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力传(1983)
评分:9
导演:伍迪·艾伦
编剧:伍迪·艾伦
主演:伍迪·艾伦 / 米亚·法罗 / 帕特里克霍根 / John Buckwalter / 马文恰特诺弗 / Stanley Swerdlow / 保罗·内文斯 / 霍华德·厄斯金 / George Hamlin / Ralph Bell / 理查德·怀廷 / Edward McPhillips / 盖尔·汉森 / 迈克尔·杰特 / 皮特·麦克罗比 / Sol Lomita / 玛丽·路易丝·威尔逊 / Alice Beardsley / 葆拉·特鲁曼 / Marianne Tatum / Michael Ke
类型:喜剧 / 奇幻
片长:79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德语
影片别名:变色龙 / 泽利格 / Identity Crisi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ersonality Disorder / The Cat's Pyjamas
上映:1983-07-15
IMDb:tt0086637
西力传简介
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的美国,随着经济和文化的蓬勃发展,一个名叫西力(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饰)的男人横空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这个神奇的犹太人被发现混迹于各种各样相去甚远的交际圈里,不同阶级的,甚至是不同种族的,而每当他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中,他的身上就会迅速体现出这个环境的特征,有时是心理的同化,有时是生理的变异。
曼哈顿医院的精神科医生们对这个怪异的病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普罗大众亦然,他们亲切的称西力为“变色龙”,一大批以他为主题的文化和商品应运而生,一时间,西力成为了这个时代最炙手可热的巨星。可是,真正将西力当做一个病人来关心的只有尤朵拉医生(米亚·法罗 Mia Farrow 饰),年轻又执着的她致力于治愈他的疾病。长此以往,西力和尤朵拉之间建立了深厚而又真诚的感情,这对立场特殊的爱人能否终成眷属呢?
导演伍迪•艾伦自导自演,以伪文献伪记录的方式,生动又真实的重现了本为虚构的西力的一生。
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提名)戈登·威利斯 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提名)桑托·洛奎斯多 第40届威尼斯电影节帕西内蒂奖 最佳电影伍迪·艾伦
获得奖项
- 第40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帕西内蒂奖-最佳影片 - 第48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摄影
提名: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 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摄影 / 最佳服装设计 - 第29届意大利大卫奖
获奖:Best Foreign Actor (Migliore Attore Straniero)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11届土星奖
提名:最佳导演 - 第3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Original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Make Up Artist / 最佳摄影 / 最佳剪辑 / 最佳视觉特效 - 第41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音乐/喜剧电影 / 音乐/喜剧电影最佳男主角
- 伍迪·艾伦 Woody Allen导演
- 伍迪·艾伦 Woody Allen饰 Leonard Zelig
- 米娅·法罗 Mia Farrow饰 Dr. Eudora Nesbitt Fletcher
- 帕特里克霍根 Patrick Horgan配 The Narrator
- 马文恰特诺弗 Marvin Chatinover饰 Glandular Diagnosis Doctor
- 保罗·内文斯 Paul Nevens饰 Dr. Birsky
简评
形式说明了伍迪艾伦的天才叙事才能。内容才是他想表达的思想。当西力出现在医生的视野中,医生们都觉得他一定是生理上哪里有问题,但是他能变化的原因却是来源于心理。他的同父异母的姐姐和姐夫,知道他出名之后,把他接出医院以他作为赚钱的工具。当他要结婚的消息传出,无数的女人出现起诉他之前的过失。整个社会都希望从西力身上获得什么,把西力作为一个研究对象,一个谋生工具,或者一个机会,却没人能当他是个人。这恰恰是西力能变形的原因,他不敢表达自己,他害怕被排挤,被当成异类,所以他极度地想融入他人以至于变化身体。直到他遇到弗莱彻医生,一个尊重他想法,坚持相信他自己个性的人,让西力得以做回自己。社会在淹没个性,能得到爱情的支持是真正的幸运。
这不就是《安妮霍尔》的人物小传吗?伍迪艾伦的所有电影讲的是同一个人的不同故事。内心不够坚定(神经兮兮),也渴望被爱被认可的知识分子形象。与其说是《苏格拉底的申辩》的理智和传统的冲突,倒不如说是这是一个人在探求到底怎么坚定自己内心的过程,到底怎么成为苏格拉底?影片很巧妙的构造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坚持自我“和“被他人喜爱”的张力的剧情。正是因为自己的“变形术”(不坚定的内心),千人千面,不稳定——时而频频出错,时而创造奇迹。人们有时讨厌,有时喜欢。但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内心。如果没有,那么zelig就永远是一个悲剧故事。我现在看这部电影已没有了看《安妮霍尔》时极强大的冲击力和让人崩溃的自我窥视的感觉,但仍具有启发性意义:怎么坚定自己的内心?不受他人左右?读卢梭吧,解救之道或许就在其中。
伍迪艾伦真是个天才!第一次看伪记录片形式的电影,最开始很不习惯,看着菲茨杰拉德和索贝娄想着这真的不是真实的故事吗!片中的美国元素多到爆炸,爵士时代、“大熔炉”般的社会、崇尚个性而非融入的美式价值观等等,都让我一遍遍地受到冲击。心情随着Zelig数次转变人格起起伏伏,所幸如索贝娄所说:“他所得的病,同时也成为了他自我拯救的根源”——在关键时刻化身飞行员驾驶飞机从德国逃出生天,收获赞誉和爱情,过上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片尾写到他在临终前后悔自己才开始读《白鲸》简直不要太可爱,笑哭的同时在想为了文学课直接去读《白鲸》的结局是不是也算一种遗憾。
一切精妙的故事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元叙事,《西力传》就是这样的一则故事。它拥有元叙事最基本的特征——将纵观离奇、细看琐碎的生活浓缩成合理连贯的情节;它也履行了元叙事最有价值的职能——指导它的读者该如何生活。元叙事的目的不在于挑战观众的智力,将陷于直觉常理之中的观众引领至某个鲜有人涉足的思想领域。恰恰相反,大部分元叙事只会让观众觉得自己是在观看许多相互独立且不言自明的事实,唯一的区别在于出现了一位好的叙事者,使他们感知中碎片化的现实得以被拼贴成一幅完整的图景。《西力传》无意探讨人类心理在社会环境下的发展与变化,也并非要对某些历史事件提出新的见解。它的目的更简洁,却也更为困难,就是要像任何一则历久弥新的故事那样教给观众一个普遍的道理。这个道理,在伍迪艾伦的口中,正是存在主义的真理:没人能替你成为你。
很快地让人想到了变形记 相对于令人恐惧而不安的变形 伍迪艾伦以一种更加诙谐的喜剧方式来表现处于社会体系外部的流离失所的边缘人内心的焦虑不安 不同于箱男的逃避与胆怯 渴望认同与融入集体的精神驱使zelig本能地附和他人甚至变形。zelig找到自我和爱,此两者是必不可分的密切相伴的,没有自我的人眼里没有他人,没有爱的人不会有真正的自我。从这一点上看非常温馨而浪漫,似乎在一片混乱的大萧条中找到了世外桃源。此外爵士音乐非常具有1929年经济危机时代的精神风貌,从细节方方面面完善了伪纪录片的真实性:真实与虚假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显得如此怪异而诙谐,在幽默方面非常美式
本片是所谓反类型片,我觉得是一部极具创意的伪纪录片。看着伍迪•艾伦穿梭在五花八门的纪录片里,会觉得一个好的创意,真令人无限沉醉。人类变色龙,这个设定本身就很有趣,这个电影本身算不上好看(尤其前面一半),但后面居然也有很意外的反转,很深刻的寓意,不免让观众拍案叫绝。影片虽短,却涵盖各种话题,比如纳粹、大萧条、精神分析、人的自我价值等。那个时候,电影技术也已经很厉害了,伍迪•艾伦在各个纪录片之间穿梭的场景,不知道怎么实现的。在德国机群的围攻中,西力倒着开飞机,带着自己受伤的妻子,回到祖国,这太cool了!那段变色龙舞,也非常调皮有趣。本片里,伍迪•艾伦居然请到了苏珊•桑塔格、索尔•贝娄、欧文•肖等文化大咖助阵,厉害了!
看电影之前,喜欢先看一下影评,避一避烂片。在看完这部影片后,我真心觉得这样的观影习惯,并没有如它看上去的那么明智——在避“坑”的期待中,自觉地踏入了另外一种困境,观影体验几乎和看烂片一样,令人看不下去。提前知晓了这是一部伪纪录片,被剧透,以至于看的时候,明明刚才看进去了,又要回过神来告诫自己“这是假的,这不是真的,不要上当”,总之存在一种薛定谔的”相信“,又相信又不相信,整个人迷迷糊糊看完了影片。原来人就是如此好骗,容易上当,还好这一口,虚假的”真实“一直在上演。原来,看图说话是一种伪纪录,旁白是一种伪纪录,镜头的单一视角注定了镜头也是一种伪纪录……他在告诉你,你(之前和之后)相信的一切,都是假的。他在狠戳你的天真、无知和自欺。
《西力传》在技术上是一部近乎完美的伪纪录片,在主题上用了天才般的展现形式,确实是一部美国版《变形记》。这是一个被异化的边缘人被集体无意识拯救又被背叛的故事,最后真正拯救泽里克的还是爱,虽然俗套,但可能是对错综复杂的人性社会的唯一解。伍迪艾伦的幽默诙谐感贯穿全片,充满小聪明的冷嘲热讽圆滑的隐藏在台词里。高度从众失去个性一定是安全的,但一定是没有自我的,尤其是置身于一个歌舞升平,甚至是狂乱的集体,它跟法西斯这类极端主义凑在一起是最危险的,本体和群体是镜子的里外,当人祸发生时,没有人会认为是自己的错。每一个桥段所选用的情景和符号都充满着象征意义,还有这个布鲁克林爱碎碎念的小老头对美国旧时代的怀念,他真是个天才
太神了everybody go!伪纪录片的形式,开头直接给我吸住,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会从白变黑,从瘦变胖,层层递进的情节让我更加进入zelig的内心,只有泯然众人才安全,缺少安全感,有人形容他的品味低级浅薄,但是那是他自己的,改变他的不是公众的看法,而是一个女人的爱,这其实可能是每个人的写照,渴望被看到的同时又渴望被淹没到人海中。超级拉镜头,超级推镜头,越来越喜欢了,进入故事,故事转场,自然又缓慢,跑去当纳粹我真没绷住,还上自慰课是吧。最后说一句哗啦啦啦啦天在下雨,找自己~
七十多分钟塞进了两倍于片长的想法,走马观花地展现了资本主义碰到精神病人、大众传媒碰到精神病人、天主教碰到精神病人、美国人碰到精神病人、纳粹碰到精神病人、康米碰到精神病人的场景。这位变色龙、这位自卑狂只消走一遭,人类创制的所有复杂系统相继故障但又恢复原状。其实大家都不是理性人,超过三个人参与的诉讼就会变成随机索赔,超过三天的新闻就会被忘记。所谓拯救和诊治精神病人,其实是抚慰其童年过早接触这个社会的打人链条带来的创伤。通过伪纪录片的形式,桑塔格坐在镜头前就点明了一部分的主旨。真实与虚构的交织恰到好处,让人会心一笑。
访谈式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差点让我以为西力真的是个实际存在过的人物,又或者是菲茨杰拉德根据现实创作的小说人物,那部1935的华纳兄弟变形人竟然也是杜撰的,所以其他访谈纪录片充满杜撰一点都不让人意外。变色龙是个人,也是人群。作为个人的变色龙,他像是人格分裂,为了保护自己随时随地地分裂,其实是伍迪艾伦犹太身份强烈想融合美国社会的表现,也因此西力,一个犹太背景的人物会遵循本性去破坏天主教集会。作为人群的变色龙就是这美国人民,盲目崇拜、又墙倒众人推,最终又是美国梦又是个人英雄什么,糊糊涂涂又崇拜起了西力,一旦到了发表意见的时候,每个人都想成为变色龙,从众匿名。西力狠狠批判了变色龙,因为那意味失去自我,意味着你可以被随意塑造、被随意利用。
,伪纪录片传记,名人访谈(贝娄、桑塔格等犹太裔知识分子大谈特谈的模样颇有戏谑自反之感)、历史影像(且加快速度表达爵士时代的浮华与喧嚣)、做旧胶片(影像降低清晰度加入躁点)、有模有样的画外音、插入字幕卡、戏中戏搬演,他总是能把小手段给玩出高度!节奏明快,段子不停,又见“阴茎崇拜”与犹太笑话,时时乐翻天。西力先受追捧接着贬斥复又追捧最终被遗忘,描绘出人群的猎奇与群体道德审判的特征,敲诈西力的人们与其姐姐则指向浮华时代下人性的贪婪,而媒体的大肆宣扬与风向变化则针砭了媒体为了逐利而不择手段的包装,显然西力的变色特性是人在社会中不断被同化继而失去自我的象征,但人群与媒体也莫不是一条堂而皇之的变色龙?结局很美好:让他不再变形的不是社会认可,而是一个女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