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我朋友的家(1987)

خانه دوست کجاست؟‎UP:2021-01-27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波斯语:خانه دوست کجاست؟‎)是一部1987年由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执导的电影。本片标题引用了诗人苏赫拉布・塞佩里(英语:Sohrab Sepehri)的作品,并被认为是阿巴斯的「寇科三部曲」之一,其他两部分别为《生生长流》及《橄榄树下的情人》,这三部片皆于伊朗吉兰省的寇科村拍摄。

剧照演员表影评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评分:8.8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编剧: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主演:巴比·艾哈迈德·波 / 艾哈迈德·艾哈迈德·波 / 科达·巴和·迪范 / Iran Outari / Ait Ansari / Sadika Taohidi / Biman Mouafi / Ali Djamali / Aziz Babai
类型:剧情
片长:83 分钟 / Argentina: 87 分钟地区:伊朗
语言:波斯语
影片别名:踏破铁鞋无觅处(港) / Where Is the Friend's Home? / Khane-ye doust kodjast?
上映:1987-02-01(曙光旬电影节)
IMDb:tt0093342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简介

伊朗的偏僻山村小学里,一群孩子在课堂里聆听老师讲课。在检查作业的时候,老师发现穆罕德屡次没有完成家庭作业,于是严厉地批评了他,说如若再犯立马开除。老师对学生强调这是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规矩。当天放学后,小男孩阿穆德却赫然发现自己把同桌穆罕德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听懂了老师的谆谆善诱,所以阿穆德明白这作业本就是穆罕德继续听讲的凭证。为了把作业本还给同桌,阿穆德曾希望母亲和祖父可以施以援手,但是均告失败。所以,他只能孤身前行,到对面大山里的村落去寻找同桌,归还作业本。然而,由于不认识同桌的家,所以他处处碰壁,遭遇到了无法想象的艰难险阻……
  本片获得第42届戛纳电影节艺术电影奖。

简评

一度看得我十分窝火,大人们根本就不再乎小孩子在说什么,只会命令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干事,做这个做那个,妈妈,爷爷,还有那个做木门的男人,都是这样的人。还有就是一直无结果,小男孩因为没搞清楚同桌到底住在哪里,导致问的路人都不知道具体地址,来来回回的无结果,感觉我性子急得都有点发毛了。到这里我就在想,帮同学也做了不就好了么,不过如果真这样了,也就没有和最后那位老人家的相遇了,这也是整部影片中最有耐心,能听得进去小孩子的话,和他交流的人了,他不会嫌麻烦,亲自带着小男孩去找同学。面对这份善意,小男孩也选择了回报,当最终发现找错人之后,他还是把作业本藏进了衣服里,没有让老人发现自己百帮了忙,最后看到他一个人默默上楼的身影,发现他其实也蛮孤独的,和小男孩说说话,也是帮他自己驱赶了一些寂寞吧。

乡村三部曲#以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以寻找朋友的家为目标,内心驱动力是心中的善良)透出伊朗的民生状态,儿童的天真执着和朋友互帮互助的真诚之心很打动人,我们或许不懂伊朗的文字,但是我们都看到了那朵治愈人心的小黄花,就是那么奇妙。阿巴斯他那简单的卢米埃尔式的镜头下写意的乡村文明,具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干净自然,之字形的小径与兀立的大树。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室设施以及大人们的态度、孩子的遭遇可以看出伊朗儿童所遭遇的文化教育的现状,同时阿巴斯又在传达出对工业文明冲击与腐朽榆木的文化的批判,通过“铁门”与“木雕的门窗”进行对比,顽固不化的爷爷暴力统治下一代,而造铁门的大人又在蔑视孩子的存在,只有那个守住自己内心的造木窗的老木匠可以同孩子相互交流,导演表达出对其的赞扬。

阿巴斯乡村三部曲之一。慢慢的重复,重复的可怕,却拍出了比生活还真实的味道,我们看到小男孩拿错作业,顾及朋友被开除的担忧,他来回跑了好久特别那个zzz的山路好美,太不轻松,一方面要向打听何处是同桌的家,一方面要惦记买面包回家,而且还有作业。我们看到伊朗人对孩子如此苛刻,每一个孩子都要从事劳动,还要面对恐怖作业,带着这种服屈从服从式的教育成长,暗示着某种积蓄的崩塌。看到后面突然风起云黑,开始惦记小男孩如何继续如何回家了,幸运他遇到了一个和蔼的老人,整个村子的门都是他做的,他像历史一样,却也难免犯错。从鸡叫不停到狂风大作,乡村的时间既漫长又快速,到了尾声我们开始担忧回家后父亲的责打和第二天老师的霸权如何发生。剧情非常简单的一个片子,拍得如此打动人心,一切美好都在结局书中那朵小花里绽放。

电影海报的图片,是小主角在片中跑过了多次的一段山坡路。它代表了一种单调、死板,我们看到小主角往复地翻过这个山坡,只希望拯救在课上坐在自己左侧的朋友,这是幼小的他心中萌生的简单而又伟大的爱心。然而这份正义的感情,需要面对的却是没有做完作业就不能出门的铁律,是回到家就板着脸的父亲,是大谈育儿成功学经验的爷爷。这些长辈一个个神情严肃,没有笑容,他们给小男孩的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单调世界:或来往于彼此,或挨骂。小男孩在完成自己心里的正义时,经历了一段意外的交谈,这次经历让他有在固定的解决之外,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方法。导演使门这个意象构成了非常完整的隐喻体系,掩藏在叙事之后,开篇的长镜头便已经开始:笑声掩藏在虚掩的门后。要那么多铁门做什么呢?导演借那个临时大朋友发出了小朋友心中之问。很棒的调度,孩子加分

阿巴斯近20年工作经验,在该片中形成“合流”,比如他任职青少年发展中心期间,开展的一系列针对儿童的影像调研,又如他擅长关注青少年生活面貌的一个突出面向的职业敏感,再比如他对偏纪实影像的钟爱,均得益于他“成长”于纪录片工作体系;因而能将一个“还作业本”的故事,拍得如此生动,令人惊喜;当然,片中还家带了很多有趣的阿巴斯的“私货”,他利用人物角色之口,完成他的输出表达;而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定格,似乎也开启了他日后影片当中,故意“留白”的视听技法,在阿巴斯的影像“宇宙”里,他试图与观众共同构建完整的电影空间,即大量的留白,让观众自行建构整个故事;镜头捕捉的伊朗男孩,是那么纯粹可爱,以男孩行动带我们扫掠过的伊朗村庄,是那么简单质朴;那蔓延的“之”字形山路,构成了导演日后整个作品序列里最重要的视觉元素;

阿巴斯轻盈又扣人心弦的叙事在伟大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里只有两次偏移了焦点,两次都是从小男孩的视角里突然转向老年人。其中的一个坚持着老派的不人性的教育观念,认为服从哪怕是最不合理的权威命令亦是合理而重要的;另一个则被时代抛下,不得不在孤独中彳亍。夹在老与新之间的伊朗社会面临着同样艰难的处境,老去的不仅是顽固的权力体系,也是木门一样日久弥新的优良品质。阿巴斯的电影亦在努力交织着这两股力量,明明是小男孩的故事,却用了最传统的传奇冒险小说的叙事模型。小男孩承载着沉重的道德话语,面临的则是Z字型的蜿蜒之路。而最终当他用规则之外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之后,我们在他朋友的课本里发现了一朵小花,这场奥德赛留下的唯一证明是老人在把他金子般的心火炬一般交给下一代。老与新就这样取得了和解。

继日本电影后,第二个我真正意义上看到的民族电影,伊朗因为审查制度对儿童题材的讲述,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的手法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结尾真的震撼到了。导演最厉害的不是对故事为核心,而是对社会生活与人们内心情感的把控,将孩子的一个极为细小的故事,通过大量的视点镜头与环境拍摄,讲述了一个伊朗社会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纪实性长镜头与朴实的画面内容,营造出一种既有宗教环境又有着人文情怀的电影氛围。大量的家禽与猫咪的叫声,视角的两次转移,内容得到丰满的填充。主题,纪律性、顺从性与道路与寻找。这里的人们被此束缚这,互相不了解认识,而真正认识所有人的,是为他们制造“门与窗”,对外界表达的通道,却都无法传达我们想要的声音。“这里有很多叫穆罕默德、这里有很多颗大树、这里也有很多的枯树,但你想找的,并不在这里。

三部曲中相对独立的首作。镜头简洁而质朴,长镜头更多是维持着一种克制的静默旁观状,以致展现无形无物又无处不在的详尽冷漠,成人对孩子的恐吓控制、充耳不闻、轻视乃至不言之威,暴戾横亘于影调又充满对稚心的毁灭。结尾处蜻蜓点水般的“撩拨”,柔润得沁人心脾,实现了童年与友情在“追寻”意义的抵达。电影的现象不止于伊朗,同时投射在全世界各处的部分儿童教育内,形成不同程度的共鸣。看完三部曲后再重新思考本作,以电影概念的角度辨析,除了使影像虚构性崩塌再重建的各类互文(以乡坡蜿蜒小径介入,以寻找孩童接入,以成长的配角进入等),同时由第一部出发与现实拍摄时间按逻辑再度影响后面两部电影秩序的建构,凭着第二部贯穿的通道,将“追寻”续展,铺设了往返童年的行轨,阿巴斯以此琢开了多层次叙事与结构形式革新的影像命题。()

传统现代二元对立: 小男孩爷爷和朋友的对话,爷爷认为每两个星期必须打孩子一次,即使孩子没有做错事,也需要找一个借口,目的是让他尊重传统、服从社会规训。影片先后出现做新门和旧门的中年人和老年人,老人和小男孩抱怨人们都换铁门,却没问“旧门有什么不妥”。特写镜头反映底层生活: 片中分别出现小男孩和为他领路爷爷袜子上的破洞,同时结合孩子们下课后都要做家务的情节,呈现社会贫困绝非个例。巧妙细节:结尾老师看完林马作业说做得好(实际上小男孩为避免同桌被老师赶出教室写两份作业),老师将作业薄往后一翻是那朵领路/做旧门的老人让小男孩夹在作业薄里的小花,好妙。寻找母题:大远景下拍摄崎岖近乎S型的山路,小男孩在这条山路上来回奔跑寻找朋友的家过程多次出现,透过寻找路途艰难表现孩子纯真善良。

大概是第一次看伊朗的电影,观感绝佳!恰似一段清澈质朴的涓涓细流在静谧的林子里悄悄流淌。是这样的感觉。画面构成和色彩搭配非常舒适和谐。 主题绕不过三大块:沟通问题/成人与孩子的交流相处问题/孩子的想法和内心世界 都值得让人思考。从大人层面出发、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有多种途径去解决,但是在小朋友的世界里,他们是很单纯直接的。艾哈迈德只是想把练习册还给同桌,如果不这样做穆罕默德就会被退学,所以艾哈迈德的脑子里只有这一个念头,我要把本子还给他。他试图寻求大人们的帮助,但最终稍微让他有点“实质性”推动的 只有那位做门窗的老人,没人愿意去倾听孩子到底想表达什么。中间插入了一段艾哈迈德爷爷自述的所谓教育观,从中可见这种成人间普遍的傲慢病 是从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艾哈迈德的善良和同理心是希望。

当阿哈玛德在村落里穿梭,所有的巷弄都曲折蜿蜒,内玛札迪的家近在呎尺,却又不知究竟是哪一家;没有一个人愿意回答阿哈玛德的发问;偶有人回答,所提供的讯息却是零碎甚至于误导的。这个发问与寻觅的过程,就像是我们从童稚时起对人生的疑问,发问从不会得到解答;什么是人生中最本真的东西,什么是生命的真相?它就藏在每天的生活里,但是却找不到。我们生活在一个虚假和庸俗的世界。本真就像内玛札迪的家,只能接近却无处可寻。但这不是说一切终归徒劳,阿哈玛德没有找到朋友家,却碰到了深情的老木匠,那一朵清泉边的黄色小花便是诗意的生命印记,温婉地叙说着一段生命中的冒险,并邀请观众参与其中一起寻找所共有却又早已失去了的内在生命,调性悠缓而不会带给人任何哲理性的压迫,它允许一切可能的诠释,却绝不是一部简单的电影。

四星半。看标题本来以为是一部反映村民(尤其是儿童)悲惨生活的影片,看完全片才意识到阿巴斯导演根本无意“卖惨”,简陋的房屋、破洞的袜子、小贩连推销带央求的卖货方式、孩子从小就得帮助父母料理家务……这些都是真实的生活,已经融为故事的场景与背景。生活实苦,温情仍在,片尾夹在作业本中的小黄花突然出现,随之而来老师的一句“孩子,做得好”的夸赞,直击观众心灵。全片以小男孩归还作业本为主线,但中间却有两个逸出主线的情节:一是小男孩的爷爷大谈特谈教育后,小贩向他推销铁门;二是铁匠铺的老人为小男孩带完路后回到家,缓缓走上楼、关闭窗户。我觉得它们是在勾勒一幅农村生活的画卷——农民迂腐、忙于生计而冷漠、崇尚“纪律”;城市兴而农村变,但仍有不变的陈旧门窗和热心。阿巴斯导演以同情的眼光注视着这些,却不做任何价值判断。

获得奖项

  • 第42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第42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获奖:Bronze Leopard / Prize of the Ecumenical Jury - Special Mention / FIPRESCI Prize - Special Mention
    提名:Golden Leop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