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1974)

伊豆の踊子UP:2021-04-06

伊豆的舞女

评分:8.6 导演:西河克己 编剧:若杉光夫 / 川端康成
主演:山口百惠 / 三浦友和 / 一之宫敦子 / 佐藤友美
类型:剧情
片长:82分钟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伊豆舞女 / The Izu Dancer
上映:1974-12-28(日本)
IMDb:tt0391249

伊豆的舞女简介

本片改编自川端康成著名小说《伊豆的舞女》。
  即将就读东京某高等学校的川岛(三浦友和)趁开学前的暑假前往伊豆旅行,在乍晴乍雨的山道上,他遇到一群巡回卖艺的歌舞伎艺人,因被其中一个梳着古代发髻、背着大鼓的娇小玲珑舞娘吸引,他决定与他们一起上路,路上,他得知该舞娘叫熏(山口百惠)。川岛不计歌舞伎艺人地位卑微,常邀请他们到他住的旅馆玩耍,而在和熏有过单独相处后,他更被其纯洁无瑕的美震撼,陷入矛盾中,一面为自己难以抑制的冲动而苦恼,一面为她在表演时可能受到侮辱惴惴不安。熏在两人的交往中,也渐渐生出真情。可是两人也只能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简评

初中的时候就读过原著,看电影的时候好像又重新找到当年那种美好的感觉。不管原著还是电影都很有意境,那种情窦初开、懵懂心动的初恋味道值得回味。对日本的歌舞、表演艺术什么的欣赏不来,但像本片一类的电影艺术还是很佩服,不管是风景还是人物都拍的很有美感。在当时的现实中两个人有缘无分不太可能有结果,好在现实中终成神仙眷侣,足以弥补剧中的遗憾。不过看完我最搞不懂的是日本人是怎么穿着高高的木屐既能走那么远的山路还能平地跑得很快?

四颗星给剧情,纯纯的爱恋(⑉°з°)-♡,结尾也不拖沓,收的特别好。如果是三十年前看的话,挥手那段,我估计会哭得稀里哗啦。现在看,虽然内心会有点不舍,但是更多的是知道现实很难改变。lg说要是在现代就好了,加个微信。是的,更方便了,但感觉少了点什么。一颗星给这对颜值爆表的神仙眷侣,三口百惠笑起来太美了,三浦友和真的超超超超级帅~很早以前就认识三口百惠了,因为妈妈有一本三口百惠的自传,可能是我最早对明星介绍的记忆~

8/,无疾而终的恋情,原因就是阶层的鸿沟。最后定格的那一幕是不是暗示女主的结局不太好?男主后来去大岛看过女主吗?这是15岁的山口百惠出演的第一部电影,笑靥如花,柔情似水,纯真如玉。这也是比她大7岁的三浦友和第一次出演电影,他们的第一次合作就注定了永远在一起,为了婚姻和家庭她于1980年21岁的时候退出了娱乐圈,就是这么的坚定和勇敢。43年了,还没有离异,这在娱乐圈算是爱情神话了吧。永远忘不了《血疑》里的幸子,虽然现在想起来,剧情也太狗血了。

这部电影是上大学的时候上大学语文课,老师给我们放的。当时在讲日本文学,选的是川端康成。文章中把女性的美描写的非常的深厚,看到影片中女主一股青涩懵懂扑面而来,朦胧又美好。可惜美好的事物终将消散,就像那句:经年,川岛听到伊豆这个名字,也只不过想起他的学生时代在那里遇见过一个舞女。川端康成的文笔真的是又美又伤。这样留有遗憾的朦胧的情愫真的有种难以言表的感觉,不过后来知道了现实中他们在一起了,真的是弥补了不少的遗憾。

整个影片从开始就有一种淡淡的悲伤的感觉,社会对卖艺人的歧视,对读书人的尊崇,一直都在拉大男女主之间的悲伤。在结尾这种悲伤扩大成海啸般的悲痛,两人之间单纯的心动在离别时被印证为喜欢,虽然没有任何触碰,但两人眼睛一对上就能感觉出来,这段心动的经历可能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真是完完全全的表现了东亚人的感情内敛,今晚月色很美就是在说我喜欢你了。ps: 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两人太好看了,演技也很到位,那种年轻人的心动超级到位!

这个故事的关键,其实并不是“我”和舞女薰子的爱情。更像是:此前经历了死亡阴影、孤独阴郁、独自旅行的“我”,经历过寒雨,穿过隧道,去到晴朗的另一面。与这些热情淳朴辛苦却又坚强的艺人们同行后,目睹了天真无邪的姿态,找到了“生”的那一面。这更像是一个阴霾中走出来的故事,而非溺下去的悲伤故事。所以即便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大团圆结局,却能在最后,自然而然地融入人世,并感受到美好与甜蜜。

男才女貌,情窦初开,有缘无分,离别相送,伤感溢泪。—— 网络:1974年,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因电影《伊豆的舞女》而结缘。1980年,他们结束4年的恋爱路程走进了婚礼教堂,婚后妻子山口百惠则回归家庭。1984年,三浦友和的长子三浦佑太郎出生,第二年次子三浦贵大出生。→ 因《逝风残梦》而起,得知电影中情侣在现实中也成了恋人夫妻,而且相濡以沫恩爱至今,真是幸福美好。查阅两人曾经合演的影视作品,竟然多达十几部,真是实力诠释什么叫“夫妻双双把戏演”?!

伊豆的舞女,东京旅行的学生,卖艺的一家人。初见时她身着艳丽的和服翩翩起舞,纯真的脸颊,那么可爱。山上的老板娘说不要与居无定所的卖艺人结伴,我知这段旅行如露水般短暂,可是,可是,偷偷在另一个窗边看你表演,在路上的商店买了另一顶帽子,在房间里小声地读书,在旅舍中一起下五子棋,在郁郁葱葱的山顶上回忆往事,约定到下田一起逛街。在清晨的渡口分别,伊豆的舞女取下梳子,始终无言。没有发生伤心的事,只是刚刚与人告别,同伊豆的舞女,同还没得及说出口的暗恋。

写《伊豆的舞女》时川端康成20来岁,出演这部电影时山口百惠14岁,他们的年龄正是符合纯爱的最佳年华。这也是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这对神仙眷侣合作的第一部电影。情窦初开时伊豆遇见,初恋的朦胧纯真,内敛含蓄而隐忍,丰盈且哀而不伤的情感,在最后的挥别中分离消散。原著作者川端康成【日本】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将孤独哀伤凄美写的最好的川端康成的自杀,印证了他说的:“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改的太好了,文本和表演都细腻多情。川端的原著很早之前读了,印象并无深刻,私以为川端过于恬淡空阔的笔触稀释了太多外在的冲突,归结到自然的演化与宿命之中,故让这个故事太平太静,张力困乏。而影像的魅力就在于它保留了一种适可而止的隽永,故事时刻在流转,自然汩汩溪流般宁静,但又时刻用通过视点上的重视维持着维持故事的风味驻停,不至于因文字的疏离产生飘忽黯淡。因此,景框将实在的两个人的试探,暧昧,与共享的情态收入其中。熏子,荣吉,老婆婆,死去的阿正……所有的面貌都是如此和谐又相称,又释放出时代脉息与阶级宿命,几乎每一刻都在共情。这样的历史中,这故事总是时刻都暗含中止,断续几乎同春逝一道了。不言自明昭和女星的魅力几何,一颦一笑皆欢欣,动态就斐然娇媚,再次感叹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真是天造地设,后者亦正气温雅极。

剧情太突兀了,一点也没小百合版的自然,特别是下棋那段什么鬼?看完全片唯有折纸鹤一段更优秀吧。山口百惠的小舞女太明媚了,少了14岁少女的纯真,男女主角看上去根本就是同龄了。少了小百合版的少女的纯真与学生的成熟。另一个小舞女小百合(石川小百合)太抢镜了,反倒演出了小舞女的憨萌,吃糖果、照镜子、放不下饭碗,等等,太可爱了,这才是少女啊,就和63版里女主角和小朋友玩游戏一样,都是真正的少女。哥哥也比63版差太远了……

青涩朦胧的恋爱感拿捏得很好,即使电影里两人的感情比原作要浓烈许多。最显著的改动有两处:一是完全打乱并重构时间线,让两人感情的递进更加清晰可视。二是加入薰子的友人阿君这个人物,使电影完全跳出了原作的朦胧轻盈,进入了更厚重的现实里。电影只展现给观众一个尚在年幼、天真单纯的薰子,而她的结局则暗暗照应在阿君身上。病逝的阿君被草草收葬的镜头一转到正在赶路的薰子,她还不知道友人已死,犹然对着友人所在的方向遥祝康复,这个场景的力度更胜过结尾她和川岛的告别。最后镜头定格在宴会上客人的浪谑,更是和此前妈妈与荣吉的对话一起,毫不留情地将小说刻意营造的美好梦幻彻底击碎,成就了一个真正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