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剧本(2002)
《改编剧本》(英语:Adaptation.)是斯派克·琼斯执导的2002年美国半自传体剧情元电影,查理·卡夫曼根据苏珊·奥尔琳同名纪实著作改编并增加自我参照情节。尼古拉斯·凯奇扮演查理和唐纳德·卡夫曼,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苏珊·奥尔琳,主要演员还包括克里斯·库柏、卡拉·西摩尔、布莱恩·考克斯、蒂达·史云顿、玛姬·吉伦荷等。
剧情
有自我厌憎情绪的查理·卡夫曼获聘将《兰花窃贼》改编成电影剧本。卡夫曼对四处招摇撞骗的双胞胎兄弟唐纳德搬来同住感到不爽,并且自己也正经历一个郁闷的低谷时期。唐纳德决定要像查理一样成为一个剧作家,他参加了罗伯特·麦基的一场颇有名气的研讨会。
查理是一个拒绝公式化创作的作家,他希望确保自己的剧本忠实于原著《兰花窃贼》。然而他发现这本书不是小说,其中没有可用的故事情节,所以不可能改编写电影,查理因此陷入了严重的脑闭塞。
与此同时,唐纳德创作了一个充满陈词滥调的惊悚片剧本,名字就叫《3》(The 3),但却卖到了6至7位数。而已经过了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所商定最后期限的卡夫曼意外开始以自我参照的方式动笔。他前往纽约去见奥尔琳,希望能得到一些剧本方面的建议,但又觉得没法面对对方,于是去参加了麦基在纽约举行的研讨会。之后他把唐纳德叫来纽约给自己一些帮助。
唐纳德前去采访奥尔琳,声称自己是查理,但对她的表述产生了怀疑,因为整个故事线索看起来太完美了。查理和唐纳德于是跟踪奥尔琳来到佛罗里达州,发现她与自己书中窃取兰花的主人翁拉罗什见面,此人也是她的秘密情人。拉罗什是一个塞米诺尔药贩团伙的成员,想要获得幽灵兰来制造一种可以令他人对自己产生迷恋的药物,奥尔琳之前就是从他手中服用了这种药。两人一起吃药后尽情做爱,之后发现了躲在旁边的查理,奥尔琳决定必须杀他灭口。
她用枪逼卡夫曼开车前往一处沼泽,准备在那里杀人抛尸。查理和唐纳德设法逃到沼泽中藏了起来,两人握手言和。拉罗什用枪意外打中了唐纳德,两人仓皇跑到一辆车上驾车离开但又撞上了一辆护林员的卡车,唐纳德因此丧命,查理再次逃进沼泽深处但被拉罗什发现,就在他要动手杀死查理前,一只鳄鱼潜到旁边咬死了拉罗什。
奥尔琳被捕了,查理和母亲重归于好,表示自己还爱着以前的女友艾美丽娅,之后回到家中完成了剧本。片尾,查理在幕后解说表示剧本完成了,他希望能让杰哈·德巴狄厄在拍出来的电影中扮演自己。
演员
- 尼古拉斯·凯奇饰查理·卡夫曼 / 唐纳德·卡夫曼
- 梅丽尔·斯特里普饰苏珊·奥尔琳
- 克里斯·库柏饰约翰·拉罗什(John Laroche)
- 卡拉·西摩尔饰阿美莉娅·卡凡(Amelia Kavan)
- 布莱恩·考克斯饰罗伯特·麦基
- 蒂尔达·斯文顿饰瓦莱丽·托马斯(Valerie Thomas)
- 朗·里维斯顿饰马蒂·波温(Marty Bowen)
- 玛吉·吉伦哈尔饰卡罗琳·康宁汉(Caroline Cunningham)
- 朱迪·格雷尔饰爱丽丝(Alice)
- 鲍勃·耶基斯(英语:Bob Yerkes)饰查尔斯·达尔文
扮演查理和唐纳德·卡夫曼两个角色的最初人选是汤姆·汉克斯,《综艺》曾以唐纳德是一个真实人物的角度对电影进行过评价。凯奇以500万美元的片酬接受了角色,并且在电影拍摄期间穿着一件令自己看上去胖了很多的衣服。
斯特里普在被选中前就表达过出演苏珊·奥尔琳的强烈意愿,并且也因影片预算上的限制而接受了较低的片酬。剧组曾联系约翰·特托罗来饰演约翰·拉罗什一角,库柏本来一心要拒绝出演,但最后在他媳妇的敦促下还是接受了。诠释罗伯特·麦基一角的人选先后考虑过亚伯特·芬尼、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特伦斯·斯坦普(英语:Terence Stamp)和米高·肯恩,不过麦基本人亲自向导演推荐了布来恩·考克斯。
加里·保罗·戴维斯(英语:Litefoot)和杰伊·塔瓦尔(英语:Jay Tavare)在片中各自出演了一名塞米诺尔人。约翰·库萨克、凯瑟琳·基纳(英语:Catherine Keener)、约翰·马克维奇、兰斯·阿科德(英语:Lance Acord)和斯派克·琼斯都在电影中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客串出镜,具体的位置就是于查理·卡夫曼身在他编剧电影《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的片场时。其他客串角色还包括道格·琼斯、占姆·比弗、柯蒂斯·汉森、大卫·O·拉塞尔等。
制作
将苏琳·奥尔琳的《兰花窃贼》改编成电影的想法可以追溯到1994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于1997年购买了这本书的电影改编版权,不过之后转卖给了强纳森·德米,后者将这个项目带到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公司于是聘请查理·卡夫曼来编写剧本,但卡夫曼发现这本书中缺少可用的具体情节,于是深陷脑闭塞中,他之后根据自己改编过程中的经历并加以夸张创作了这个剧本,还给自己增加了一个叫唐纳德·卡夫曼的“兄弟”。查理把唐纳德的名字写上了剧本的作者名单,并且在电影的节尾用字幕提示本片是献给这个人。1999年9月,卡夫曼已经完成了两稿剧本,2000年11月又开始撰写第三稿。
卡夫曼表示:
“我很晚才想到应该怎么创作这部电影(的剧本)。我当时也只能想到这么一个主意,不过我对之很满意,而且我知道,要是自己把这个主意透露出去,肯定没有人会赞同,所以我就只是低头写啊写,一直没告诉任何人。只有在拍摄《约翰·马尔科维奇》期间我有向斯派克·琼斯透露,他也知道我那段时间有多失意,而他都说,我已经疯了,所以我也不知道这剧本写出来会成个什么样儿。”
此外他还表示:“我(当时)真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在拿事业开玩笑!”
2000年4月,《改编剧本》进入了制作的快速轨道,卡夫曼在这一期间仍然进行了一些改动。2000年6月,IGN网站的斯科特·布拉克从互联网把剧本泄露了出去,到了10月,Ain't It Cool News网站的德鲁·麦克文尼(英语:Drew McWeeny)也予以跟进。跨媒体制片公司加入这个项目,并以对电影投资来换取国际市场发行权,哥伦比亚公司于是只负责北美市场。电影的拍摄工作于2001年3月末在洛杉矶开始并于6月结束。
反响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曾宣布于2001年末发行《改编剧本》,但影片一直到2002年12月6日才开始在美国进行限量发行,2003年2月14日起才在全国范围上映,首周一共在672家电影院收入113万零480美元。最终在北美的票房为2250万美元,其他国家1030万美元,合计3280万美元。电影获得了良好的评价,根据烂蕃茄上收集的197篇专业评论文章,其中179篇给出了“新鲜”的正面评价,“新鲜度”为91%,平均评分8.2(最高10分)。而在Metacritic上收集的40篇评论文章中有36篇给出好评,2篇差评,2篇褒贬不一,得分83(满分100)。
《芝加哥太阳报》影评专栏作家罗杰·埃伯特称赞本片“让你好奇得有些呼吸困难”,“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将让人体验到创作过程中的挑战”,他于2008年将《改编剧本》列入自己选择的“伟大电影”收藏名单中,2009年末,他把这部电影评为10年来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波士顿环球报》的韦斯利·莫里斯(Wesley Morris)认为“这是一部史诗般风趣、悲惨、严苛、古怪、原创、大胆和真诚的电影”。《新闻周刊》的大卫·安森(David Ansen)感觉梅丽尔·斯特里普“已经好多年没有出演过这么有意思的角色了”。不过,《今日美国》的麦克·克拉克(Mike Clark)对电影给出了较为负面的评价,主要批评了结尾有些过于得意忘形,污辱了观众的智商,“就像给自己脚上打了一枪般扇了目标观众的耳光”。
在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改编剧本》获得了男主角(尼古拉斯·凯奇)、男配角(克里斯·库柏)、女配角(梅丽尔·斯特里普)、原著改编(查理·卡夫曼和唐纳德·卡夫曼)4项提名,其中克里斯·库柏成功胜出,唐纳德也成为历史上首位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虚构“真人”。而在第60届金球奖角逐中,本片也获得了最佳影片(音乐剧/喜剧类)、导演(斯派克·琼斯)、电影男主角(音乐剧/喜剧类)、电影男配角、电影女配角和编剧6项提名,最终库柏和斯特里普分别拿下了最佳电影男、女配角奖。卡夫曼还获得了第5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凯奇、库柏和斯特里普分别获得了提名。此外,《改编剧本》还是美国影艺协会评选的年度电影之一,获2003年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广播影评人协会、芝加哥影评人协会、纽约影评人协会等多个影评人协会的最佳编剧奖。
家用媒体
《改编剧本》的DVD于2012年9月发行,属于第4区版本,其中包含有幕后花絮在内的特别内容,标题为《如何在一片沼泽地拍摄》(How To Shoot In A Swamp),另外还有一些其它特别内容。
电影宣传自称同名著作改编,但叙事重点是查理·卡夫曼改编原著期间的挣扎,与书中戏剧内容平行发展。《改编剧本》增加查理的双胞胎兄弟唐纳德等虚构元素,名字写入电影编剧名单,又如奥尔琳和拉罗什的恋情,卡夫曼和所有人物的互动等。 电影的开发早在1994年就已经开始,强纳森·德米将项目带到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并由卡夫曼编写剧本。卡夫曼经历了一场脑闭塞而完全无法对《兰花窃贼》进行改编创作。最终他根据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经历创作了一个剧本。之前曾与卡夫曼在《傀儡人生》中合作过的琼斯签约成为导演,影片的拍摄工作于2001年6月完成。《改编剧本》上映后获得了很好的评价,在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第60届金球奖和第5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上都有所斩获,库柏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而卡夫曼获得了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获得奖项
- 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男配角
提名: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改编剧本 - 第3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获奖:年度佳片 - 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银熊奖-评审团大奖 / 银熊奖-评审团大奖1
提名:金熊奖-最佳影片 - 第60届金球奖
获奖:最佳女配角 / 最佳男配角
提名:最佳音乐/喜剧电影 / 音乐/喜剧电影最佳男主角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 第9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提名:Outstanding Performance by the Cast of a Theatrical Motion Picture / 电影最佳男主角 / 电影最佳男配角 - 第5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Adapted / 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男配角 - 第6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编剧
提名:最佳男配角 - 第42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最佳剪辑喜剧/音乐长片
简评
救命… 这也太烧脑了…… 编剧考夫曼编了一个角色叫考夫曼,考夫曼要编一部剧,然后把自己写进去,也就是角色叫考夫曼。考夫曼要写一个关于兰花贼原著改编的剧本,但考夫曼爱上了原著的作家苏珊,苏珊在写兰花贼故事的时候爱上了兰花贼,而兰花贼爱的是兰花。感觉兰花这个意象一开始就让我想到了德国浪漫派,永远在路上,永远在追求那可望不可及的理想;那个理想是永远不能得到的,得到了的就不值得追求了,这也正是片中的兰花贼对兰花、苏珊对兰花贼、考夫曼对苏珊的态度。正因为不真实才美,才值得追求,我们不都爱“兰花”么?
观感一般,得坚持才能看下去。大段意识流 ,开头大凯奇对自己的批判-小上扬-放弃表现了一种真切的“毒”心理,这种丧式黑色幽默很适合凯奇;中间世界进化、高潮鳄鱼咬人、结尾花束向阳增加厚重感,植物都对应一种昆虫以繁衍的假设创新,想要把宇宙-动物-人-故事串起来的想法很“神经”;看到鬼兰,觉得只是如此而已的失望,顺势陷入吸毒的绝望,是无热情已久的孤独之心走向坠寂;后半段转向惊悚,有种导演草率写的轻飘感,反而展开了“我爱人,无关人是否爱我”的新希望,像是片中大凯奇灵光一现自己给自己写的结局
就算是彻彻底底的元电影,也并不精巧:讽刺完纪实文学,又填上蹩脚的好莱坞情节;最大的败笔在于从头到尾追寻好莱坞式的结构,把每一个地方框得死死的,有趣是廉价的有趣(搬出麦基供人瞻仰,记录手淫供人共鸣),深刻是混乱且无味的深刻。换种表达方式,这个故事或许可以拥有更明显的内涵与意味:惊奇与平庸,可以在生活中接连出现,而且(后面的主题是电影有所触及,但并未讲透的)无论哪种,都亦真亦假,都亦庄亦谐。
查理考夫曼此人某种程度上也算我在此片里编剧课上的讲师吧,依旧是很冲的味,整体维持一贯高水准的心理写作水平,竭力捕捉着一时段生命的所有细微体验,但这次细心却无胆量,自始至终满溢着自我解构。采花贼角色起初十分讨喜,无拘无束,经过事儿,讲起钻研过的各种热爱,颇有泰勒德顿的glamour,后来便泄了气。直到两个凯奇去迈阿密前,考夫曼透露出的那些编剧苦思都饶有可看,那些被事件与故事的折磨处境也都有讨巧处理,包括转场和些颇散漫的交叉蒙太奇。只是一切被考夫曼那股刻意明贬实褒的恃才放旷俗套化了,影片过半时我以为神作了,看上去这比《纽约戏中戏》牛多了啊,所以后来的得意就更令人不适。另外,除去自己做导演,考夫曼编的片子看上去视觉观感都挺类似,不知道旁人有无这种感觉。
剧中剧嵌套模式非常有意思,对尼古拉斯凯奇的演技有考验,好在他都招架住了,整部电影看下来有一种精巧且极具艺术性的无聊,正如主角编剧的创作理念一样,没有飞车枪战,没有超级英雄也没有铿锵玫瑰美国梦,只有花,他只想创作一部关于花的电影。这部片同样没有那些可以提起人兴致的东西,它所探讨的东西是如此简单,却让人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说到底还是要论证人到底该如何活得自在,面对丧,有人破罐破摔放纵自己腐朽堕落,有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想躲起来精神内耗,有人说智者不入爱河。爱者才入智河。
编剧必看啊!好神奇,考夫曼写了一个他改编剧本的剧本,剧本套剧本,现实虚幻分不清,当考夫曼对录音机说考夫曼的时候,已经分不清了。谁能理解看到后面晚上兄弟俩跟踪女记者的那个镜头和配乐一出来那种劈到天灵盖发现牛逼事物的爽感,好牛啊!有点苦闷有点讽刺有点癫狂有点自省有点温暖,太神奇了,别名《疯狂的剧本》//麦基是作者对好莱坞的讽刺和妥协,哥哥想写他想要的,无趣又真实,这就是上半段,一个秃头中年男人的无聊故事;麦基骂他无聊你给我看什么,那么后半段就是麦基想要的,弟弟写得好莱坞式的惊悚悬疑片,注意这里可能就是扣住了“改编”,编剧的困境就在这,想要艺术还是想要商业?坚持自己的想法还是在乎观众的眼光?台词“你是爱你所爱,不是让人爱你”似乎表明了想法。结局像烂尾又感觉是故意安排,平平无奇又憋屈又不得不这样做
剧本与现实的交错。巧的是,我正在写的剧本也有剧中剧,只是结构与本片不一样。更巧的是,当我看到考夫曼揭起墙上那张“robert mckee 10 commandments”,想查查到底是哪10条时,搜索引擎显示了我之前查过robert mckee,我还看过他的网站里有关seminar的内容,结果本片后来真的出现了mckee讲seminar。我的天哪太巧了。
前半段的考夫曼是看不起麦基的所谓的drama的。后半段的故事可以说是好莱坞标准模具刻画出来的,性爱凶杀和解,一波接一波,非常drama。考夫曼什么时候变成了唐纳?在纽约的酒店里他为改编不出剧本而喊来了庸才弟弟,而在弟弟去采访苏珊那一刻,事情就悄悄转变。弟弟不信苏珊的话,认为她不真诚,不戏剧,所以才有了后面望远镜,色情网站,跟踪凶杀这些情节。后半段的故事可以说,全是唐纳的想法,考夫曼对弟弟的妥协,对好莱坞标准模式的屈膝,也是现实里考夫曼对这些抓马剧作的讽刺
【7】反而觉得追求完美的剧本一定不是好剧本。电影投射现实的那些辛辣讽刺反而是最拉胯的。投射以及电影的呈现本身就不拘泥改编剧本这件事,更何况电影就是一个想到哪里编到哪里的一个过程,是不断通过“偷”和“篡改”而成的。无厘头又有厘头,聒噪又惊叫,一边无趣又一边极度有趣。很喜欢兰花那条线,归根到底真整部电影都在贼喊捉贼。凯奇那条线以及双胞胎的设定真的很mean mean。但总体是好看的。
#看的第二部 导演的作品,昨天看了《她》之后接着看了这一部。《改编剧本》并没有陷入查理所担忧的“自我放纵”、“自我陶醉”以及“自我中心”,其中的部分原因还在于演员的表演。凯奇精湛的角色转换,让观众对神经质的查理和过度自信的唐纳德都给予了足够的同情。获奖奥斯卡的库珀用活力四射的表演致敬了拉罗什,而斯特里普依旧明艳照人,她吸食兰花提取物后迷醉的模样深得人心。说了这么多都没有提及导演 ,这恰恰证明了他有多么知人善任──允许考夫曼剧本中的复杂韵味尽展无余,而不对其横加干涉。
入手門檻不低,故事包裹著故事同時講著寫這故事的故事,層層堆疊,全片完全就是看劇本如何分展,弱化了導演風格。劇本非常精確,層層爬梳人物關係、性格、與自己中年失意的情境,虛虛實實,自負卻又必須被世故、商業的好萊塢提點。雖然故事非常精彩、條理清晰,但無法接受結局的處理,雖多個影評都說至此是編劇寫劇中的編劇又編劇另一個自己的故事,充滿好萊屋風格的結尾,開始毒品、飛車、性、暴力等,但梅莉想痛下毒手動機太牽強,一個不太需要公關的作家只因為吸毒、跟鄉巴佬幽會有恨到想殺掉這雙胞胎?表演也普普,就是尼可跟梅莉的水準演出,Chris copper 非常精準表現愛花成痴卻孤獨的鄉下人,雖然故事很強,其實看來蠻乏味的,沒有過多高低起伏,久聞終於一見但喜歡不起來。
套中套中套中套中套。剧本的结构可以说是非常有新意,与通过细节揭露来点亮迷雾的手段不同,《改编剧本》成功地把故事和剧本相互做了嵌套,手段非常高档。与《登堂入室》相比剧情上更自然,与《纽约提喻法》相比缺少了一些哲思,但是双胞胎的角色设定给了观众更大的解读空间。主人公的痛苦很有存在主义的意思,让人感到绝望而沉重。引入鬼兰的那一段剪辑像极了《太空漫游2001》,充满冲击力和想象力,画面和内核的对位关系非常能够拉扯观众的情绪,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