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切尔诺贝利(2006)
评分:9.2
导演:托马斯·约翰逊
编剧:
主演:Tim Birkett / 汉斯·布利克斯 /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 / Oleg Mirochnikov
类型:纪录片
片长:93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抢救车诺比 / Discovery The Battle Of Chernobyl
上映:2006
IMDb:tt1832484
抢救切尔诺贝利简介
1986年4月26日凌晨的1点23分,随着前苏联乌克兰地区传来的一声爆炸,彩色的火焰冲上千米高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爆炸,这也是人类和平使用核能以来最大的一次惨剧。事故造成31人当场死亡,爆炸后的核能严重泄漏导致上万居民送命或致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的胎 儿出生。当日抢险的消防士兵更是用生命和健康为代价避免了核电站的二次爆炸。但令人震惊的是,前苏联政府选择了将事故消息打压保密,而全然不顾此时的辐射尘已经随着大气外泄到了东欧地区甚至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
纪录片借用当时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以及档案影片,重映了当年在切尔诺贝利事故现场紧张进行的大作战,每个抢救阶段一一再现。
- 托马斯·约翰逊 Thomas Johnson导演
- Thomas Johnson Thomas Johnson导演
- 汉斯·布利克斯 Hans Blix自己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自己
简评
一场巨大的核灾难,人类还需要为自身的贪婪付出什么代价,我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核动力,包括应付它可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灾害。很多时候,前期预估是远远不足的。一直以来,我都不太敢看关于切尔诺贝利的文章、影片等,真的感觉恐怖,只希望核电不要再发展了。不过,还是要致敬所有致力于抢救切尔诺贝利的人,这是在拯救世界。
人类使用无法控制的力量,很难避免不被这个怪物吞噬。每次看完切尔诺贝利相关的资料,那些能活跃几十万年放射性元素,都深深担忧起人类的命运。科技威慑人类,制度的谎言直接将人类毁灭,“将人体可承受的辐射量提高了几倍,于是病人马上减少了”。一直以为切尔诺贝利的毁灭已经过去,没想到它的隐患至今仍深埋地下。
看完了纪录片也看完了电影,真实的还原了这场灾难的前因后果,纪录片毕竟更加真实与电影,电影里有更多美化人性的层面,会感受到消防员,煤矿工人,清理人是在被诱骗的条件下开始的清理工作。佩服摄影师是如何不顾个人安危搭乘直升飞机在距离核反应堆三百米的地方拍摄下那张满是被高强度核辐射影响却真实完整记录现场的照片,为我们留下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这场灾难带给人们是悲伤的,但也有教训和反省。
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梳理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时间线,我印象最深的除了核灾难的恐怖外,还有那些大人物和草民的对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虽然在处理灾难时不遗余力,但是在面对采访时谈笑风生,甚至还能说出一些地狱笑话,最高的将领和高级的科学家则是一副悲天悯人的知识分子的样子,有反思也有痛苦,但是那些矿工、甚至记者,回忆讲述起这些的时候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态度,他们不满、愤怒、悲伤、恐惧、绝望,但是寡言、坚定、无私。这个话题就像一记势大力沉的拳头以石破天惊的态势向被采访人打来,戈尔巴乔夫犹如太极拳一样或因势利导、或腾转挪移应对犹如闲庭信步,而那些渺小力薄的普通人,你可以说他们傻他们不知情,但是他们却凭着一口气硬生生正面接了下来,这可能也是一种钝感力,但是这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总得有人去做,不是我们就是别人。”
社会主义苏联是“Everything is fine”的源头啊。当地居民爆炸2天后才撤离,20年后长大的那个小女孩回到鬼城曾经的家看了那一眼,真是内心唏嘘。总统18天后公众讲话。12万居民和50万清理工,官方没有后续健康监测记录。和国际原子能署的会晤无媒体在场秘密进行。调查的科学人员自杀。档案缺失。30多年前的另一场“战役”。
看完之后太沉重了,整部纪录片里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是"总得有人去做这些事",向那些英雄致敬。没有看电视剧,而是选择看纪录片,因为纪录片更真实,美国拍的切尔诺贝利总是有他们的意识形态在里面,并不客观。当年隐瞒大家的事实这件事并不能全怪苏联,西欧那些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欺骗人民,真是太可恶了!希望以后再也不会发生这种灾难性的事件了?
悲惨的尤其是那些事后挺“身”而出做补救,“不是我们就是其他人”的“工具人”/“国家英雄”。结尾的20min太过恐怖不堪。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把某种程度上的沉默理解成“社会性误会”,这也是创伤后的一种自我保护/防御机制。只是(官方)不诚实和“沉默螺旋”的存在,就像隆冬窗外的寒风,提醒我们,即便躲在纸糊的屋子里暂得一丝安愉,还是有随时被摧毁的危险。
2023年8月24日,日本排放核污水,无视其他国家的诸多反对意见,我行我素,不顾他人。苏联180亿美元来抢救切尔诺贝利,日本那三瓜俩枣的处理费用还得算计算计,最后还没算明白,拉大家陪葬。对了,日本还向自己的小学生发传单说核污水没害。如果之后还有人看这部纪录片,请记得,日本最是奸诈狡猾阴险之徒,对于日本的所有赞美都不要信要听,讨厌这个国家还有他的国民,最厌恶的是它的政府
2023年8月24日,日本开始投放核污水,历史会记住日本政府这一笔。1986年4月25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50万人花了180亿卢布抢救了灾难。几十年后的今天,一场灾难却因人而起……“适应并接受一切的能力正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危险之一。完全灵活可塑的生物是没有固定的道德可言的。”——我们绝不能接受,我们永不能妥协。
2023年8月24日,日本排放核污水。谎言、腐败贯穿整个灾难。无数英雄的牺牲拯救了半个欧洲。苏联已深陷战争泥潭,飞行员只有阿富汗和辐射区两条路。灾难口述史中,说到:有人为了钱,有人为了英雄主义,有人只是被骗进去,60万人被征召,慢慢变得麻木,但灾难始终慢人一步。日本啊,连比烂的资格都没有。.买了个盖革计数器,尽量不买本土的商品,能小心一点是一点。
先看了19年HBO迷你剧《切尔诺贝利》之后再来看06年这部纪录片。纪录片里照片等实物资料的展示和亲历者的口述让人感觉更进了一步。HBO的短剧侧重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传递思想和情感,有强烈的还原色彩。而纪录片“The Battle of Chernobyl”传递的是一场战争仍在继续的事实,“battle”对抗,需对抗的既有切尔诺贝利核爆炸所造成的仍再进行的灾难,也有技术进步与威胁并存的核发展可能出现的恶果。去对抗的主体既有国家,也有渺小的生命个体和整个人类文明。纪录片希望唤起来更多的努力,因为这些被隐瞒的不被重视的恶果很可能会对整个人类构成巨大的威胁。一些辐射危险可能暂时难以被看见触摸,停留在人体上通过一些参数来表现,但当这些触碰到后代,却成为了可怕的畸形、残缺。17年新石棺完工,部分回答了纪录片的末尾却没法为灾难画上句号。
比去年夏天看HBO制作的《切尔诺贝利》时感触更多。上次是惊骇,这次是悲哀。爆炸后,民众仍蒙在鼓里,继续着五月节的欢庆;治愈人数奇迹般地下降,原来是人为改动了标准,把人体能接受的辐射值提高到原来的五倍;救灾时,把顶在一线的清理人称作英雄,二十年后却无视他们的困境。有些人却像讲故事一样,面对镜头,谈笑风生。谎言就像放射性物质一样越来越多,越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