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想家(2013)
《大梦想家》(英语:Saving Mr. Banks)是一部于2013年上映的剧情电影,为约翰·李·汉考克执导,汤姆·汉克斯、艾玛·汤普逊、保罗·吉亚玛提、科林·法雷尔主演,由华特迪士尼影业发行。改编自真实故事,剧情描述早年迪士尼先生如何将《欢乐满人间》推上大萤幕并使之成为经典作品的辛苦历程。
剧情
1961年居住于伦敦的著名作家,潘蜜拉P·L·卓华斯(Pamela "P. L." Travers,艾玛·汤普逊 饰)因财政拮据兼新书难产,在经纪人迪尔穆德·罗素(罗南·维贝尔(英语:Ronan Vibert)饰)劝说下勉强前往洛杉矶见华特迪士尼(汤姆·汉克斯 饰)。到了美国卓华斯开始在车上向司机雷夫抱怨「阳光明媚」、「绿草如茵」,入住饭店后把表示欢迎而赠送的娃娃「塞」到小房间「眼不见为净」,又丢水果篮里的西洋梨到泳池,接着打开电视看到迪士尼的「欢迎影片」后关掉并表示不屑。
到了片场,卓华斯向编剧、填词和作曲家「宣示」自己也会参与制作,防止别人「毁掉」自己的作品。同时希望尽快见到迪士尼本人说明意愿。两人见面后迪士尼希望卓华斯跟员工一样叫他「华特」而不是「迪士尼先生」,原因是「迪士尼先生指的是我父亲!」,相对的卓华斯也希望不要叫她「潘蜜拉」,而是「卓华斯女士」,到办公室后说明当初是为了实现父亲对女儿的承诺,计划将爱女喜爱的小说《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改编为电影,希望卓华斯卖出版权。但他没想到双方历经长达二十年的斡旋,坚持个人原则的卓华斯仍不同意卖出版权。百思不解的迪士尼苦思不出不同意之因,于是邀请她过来参与剧本团队的讨论,以获取出售版权的信心,同时表示合约可以慢些签。
卓华斯与创作团队工作关系从一开始就很难磨合,在前后两星期的商讨中对剧本内容和构思作出不少批评和挑剔——坚持认为玛丽·包萍不应该具有浓厚感情和奇思妙想(强调书里「唱歌」的情节其实是在「念诗」)。反对电影加入任何动画元素。还对歌曲显得负面(听完后「没头没尾」的质问为什么要把乔治·班克斯塑造成大坏人,责怪他们「冷血无情」),剧本对白也经她之手改动不少,提出不可使用红色等种种奇特改编要求,把剧本扔出窗外「强调」它们一点「重量」也没有。还常执著于一些电影细节,例如坚持电影中班克斯不能有胡子;班克斯太太不该有女权思想;购物清单绝不可以有「木薯淀粉」等……。全部商讨过程更在她的要求下进行录音。如果有任何反对声浪,她就拿出「尚未签名的合约」威胁终止合作,强迫剧组同意。
迪士尼极尽全力配合所有提出的要求,即便如此,仍无法打动团队眼中挑剔的卓华斯女士。迪士尼认为自己一定有盲点,于是求助妻子及秘书,冀望以女性角度寻求解析。同时制作过程不断触发卓华斯痛苦的童年记忆。迪士尼某天晚上在办公室打电话到饭店邀请「亲自」带卓华斯到迪士尼乐园,卓华斯拒绝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机会。隔天雷夫「擅自」改变行程带卓华斯前往迪士尼乐园。雷夫与群众因看到华特迪士尼「本人」而疯狂,迪士尼以夹带高人气之姿向索取签名的粉丝介绍这「另一位天才」。迪士尼带着卓华斯介绍园区,随后只要求她搭乘旋转木马即可,接着表示赢得与员工的赌注10元。百般不愿的卓华斯坐在旋转木马上,看着不断跟人群挥手的迪士尼,不禁忆起童年时,她和父亲(科林·法雷尔 饰)骑马奔驰在大草原上的过往。某天剧组创作一个新的歌曲——让我们去放风筝(Let's Go Fly a Kite),轻松欢乐的气氛使得卓华斯心情雀跃,并与编剧和作曲家翩翩起舞。喜出望外的多莉赶紧向老板夫妇报喜讯。
然而当卓华斯询问「企鹅」的镜头要如何表现,作曲家薛曼说明那会以「动画」处理。得知真相后认为受到欺骗的她,一气之下进到办公室大声抱怨并责怪迪士尼背信。迪士尼希望先坐下来和谈厘清误会,卓华斯愤怒声明拒绝坐在「骗子无赖」的椅子上。虽然迪士尼已极力解释「所有演员一切都是真人,只有企鹅是动画」,但气急败坏的她不愿听进任何解释,随后将「尚未签名的合约」扔回去。离开前在机场向雷夫表示他是自己「唯一一个我喜欢的美国人」,不仅为他女儿的书签名,还送他一份「注意力缺陷患者名单」(梵谷、爱因斯坦等,背面还有华特迪士尼),随后坐头等舱返回伦敦。迪士尼这时才觉悟自己铸下大错,查阅住房资料后才得知她的真名是海伦·戈夫,了解到「自己一直在跟不对的人说话」。
迪士尼决心要挽救这部电影,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只身飞到英国登门拜访卓华斯的住处。他揭示自己已经知晓一切,也包括她把父亲名字作为笔名的一部分。同时导正自己在卓华斯心中的形象,说明如果拍片目的只是为钱,就绝不可能极尽耐心长达二十年。随后娓娓道来自己儿时与父亲的相处经验,也令她回忆起儿时与酗酒而亡父亲之间的痛苦与阴影。原来此本小说设定即是卓华斯对父亲的投射与情感灌注。迪士尼逐步开导卓华斯,希望她能「放下一切,原谅自己」,将小说放心交给他并保证会制成令观众感动的大卖座电影。卓华斯听完这一席话,隔天终于在大米老鼠娃娃面前签下一纸漫长交涉下得来不易的版权合约。
电影正式推动翻拍工作并上映,三年后的1964年当《欢乐满人间》在好莱坞星光大道格劳曼中国戏院上映前,迪士尼方面只打算邀请卓华斯出席英国的首映礼,以免她到好莱坞造成更多尴尬。不过正在撰写新书《玛丽·包萍在厨房》的卓华斯知悉事件后却是十分不满,表明要亲自出席好莱坞首映礼,结果在经纪人劝说下来到洛杉矶,并意外地出现在迪士尼办公室。首映当日,雷夫在饭店迎接卓华斯,表示「直觉想到今天会需要迎接挚友」。观赏过程一开始她对电影内容逐渐感到轻蔑和失望,尤其是「动画片段」,直到片尾最后看到班克斯的感人画面,渐渐地终于释放多年来内心压抑的情感……。
角色
- 艾玛·汤普逊 饰 P·L·卓华斯,原名海伦·戈夫(Helen Goff)
- 安妮·罗丝·巴克利 饰 小时候的P·L·卓华斯,简称银蒂(Ginty)
- 汤姆·汉克斯 饰 华特·迪士尼
- 保罗·吉亚玛提 饰 P·L·卓华斯在洛杉矶时的司机雷夫(Ralph)
- 科林·法雷尔 饰 卓华斯·罗伯特·戈夫(Travers Robert Goff),P·L·卓华斯的父亲
- 露丝·威尔逊 饰 玛格丽特·戈夫(Margaret Goff),P·L·卓华斯的母亲
- 布莱德利·惠特福 饰 唐·达格拉迪(英语:Don DaGradi)(Don DaGradi),《欢乐满人间》的编剧
- 杰森·薛兹曼(英语:Jason Schwartzman) 饰 理察·M·谢尔曼(英语:Richard M. Sherman)(Richard M. Sherman),《欢乐满人间》的填词和作曲家
- 凯茜·贝克(英语:Kathy Baker) 饰 托米(Tommie),迪士尼的执行助理
- 梅兰妮·帕克森 饰 多莉(Dolly),迪士尼的秘书
- B·J·诺瓦克 饰 罗伯特·B·谢尔曼(英语:Robert B. Sherman)(Robert B. Sherman),《欢乐满人间》的填词和作曲家
- 瑞秋·葛瑞菲斯(英语:Rachel Griffiths) 饰 艾莉姨姨(Aunt Ellie),玛格丽特·戈夫的姑姑,P·L·卓华斯的外姑婆
- 罗南·维贝尔(英语:Ronan Vibert) 饰 迪尔穆德·罗素(Diarmuid Russell)
发行
华特迪士尼工作室电影于2013年7月10日发布了一支电影的预告片,同年10月20日,《大梦想家》在伦敦影展上举行全球首映。
评价
此片的剧本和演员的演出,尤其是艾玛·汤普逊和汤姆·汉克斯的部分获得诸多好评,艾玛·汤普逊并获得2013年度各项电影奖的提名。根据烂蕃茄上收集的237篇专业影评文章,其中186篇给出了「新鲜」的正面评价,「新鲜度」为78%,平均得分7分(满分10分),而基于另一影评网站Metacritic上的46篇评论文章,其中32篇予以好评,2篇负评,12篇褒贬不一,平均分为65(满分100)。
英国著名电影评论家马克·克莫德(英语:Mark Kermode)给出四颗星(满分五颗),并评价该片「艾玛·汤普逊的诠释『无懈可击』。将一个不讨喜且拥有矛盾情感的角色以自己的方式呈现得让人喜爱。」《华尔街日报》的乔·摩根斯登(英语:Joe Morgenstern)亦赞赏柯林·法洛的优秀表演,《滚石》杂志的彼得·特拉维斯(英语:Peter Travers)打出三颗星(满分四颗),称赞演员的优异表现。《时代》杂志的影评人凯特·谬尔同样高度评价汤普逊和汉克斯的演技。
票房
电影在北美洲的票房总额为8,330万美元,其他地区3,460万美元,全球总计1.179亿美元。《大梦想家》于美国首映周末共收获了930万美元,位居第五,仅次于《哈比人:荒谷恶龙》(3,150万美元)、《银幕大角头2:传奇再续(英语:Anchorman 2: The Legend Continues)》(2,620万美元)、《冰雪奇缘》(1,960万美元)和《瞒天大布局》(1,910万美元)。
荣誉
授奖单位 | 奖项 | 得奖者 | 结果 |
---|---|---|---|
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原创音乐 | 汤玛斯·纽曼 | 提名 |
AFI美国电影学会 | 年度十佳电影 | 《大梦想家》 | 获奖 |
第25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英语:Producers Guild of America Awards 2013) | 最佳戏剧类电影(英语:Producers Guild of America Award for Best Theatrical Motion Picture) | 艾莉森·欧文(英语:Alison Owen)伊恩·科恩菲利普·施托伊尔 | 提名 |
第3届澳洲电影学院奖国际类(英语:3rd AACTA International Awards) | 最佳原创剧本(英语:AACTA International Award for Best Screenplay) | 凯利·马西尔(英语:Kelly Marcel)苏·史密斯 | 提名 |
伦敦地方影评奖 | 最佳萤幕组合演出 | 艾玛·汤普逊汤姆·汉克斯 | 提名 |
第34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男配角 | 汤姆·汉克斯 | 提名 |
年度英国女演员 | 艾玛·汤普逊(与《美丽魔物》一起) | 提名 | |
第85届国家评论协会奖 | 十大电影(英语: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Top Ten Films) | 《大梦想家》 | 获奖 |
最佳女主角(英语: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 for Best Actress) | 艾玛·汤普逊 | 获奖 | |
第19届广播影评人协会奖(英语:19th Critics' Choice Awards) | 最佳影片 | 《大梦想家》 | 提名 |
最佳美术设计 | 丹尼尔·奥兰迪 | 提名 | |
最佳原创音乐 | 汤玛斯·纽曼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英语:Broadcast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 for Best Actress)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
第40届土星奖(英语:40th Saturn Awards) | 最佳女主角(英语:Saturn Award for Best Actress)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第71届金球奖 | 最佳戏剧类电影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第19届帝国奖(英语:19th Empire Awards)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获奖 |
第6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最佳英国电影 | 艾莉森·欧文伊恩·科恩菲利普·施托伊尔 | 提名 | |
最佳新晋编剧、导演(英语:BAFTA Award for Outstanding Debut by a British Writer, Director or Producer) | 凯利·马西尔 | 提名 | |
最佳电影音乐(英语:BAFTA Award for Best Film Music) | 汤玛斯·纽曼 | 提名 | |
最佳服装设计(英语:BAFTA Award for Best Costume Design) | 丹尼尔·奥兰迪 | 提名 | |
第20届美国演员工会奖(英语:20th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全美女性电影记者联盟奖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拉斯维加斯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十大电影 | 《大梦想家》 | 第七名 | |
最佳原创配乐 | 汤玛斯·纽曼 | 提名 | |
第4届丹佛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休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最佳电影 | 《大梦想家》 | 提名 | |
最佳原创配乐 | 汤玛斯·纽曼 | 提名 | |
IGN电影奖 | 年度最佳电影女演员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北卡罗莱纳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第13届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最佳电影 | 《大梦想家》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汤姆·汉克斯 | 提名 | |
最佳乐团表演 | 《大梦想家》 | 提名 | |
最佳原创配乐 | 汤玛斯·纽曼 | 提名 | |
最佳产品设计 | 劳伦·E·波利齐麦可·科伦布利斯 | 提名 | |
最佳服装设计 | 丹尼尔·奥兰迪 | 提名 | |
最佳青年女主角 | 安妮·罗丝·巴克利 | 提名 | |
第18届圣地牙哥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最佳产品设计 | 麦可·科伦布利斯 | 提名 | |
第18届卫星奖(英语:18th Satellite Awards) | 最佳电影女主角(英语:Satellite Award for Best Actress – Motion Picture)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最佳电影(英语:Satellite Award for Best Film) | 《大梦想家》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英语:Satellite Award for Best Supporting Actor – Motion Picture) | 汤姆·汉克斯 | 提名 | |
最佳原创剧本(英语:Satellite Award for Best Original Screenplay) | 凯利·马西尔苏·史密斯 | 提名 | |
最佳艺术指导与产品设计(英语:Satellite Award for Best Art Direction and Production Design) | 劳伦·E·波利齐麦可·科伦布利斯 | 提名 | |
最佳服装设计(英语:Satellite Award for Best Costume Design) | 丹尼尔·奥兰迪 | 提名 | |
第10届圣路易斯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最佳剧本 | 凯利·马西尔苏·史密斯 | 提名 | |
最佳电影配乐 | 汤玛斯·纽曼 | 提名 | |
第12届华盛顿特区影评人协会奖(英语:Washington D.C. Area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2013) | 最佳女主角 | 艾玛·汤普逊 | 提名 |
最佳配乐 | 汤玛斯·纽曼 | 提名 |
获得奖项
- 第20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提名:电影最佳女主角 - 第18届金卫星奖
提名:电影部门-最佳剧情片 / 电影部门-剧情片最佳女主角 / 电影部门-最佳男配角 / 电影部门-最佳原创剧本 / 电影部门-最佳美术指导 / 电影部门-最佳服装设计 - 第40届土星奖
提名:最佳女主角 - 第6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Leading Actress / Anthony Asquith Award for Film Music / 最佳英国电影 / 最佳处女作 / 最佳服装 - 第85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获奖:年度佳片 / 最佳女主角 - 第25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制片人 - 第18届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女主角 / 最佳艺术指导 - 第16届美国服装设计工会奖
提名:年代电影最佳服装设计 - 第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全球视野 - 第64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最佳剪辑剧情长片 - 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原创音乐 - 第12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女主角 / 最佳原创配乐 - 第14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获奖:年度佳片 - 第53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最佳剪辑剧情长片 - 第71届金球奖
提名:剧情电影最佳女主角 - 第19届评论家选择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服装设计 / 最佳电影音乐 - 第34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年度男配角 - 第13届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十佳影片
提名:最佳导演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原创配乐 / 最佳服装设计 / 最佳艺术指导 / 最佳青年女演员 / 最佳群像表演
简评
这样除了洗白贴金迪士尼名片以外一无是处的公关宣传片能够立项发行进而斩获提名就是好莱坞身陷创意匮乏谷底的最惨痛写照,经典IP不厌其烦的翻拍重启已经无法餍足行业衔尾蛇一般吞噬自己却浑然不知作茧自缚的深渊胃口,于是竭泽而渔地拍摄IP何以启动的传记成了颁奖季和大厂牌的合谋产物。尽管片中不断强调梦想在金钱面前神圣不可战胜的纯洁性以及童梦无瑕和现实冷酷之间不应以糖衣去包裹苦涩的壁障,但滤去所有令人作呕的鸡汤文和催泪弹,本片唯一发生的事实就是一个被重磅厌女症集大成抹黑丑化的女性作家如何逐步被油滑傲慢的资本家及其爪牙操纵洗脑,并且百年后不朽造梦帝国永动循环的意志机器仍要用变本加厉的糖霜炮弹,将这次金钱收编童梦的惨剧编造粉饰为默契交心的心理治疗。片名的拯救班克斯先生,不如改成未尝败绩的迪士尼先生再度成功行骗!
最后credit出来的时候放了真实人物的录音带,哇塞Emma Thompson这个演的太像了。电影就是在Disney lot上拍的,草坪和长凳真是好眼熟。去Disneyland那段Tom Hanks随便插队还把预先签好名的卡片发给游客真是太好笑了。只不过我看完传记片还是提不起兴致看Mary Poppins
刚开始看的时候真的觉得作家好刻薄啊,飞机上以及对待很健谈的司机,尽管是为了剧情需要。蛮治愈的电影,尤其是看到帕梅拉开始和演员兄弟俩跳舞,还有和司机的交心对话,以及后面华特说服她的时候,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
迪士尼当年前期沟通的时候被折腾得够呛,都几十年了过去了还记着仇呢,明明把原作者不让改的部分都成功改了一通还不忘黑她一把。两位主演的表演无可指摘,原作者跟迪斯尼编剧对剧本改编的分歧戏,那种又固执又挑剔的劲头儿,emma演得到位又不惹人讨厌。
自己倾注真情写出的作品,被这样耐心真诚的拍成电影,十年磨一剑,二十年磨出Mary Poppins。这应该是现在所有被翻拍作品的作者最向往的尊重吧,听到最后真人录音彩蛋时,针锋相对打磨剧本的场景好像又浮现了,能亲眼在影院里看到自己的这部作品,和过去的自己和解,才能拥抱更好的自己呀!下次她应该就不讨厌迪斯尼乐园了吧!
双线叙事结构简洁清晰有效,情节情绪起伏波动沉稳细腻。用过去时的事件发展和现在时的龃龉、笑料来覆盖,真实素材中提炼出的父女关系主题简洁有力。后期的女主有点工具人,情绪上却不想再多争执——动人的努力与情节的合理设计让她一度恢复成了那个小女孩,她会跟着一个有力的、包容的、思虑周全的父亲享受这段人生。
★★★☆ 7,0女主是这片子一大亮点,演绎的很棒。剧情双线重叠在一起的部分有点惊艳到我,特别是当父亲在台上激情演讲和创作人在那里唱歌的镜头来回切换那一部分真的很棒,配乐也很给力,那时眼泪已经完全止不住了。后面的部分略显无聊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拍一段看自己电影感动哭的戏,去掉对剧情也没有什么影响,有些影响观感了。
对于不知背景的人来说,这部剧简直就是折磨!但对于喜爱MaryPoppins的人来说,这部剧简直就是盛宴!它把所有的台前幕后都呈现在银幕上了!这无疑是最好的卖点!而且Mary是英国的标志性符号(犹如Harry potter一样!)当时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就演出了Mary大战伏地魔的镜头!这也凸显了英国人是多么喜欢这个nanny in black~
虽然表面上宣传噱头是汤姆·汉克斯演的华特·迪士尼和《欢乐满人间》电影创作过程,但最主要讲的核心大多数都是在讲原著者特拉弗斯。特拉弗斯的童年经历是她创作了玛丽·波平斯的关键,所以从《欢乐满人间》这部电影的前期准备、剧情的改动、音乐各个方面都让她令人不满。虽然迪士尼确实是将各种原著改动和偏离原著中心思想最严重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确实迪士尼的版本更加合家欢且更受欢迎而大卖也是事实。特拉弗斯就是那种最不满迪士尼这做法的强势女人,但迪士尼公司却把她的生平拍成了刀子嘴玻璃心的小女人……对应迪士尼公司的历史和特拉弗斯的生平,虽然片中结局让人温暖感人,但电影体现出的迪士尼和特拉弗斯并不激烈的“对峙”中让人思考是该尊重原著者想法还是迪士尼用自身想法来更贴合自家和大众需求的做法?
太好看的泪奔的电影了。强烈强烈强烈希望大家先看六十年代版的《欢乐满人间》,再来看这部电影(当然先原著后电影那就再好不过了)。从特拉弗斯的父亲酒后演讲与音乐的穿越吻合开始,无不动人。全片一直想说的是一个心结,如同迪士尼幼年不想把老鼠分享出来一样。但特拉弗斯所谓的刻薄和坚持,正是《欢乐满人间》其背后珍贵的金色魅力。《拯救班克斯先生》第一好在于这个名字,第二全片真的特别特别用心去做,道具、当年的乐谱、照片、剧组排练时特拉弗斯的录音。抓的太好了。现在反过来看,《欢》确实违背了很多特拉弗斯的意愿,而让我们更能思考“你以为Poppins真的是来拯救孩子的么?”
开始以为是华特迪士尼的传记片,后来才发现故事的主角原来是欢乐满人间的作者,一段与自我的和解之旅,迪士尼太明白如何讲好一个故事了,就算老套的情节依旧可以依托流畅的叙事节奏讲的自然,最后的首映礼当欢乐满人间的电影原画一出现,配合着艾玛汤普森的神演技,瞬间泪目
讲经过二十年努力后,华特·迪士尼终于请来小说作者——装成刻薄英国人的澳大利亚女作家,拍成迪士尼名片《欢乐满人间》的过程。我对原小说和原片的拍摄过程没了解,仅就本片而言,可以看作霸道总裁跟孤僻女子的欢喜冤家戏码。但这个故事写得不好,主要内容落在艾玛·汤普森在与迪士尼一帮人的交往中,逐渐解开父亲留下的心结,回忆中的父亲除了情绪激动的说过几句鸡汤词,并没提供什么父女羁绊的坚实内容,而母亲和小说里保姆原型的角色,都是面目模糊的工具人。汉克斯出演的迪士尼,像是个严于律己、有赤子之心的暖男造梦者(当然这是迪士尼给自己贴金),然而他跟女作家那段近8分钟的长谈戏,只是刻板的“交心”,这剧本写人就是只有意图,而没有实质性内容,也不出人意表。那几个围绕着废话一箩筐的女作家的迪士尼工作人员,反而让人想到社畜的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