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头(2005)
JarheadUP:2021-04-15
《平头日记》(英语:Jarhead,台湾译《锅盖头》)是一部2005年发行的美国电影,依据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安东尼·史沃福(Anthony Swofford)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回忆录改编,原著书名为《锅盖头:海军陆战队员参加波斯湾战争及其他一些战役的编年史》(Jarhead: A Marine's Chronicle of the Gulf War and Other Battles)。电影标题「Jarhead」来自美国的俚语,是指海军陆战队员(有时是陆战队队员的自称)。
锅盖头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战火一触即发,著名的“沙漠风暴”正在酝酿之中。20岁的小伙子安东尼·斯沃福德(杰克·吉伦哈尔 Jake Gyllenhaal 饰)出身于军人世家,他的祖父父亲、叔父是历次战场上走下来的英雄。安东尼从小耳濡目染,立志成为一名在战场上立下莫大功勋的光荣军人。经过无数残酷训练,他终于被派往海军陆战队第七陆战远征旅第二营,正式投身中东战场。安东尼踌躇满志,却发现战争的残酷远远出乎他的意料。在此期间,家乡的女友不忠出轨,恐惧、空虚、压抑则时刻折磨他的神经,战争的真正意义更令他陷入沉思与矛盾之中……
本片根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安东尼·斯沃福德(Anthony Swofford)2003年的畅销书改编,并荣获2005年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特别奖。
获得奖项
- 第9届好莱坞电影奖
获奖:最佳导演 / 最佳制作人 / 最佳制作人 / 最佳剪辑
简评
海湾战争/风暴行动。最亮眼的是全片的美术非常在线,前半部分的黑色幽默很有味道,后半部分后劲不足。这部可以联动隔壁的generation kill,都是marine cops,都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述战争。前者是1990的海湾战争,后者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可以明显观察到武器的进步,尤其是MOPP的款式)。
完成度不错,视觉奇观的构建也到位。本片缺点也挺明显,它受到了以往战争类型片束缚过多,经典越战片的每个元素它都试图涉及,导致整部电影没有一种强有力的悬念围绕在“到底能不能开枪”上,影片结尾也因此失去了本应有的强大冲击力。本片致敬了许多以往的战争片,比如西线无战事(长官名叫卡辛斯基)、全金属外壳、猎鹿人、现代启示录等等。
电影有没有好到五星另说,但它却是战争电影里最独特的一个,要讲的远不止是战争,远不止是无意义战争对士兵对人类的异化。另一面又是讲最普世的生活状况,只是把生活搬进了战争的语境中,荷尔蒙喷薄了两小时,没有畅快淋漓,没有英雄凯旋,没有属于个人的胜利,最后几分钟离开战场回到城市散落各地的锅盖头重新塑造生活简直虚无到了不得不自杀才能踩灭生命里巨大的幻觉,残酷极了。(罗杰狄金斯和托马斯纽曼后来在《1917》里再次完美配合。
啊我真的觉得超好看啊…… 对我而言真的是大爽片,狂飙肾上腺激素,荒诞黑色配合着摇滚范儿(开头来了首don’t worry be happy,?)雄性荷尔蒙四溅,战争的荒谬和虚无。现代战争更加放大了个体士兵的荒诞属性,你可能苦哈哈天天练家子,但事实证明你连炮灰都不配,就一不太好使的工具。战争对于人的不可逆性塑造,永远被困在沙漠里的锅盖头。!开头致敬《全金属外壳》,士兵看《现代启示录》《猎鹿人》,整体的黑色气质很《奇爱博士》。一匹马裹着石油走过来,马从尼采开始就被视为某种和人交换人性目光的意指,《锅盖头》中这一甚至有些超现实的场景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战争对于士兵的异化。再看门德斯现如今《1917》的核心价值,再次感叹世界整体的右转和保守时代的已然到来。
荷尔蒙无处释放的压抑,青春无处安放的冲动。他们的青春期在伊拉克战场的沙漠上成长,像极了一场大学野营拉练之旅,照片拿出来却阳痿射不出来,因为你的菜被别人端走了,上了战场终于等来了敌人,结果又被掌权者夺走了,一方面上演着挥洒不出的热血,一方面又被那些当权者利用表演着美国梦的征服和霸权欲望,青春和战争都是一场荒诞的闹剧。当然,战争的残酷除了无意义的消耗着纳税人的钱之外,更残酷的则是在压抑后彻底毁掉一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PS:吉伦哈尔有一段台词从近到远再从远到近的调度不错。沙漠的性压抑段落有一种原始的本能,不错,夜晚的油田之火对应他们的青春和释放也不错。
83/100 气质上不由让人想起库神的《全金属外壳》,而轻快的配乐却神奇般消解了电影主题的荒唐、压抑、失魂、愤恨、迷茫。显而易见的石油利益与中东治权,却要为战争出兵编造人道主义的合法性。镜头聚焦下的这群冗余兵力,不仅仅要面对恐惧本能在死亡线上的挣扎与麻木,杀戮与信仰的争论,荒漠的人烟隔绝与喷涌思念,更要面对国家机器的同化与服从,以及颗弹未发的意义剥夺。
新兵入营军训那段和库布里克全金属外壳挺像,观看现代启示录的士兵们的癫狂以及试图通过杀敌来确认自身存在的意义的士兵看来有点可怕,但谁又能在置身于那样的场景之下成功逃脱呢?国家卖武器给敌国、友军击中士兵以及士兵吞下难以保障自身权益的药片等,显现出人在“机器”之下的渺小、卑微、不值一提,再看看拍摄的年份,不知道门德斯是受了什么刺激拍了这么一部愤怒的电影?吉伦哈尔饰演的角色很矛盾,却不及也难以用全金属外壳那个头戴“born to kill"和胸佩和平徽章的士兵来理解,我暂且归因于角色塑造的失败吧。对了,提一个问题:当枪没用了,狙击手是不是也一样?
美国伊拉克战争,一名海军陆战队队员,经受了身体心灵的折磨,在暗无天日石油雨的沙漠里,要说对军人的使命还是要逃离现实的生活,战争给人带来了什么,没有杀人却落下了精神病,生活被撕扯的一塌糊涂,战争的意义难道真的是要保护自己的国家和友邻国家,也许不见得,有可能只是政治家谈判桌上的数字和军火商口袋中得money,代表海军陆战队的锅盖头们,战争来去,影响了那么多人,这始终没变。
以前的战争士兵们迷失在杀戮中,现代的战争士兵们迷失在等待杀戮中。现代,战争的形式变了,但战争的内容没有变,《锅盖头》正是展现现代战争对人的摧残,其核心也是反战,虽然里面的角色都渴望上阵杀敌渴望杀戮,但他们的思想已经在等待中迷乱,对杀戮的渴望只是对他们迷乱现状的解脱,他们不开枪会疯,他们开枪也会疯,现代战争对士兵的摧残随着科技的进步也进步到了兵不刃血的地步了。但《锅盖头》兵不刃血的反战思路主打展现士兵们等待战争的日常,比较闷,反战的力度被隐藏,电影的观感也欠佳了些。
很多人对Sam Mendes是有多大的偏见?《锅盖头》说不如《全金属外壳》深沉,《1917》说不如《现代启示录》有反思。Sam Mendes的战争片(或者说他的很多电影or话剧)从来就不喜欢把主题思想直接进行探讨,而是会通过故事节奏、基调、氛围感去给观众的思考留白。海军陆战队这种美国主旋律故事,能用一种表面戏谑疯狂、内在却流露出无尽忧伤的方式讲述,非常独特。Sam Mendes通过很多无关紧要的情节不断蓄力,当真正的高潮(油田、狙击、结局)来到时他只需要触发一个元素就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有好几年这片的剧照都是我用来给朋友们发圣诞祝福的素材,十几年过去了,除了吉伦哈尔的肉体啥也没记住,当年五六百兆的资源很难get到罗杰迪金斯的美,怪不得他听到牛蛙用手机看细细的红线时“惊恐万分”。油染的战马那段有点超现实。石油雨吉伦哈尔说“地球在流血”有点刻意。萨斯加德的角色一直都很衰,和小舅子的感情戏很出色,还好高中看这片的时候够单纯,不然日后真的会觉得姐姐是第三者。
狂躁和压抑并行的伊拉克战争之旅。隔绝日常生活的军营中充满了年轻陆战队员无处释放的荷尔蒙,转而成为杀人的动力。战争的恐怖在于敌人也在于严苛的训练,让人变得神经质。也有人渴望在军队中找到成就感,而即便没有成就感的也有归属感,比利林恩也是这样。影片基调在肯定与否定、讽刺与温情之间来回摇摆。主角狙击手未发一枪,也未撸出一发,有趣的对应。开头大段复刻全金属外壳,还在军营里放现代启示录和猎鹿人,迷影元素很多……几段旁白应该来自小说,穿插在嘈杂的音画呈现中,颇有诗意也颇有见地,比如说军营被大兵们变成了马戏团。狄金斯燃烧的油田夜色摄影震撼无比,音乐也不输1917,而文本的复杂性则远远超过。但本片充满了极端情绪表达,音画也是如此设计,看完很累,只想逃离这魔鬼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