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天使(1937)

馬路天使UP:2021-10-23

《马路天使》是于上映1937年的华语黑白有声电影,由袁牧之执导,周璇、赵慧深及赵丹主演。

马路天使

评分:8.5 导演:袁牧之 编剧:袁牧之
主演:周璇 / 赵丹 / 魏鹤龄 / 钱千里
类型:剧情 / 喜剧
片长:91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Street Angel / Angels on the Road
上映:1937(中国大陆)
IMDb:tt0183828

剧情

 
电影剧照,右为周璇

背景设定在1935年秋天,小红(周璇饰)和小云(赵慧深饰)是一对从东北逃离到上海的姐妹,由于家破人亡而被迫卖身于他人,小云从事娼妓,而妹妹小红则随琴师到茶楼卖唱。

小红与住在对面的邻居-吹鼓手小陈(赵丹饰)互有好感,而当姊姊俩得知琴师意图将小红卖给一有钱人后,她们逃离原本住所向小陈求助,在小陈及其朋友的协助下,一伙人搬迁它处开始新生活,不料最后为琴师跟有钱人找到,虽然小红成功脱逃,但小云在争执中为琴师所伤,不久因为失血过多而不幸逝世。

幕后人员

  • 摄影:吴印咸
  • 置景:马瘦红
  • 收音:陆音铿
  • 剧务:刘托天
  • 场记:钱千里
  • 洗印:銵友敏,陈福庭
  • 剪辑:钱筱璋
  • 作歌:田漠
  • 作曲配音:贺绿汀
  • 音乐师:林志音、泰鹏章、陈中
  • 摄制公司:明星影片公司

分析

《马路天使》结合了情节剧与喜剧的因素。

马路天使中亦通过许多象征或隐喻方式传达呈现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比如电影中一幕一油漆工人正在重新粉刷太平里(电影中主角们所住的地方)的「太平」二字,取「粉饰太平」之意表达对当时政府的不满;小陈在缴交房租时拿一元洋银,房东表示洋银已经不好用,时国民政府正发行法币以取代原本银元,一定程度冲击当时社会经济;另小陈朋友之一卖报老王,在共同住处中贴满申报做壁纸,亦从申报新闻中透露些许当时的社会事件,包括白银出口、国难当头、上海青帮大亨黄金荣经营的上海荣记大戏院等;而小陈朋友之一理发师所工作之理发厅,最后也因为老板缴不出房租而被迫歇业,传达社会底层的失业问题。

而在电影之中,小陈跟老王曾为协助小红姐妹而拜访上海一律师,律师直接表示其工作需要高额费用而打发两人,最后因小云受伤而找医生的老王,在回来后表示因为钱不够多医生不愿意看诊,亦透露上海中上阶级态度。

电影开头和结尾是以上海华茂饭店大楼为背景,开头是由上而下结尾时是由下而上,传达该片是以诉说底层社会小人物的故事为重点,并以该大楼富丽堂皇的建筑和故事主角们的困顿生活形成强烈对比。

评价

因为电影系针对当时上海社会底层人物的困顿生活及黑暗面而为人称道,今天,《马路天使》通常认为是1930年代左翼电影的代表作。本片被选入最佳华语电影一百部,由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排名11位。

电影音乐

电影中由周璇所歌唱的《四季歌》和《天涯歌女》,传诵良久。

简评

该片对声音、音乐的应用令我印象深刻。例如小红在窗台哼唱歌曲的那一段,通过镜头调度和人物反应以及音乐的贯彻始终,使观众明白人物处于同一个银幕空间。至于音乐,有一段人物在黑暗小巷中的情节,整段情节没有台词,全靠音乐将整个片段串联起来,用音乐体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同时,两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不仅起到了烘托意境、渲染气氛的作用,也发挥了交代背景、辅助叙事的功能。影片还使用了大量画面的象征,例如“粉饰太平”的镜头和要买走小红做小妾的人“辣手摧花”。《马路天使》通过隐喻和多层次的幽默对社会进行了批判,表达了导演对底层人民的悲悯。

上海地下层(1935)的人间百态,鲜活的人物,从容自然的幽默桥段,合理的情节波折,稚嫩的金嗓周璇与帅气且有才的赵丹,田汉贺绿汀等组成的强大音乐阵容作出了四季歌与天涯歌女两首金曲。在抗战气氛之下显得不够左,没有斗争,只有“丑化”底层阶级与浪漫的小情小爱。但正由于刻画了多面且不完美的人性,比如赵丹看不起站街的姐姐,周璇看不起呆傻的赵丹把兄弟们,这部电影才准确地抓住了时代,并能引发今日观众的共情。赵丹只付出了两个玻璃杯的代价就牢牢的拿捏住了浪漫的氛围,小技巧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显得过时,赵周CP的吻戏之甜度爆表,真的磕死我了。

左翼电影运动最重要的作品——郑正秋 | 周璇 | 赵丹的《马路天使》。本片最有名的是《天涯歌》两次演唱表达不同心境。但其实全片看下来,要点颇多,比如脱衣服匹配转场、七重天式的空间设计、叠化等的运用,政治意味的台词,喜剧效果的表演与化妆……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小云这个角色,她一是和周璇的小红形成了鲜明对比,成为了当时女性苦难的具象化角色,二是对爱少平却最不被他理解、爱上自己妹妹的悲剧。我敢说这种两个女主镜子一般的爱情故事范式,折射到了后世的很多文艺作品,包括村上春树、岩井俊二、甚至安妮宝贝。究其原因,女性的多面呈现与符号化,或许是藏在东方故事潜意识中的,又或者说,是因为电影这个男性领域的集体凝视,才造就了极端化的女性角色与镜面式的对立关系。影片主要矛盾简单,但红与云的双线交织,造就了它的经典。

讲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況以及歌女小红和鼓手少年陈少平之问的爱情故事,是一部艺术成就极高而且非常优秀的现实主义电影。本片就是在讲述苦命时代的苦命人,身为底层人民所经历的困难与迫害。本片蒙太奇手法与场面调度运用的极佳,演员的演技放在现在可能比较夸张,但极具戏剧性,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其中女主小红唱了两遍《天涯舞女》这首歌,感情不同,表达出来的味道也不同,十分经典。当混混老古扯下花辦踩在脚下时,其实也是隐喻着剧情的走向以及人物命运的发展。而姐姐小云是个可怜人,一直在保护妹妹小红,最终悲情离世。本片批判色彩较强。

赵丹先生请让我为您献上最美的花,赵老师您真的太帅了,能一睹您的风采是我的荣幸啊(太帅了!)。作为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代表作品之一,他没有第一波高潮时那么的直接露骨,而是非常隐晦的展现了当时中国的遍体鳞伤,一个難字展现侵略者对中国的领土侵占,一个白银出口又是旧中政府国在经济上的腐败无权,姐妹俩的命运更是对封建社会的无情披露,旧中国的一切在袁牧之的镜头下展现了出来,真实而又丑陋。时代让思想进步,电影不再是为了钱,而是唤醒民族意识的武器,中华民族的历史是阵痛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电影在伤疤上觉醒,记录残破的时代,记录孤苦的百姓,唤醒沉睡的意志。赵丹和周璇的对唱影史经典好吧,赵丹老师年轻的时候太帅了!周璇老师也甜甜的!时代需要电影,需要记录每一次的疼痛。

质朴,有趣,有艺术设计也有现实反映(私奔,打官司等)。其中几个转场设计精巧,姐姐的脱和男人的穿(同动作),报纸上的白银出口和街上的叫卖(同内容),还有从不断放大的喇叭口转到下一个场景。喜剧因素结合较好,男主的小跟班,男女主/朋友姐姐的接吻场景的打断和呼应,男主变魔术,窗帘后剪影的镜头都很有趣。赵丹是我的新男神,真是黑白都挡不住的帅气,他和周璇的演技的确是电影里最为自然流畅的。片子补起来。

影片讲述了两姐妹小红和小云,分别做了歌女和妓女,在生活中遇到吹鼓手老陈和卖报人老王,他们四个人之间发生的爱恨情仇最可惜的就是姐姐小云了吧,自己爱的人瞧不起自己,为了妹妹的爱情和自由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最后,才听到心爱之人的的道歉。我觉得这一部电影主要讲的就是姐姐,虽然迫于无奈在路边接客,但是在全片看完之后,就会发现她真的是天使。在当时那个时代,底层劳动人民没有钱,人口买卖横行,想打官司但是没有钱,姐姐被捅老王想请医生来看病,但是没有经济支持,姐姐也因此丧命。影片通过喜剧的形式讲述了深沉悲痛的社会现实,除了爱情故事和悲剧的结尾以外,还融合了喜剧、友情、悲情、黑帮等元素。通过姐姐最后的话,隐喻了当时社会的阴暗。

第二代导演代表作之一。因作为赵丹的主演作品,和题材上的相似性,常常被与《十字街头》一同提起。开篇即点题,升降镜头使得开头与结尾相呼应,底层青年的生活如地下的蝼蚁般辛酸屈辱。细节设计出彩:有难同当的“难”与报纸上的时事新闻相对应,同样手法还可见于“白银出口”一段。刚脱离默片时代的本片,既继承了默片的表现技巧,也开拓创新了有声电影视听语言创作方法:变戏法、摩天大楼里的窘状等段落能看到卓别林电影的影响;而两段“MV”式的声画蒙太奇显然是很超前的有声电影技巧,但使用过多的叠印也当然会显得单调。影片整体充满着时代的魅力,演员表演舞台痕迹很重,可也因此让角色变得可爱了,结局很残酷,但这种残酷也不失为一种浪漫的现实主义。1532

影片的镜头语言很有深意,拍摄也很创新,喜剧的元素包裹着悲剧的内核,展现那个时代穷人命如蝼蚁的事实。电影的表达很大胆,是借助镜头去呈现角色命运的悲凉,以小云的死为结局,跳出了传统的创作思路,以此呐喊出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愤怒。台词很少,但导演借主角之口传递出他的声音,角色间的对话意味深长。我们能直观感受到社会对穷人的压榨和贫富之间的巨大鸿沟,沉浸在故事叙事中又能跳出来反思社会现实。

1937年的电影,自然应该放在那个年代的体系里去评价。剧本方面相对单调,用类卓别林的方式写了一出“对街恋情”,阶层瞄准自得其乐的穷苦百姓,小红小陈以低于实际视觉年龄的作摆蠢萌,时而单纯时而又让人觉得作妖。影片节奏偏慢,事件推进力度不够,胜在站到了劳苦大众一头,主题是揭露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境遇,虽然不够深刻,但结局没有流俗于Happy Ending的窠臼。闪光点在于那个时代就融入了歌舞电影元素,大胆开放的亲吻镜头和对自由逐爱的鼓励,都是逆着传统东方封建思想而淌出的血路。周旋的歌声尤为亮眼,可谓一把金钥匙,打开满堂彩。

很传统的故事编排,人为制造的冲突和转折,但却又是那么地不一样,又是那么地引人入胜——传统却不老套。处处弥漫着无声电影的气息,周璇优美的歌喉不禁让人落泪。作为变革时期尾声的中国电影,《马路天使》消除了男女的封建等级差距,拍出了男女平等,以及隐文本间接传达出的“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呼吁呐喊,不论是放在那个年代还是当今都意义重大。底层社会穷人的悲剧,苦命永远是苦命,到头来只剩一声嗟叹、一声唏嘘……

<明星,1937>在各个层面上都是超越同时期其他作品的佳作。对于声画结合的运用可以说到达了30s中国有声片尝试的最高峰,声音已然不再仅仅承担叙事和对白的单一功能,视听真正实现了意涵层面的深刻交融,并推动影片整体的氛围烘托和情绪营造。灵动的演员表演和深刻的时代命题交相呼应,愤怒和口号全部融入革命浪漫主义的表达当中,隐晦而又机警的实现了能指上的含混及所指上的明确,为同类国防电影的拍摄提供了参考。大量的移动摄影和长镜头为我们创造了直面生活和苦难的机会,就乔治·萨杜尔的结论而言,新现实主义与此片的亲缘关系自然不是形式层面的模仿,毕竟维斯康蒂和柴伐蒂尼都曾在不同的情境下认同:新现实主义不是一种视觉风格,而是影片的主题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