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游戏美国版(2007)

Funny GamesUP:2022-02-21

趣味游戏美国版

评分:6.6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编剧:迈克尔·哈内克
主演:娜奥米·沃茨 / 蒂姆·罗斯 / 迈克尔·皮特 / 布拉迪·科贝特 / 戴文·吉尔哈特 / 博伊德·盖恩斯 / 希博汗·法隆
类型:剧情 / 惊悚 / 恐怖
片长:111 分钟地区:美国 / 法国 / 英国 / 奥地利 / 德国 / 意大利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趣味游戏 / 大快人心 / 恐怖游戏 / 大刽人心 / 疯杀游戏 / Funny Games U.S.
上映:2007-10-20
IMDb:tt0808279

趣味游戏美国版简介

乔治(Tim Roth 蒂姆•罗素 饰)和安(Naomi Watts 娜奥米•沃茨 饰)带着儿子和爱犬来到城外岛某别墅度假,原本美好的假期却被两个不速之客破坏。两个打扮拘谨,文质彬彬的年轻人敲开乔治的房门,向他们借鸡蛋。安热情地接待他们,然而鸡蛋一次次被有意无意打破,他们的电话也被碰倒水中。安的忍耐到了极限,命令他们离开自己的房子。
  年轻人非但不听,反而变本加厉,开始对乔治一家展开毫不留情的折磨与屠杀……
  本片荣获2008年少年好莱坞奖一种视角最佳男主角奖(Brady Corbet)。

简评

没有看过奥地利原版,美国版依然是哈内克执导,其擅于探讨人性之恶,给观众极端的观影体验。堕入极恶圈套最初总是善念,但又怎么才能解脱?影片前半段相当好看,布局、节奏、氛围和演员的情绪把握都显露大师相,后半段却略微狗血,男女主角的选择和决定智商堪忧,结尾部分的奇幻有着更深的寓意,为什么不能按下停止键?两位反派演员表现有惊喜,娜奥米-沃茨和蒂姆-罗斯正常发挥。

哈内克第一部英语电影,选择逐镜翻拍自己的旧作。逐镜翻拍是他的游戏规则,这本身就是一场“趣味游戏”。另外,这场杀戮游戏接连在不同家庭复制循环,这似乎也成为哈内克复制自己的理由。女主不愧哈内克钦点,坏人却逊色不少。据说当年美国观众并不买账并给出低分,我倒是看得不亦乐乎,我爱炒冷饭!

片头从平缓优雅的古典乐蓦地间转变为扭曲怪异的金属核就已经明确的摆明这部电影的基调:言之无序,言之无情。杀手三番五次与第四堵墙对话,拉近观众一起站在他们的立场。拖动进度条就能回溯的现实,再次嘲笑观众被牵着鼻子走的道德感。哈内克以它冷酷的摄影机讲述了一个找不到条理的故事,文质彬彬的少年们谈笑风生中在一场游戏杀死一家人,受害者们面临生死存亡时的行为智商通通下线,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愤怒迷惑,当然你可以在那一巴掌打出去之前点击暂停键,或是放下任何偏见与反派共情参与这场趣味游戏

两星,我必须要说的是,我看完简介之后就已经不想看这部电影了,只是我觉得之后会有反转而已。 那段倒带并没有嘲弄到我,整部电影都没有嘲弄到我。 那个人面对镜头时的问题我也没有回答,我自始至终也不想回答。 看完的原因只是因为等一个好故事,但我没等到。我真受不了这种凌虐的剧情,上次的《伊甸湖》多年之后依旧在我心中留着阴影。看这部之前因为提前看了简介做足了心理建设,所以阴影比较小。

虽然电影设定的概念不错,但也改变不了导演为了完善自己的概念而讲述了一个漏洞百出的故事这个事实。一家人面对找茬上门,手里没有任何杀伤性武器只拿着自己家高尔夫球杆挥舞的两个年轻人,居然不约而同的怂了???被虐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最后弄死,而犯罪者从头到尾的武器都是主人家提供的高尔夫球杆,一把小刀,还有从邻居家搜罗出来,然后被坏蛋顺利接手的枪支。说到这里,邻居一家收藏着热武器还能被团灭,也是谜一样的发展

交互性。哈内克在这部片中引入了交互性。趣味游戏的趣味不仅仅在于两个杀人者,还在于观众,我们观众是始终在场的。我们潜在地作出道德选择,这种选择是真实有效的,无可否认的。观众参与到了这部影片当中,这打通了观众与影像之间的通道。而哈内克的母题也还存在:我们并不在两个道德极端之间移动,而是始终同时存在。人是道德复合体,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弗兰肯斯坦。不是看多了哈内克会变成变态,而是我们本身就是变态。你不可以否认。因为它是真的,你看完了这部电影。即使它有悖于伦理,你将会否认,但你还是要继续玩下去,你没有选择。

哈内克在采用固定长镜头的同时,又选择不采用任何音效,任由演员连续自由地发挥,意图让故事时刻渗出一股黏稠的、阴湿的可怖氛围,直至人性之恶洇透观众。在这样的影像基调下,摄影机(代替观众的眼睛)的“冷眼相看”重要,演员表演的真实度同样重要,缺一不可。由此,当中段发生真正无可挽回的屠杀的时候,男女主角的反应明显在刻意地克制,是种痕迹很明显的处理方式,这种反应瞬间打破了前边建立起的所有情绪,令人只剩下难以理解的困惑,并产生对情节逻辑的质疑,趣味开始变得无味。至于打破第四堵墙凝视观众也好,遥控器倒带也罢,这些若难以真正帮扶到人物和故事,也就是些谈不上多高妙的小把戏。

84/200变态都变态的如此无聊是真的没得救了,以及所有镜头都展示出这一家人全部处于智力盆地。女主自救那段更是蠢到让我想给她两巴掌,尤其是拿到手机后男主说打电话叫人来,女主的一句“打给谁”给屏幕前的我问懵了。你说打给谁?殡仪馆吗?暴力者非得搭上脑残受害人这一点真的让观影体验大减。建议出一个分类,剧情 惊悚 恐怖后再加一个 蠢b。

《趣味游戏》这其实就是导演给观众设计的道德审判游戏。观众一开始情感上会站在无辜家庭这一边,把那俩白胖子视作对立。但是导演故意把这两人塑造得看上去无害,只是有点烦人,再一次次让犯人微笑着看镜头,好像对观众说“跟我们一起作弄他们吧。”渐渐的观众的立场就被带跑偏,开始站在犯人的视角享受这一场肆意妄为的犯罪快感,由此虚伪之人的恶就被引出来原形毕露。那么立场坚定的人要怎么办呢?就得看着这家人越来越绝望,处在愤怒和恐惧中忍受着这种不舒服。导演在影片背后嘲讽地笑着:你究竟在哪边呢?

原初的暴力和残忍,来自对后续情节满怀期待的观众,正是这对“结局”和“意义”的坚持,折磨和屠杀剧中倒霉的一家三口。杀戮不会停止,因为期许不断赋予情节以转喻的动力——我们对于后续情节中凶手得以伏法的期盼反而使得凶手得以继续作恶。哈内克迫使我们看到我们所不知的欲望真相,即我们对于正义的渴望如何成为暴力的动力。

这已经不能叫翻拍了,这是完完全全的复刻。除了演员和对白语言有不同,其它各方面都和原版基本一样,虽然是美国版但家装风格还是浓浓的北欧风。如果说《趣味游戏》是反思影像暴力,戏耍戏内人物的同时又戏耍观众,每看一遍就多一场犯罪,那拍两遍岂不和原意相违?亦或许哈内克本就是想戏弄观众。

致力于打破电影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通过视觉媒介沟通两者同质化互指,这种跳脱电影固有阻力的结果是极具侵犯性的行为倾向,最终影响的是观看者的心理预期并时刻被摧毁的心理认同,而真正的行为动机却隐藏在生理性厌恶的背后,观众无意识性活动却成为施虐者继续行为的动力,观看者与被观看者共享同一视角,电影便与现实无异。哈内克在戏谑观众的同时也不忘留给观众反戏谑的方式,观看电影本身就是趣味游戏的一部分,无论配合与否游戏规则都是既定的,观众与施虐者享有平等地位,而是否选择利用那个掌控一切的遥控器,则是赢得趣味游戏的唯一途径。当然,我们都是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