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之子(2015)

Saul fiaUP:2021-05-11

《索尔之子》(匈牙利语:Saul fia)是一部于2015年上映的匈牙利剧情片,为拉斯洛·奈迈施执导的首部电影长片。入选第6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片并赢得评审团大奖,以及第73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和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成为首部获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匈牙利电影,以及继1981年的《千面恶魔梅菲斯托》之后第二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匈牙利电影。

索尔之子

评分:7.4 导演:拉斯洛·奈迈施 编剧:拉斯洛·奈迈施 / 克拉拉·罗耶
主演:盖佐·罗赫里格 / 列文特·莫尔纳 / 乌尔斯·瑞恩 / 托德·沙尔蒙 / 耶日·瓦尔恰克 / 盖尔戈·法卡斯 / 巴拉日·法卡斯 / 桑德尔·泽绍特 / 马尔桑·恰尼克 / 列文特·奥尔班
类型:剧情 / 战争
片长:107分钟地区:匈牙利
语言:匈牙利语 / 意第绪语 / 德语 / 波兰语 / 希腊语 / 法语
影片别名:天堂无门(港) / 索尔的儿子 / Son of Saul
上映:2015-05-15(戛纳电影节)
IMDb:tt3808342

剧情

1944年10月,匈牙利人索尔是奥斯维辛集中营里负责处理死者的囚犯分遣队成员,在一次在焚尸炉处理尸体时,他发现了一名犹太男孩的尸体。索尔决定偷偷带走尸体,给他举行一个正式的犹太教葬礼。经过努力索尔找到了一个犹太教士,想让教士帮孩子举行犹太葬礼......

角色

  • Géza Röhrig英语Géza Röhrig - 索尔
  • Levente Molnár英语Levente Molnár - 亚伯拉罕
  • Urs Rechn英语Urs Rechn - Biedermann
  • Sándor Zsótér英语Sándor Zsótér - 医生
  • Todd Charmont - 布劳恩
  • Christian Harting英语Christian Harting - Busch
  • Kamil Dobrowolski - Mietek

发行

《索尔之子》于2015年5月15日在第68届坎城影展上首次亮相。

反响

在坎城首映后,影片获得了广泛好评。

评价

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6%,基于197条评论,平均分为8.9/10,而在Metacritic上,根据该网站收集的39篇影评文章,平均分为89(满分100分),大获好评。

奖项

  • 第87届国家评论协会奖 - 最佳外语片(获奖)
  • 第73届金球奖 - 最佳外语片(获奖)
  • 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外语片(获奖)
  • 第21届影评人选择奖英语21st Critics' Choice Awards - 最佳外语片英语Critics' Choice Movie Award for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获奖)
  • 第41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外语片英语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 for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获奖)、最佳男演员英语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 for Best Actor(亚军)
  • 第7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简评

【】奥古斯丁认为信仰超越理性之上,理性是道路,可以靠近上帝,却无法到达信仰。《索尔之子》所反叛的不是过往切入纳粹的种族屠杀的全景或个人的视角,而是生还者的理性视角,导演用一套视听系统完成了超验式的死者影像。4:3的逼仄画幅,全程浅焦,近景跟拍的运动长镜,集中营所有的血腥残忍全部被压缩在虚焦的背景中,这种感官剥离式的POV不仅是文本层面的“个体关注”,而是沉入死者体验中的附身,前所未见的体验。圣徒追逐上帝时“非理性”的狂热在屠戮与抗争中显得不可理解,在矿井与毒气室外两次炼狱穿行中。他的冷漠显得异常抽离,不惜代价的要埋葬“儿子”并为其举行犹太教葬礼,要证明“上帝在场”。最后在躲藏的木屋门口“儿子”复活,神迹似乎显现。但很快视角随着孩童离开,死亡降临,上帝已死,理性的炼狱一片荒芜

200709 【B】宏大战争的无名角落,仿佛窥见奥斯维辛的昏暗无边,每一分钟都显得格外漫长,一个告别的过程。虚焦的背景与受限的视觉空间,以及时不时会出现的长镜头运动专注于单个视觉主体的能动,某种意义上导演已是放弃展现剧情的可能,以风格化的角度切入历史,一方面营造的感觉是之于历史背景下毫不作为的还原,另一方面却是依靠视听语言渲染死亡窒息的氛围,以此期待能够将观看者带入人物的视角亲身经历进而达成共情,最终在一次次情感的冲击中模糊边界后,已很难分清究竟是创作手法的刻意,还是历史的黑暗血腥令人感到逼仄的不适。而我个人还是认为不论是历史悲剧下的情感或是创作形式的加工对于电影本身而言两者皆是不可忽略的。

补 跟着UCCA看的“影片用近景跟踪拍摄的方式,炼狱般的集中营里,主人公索尔再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我们早就死了”是他不顾一切要安葬“儿子”害死同伴后所说的话。眼睁睁看着被毒气折磨幸存下来的男孩被德国医生掐死,也许是男孩死亡时的极端残忍画面让索尔想到了自己,面对惨无人道的酷刑索尔和男孩无异,都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于是,安葬男孩便是索尔在极端环境下的一次自我救赎,而“儿子”只不过是索尔给自己植入的虚假记忆和梦境,他和“儿子”一样都是这场战争的无辜者,应该被安葬。结局出现的男孩也是亦真亦假,但索尔看见男孩时露出的微笑却是真的,也许那一刻索尔把男孩当做了自己,他看见了自由的自己,仿佛从未经历过集中营里的一切。索尔的死亡是必然结局,但在他主宰的虚假记忆和编织的梦境中,索尔早已不是索尔,无关生与死。”

以索尔单人视角完成故事的讲述,其实挺考验导演的。感觉自己成了索尔脑后的一个幽灵,全程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关注他关注的东西,聆听他周围的声音。距离太近,以至于毒气房里的尖叫,焚烧尸体排出的烟雾都如此迫真,迎面撞上纳粹军官更让我的心都快跳出来,在河里逃亡时胸口也如同被水流撞击而感到沉闷不已。死去的男孩应该是某种暗燃的希望,结局的错位,正好应证了那个先遣队员说的,“我们已经死了。”其实是已经死去的索尔把“活着的”孩子带了出来,为索尔和所有被囚禁者挣得了梦寐以求的自由

9分。这种抛开一切的情感可以感受到,因为索尔要是没有这个执念,怕是这辈子到死都是一具行尸走肉,刚开始驱赶一批犹太人到毒气室的时候,他的眼神只剩下淡漠,直到他看到“儿子”被杀害,一心想要找一位犹太牧师来埋葬,满脸的踌躇…期间他不仅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一意孤行,还置同伴的性命于危险边缘,客观看来确实太不负责任、太轻率了,但主观角度其实是索尔在拯救自己。全程摄像机几乎都是贴在索尔的脸上,对演员的表演特别是表情控制要求太高了,这样刻意虚化又不至于让人忽略纳粹的暴行和残酷的画面。可惜结局很现实,索尔看到小男孩的欣喜瞬间被枪杀…

。手持摄影+浅焦长镜头+窄画幅,限制观众之所见,视角跟随索尔,画面亦是索尔心理状态的呈现。浅焦跟拍表示索尔对周遭环境的不重视,或者说是索尔没有将其目光投射到周围,实焦的部分才是索尔注意力所在。少有的远景实焦画面则是索尔的主观视角。看似通过索尔寻找犹太教士为一个死去的孩子送葬这个主线串起集中营的种种景象,但是这些景象却又是模糊的。如果说集中营的悲惨景象是索尔的动机,那么这些虚焦的画面似乎没能给这动机有力的支撑,更多像是依赖于观众既有的历史认知。结局是悲剧的,但是画面透露出来的回避态度无法给人更多深刻的感触。

这是作为先锋队的队员,最后的救赎。故事的主轴很明确,替这个孩子找到一个可以替他送行的拉比,一个能够通过施行犹太礼节,正式且庄严的送走这个受难的灵魂与身躯。索尔一心想死,但是在死前必须去完成,他作为一个人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样的选择,让他的死不再相同。剧情的过程相当真实,描述了犹太人在集中营的真实状况和细节,一个(疑似)拉比投河自尽和另一个普通人死命想要活下去而欺骗,呈现了鲜明的对比,也各自代表了在战乱当下的典型,无需多言是非。森林的小屋里,与日耳曼小男孩的相视,索尔的神情终于不再紧绷,他完成救赎的旅程,走进另一个世界的怀抱。

#FIFF16#这导演处女作就拍出这样的水平不得不承认是有两把刷子的,但是总感觉有一种为了达到大师境界而装成大师的蹩脚感。首先影片的气氛把控无可挑剔,无论是在摄影上的变焦与晃动,还是在声音处理上用人与人间的低声交谈与环境声音之巨大形成的反差,都有力呈现出了集中营的恐怖压抑。但这样的设计仔细想来却有种刻意为之的感觉,再加上影片在剧情上得处理相当之羸弱,许多具体情节找不到对应点而显得没有来头,这样一正一负相互叠加最终呈现出的效果还是滑向了负面,这样的矛盾感在影片结尾处更为集中凸显。最后影片的情感抒发是找不着调的,因此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能共情的点实在太少,只有男主角坚毅中带着一丝脆弱的表演能让观众隐隐约约感受到这一场浩劫中的人性光辉。

过分刻意的炫技式拍摄手法让人把所有注意力当放在了表现手法而非剧情上,更何况整个剧情平淡如水还经不起推敲。手持跟拍、运动长镜、背景虚焦、镜头画幅全部都经过缜密的设计,这些设计也都合理——虚化的背景像一层雾笼罩在血腥残暴的集中营里,而晃动的镜头让人压抑到闭上眼都随着光影忽明忽暗闪动。但这些表现手法,并没有为故事本身的表达起到推动作用。主角为了一个莫名的男孩产生的执念,凌驾于这么多人的安危之上,导演想展现的信仰没有一丝合理性。结尾较全片是亮点,终于丢弃了沉重的包裹,终于知道该找到同路人一起作战,跑向丛林深处的孩子像一束光。

如果认同电影镜头的原则是带领观众去“发现”那么这部电影可以说做到了。大光圈,近景特写,手持跟拍等等,作者有意让我们产生好奇心,然后再将我们的好奇心一点点磨灭,因为观众根本看不到任何其他的事物,比方说开头更衣室里的哭声,关着努力地想要去追寻,可是没办法,他不像别的电影会切换镜头过去,他还是只跟着主人公,主人公的背影占据画面大部份我们根本无法看到,这能耐心等待。这种观看的想法,是一种逐渐扭曲你的观影欲望的方式,从我们买票我们下载资源我们观众最为重要,到看了之后发现你根本做不到任何事,发类型片的拍摄方式让你的欲望无法满足,只能去顺从导演的欲望,加之一系列画面处理,观众变得服从了,这一点就像影片里二战集中营中绝望的囚徒一样。

先说电影语言吧,以主角“索尔”的视觉反应二战时犹太人集中营的“特遣队”,以小看大,直到最后切换到小男孩在森林里自由(慌张)跑远的镜头,余味悠长;加之,本身将电影画面做成4:3(?)的比例,有一股复古感,像看一部老电影和老故事,确实也达到了效果了。再说一下,故事本身吧:1、在信奉“集体主义”的中国,索尔绝对是个刺透,那样的背景下,第一个该处决的就应该是他,但是索尔却很好的活着(至少在电影完结之前),依旧我行我素,这是很牛逼的;2、见惯了生死,忽然对一个小男孩的尸体产生了恻隐之心,这个多少不能理解,或者是一种精神寄托吧,在那个死人比活人多的时代;3、“为了一个死人,却对活人的生命不管不顾”,正如工友的批评,这也是索尔或者整部电影令人感动的地方。

开场几分钟就觉得这部讲述集中营的电影太贴合我所看过的相关历史书和文学作品了。以主角的视角推进,焦点之外的虚化处理,能看出导演十分克制的再现灭绝营的残酷日常。没有参杂非当事人的情绪抒发,这点非常不同于以往的集中营题材电影,也是这部电影最好的一点。同时它又是一部非常具有张力的电影,主角一直试图寻找一位拉比来埋葬“儿子”,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迫切的逃跑可能只是一种常人的想象,深陷非人状态的人,情感麻木和内疚崩溃是更真实的精神面向。试图寻求一种心灵精神的救赎,而不是无望的通过肉体的逃脱而逃脱,或许不符合勇敢的道德,但确实是一种更真实长久深邃的存在。

获得奖项

  • 第80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80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处女作
  • 第28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第28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第31届独立精神奖
    第31届独立精神奖
    获奖:最佳世界电影
  • 第41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第41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外国影片
  • 第68届戛纳电影节
    第68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评委会大奖
    提名:金摄影机奖 / 主竞赛单元
  • 第20届金卫星奖
    第20届金卫星奖
    获奖:电影部门-最佳外语片
  • 第73届金球奖
    第73届金球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1
  • 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第14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第14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第41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第41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第30届美国摄影协会奖
    第30届美国摄影协会奖
    获奖:聚光灯奖
  • 第19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第19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非英语片
  • 第67届戛纳电影节
    第67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评委会大奖 / 费比西奖-竞赛单元 / 弗朗索瓦·加莱奖 / 技术人员Vulcain奖
    提名:金摄影机奖 / 主竞赛单元
  • 第18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第18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提名:最佳国际独立电影
  • 第21届评论家选择奖
    第21届评论家选择奖
    获奖:最佳外语电影
  • 第31届西班牙戈雅奖
    第31届西班牙戈雅奖
    提名:最佳欧洲电影
  • 第68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第68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长片处女作导演
  • 第7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7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第37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
    第37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年度导演
    提名:年度电影 / 年度外语片
  • 第81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81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处女作
  • 第87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第87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