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 第一季(2015)

UP:2022-01-02

剧照演员表影评播出时间剧情介绍 结局 主题曲
局部 第一季

评分:9.6 导演:谢梦茜 编剧:
主演:陈丹青
类型:脱口秀
片长:25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看理想·局部 / 局部
上映:2015-06-16(中国大陆)
IMDb:

局部 第一季简介

土豆和理想国共同打造的“看理想”系列节目之一:陈丹青的以画家之眼观看艺术杰作的《局部》。

简评

置身事外也是一种安置。最后一集陈丹青讲杜尚,不再画画是因为人们不再需要绘画,想到民族志中随处散落的巫术、仪式、工匠,都慢慢不见。上学期和老师讨论当代艺术,来去不过围绕着人类学的视角,逃不开现代媒介、文明与技术的发展、精神意志的开化、装置材料的突变,突然有种烦闷感,若现代是“比较”的现代,似乎丧失太多乐趣。

很好看的讲述类节目,陈丹青将自己对绘画艺术的理解以及自己的人生见解在节目中娓娓道来,看的过程中很享受。几年前有幸在乌镇的木心美术馆看完了美术馆类循环播放的木心讲座,木心在视频里尽显大师风范,让我不禁想到当年在自己家中为自己的学生讲授哲学的康德。而在这个节目中,陈丹青给我的感觉比木心先生毫不逊色。update:陈丹青娓娓道来的样子太有范儿了,虽然有很多人批评他,但节目里挺有大师风采的。这节目每一集时间很短,但信息量却很丰富。

只看了S01E09,苏珊瓦拉东的“女性凝视”。其实很难想象那是曾当过失足妇女的女人所画的男性,无论从哪种层面来看,瓦拉东都可以说是个曾历经千帆的人,具有丰富的生活的经验,但她所描绘的另一性别竟然那么梦幻——瘦骨嶙峋的,白瘦幼的英雄跌入桃花源,独自面对众神鬼——<苏珊娜和长者>那样意在表现苏珊娜的拒绝。她对男性的凝视眼光是梦幻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尤其相比较她所画的同性及同性的日常(其写实程度远胜于大多男画家的作品),就更显得幼稚梦幻了。

陈丹青说在圣马可教堂的禅房里看安吉利可会让人忘记一切,重启一切,在那一刹那脱离尘世,其实看这部片子也有这种感觉。他的声音不疾不徐,不是强力输出,也不是教导,好像是一个朋友在分享他的发现和喜爱。前两集关注艺术流派和画家的早期作品,后面蒋兆和、巴齐耶、瓦拉东、丘堤、卡帕齐奥、苏里科夫、安吉利柯、巨人的战役、杜尚,包括从梵高的笨拙、画不画完讲印象派,视角都很独特,不是在讲艺术史,但在分享每个故事时都在穿插艺术史的发展,信手拈来,同时提供看待艺术的新视角。尤其喜欢前5集和11、12、16集,画作生成时的灵光、配上框子就死掉、苦难中的人、观看本身而不是内容的魅力、对古代艺术的新悬想、绘画传播功能的终结等论述很有启发。每集信息量很大,虽然短短20分钟但讲述画面加上做笔记仔细观摩回看,看得蛮辛苦却值得。

1. 虽然不像第三季只讲一个主题,但这种艺术百科全书式的讲述也有自己的韵味,越看越觉得这句话的正确,你唯一知道的是你什么都不知道;2. 艺术追求美还是追求同情和人性,我认为不是矛盾,只是对于美的定义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实则美衬托了人性,人性反哺了美;3. 节目组的剪辑配乐陈先生风趣可爱的讲述,让讲述不再只是讲述,而是演绎,好节目

缺乏条理,张口就来,有错误信息。节目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传播知识前起码先查查真伪吧。常常抛出个立场又说不出所以然,没有思考,一众不懂装懂叶公好龙的文青表示深受感动,还说看不进去的人是因为理解得不够深入,咱诚实面对自己别装行吗?真对绘画艺术感兴趣,听陈丹青不着四六地吹水远不如看个正经的美术史纪录片。

刚看到第11集,目前最喜欢的就是第11集。从西洋美术看回到中国美术,你会发现你之前“不屑于“”去看的那些东西其实也很美,有自己的味道,更能够欣赏中国的传统画。当看到11集里面那段画和实景交替出现那段时,眼眶一下就湿了,骨子里的民族感是没办法改变的。

缺乏条理,张口就来,甚至有错误信息。节目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能不能认真点?传播知识前起码先查查真伪吧。常常抛出个立场又说不出所以然,没有思考,一众不懂装懂叶公好龙的文青表示深受感动,还说看不进去的人是因为理解得不够深入,咱诚实面对自己别装了行吗?真对绘画艺术感兴趣,听陈丹青不着四六地吹水远不如看个正经的美术史纪录片。

局部并不是我想象中绘画史名作解读,而是陈丹青非常主观、独到的个人感悟,和他流传甚广“艺术就是装* ”一样的接地气,也是满腹书画又平静淡然的说人话。喜欢陈丹青,由他所得见的艺术不是教条的、死板无趣的,而是活生生过的、可以真切思索反问的。

.2022 局部一像是有趣生动的艺术小品,主讲人陈丹青的感受足够私人,也足够诚恳。他深入浅出地为观众提供了诸多观察古今中外艺术的视角,却试图避免在讲述中强加个人的观点。艺术本就应当是民主的、自由的、热烈的、主观的。我最喜欢他在EP04初习的作品/EP08非正式的魅力/EP14圣马可教堂/EP16杜尚的决定中提出的诸多问题,比如绘画的规则与评价、作品完结与否的判断标准、画家性格与作品风格以及艺术概念的延展。相应的思考与启示也早就超越绘画甚至艺术本身。

相比于第二季在大都会美术馆,以及第三季在意大利看湿壁画,第一季还是纯粹在室内讲述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但并不妨碍领略陈丹青富有魅力的解说。今年看了些关于绘画艺术普及的书,以及BBC的部分画家传记,有些粗浅的基础后终于把陈丹青的三季局部看完了。这一季对国画有了更多喜爱,蒋兆和的流民图对人物肖像的刻画如此生动;徐扬等所作的乾隆南巡图构图精美,排场大到令人目不暇接。国画的长卷真的太有气势!

就这样磕磕碰碰的看完了,参照的手头的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也是很受益。可能很少有人能够像陈丹青一样,中外纵横,融会贯通的讲述,提出观点与理解,激发想像与创造,有时候那些似是平常的艺术确实需要新的眼光及视角观看,那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理解艺术,其实依然很难。但我觉得很有趣的一件事是,我们今天坐在电脑前,就可以感受和理解陈丹青理解的艺术,放在多少年前不可想想,艺术的壁垒打破会不会变成大众化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