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一夜(2014)
《两天一夜》(法语:Deux Jours, une nuit,英语:Two Days, One Night)是一部2014年达顿兄弟执导的法语电影,玛莉安·歌迪雅和法布里齐奥·罗吉恩主演。入围第67届戛纳影展主竞赛单元。本片赢得2014年悉尼电影节最高奖,歌迪雅获得第27届欧洲电影奖最佳欧洲女演员。代表比利时角逐第8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玛莉安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剧情
在比利时的瑟兰,女主角桑德拉是一个刚走出忧郁症的女工、两个孩子的妈妈,却马上面临工厂裁员和失业。在丈夫坚定的支持和陪伴下,她要在一个周末的时间,去说服同事工友们为她重新投票,以保住至关重要的工作。然而,选择支持她的工友需要是以失去1000欧元的奖金为代价。
经过不懈努力,在投票会中她只赢得刚好一半人(16人中的8位)的支持,由于没有超过一半票数,桑德拉准备收拾东西走人。此时主管突然告诉她只需要解除另外一个临时工的合同,就可以让她留下。可是这位临时工黑人Alphonse在投票时是站在了她的一边的。最终桑德拉选择了辞职,决定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角色
- Marion Cotillard - Sandra
- Fabrizio Rongione - Manu,Sandra的丈夫
- Olivier Gourmet - Jean-Marc
- Pili Groyne - Estelle
- Simon Caudry - Maxime
- Catherine Salée - Juliette
- Batiste Sornin - M. Dumont
制作
比利时、法国和意大利公司联合出品,并获得Eurimages50万欧元的资助,总预算为700万欧元。2013年6月下旬在比利时瑟兰取景开拍。
发行
比利时将于2014年8月14日上映;英国由Artificial Eye发行,美国由Sundance Selects发行。
评价
网易影评认为:“影片里弱化甚至隐藏了“恶”的表现,与达内兄弟之前的作品比起来,《两天一夜》的立意略显单薄,没有了善恶的交融,变成了工人阶级的纯励志大片。”新浪影评:“歌迪亚扮演这个从脆弱敏感自尊到终于坚强并敢于做出决定承担后果的女人,仿佛深入到灵魂骨髓……《两天一夜》仿佛一个西部公路片,人们踏上征程,为了生存挣扎,直面利益和人性的对立做出选择。而达内兄弟带着没有偏见的镜头,诚恳写实地纪录下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反应可能是温情、无奈甚至无情,影片却没有任何居高临下的道德绑架来做出审判。唯一的反面角色是代表资本家的工头和企业主,他们从资本出发的冷酷和算计,达内兄弟轻笔带过,表达的力量却毫不含糊。”
奖项
- 第27届欧洲电影奖最佳欧洲女演员
- 第87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 第6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 2014雪梨影展 最佳影片
- 2015比利时玛格丽特奖 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
- 2015瑞典金甲虫奖 最佳外语片
简评
雅典陶片放逐法的现代变奏。逐渐开始喜欢达内电影中那些按门铃的人,这个动作开启了一段等待,等待着秘密,等待着失望,等待着延迟的审判,一切可能性都从“门铃响了”开始。甚至错觉他们正是为了这一连串的对白——你好,是我,他在家吗,他在哪儿,他什么时候回来,谢谢,再见——才拍摄了这些电影。在电影时间中,对话的韵律得以一遍遍重复自身,并借此释放出咒语一般的魔力。我们可以很快地说你好,说再见,说是的,说我在这里,说他在那里,并从中体认到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微妙共振。
工整的故事片,借由玛丽昂歌蒂娅深刻的表演见微知著。玛丽昂歌蒂娅的表演在于技术和情绪是一步到位的,她走出镜头略微佝偻的身躯,你就知道她的身份和困境,她不必借由机位去表达哭和笑,不和摄影机配合的表演是自信又高级的,这一方面也因为电影的风格,内秀的电影风格是不同于那些“风格”大导们为了做什么而做什么的张扬,通过简单的拉票,电影展现了一个工人群体的生活和家庭,真实而亲切。这个题材的表达与表现如今在国内已经罕见了,即使有也显得非常陈旧,能够拍得如此好看这很难得。
可能因为看片顺序导致先入为主,达内兄弟的这部片子让我很喜欢。刚看几分钟时会想全片不会都是挨个求同事们给自己投票吧,那得多无聊。看完之后发现,虽然全片真的就是挨个求同事们给自己投票,但一点都不无聊,达内就是厉害啊!事件极度聚焦的时候,观众能完全跟着主人公的情绪变动而变动。我也会为她成功说服一位同事而开心,也会为失败而沮丧。虽然丈夫很好,一直在安慰鼓励她,但我仿佛也能感受到这份好之下的压力。《罗塞塔》里会因为工作出卖了朋友,《两天一夜》里因为有朋友们的帮助,已不在乎这份工作,更不会出卖朋友。虽然两天一夜的努力最后也没有成功,但桑德拉依然觉得自己胜利了,也许这个有些许温暖的结局也让我感觉到了温暖吧。
2023/01/14 上海百美汇影城 依旧是熟悉的达内兄弟,将镜头对准人生的困境,真实、压抑得令人窒息。通过玛丽昂歌迪亚饰演的女工的困境,串联起其他17个人的生活困境,在金钱与情谊的选择面前,结合每个人自身的处境,实在无法去进行道德批判。反复的剧情设置,尽管人物上已经尽量避免雷同,但还是显得有些单调冗长,多亏玛丽昂歌迪亚的演技与颜值撑了起来。影片的基调在车上那段摇滚乐中开始发生转变,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一一》中那句“音乐让我相信人生是美好的”放在此处再合适不过。btw该影片证明有一个可以一直陪伴鼓励支持的伴侣,困境终会得到解决,抑郁症都会变好!反之,还不如divorce
()当人活的还不如一只鸟。当丈夫的“我爱你”不足以支持Sandra的“存在”。《两天一夜》再次证明了达内兄弟导演技法之高超:镜头一直跟随着女主角。而且每次拜访都是一个完整的长镜头。增强了观众的临场感。Sandra在这两天一夜的时间里陷入了一个道德困境。在一次次拜访中不断重复着同样的开场白。不断地损耗着自己的耐心和尊严。同时也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同事。《两天一夜》也证明了达内对故事情节的精准把握:虽然是现实主义题材但仍然非常戏剧化。失败和成功的穿插就像过山车。人物设定虽然略显刻意和脸谱化但不得不说仍然十分有效。两次远景都只出现Sandra一人但是其中深意完全不同。最后究竟是工头撒谎还是同事打的幌子也没有必要再追究了。
这应该是一部预算很低的片子,一套服装从头穿到尾,用生活中的场景即可。影片十分贴人气,没有任何法国的fancy,这就是生活。我也很同情女主,希望她能成功,玛丽昂歌迪亚演的很好,情绪情感都很真实,把一个朴朴素素的患有忧郁症面临下岗的女职工演的活灵活现,她没有好的口才,几乎不会为自己辩解,只会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她的开场白,最后她获得了八票,连老板也受到影响愿意给她职位,但以裁掉另一个人为前提,本片充分表现了资本永远优先考虑的是利润,老板和工人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这就是现代社会的运作方式啊。之所以给两分,是因为故事的单调性和平白让我无法坦然享受这个观赏时光,我只好拖着进度条赶快看完。我知道这表示我喜欢商业的娱乐性,很不具有政治正确,但是我想要电影首先是具有可观赏性,然后才是意义,在娱乐中而深刻。
非常动人的表演,Marion把焦虑、自尊、克制、隐忍和最终无法控制的眼泪,刻画得让人深有同感。Sandra和十六个同事的工薪阶层困境,让观众自己也如同Sandra一般,可以理解不愿投票的人,感激愿意帮助的人,Anne的婚姻走向也可以预测到,在Sandra的激励下离开了暴力倾向的丈夫。最后有强烈自尊感的Sandra在两天一夜后重燃对生活的希望,拒绝了老板的提议,迈入新的人生,也是很不落俗套的结局。
勉强三星。文本靠一个主线动机(恳求同事放弃奖金投票给自己保住工作),拉长出九十多分钟时长,真正的故事创意只在最后五六分钟,展现此类企业的劣根性与女主马良的心灵蜕变。这种单曲循环式的编排逻辑真的十分枯燥乏味、看完即忘。说起马良的表演,只能说一般。确实是很生活化的表演,禁得住镜头的大特写,但囿于结构的单一与剧作的平庸,情感力量终归不够有力(崩溃、自杀、释然,三个情感重点个个清淡疲软),而且马良的大明星气质还是太浓了,不能像《市场法律》中文森特•林顿那样完全改头换面成为一个底层人。戛纳与奥斯卡被朱利安摩尔的两部片分别击败倒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但我觉得摩尔那个《星图》的戛纳影后大可不必,给马良更好)
200613 【B-】平淡却有力,在[罗塞塔]之后。公路片质地紧凑的密度加以一贯冷静的手持记录,没有以往影像中那股强大的牵引力或是凝重的焦虑感,人物所患有的忧郁症即是本片的感染力,一种潜在的与环境对抗关系的转移,抽象的瓦解环境因素的压迫,内在化的单方面聚焦面容背后的心理状态(个人感觉处理方式与[年轻的阿迈德]类同,与[他人之子]相反)困境的成因始终源自于个人不得不作出的抉择,将其在可预知却极其不稳定线性状态中连贯的延绵酸痛,以及在言行举止间无法述说的动容。在失业之人口中道出的:“我们打了漂亮的一仗,我很高兴。”是在苦难与压迫中所磨砺而出的尊严感,于此“认同”时刻并非是被赋予的,而是让人物主动的去争夺。
还是有关失业,如此,众多矛头指向一名刚脱离抑郁的女性,心理的鞭笞、社会的折磨,镜头很冷静、克制,或者说,就像给平民生活安插上了一颗微型摄像机,这摄像机就像一把细腻冷峻的刀子,挑着最令人寒战、令人无奈、令人暗中作吼的地方割下去。个人的奖金与他人的温饱,选择哪一样都情有可原。这恰是平淡生活中的无奈,哪像一张华丽袍子,分明是一块熟透的肉,表面色香俱全,剖开,是一堆乞食的蛆被卷裹着、迷惘地攀行。
真好啊。达内这次非常狡猾地做了个无解困境(资本家计谋)近乎求石问路般挨家挨户地试探,去争取一票一票的可能性。这种少数服从多数的“上帝旨意”表面上的公平,在一次次与每个真实具体的人接触后逐渐被粉碎-众生皆苦,源头在哪儿?这种题材居然做得丝毫不苦大仇深,甚至游刃有余到可以轻而易举地融入-知道被设计了,还是心甘情愿地掉入陷阱。演员的魅力被无限放大(对马良阿姨的表演心服口服)尤其是最后的人物弧光直接杀掉了观众对事件结果的执着-重要的不是失去了什么,问问自己得到了什么。
剧本、表演和摄影构图还是一如既往地精湛。那位和丈夫离婚的女人和女主的遭遇形成互文:女主因为资本家的冷酷无情而陷入道德困境,那位女同事也因为丈夫的粗暴陷入痛苦。最后两人通过离婚和离职走出了困境,巧妙的是女主企图自杀时正好是这位同事前来支持她,因此救了她一命。女主最后认清了资本家的嘴脸,在这两天一夜里收获了支持她继续活下去的来自他人的善意,从而放下了执念。从头到尾戏剧张力很足,女主一次次找到同事重复同一段话看着并不乏味,反而非常揪心。构图上很巧妙运用自然环境中类似墙缝、门框等元素把对话中的两人隔开,体现了双方进退两难的处境。玛丽昂·歌迪亚除了长得不太像“典型的劳动人民”外表演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