德,却又盼其成为现实及愿望实现,矛盾性与复杂性之间的杂糅促成我们成为马克,探求所谓真正爱情,无所谓道德纲常…
【2021 BJIFF】偷窥本是现代文明所不耻的行为,但是却从这个角度观众看到了爱的纯粹与真诚。影片关于空间的处理很精彩。主观镜头的运用,摄影机即望远镜,前2/3的内容男主透过望远镜窥视女主,而坐在影院里的观众也通过摄影机同步窥视着。银幕里两个主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距离,观众与银幕之间也恰好有一个物理距离,这两个距离之间形成了某种呼应,与主观镜头一起让观众代入角色的视角。 望远镜限制了男主和观众对于女主的了解,却保留了想象的空间,使得观众与男主一同发现这种距离产生的爱的美。只是这种爱多少包含想象的成分,让我不禁思考我们爱的是客观个体还是投射在这个客观个体上的自我想象?
很不喜欢的故事,等下细说。一个爱偷窥的小男孩被称之为真爱让我浑身不舒服,他长得太像最近遇到的苏格兰男,矮小圆脸,做一些猥琐的事,我接受有人偷窥,毕竟我的人生理论就是不是偷窥癖就是暴露狂,但不断打扰女孩的生活并自认有正当性??讨厌男主导致全程尴尬。喜欢里面女主挑衅男孩的性欲戏,女人的主体性和强大和蔑视都很合理且拿捏准确。男孩的懦弱也深有共鸣。我理解这个男女关系已经超出了偷窥这个简单视点,这体现了更加普遍的两性关系。还有那个控制欲爆炸的男孩朋友他妈,都很精准。但实在喜欢不来这个故事,把这称之为爱真的是本片最残忍的地方。女人在性里就是强大的,不需要套一个妓女的皮吧。时代不同了,男性当恐怖追求者是如此普遍,就别说这是爱情了,去死吧。还有女性到头来痴迷男孩其实是爱男孩爱的自己。我懂,但大可不必
因海报太瘆人而劝退多次,看完才懂个中寓意。怪好看的。音乐配合着表演动作,宛如舞台剧凝滞动人。偷窥者怀揣不为人知的爱意,爱和罪本质同根而生。当偷窥者转为明面,倾诉衷情,被偷窥者始于愤怒、终于戏谑,她不认为爱情是纯粹无私的,爱情的目的最终会落到陪伴、做爱等实际性的动作和连结中。一方不求爱的回报一方坚信爱为私欲,两方的碰撞看似让偷窥者差点以自杀殉身的死亡为代价,而实际上,势位的天平从此刻倾覆。被偷窥者开始观察、追逐、迷恋。影片最好的处理方式不是将大家的爱和欲用话语表现,而是用一层一层的凝视,汤玛克对马格达的凝视、老媪对汤玛克的凝视,最后马格达对自己幻想的凝视,串联起所有人的念想和依恋。最终我们在爱人的眼中,看见了自己、抚慰了自己,当知道自己在孤独之时有人温柔注目,我们便觉得所谓的孤独,终得回应。
看基耶的电影总是会自主的先代入一种悲观的情绪,爱情在基氏的电影里也并非传统电影里白描的男女之情,两栋楼、一个望远镜媒介、跨越道德冰冷的爱情,人之于情感的复杂性在电影里被展现的很充分,你到底想和我做什么,仅仅只有爱?爱情到底是什么?是镜头里的欲望还是那顾影自怜的自恋还是隔岸的幻想?十诫故事和侯麦的道德故事一样,是我极其喜欢且会反复品味的作品,这些微妙的人际故事对于道德、情感的本质展现了大师对于人间的观察。爱情短片电影版的结尾,女人在望远镜里看到幻想中的自己是一个绝美的电影设计,这一次在镜头里她看到男孩的爱,那个在每个夜晚被存留、被他人观察的破碎,爱的幻象好像超越了性和陪伴。男主像一个男孩那样的纯真,在违背道德的这一举动上看似削弱了罪罚性,却在爱的袒露和闭合之间选择了自我毁灭,爱和道德有其界限吗
一个男孩用望远镜窥视对面楼的女人,并在这样日复一日窥视的过程中爱上了对方,这种畸形甚至变态的爱情在欧洲电影里其实并不少见。本片更多的是强调那种空虚的情感氛围,看着自己暗恋的人伤心却无法安慰的沮丧,看着她与别人上床的失落。男主为了与女主见面与排泄自己这种求之不得的伤感情绪,用了给女主寄假汇单、打恶作剧电话之类的手段,这样的方式,当然让女主讨厌,也让她在知道真相后更多的是恶心而非感动。男主这种感情说到底不过是自我感动,可悲可叹。女主主动邀请男主喝咖啡,更多的只是把他当小孩逗着玩,没想到一句话就能让他高兴得拉着车转着圈跑。而当女主伤了男主的心、男主以自杀表态后,她反倒开始喜欢上了男主,他们的身份也开始互换,她变成了窥探者。这种不知从何而来却让人沉沦的感情,就是全片“爱情”二字的最终指向。
同《杀人短片》,结尾处简明有力被深深震撼到。但基氏又显得比《杀人短片》时期高明许多:他突破了依托大面积色彩、配乐的渲染辅助叙事(但这也是他的风格),转而营造更浓郁影像表现感,爆发出强大的共情力,并贯彻到后来的《蓝白红》和《两生花》。基氏化用《后窗》的意象,偷窥—被偷窥视角的转变,是爱情的漫延,控制力也趋向平衡。营造起“麦格芬”后又随着托梅克视角完全介入玛格达的世界被基氏打破。而后其对细节的表现,又在『爱情』中掺杂『性』和『嫉妒』,——基氏通过大量细节披露,恰也符合东方式的含蓄。亦是在细腻背后的基氏对『爱情』母体的深刻自反与审视。
基耶斯洛夫斯基以颇具开创性的双向窥视桥段在影史上留下了如此让人牵挂的一笔,影片富有非常规的古典气息而又清新脱俗,故事结构短小精悍,同时又余味长存,且全片从头至尾没有任何一句多余的台词,没有任何一个多余的镜头;视角把握精准,色彩和构图游刃有余。邮差对爱情的纯真触动着女主,也触动着每一位观众,但故事的悲剧性早已埋下,病态的爱意也难以避免地结出苦果;片中用手持摄影的晃动预示着这份情感的坎坷与迷茫,用极致的配乐烘托起对二人爱情的惋惜和绝望。牛奶总是无法按时送到,爱情同样难以在合适的人生节点恰到好处地抵达;“上帝”总是拖着包裹注视着世界,也注视着这般毫不起眼的爱情故事。
基氏的电影似乎从来不乏窥视与被窥视的元素,在《爱情短片》中,他提出的问题是,我们理解爱到底是从爱人者的视角出发,还是被爱者的视角出发?结局似乎在暗示窥视与爱情权力的反转,而“透过爱我者的目光看自己”也是一个巧妙的设计。女主的心理与行为动机是一个很经典的“被侮辱和损害的人”的形象,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娜斯塔霞·菲利波芙娜,只是相比于后者的自我毁灭,Magda被男孩的理想与纯粹打动了。影片拍得十分干净,基氏的电影里一向不乏精彩的元素,就像《蓝》中糖在咖啡里溶解的片段和本片中Tomek拉车奔跑与冰块敷泪的场景。遗憾的是,作为一部讲述爱情与暗恋的电影,它对我来说也许太过清冷,这种疏离感在一定程度上拉远了我与人物的距离,所以这是一部我能理解概念却无法共情的电影。
和朋友共看这部片,找到了一点打开文艺片的感觉。文艺片是因其极其平淡的叙事首先给予了极高的观看门槛,因此与商业片拉开距离,可以去探索一些更加社会边缘,更加被文明压抑的欲望和情感的问题。所以确实暂时可以搁置下叙事合理性、道德考察等问题;而打开文艺片的方法常常是寓言性的。这部片子男主角对爱的理解是掌控、是远距离、是偷窥,这种“远处的偷窥”成为一种极其巧妙的形象比喻,可以概括“单相思”下的爱的样子。当然如果说人与人之间永远无法完全彼此了解,那么这个隐喻就可以更加推广而来,讲述人类关系的复杂。甚至想起那句“至亲至疏夫妻”,很多时候“爱”就是这么复杂而流动的能指。叙事层面也有很多值得讨论的的点,比如“倒翻的牛奶”“短促的音乐”,镜头的留白,我猜想喜欢诗歌的人会喜欢文艺片,是一种趣味吧。
细腻、纯洁、还特生活的爱情短片,非常标准的欧式电影,背景的古典音乐抒写和传诵着情绪。年轻纯真的青年,与风韵、世俗冲洗过的熟女,意识矛盾中刻画着爱是什么。衣单轻薄的熟女勾勒着荷尔蒙,男人用纯真的眼神,以及非身体所求,诠释着性与爱的区别。青年第一次约会请求允诺后,那托巴胺放飞的美好,让观者都拥有着幸福感和回忆感。只有年轻的时候会为爱情放弃生命,只有年轻者才是爱情最美好的诠释者,你乐我开心,你痛苦我也去找寻痛苦的感觉陪着你。爱情与每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不能见到时的日思夜想。不轰烈,不惨淡,不温暖至心,不寒彻心扉。但基洛夫斯基讲述了爱是什么。大神就是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