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辱(2017)
قضية رقم ٢٣UP:2021-10-04
《你只欠我一个道歉》(法语:L'insulte; 阿拉伯语:قضية رقم ٢٣,罗马化:Qadiyya raqm 23,直译:Case No. 23)是一部在2017年上映的黎巴嫩电影。入选第74届威尼斯影展主竞赛单元,卡梅尔·艾尔巴夏(法语:Kamel El Basha)赢得该届威尼斯影展最佳男演员奖。代表黎巴嫩角逐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成为该国第一部提名奥斯卡的电影。
演员
- Adel Karam 饰演 Tony Hanna
- 卡梅尔·艾尔巴夏(法语:Kamel El Basha) 饰演 Yasser Abdallah Salameh
- Rita Hayek 饰演 Shirine Hanna
- Camille Salameh 饰演 Wajdi Wehbe
- Diamand Bou Abboud 饰演 Nadine Wehbe
- Talal Jurdi 饰演 Talal
- Christine Choueiri 饰演 Manal Salameh
- Julia Kassar 饰演 Judge Colette Mansour
- Rifaat Torbey 饰演 Samir Geagea
- Carlos Chahine 饰演 Judge Chahine
奖项
类别 | 颁奖日期 | 奖项 | 结果 | 参考 |
---|---|---|---|---|
奥斯卡金像奖 | 2018年3月4日 | 最佳外语片奖 | 提名 | |
威尼斯影展 | 2017年9月9日 | 最佳男演员奖 | 获奖 |
获得奖项
- 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最佳国际影片 - 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沃尔皮杯奖-最佳男演员
提名:主竞赛单元
- 齐德·多尔里 Ziad Doueiri导演
- 阿德尔·卡拉姆 Adel Karam饰 托尼·汉纳 Tony Hanna
- 卡梅尔·巴沙 Kamel El Basha饰 亚西尔·阿卜杜拉·萨拉玛 Yasser Abdallah Salameh
- 卡米尔·萨拉米 Camille Salameh饰 瓦吉迪·韦布 Wajdi Wehbe
- 戴曼德·布·阿布德 Diamand Bou Abboud饰 纳丁·韦布 Nadine Wehbe
- 丽塔·哈耶克 Rita Hayek饰 希琳·汉纳 Shirine Hanna
简评
这片子仅就影片本身出发,是真的很好,和象征印巴问题的《猴神》殊途同归,甚至在细节与主题上更加深刻,一样是以小见大,从两个人的角度出发,实际上暗喻两个民族之间的历史渊源与对立,但本片就显得更加自然与真实,不会那么刻意的去渲染。不过提到尊严这件事情啊,确实很重要,就像本片中提到“中国制造的东西全都是垃圾”,这我就很不开心了,你可以说有一小部分,但你绝对不能以偏概全,这同样关乎于民族尊严问题,所以我要扣掉一星,就是这么任性。
对于当地的局势和历史不是很了解,无法感受到一些当地人可能很敏感,但对于观影的我会莫名其妙的点。不过也不影响电影的整体评价,确实是一部可圈可点的片子,虽然剧情大体有点老套,但演员和导演还是有传递出对于黎巴嫩和巴基斯坦的一些信息,三言两语无法说清,但我有兴趣去了解这里的历史。整个剧情就是一个简单的小问题引起的错误之后接连不断引发另一个错误之后陷入无法收拾的地步,最后再用感人的设计把整个"闹剧"兜回去。
不管从剧本的写作上,人物角色的设置上,还是拍摄节奏的掌控上,导演及其团队都十分精细考究地呈现出了他眼中最好的那个版本。经过了仔细的“雕琢”,《羞辱》是一部“匠气”很浓的作品。作为一位长期生活在法国,并接受美国电影训练的影人(他早年曾是昆汀的助手摄影师),多尔里对《羞辱》的处理其实是有不少“西化”痕迹的——除了故事背景之外,整部影片的观感并不是一部典型的“中东片”或“外语片”,而更像是一部“好莱坞”电影。也许正因如此,这部代表黎巴嫩“征奥”的影片给人感觉完成度极高,章节工整,丝丝入扣,畅快淋漓,又饶有余味。而更难得的是,大段的台词没有丝毫让人感觉到“说教”或违和,是一部规规矩矩叙事,却不忘“精打细算”地穿插和表达观点的好电影。
力推不是因为剧情有多精彩,演技多么出神,是因为让我从三个角度了解到中东内战其影响乃至抛开宗教政治战争对每一个人的影响,即便生活恢复到祥和,伤口去要用一生疗愈。影片开始我一直站在巴勒斯坦难民一方,认为原告才有罪,但是知道他童年遭遇时,我开始理解他,最精彩的是巴勒斯坦人故意激怒他,并在成功被打后说了声对不起,这块剧情设计很棒,最后法官的判决是这不影片的升华,也吸收的意义之所在。
#资料馆留影#先看《何以为家》再看《羞辱》,前后逻辑就都说得通了。黎巴嫩的难民问题(特别是巴勒斯坦难民)是举国上下神经最敏感的地带,涉及宗教信仰,政治立场,生存与人权等方方面面。律师的话一针见血,“在这个国家,巴勒斯坦人其实和吉普赛人,小商小贩,黑人,同性恋者一样尴尬”,片中举国轰动的审判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民族试剂,用来呈现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宗教争端和民族矛盾。面对这样的电影,你除了肃然起敬并默默沉思外,几乎无他可说。
对中东那边的历史,宗教和种族问题不是很了解,不过人和人之间因为历史和种族而产生的问题是相通的。不能因为宗教信仰等不同,而觉得故事的导火索,一句辱骂,一句道歉是小题大做。控方和辩方的人生经历也是被扒得体无完肤,放下仇恨,不要生活在仇恨里才是人间正道。那些煽动仇恨的人每天可是过得纸醉金迷,用仇恨可以转移视线,用仇恨可以更好的控制不经大脑思考的人。PS,黎巴嫩的市容看起来旧旧破破烂烂的,也没有高空大厦和比肩太阳的神迹,人家天赋rq哟。
关于政治宗教国家人性,没想到竟意外的很好看,原来人的情绪才是最容易被煽动,那时候理智已经不在上风,有些事情确实不能停留在表面的那样简单,也不要轻易做出结论。家国仇恨,民族症结,宗教遗骸,确实不能因为两个普通人的握手,就跨越历史的鸿沟和和擦出仇恨的印迹,原来总是不能理解颜色革命,不能理解那些暴乱冲突怎么开始,现在可能紧紧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导火索,就足以点燃蓄势已久的火药桶,同时也能感受到国内的和平稳定是多么弥足珍贵。
本片获第9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题名。为什么人们在判断是与非之前总是先代入种族、肤色、籍贯、性别、年龄等等主观因素?为什么就不能单纯地就事论事?黎巴嫩的司法制度也有和稀泥的嫌疑。这个案子如果放在我们国家,是非曲直一目了然。“君子动口不动手”,首先谁动手了,谁就有错。按照伤残等级判罚对方。这样判决放在哪里都不能算是错误。至于羞辱,侮辱等精神伤害本来就难定级,怎么判都会给别人留下袒护的判断。
很喜欢这种能让人们关注到这个世界、社会、个体的复杂的电影,之前看的撞车也是类似,但羞辱背后的种种冲突纠葛是在一个我们相对陌生却又更加激剧的社会当中。最后的结局自有其理想主义的一面或者说有导演和编剧的希冀所在,但现实中哪怕原告与被告相互理解了,那些已经在举旗喊口号对骂的民众还能熄掉那已经燃起来的情绪么?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有时我们会说宁可陷到相对主义,也要避免偏激与绝对,我们发现不了真相,也追溯不到源头,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这个世界的复杂,多些对他人的包容与理解,不要被偏见或情绪所主宰。
有些导演喜欢尽可能地不带主见去呈现真实,这无可厚非,或许还涉及到了艺术存在的价值意义,昨天刚补的《无主之作》即是如此。但我认为这也不是绝对的,不是所有艺术工作者的标准,对于还未盖棺定论的事情,结论绝不是单纯的二元。在这个大前提下,我尤其喜欢一种不同的声音,那就是讲述希望的故事,带上个人主见带上个人期望去影响观众去赋予他们美好。这部电影在后半段开始有些商业片的矫揉造作,但这算不上说是它的缺点。我始终坚持的是,对于作品,欣赏要大于批判。关于这点我很喜欢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在《出租车》里说出的一句话,“所有的电影都值得一看”。那么再回来谈这部电影的内容?我其实是无话可说的。这不是我所能评价的事情,我甚至对此不甚了了,所以还是闭嘴不谈吧。重要的是去看去听去理解别人展现给你的“实际”,然后有自己的认识。
没想到寒假翻的那几页《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能让我与电影无缝衔接。本来觉得两个人的审判在亚瑟道歉后就结束了,最后的庭审更像是属于庭外割裂的黎巴嫩人,但辩方律师和法官的发言空洞无力,并不如想象中的激昂,反而是一直插话的韦布的陈词和结案后的平静让我印象深刻。本以为亚瑟的圣人形象阻碍了人们客观地审视这场复杂的冲突,他的善良在一开始加剧了观众对托尼的厌恶,而这份厌恶最后又促使人们反思自己道德上的傲慢:在黎巴嫩,没有人在独自承受苦痛。
整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和解”的故事,单从电影开头场景和结尾部分就可以看出,“和解”显然最终达成了。观影前半部分时,心中暗自觉得那个黎巴嫩的名叫托尼的男人不可理喻,出言不逊后被打断两根肋骨应是自食苦果,而当导演借律师之手播放出托尼出生之地曾经的内乱视频时,导演想表达什么,已经昭然若揭,原来通常被认为是迫害者的黎巴嫩也曾遭受过无可磨灭的伤害,黎巴嫩人心中一直有着愤怒和创伤,这些只是被历史和时间掩埋了,但是正如电影中所说,真相值得被关注,没人享有承受苦难的特权,作为观影者的我也不再只是为谁感到义愤填膺为谁感到同情。法庭上对峙的不仅是个人了,更是两个经受过不同历史的群体了,和解或许是对峙的良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