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提喻法(2008)

SynecdocheUP:2022-02-03

纽约提喻法

评分:8.3 导演:查理·考夫曼 编剧:查理·考夫曼
主演: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 凯瑟琳·基纳 / 米歇尔·威廉姆斯 / 萨曼莎·莫顿 / 霍普·戴维斯 / 詹妮弗·杰森·李 / 艾米丽·沃森 / 黛安·韦斯特
类型:剧情
片长:124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德语
影片别名:提喻纽约 / 纽约浮世绘(台) / 纽约剧中剧(台) / 脑作大业(港) / 解构纽约
上映:2008-10-24
IMDb:tt0383028

纽约提喻法简介

9月,伴随着秋天到来的,似乎还有戏剧导演凯顿(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饰)的孤独,因一次意外的受伤,凯顿陷入了无休止的诊疗,不停拜访各专业医生;另一方面,创作微缩油画的妻子阿黛尔(凯瑟琳·基纳 Catherine Keener 饰)和他日渐疏远,冷漠尴尬的家庭气氛加深了凯顿的自我怀疑,即便他的剧目获得巨大成功也不能掩盖这一切。凯顿与在剧场工作的女子以及一名女演员保持着暧昧关系,在妻子抛弃他之后,凯顿从这两个女人身上试图找到改善自我精神状态的可能性,然而他还是失败了。凯顿最后决定从戏剧中找到答案,他产生了一个庞杂的创作计划……

第6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查理·考夫曼

简评

从未见过如此般电影,有人说这样戏中戏延续了《八部半》的内核,可是其中的各种置换与嵌套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毫无头绪。这是一部什么都说了的、包罗万象的片子,所谓“提喻(synecdoche)"那种”用部分借代整体“的概念在片中也有很多提示(飞速流动的时间、微缩油画、warehouse的微缩纽约百态)然而即使这样也仅仅获得了一种摸不着头脑的观影体验......考夫曼的本子太深了,世界上讲人生的电影多了,但是这部电影就是人生。找机会二刷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海柔尔那个着火的房子,它在电影世界里其实是真实存在的,却又像真实与虚幻之间的模糊地带,着火的内外围、诡异的房产经纪人、地下室跳出来的半裸男人、在一片燃烧之上如此诡异淡定的人们,它引导着电影走向一片虚幻之地,而导演给海柔尔安排的死法却如此贴合实际,居然是被呛死的。最让人焦躁的来自耳返传来的指导声,你无法区分它来自结构上更高的命令抑或者内心深处的声音,这声音又有多少层来自外界的影响,而这外界又是如何被建构的。导到最后疲态丛生,顾此失彼地捡起来什么是什么,女儿那一part也不太好,后来找的成年女儿演员和她的同性恋人都让人感觉到失真。。。

这是一部可以为霍夫曼打上烙印的作品,质感的表演透露着细腻和真实。浓缩乱序的时间体验放大对人物变化无力的情感共鸣,疲惫缓慢的基调下是克制隐忍的怒吼和孩童般的哭泣。每个人都在上演自己的故事,却始终无确切的剧本可循,but everybody is everybody,不同的女人只会带来重复的关系问题,无休的治疗下仍是无解的濒死恐惧。丈夫、父亲、情人和导演,没有一样角色使男主摆脱失控感和孤独,从替补的演员中寻找失去的爱人和没说出的心声,从戏剧的拟像中模仿上天的指引和零碎的回忆,停滞与行进交互的世界里模糊虚构与现实、甚至角色与性别的界限,在追问、经历的主观位置和观看的客体间反复游走和人我解构,探究孤独失败的人生中抑郁而又卑微的深处。

考夫曼封神之作,致郁与颓丧气息满分。所谓文学技法上的“提喻法”,涵盖了部分代整体与整体显部分之意,而《纽约提喻法》则为观者展演了双重提喻。首先是作为微缩纽约与主角Caden毕生追求的巨大剧场,以局部提喻了纽约乃至世界任何一个城市的生活关系;而主角Caden则如同荒谬戏剧中的主角,在不断诘问着存在与生存中提喻了我们每一个个体。生命诞生之后就不断在衰老,我们困在这样一座不断燃烧的房子之内,挣扎着与他人共处。考夫曼以“虚构”为题,描绘出了普遍的生存困境。

说实话并没有特别看懂,隐隐约约大概明白了好像,男主对时间的感知特别紊乱,然后时间情节跳跃很严重。男主好像是个很有名的戏剧导演,他导一部以自己一生为故事的戏剧,但现实和戏剧一直交叉。但是那种悲伤的感觉,人生和时间的虚无,死亡的命题,让人特别特别难过。就像在看一个和自己语言不通的人跳的一支特别悲伤的舞,心里痛得搅起来。可我在意的是,为什么男主总是被抛弃,所有人都在放弃他,强迫他,也在需要的时候利用他。Claire问他是不是又在做爱的时候哭了。他被迫向女濒死的女儿承认自己是gay并且祈求原谅,但那明明就不是真的。他抱着送给女儿却被扔掉的礼盒坐在垃圾堆里大哭。他好敏感,身体有很多病,好像碰一下就会溃烂了;心也很脆弱,戳一下就会哗啦哗啦碎掉。

终于沉下心来看纽约提喻法。这段时间我可以说是过的异常浮躁,花了很多时间在感情身上,休息日也被我过的日夜颠倒。我不知道自己在试图抓住什么,好像稍微晃一下神,自己得到的意外之喜就会悄悄溜走。我被人陪伴着、被人疼爱着、为感情思索到夜不能寐,但依然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爱情。就像男主角花了很多时间去探索自己到底是谁,试图搞清楚自己爱的人,控制自己的情感,了解自己的疾病。但最后大家都以不同的形式向你告别,死亡或者永远的消失。你辛苦搭建的场景被毁灭了,你从第四面墙里走出,终究还是没有搞懂你繁复的一生。

无法忽视的高密度文学表达,从暗示厄运诞生的病变开始预兆显现。在于废墟中拔地而起的纽约模型中,时间也仿佛被缩小/拉长了,于是相同的人物像是要纠正某种错误般不断出现,相同的剧情也如回忆咒语般不断低语不断排练——当男主将自己定位为自己人生的旁观者时,一种折叠效应就发生了。即在一个缺少主体的故事中,观察的视角失去了立场和方向。「演员导演」在葬礼戏份中上台指导演员后回到座位上,男主的意义在此被抹去了,退化为一个被抽离出片场的被动的观众,助手对于此般行为的批判更像是另一个自我的靡靡之音,但这些批判都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他已经把自己和盘托出——一个空壳无法思考,只能机械地遵循指令行事,任由戏剧草草收场,然后依照指令死亡。

震撼,走在走廊上像是活在考夫曼构建的世界里。电影已经无谓第四堵墙的存在,因为已经穿透了所谓电影直击人类情感的存在。电影里,朦胧的时间穿透了主角的一生,电影外,朦胧的时间穿越了电影,从70年代的新好莱坞的演员到道格玛95的演员到10年代的《列夫朗道娜塔莎》再到20年代的色调和调度。非常震撼,影片本身所蕴含的内容包括了某种各种我所理解的和我所不理解的理论存在和表现出的主义存在,像是一部关于人类存在的史话,又像是每个人的故事,让我自身能够思考或者质疑自身的存在和不存在,我是否在扮演自己又或许是否在扮演其他人。我所已经看到的太少,或许这部影片适合在每个年龄段再次反复观看,但到最后不管是我所扮演的还是所谓的我一定都会步向死亡吧。

华丽的亮闪闪的女配阵容,加起来至少10+个奥提的水平,每一位都拥有过硬演技,恰如其分的完成了自己的表演。思考的部分不用提,人生事尽收眼底,在时间和戏剧的关系下,仿佛进行了一个好的提问,电影中提问的人也是回答的人,是演技了不起的菲利普塞默霍夫曼,他的表演驾驭了全员的表演,驾驭了电影要表达的涵义。我对电影的观感始终绕不开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这是当代的版本,即使是我很不喜欢的人物设置,但每回我都能看下去,这电影有一种积极的魅力,把老旧的很低落的人和事用积极的感受创作出来,变得十分好看,这是一个好的创作者。

也许应该看两遍及以上,至少现在我并没有理解一个纽约的故事在何种意义上提喻了普遍性的人生。在拍摄上有很强的主观性,以男主角为第一视角,例如从纹身上掉落的花瓣,妻女莫名其妙的出走。我暂时只能理解为男主角过分执着于某个/某些精神性的问题,并呈现出某种病态。因此暂时难以给出五星。最令人兴奋的地方在于主角把自己的人生复刻进戏剧,戏剧的排演和真实的生活不断地互文和交织,甚至还原了三角恋的暧昧关系。然而结局是在时间的流逝中,意义逐渐消散,什么也没有存续,主角走向悲惨而孤独的死亡终点。电影形式帮助加快了时间进程,观众应该引以为戒警惕过度反思,希望给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强行解读。

#桃花岛观影团#想做一次导演,随意主宰操控别人的一切,躲在别人的人生背后做一个品鉴者,阅读者,在荒诞复杂的表演里抓住人生的真谛。想做一次主角,世界为我而创造,健康勇敢又充满热情,在被操控的人生中写出自己的色彩。想做一次路人甲,无名之辈,世界不会因我而改变什么,安安稳稳做一个清洁工,清洁让我开心。想做一个浪漫的人,不辜负爱情,不隐藏善意。想做一个勇敢的人,接受自己,谅解自己。想做一个清醒的人,世间常迷乱,唯有我自在。只是在人间这场大戏里,我做不成导演,做不成主角,也做不成路人甲,对归属的渴望和盲目的傲慢让我偏执,疲惫,烦躁。忘记了最开始,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累了喜欢把头靠在别人肩膀而已。

还有比这更宏大的孤独吗?构建出一个微缩的纽约却无处安放真正的自我,在挣扎与不确信间模糊虚实的边界,安排每一个角色的人生,最终也被人安排扮演他人的人生。所有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上演着同一个故事,查理考夫曼将那个故事看得清清楚楚,他解构自己,解构意义,把孤独与虚妄的命题留给每一个如他的精神流浪者。是查理考夫曼,是凯顿,是艾伦与微缩纽约上演各种人生的“他们”,在复杂的扮演与自反间,诉说着时代的通病——一如片尾那个庞大的荒凉的废墟。

获得奖项

  • 第24届独立精神奖
    第24届独立精神奖
    获奖:最佳长片处女作 / 罗伯特·奥特曼电影奖
    提名:最佳编剧
  • 第61届戛纳电影节
    第61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60届戛纳电影节
    第60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金摄影机奖 / 主竞赛单元
纽约提喻法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