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妮与亚历山大(1982)
Fanny och AlexanderUP:2021-12-28
《芬妮和亚历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是一部1982年瑞典、法国和西德合作拍摄的电影。导演和编剧都是英格玛·伯格曼。
评分:8.7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编剧:英格玛·伯格曼
主演:克里斯蒂娜·阿道夫森 / 伯杰·阿斯特 / 佩妮娜·奥威 / 克里斯蒂安·阿尔姆格伦 / 卡尔·比尔奎斯特 / 阿克塞尔·迪贝里 / 艾伦·埃德渥 / 茜芙·埃里克斯 / 阿娃·弗洛灵 / Patricia Gélin / 迈丽丝·格兰隆德 / Maria Granlund / 贝蒂尔·古韦 / 埃娃·冯·汉诺 / 索妮娅·赫登布拉特
类型:剧情
片长:188分钟 / 312分钟(导演剪辑版)地区:法国 / 瑞典 / 西德
语言:瑞典语 / 德语 / 英语 / 意第绪语
影片别名:芬妮与亚力山大 / Fanny and Alexander / Fanny & Alexander
上映:1982-12-17
IMDb:tt0083922
剧情
故事背景是1907年到1909年间的一个瑞典小镇。
演员
- Ewa Fröling – Emelie Ekdahl
- Bertil Guve – Alexander Ekdahl
- Pernilla Allwin – Fanny Ekdahl
- Jan Malmsjö – Bishop Edvard Vergerus
- Gunn Wållgren – The grandmother; Helena Ekdahl
- Allan Edwall – Oscar Ekdahl
- Jarl Kulle – Gustav Adolf Ekdahl
- Mona Malm – Alma Ekdahl
- Kristian Almgren – Putte Ekdahl
- Erland Josephson – Isak Jacobi
- Börje Ahlstedt – Carl Ekdahl
- Christina Schollin – Lydia Ekdahl
- Pernilla August – Maj
- Kerstin Tidelius – Henrietta Vergerus
- Harriet Andersson – Justina
- Marianne Aminoff – Blenda Vergérus
- Stina Ekblad – Ismael Retzinsky
- Mats Bergman – Aron Retzinsky
奖项
影片1983年在美国上映,获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和四个奥斯卡奖:
- 最佳外语片
- 最佳摄影-Sven Nykvist
- 最佳艺术指导-Anna Asp, Susanne Lingheim
- 最佳服装设计-Marik Vos-Lundh
获得奖项
- 第48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导演 / 最佳外语片
提名:最佳摄影 - 第29届意大利大卫奖
获奖:Best Foreign Director (Migliore Regista Straniero) / Best Foreign Screenplay (Migliore Sceneggiatura Straniera) / 最佳外语片 - 第41届金球奖
获奖:Best Foreign Film
提名:最佳导演 - 第9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获奖:最佳外国影片 - 第36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导演 - 第40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FIPRESCI Prize / 费比西奖-最佳影片 - 第3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最佳摄影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最佳服装 - 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最佳摄影 / 最佳服装设计 / 最佳艺术指导 / 最佳国际影片
提名:最佳导演 / 最佳原创剧本
- 英格玛·伯格曼 Ingmar Bergman导演
- 克里斯蒂娜·阿道夫森 Kristina Adolphson演员
- 伯杰·阿斯特 Börje Ahlstedt演员
- 佩妮娜·奥威 Pernilla Allwin演员
- 克里斯蒂安·阿尔姆格伦 Kristian Almgren演员
- 卡尔·比尔奎斯特 Carl Billquist演员
简评
大制作。隐喻颇深,值得考究。后记:伯格曼法力无边。我看完这部之后睡了两小时,做噩梦了。梦见我是亚历山大,带着芬妮逃跑出城。为了一定要从这座僵死的城市逃出去,面对穷追不舍的恶人势力,我动用了精湛演技和突然强悍的武力,把一个类似于影片中神父的角色给活埋进玉米地了。之后继续逃啊,逃啊,最后逃回了我们熟悉的儿时楼栋,发现那个玉米地几次藏在非常狭窄的门缝里,笑得非常之邪恶。我和芬妮一时竟想不出对策。最后未来的我在门里的房屋内施展魔法,把玉米地给去得连灰都不剩了。要命,整个过程都很要命。
影片的结尾是亚历山大最欣慰的回忆,靠在奶奶的怀里,还是那个懵懂的孩子。童年是快乐的,是藏在了细雨霏霏的记忆里,在那微风拂过的秋千上,有他们对爱的期待以及无力改变。新旧贵族的传递中,有着时代动荡给人们带来的恐惧和不安,冰凉的急流中,我感受到了西方的文化里对于家庭和睦的渴望和我们是一样的,我看到了孩子们渐渐变得成熟和坚强,他们热爱生活,挣扎着可以走出现有的状态,可是无论是在道德约束的重压之下如何的庸碌之辈,还是有着浪漫情怀的艾米丽身上,都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悲哀,空虚的生活如何能够激荡有趣的灵魂,怎能不走入毁灭。
5小时的剧版,一个星期陆陆续续看完。有人说是瑞典版《红楼梦》,无与伦比的服饰,布景等倒更像是维斯康蒂的贵族电影,第一部分的名流群像有种《高斯福庄园》之感。有别于聚集家族史的作品,伯格曼叙事的容量实在有限,取而代之的是众多伯格曼早已表现的母题,只是到了晚年讲述的方式世俗许多(类似《婚姻故事》,容易上手,这也是提尔不喜欢的原因)。戏剧元素直接采用戏中戏方式,《哈姆雷特》联系了戏里戏外,宗教信念,人格认知(《假面》)等伯格曼也托人物之口进行重述。影片最后一部分变得超现实,哥特的故事近乎《简爱》。里面的《葬礼进行曲》想重听肖邦。里面对于剧作家的议论,瑞典人眼中易卜生较莎士比亚,莫里哀原来只是差强人意而已。
能在银幕之前近距离观赏本片,可谓是满足了本入门级影迷的一个硕大心愿。《芬妮与亚历山大》可谓是伯格曼将其一生关于电影的种种和童年往事投射到了电影银幕,华美的室内布景与人物造型使人联想到《呼喊与细语》,昔人过往鬼魂般浮现眼前令人联想到《野草莓》,一人千面的演员母亲和深陷于单一面具的教父联让人想到《假面》,亚历山大对上苍的唾弃则让人联想到《冬日之光》(还有188min版未包含的两段:阁楼的恐怖场景使人想起《豺狼时刻》,亚历山大听经文时的白日梦也与《第七封印》中的片段相似)。此外,片中所有关于剧院的部分似乎是伯格曼息影之后走向舞台剧的宣告。虽然此刻已经足够满足,但还是贪婪地渴求未来能够在银幕上看到312min版。. 亚历山大穿水手服的样子真的是太可爱了呜呜呜!
三小时版。伯格曼的造型,和陀氏的独白,可相映成趣。相比于陀氏全然关注灵魂内部的火流,以至于完全可以忽略布景,伯的视觉呈现却帧帧不离考究的造型,以至于和人物的声音之间拉开一道巨大的张力。造型之于伯格曼是调和,甚至是讽刺,我想也是希望,是一种余地,背后伫立着“生活”二字。伯与陀在“爱”字这里照面,只是气象不同,前者于造型的张力中渊默雷声,后者于灵魂中燃烧毁灭和重生。我不知谁已经把谁写进自己的作品里——面对多出来的“生活”作为剩余,我此刻想到的是赌场上燃烧的陀,和为他还赌债的妻。
两个富裕阶层的孩子和家人一起经历的冒险故事,被伯格曼处理得精致华丽,无与伦比。底层情节植入了不少导演的童年回忆,狄更斯式的夸张情感力量——带着一丝夏洛特·勃朗特的气质——以及一些契诃夫的忧郁,令人回味。但真正叫人着迷的,是他借儿童看待世界的视角,探讨他一贯探讨的话题:现实与梦境、想象与信仰、生活与戏剧, 这为影片赋予了更深层的意义,并让观众有了更高维度的情感共鸣。影片在视听、表演、美指和导演领域都可以算是伯格曼团队的最高成就了,前半场红楼梦式的圣诞欢聚和后半场通灵诡异的神秘魔法堪称完美影像。想不出更适合以舒曼重奏作为配乐的电影了。
忧郁的亚历山大,被那些疯子似的人缠上,老爸体弱演技差还非要当演员,不懂经营还要管剧院,妈妈是个执拗地想追求爱的人,非得陷进去才知道真相,那个趾高气扬的主教,每次摸亚历山大的头自以为在表示宠爱的时候,就担心他会使劲一扭,而且依然是以上帝之名,主教家里那些恐怖的家人还有幸灾乐祸的仆人,他还迷失在那个玩偶天堂中,被鬼魂追着不放,这些如梦如幻的场景,怎么都醒不来的感觉。,气死那个高高在上的主教了,最后亚历山大安睡,伴着老太太念剧本的声音“万事皆可能,皆能发生,时间空间不存在,在现实脆弱的框架下,想象如纺线,交织着新的图案”
每一帧都如一副精湛的古典油画一般美,但看画面、场景、摄影已经可以给五星了。伯格曼在《芬妮与亚历山大》中的镜头很成熟,很稳重,但每个镜头都是这样的规整,导致了仅仅只是在框架内运行了。(除了个别的变焦镜头)第一幕我极其喜欢,圣诞夜里窗外大雪纷飞,屋内温暖洋溢,其乐融融,氛围感十足。奥斯卡去世那一段极其打动我,亚历山大的不知所措与恐惧刻画得十分准确,在以后数次再遇见父亲是因为童年这难解的心结。《芬妮与亚历山大》展现了一个家族的兴与衰,一幕幕的戏剧中又似现实的折射,成长是因为悲哀,命运反复无常。
爱与信仰是伯格曼永恒的母题,作为伯格曼的收官之作,《芬妮与亚历山大》是伯格曼对其思想的一次收束,这部作品中能看到伯格曼之前所有重要作品的影子,而之前的每一部作品也能看到伯格曼自己的影子。伯格曼以电影为舟,不断地寻找名为救赎的彼岸。在其生命长河中,虽有过质疑、诘问、否定、憧憬、憎恨、嘲讽,但到头来,在暮色降临时,伯格曼终究送给了自己一部童话,一部帮助他了却夙愿的美好寓言。正如片尾古斯塔夫替伯格曼所言,将希望寄于下一代,一个虽渺小但因未知而至高的一代,因之这份伯格曼自己的幻想亦是予以世人的礼物。自此,伯格曼封镜。
这应该拍一个HBO剧… 构图色调美术太精致了。第一章的圣诞夜大趴好维斯康蒂啊瞬间爱了… 终章回到了第一章那种大场景白描收尾,但第一章是当生活流,经过中段的强冲突强解决回到那种诗歌节奏的时候就突然觉得奇怪,可以说是叙事沉溺也可以说风格杂糅。主教一家坏的这么没有层次在经典作品里很少见了… 以及就算是故事导向的中段也稍长,毕竟孩子们逃脱以后就觉得大功告成了,没有一个情绪释放却开始闹鬼?大概一来没有那么关注娘要不要回家,stake不高,想回就回啰抚养权总有办法解决吧;二来还想说亚历山大和芬妮干嘛不直接送回家呢?不符合心理期待,所以那一晚在舅舅家闹鬼不觉得应该是重要情节居然那么长有点不耐烦。亚历山大的台词好好。
;伯格曼的宗教怀疑以及拧巴的家庭记忆,让他的作品提琴般割裂出压抑,如无声息的少女、神经质的墙壁。这部芬妮与亚历山大倒是没那么痛苦以暖流开始触碰,众多的人物及家庭、时代描写,任由亚历山大的想象随意流动不加以任何否定,呈现出共通圆润。我想对于这些电影大师来说,他们可能都有一个门——如何纯净的表现本质,不加以个人生活、情感,让影像趋于真实、自然,表现出生的逝去死的活泼。当然,最重要的是在艺术表达上绝对的真挚,不可有一丝弄虚作假,甚至高于为人处世,这也是我为什么如此喜欢杨德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原因,因为我从他们的作品中至少感受到了无比真挚 ,芬妮与亚历山大有这种涓涓而流的自然与诚实。
长篇巨著5小时,挺晦涩的,宗教意味很浓,个人认为英格玛伯格曼电影里拍的最好的一部。也是他对自我的审视和挑战。拍于晚年。彼时电影语言对他来说已如呼吸一样熟悉自然,因此该片运镜流畅,行云流水,毫不造作,尽管内容和主题十分惊世骇俗。色彩和用光都很漂亮,舒服,布景精致简约。仅该片的色彩和美术运用就可以写一篇硕士论文。之前我就这部电影的宗教内涵和导演内心弑父情结的投射这个主题,就写过一篇论文。个人很喜欢这部电影,当时写论文,前前后后跳着至少有看3-5遍,可以说没有一个镜头是多余的,浪费的,或者不够完美的。世界现代电影之父站在自己在人生的末端,审视自己的灵魂最深最幽暗处的集大成之作。看评论似乎没有人提到弑父情结这个重要元素。对了很多评论说像红楼梦哈姆雷特,其实跟这两都没关系的,倒是跟圣经关系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