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人母(2006)
Little ChildrenUP:2021-02-23
《身为人母》是2006年出品的一部改编自汤姆·佩若塔同名小说的美国电影,由陶德·菲尔德担任导演兼编剧。凯特·温斯莱特、派翠克·威尔森、詹妮弗·康纳利联合主演。影片在第44届纽约电影节首映,后入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与最佳改编剧本。
演员表
- 凯特·温斯莱特:饰演萨沙·皮尔斯
- 派翠克·威尔森:饰演布莱德·亚当姆森
- 詹妮弗·康纳利:饰演凯西·阿达姆森
- 杰克·伊尔勒·哈雷:饰演罗纳德·詹姆斯·麦考夫
制作
本片导演陶德·菲尔德与原著作者汤姆·佩若塔本片的剧情应当与小说有所区别。佩若塔说:“当我和陶德合作编写剧本时,我们希望能够从小说中有所创新,而不仅仅是照搬原著。”
评价
在美国知名网站烂番茄上,《身为人母》有152条影评,获得了79%的好评。
获奖与提名
行业评奖
评奖名称 | 入围奖项 | 入围姓名 | 评奖结果 |
---|---|---|---|
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女主角 | 凯特·温斯莱特 | 提名 |
最佳男配角 | 杰克·哈雷 | ||
最佳改编剧本 | 陶德·菲尔特、汤姆·佩若塔 | ||
第60届英国影艺学院奖 | 最佳女主角 | 凯特·温斯莱特 | 提名 |
第63届美国金球奖 | 剧情类最佳女主角 | 凯特·温斯莱特 | 提名 |
剧情类最佳影片 | |||
最佳电影剧本 | 陶德·菲尔特、汤姆·佩若塔 | ||
金卫星奖 |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 | 派翠克·威尔森 | 提名 |
剧情类最佳女主角 | 凯特·温斯莱特 | ||
剧情类最佳影片 | |||
最佳改编剧本 | 陶德·菲尔特、汤姆·佩若塔 | ||
最佳DVD | 提名 | ||
好莱坞青年电影奖 | 突破表演男演员奖 | 派翠克·威尔森 | 获奖 |
工会评奖
工会名称 | 入围奖项 | 入围姓名 | 评奖结果 |
---|---|---|---|
美国演员工会奖 | 最佳男配角 | 杰克·哈雷 | 提名 |
最佳女主角 | 凯特·温斯莱特 | ||
美国编剧工会奖 | 最佳改编剧本 | 陶德·菲尔特、汤姆·佩若塔 | 提名 |
影评人奖
协会名称 | 入围奖项 | 入围姓名 | 评奖结果 |
---|---|---|---|
广播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女主角 | 凯特·温斯莱特 | 提名 |
最佳影片 (被选为年度十佳影片) | |||
最佳编剧 | 陶德·菲尔特、汤姆·佩若塔 | ||
芝加哥影评人奖 | 最佳男配角 | 杰克·哈雷 | 获奖 |
最佳女主角 | 凯特·温斯莱特 | 提名 | |
最佳改编剧本 | 陶德·菲尔特、汤姆·佩若塔 | 获奖 | |
达拉斯沃尔斯堡影评人奖 | 最佳男配角 | 杰克·哈雷 | 获奖 |
爱荷华影评人奖 | 最佳男配角 | 杰克·哈雷 | 获奖 |
最佳影片 | |||
伦敦影评人奖 | 最佳女主角 | 凯特·温斯莱特 | 提名 |
纽约影评人奖 | 最佳男配角 | 杰克·哈雷 | 获奖 |
在线影评人奖 | 最佳男配角 | 杰克·哈雷 | 获奖 |
最佳女主角 | 凯特·温斯莱特 | 提名 | |
最佳改编剧本 | 陶德·菲尔特、汤姆·佩若塔 | 获奖 | |
旧金山影评人奖 | 最佳男配角 | 杰克·哈雷 | 获奖 |
最佳影片 | |||
最佳改编剧本 | 陶德·菲尔特、汤姆·佩若塔 | ||
东南影评人奖 | 最佳男配角 | 杰克·哈雷 | 获奖 |
荣誉
影片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院以及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馆藏作品。
获得奖项
- 第64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剧情电影 / 剧情电影最佳女主角 / 最佳编剧 - 第13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提名:电影最佳女主角 / 电影最佳男配角 - 第71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男配角 - 第6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 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改编剧本
- 托德·菲尔德 Todd Field导演
- 凯特·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演员
- 帕特里克·威尔森 Patrick Wilson演员
- 詹妮弗·康纳利 Jennifer Connelly演员
- 杰基·厄尔·哈利 Jackie Earle Haley演员
- 艾瑞卡·菲 Erica Fae演员
简评
《身为人母》,这部美国电影讲述两个家庭男女间纠缠不清的爱恨情仇,道德中的邪恶影响着角色的心灵,不过却深深打击着内心深层的矛盾情感,很有力道的一部电影,叙述着道德邪恶标签与原谅的议题。这部影片的剧情大纲:在一个寂静的小镇,两对看似圆满的夫妻,莎拉是一个高学历、一成不变的家庭主妇;布拉德是一个家庭主夫,并且被师奶们公认是全小区中最帅的猛男。布拉德跟莎拉之间发展出了一段微妙的激情关系。凯西是一个容易紧张的妈妈,并且已经规划好要将她四岁的儿子培养成哈佛高才生;罗尼是一个和妈妈同住,有恋童癖的假释犯,为这个安宁的小区埋下了火线。这部片最特别的地方是导演和编剧将道德中的邪恶对于人们的深远影响,有着极为深刻的刻画,片中一开始罗尼因为恋童癖而被所有人唾弃的新闻画面,就这样通过电视新闻活活呈现。
5..虽是身为人母,但我们只是little child..激情是电话订购的红泳衣;是留在笔记本中的照片;是在镜子前陶醉于婚外情时忽略孩子的礼物;是球场上的大汗淋漓;是倾盆大雨后洗衣房里的情欲午后;是选择和出轨对象约会而不是司法考试;是玩滑板时的肾上腺素。平淡是不负责任的家庭主夫和忙于工作的女强人妻子,是在色情网站手淫的丈夫和不甘心在家带孩子的硕士妻子,是发现孩子走丢后颤抖的手,是无法送给Kathy的离家之信,是在很久很久以后才读明白包法利夫人不是荡妇而是追求渴望的新女权主义代表。一切激情退去之后,所有人都回到了原点。所有人都不可能抛下责任远走高飞。而重新放上警灯载着恋童癖Ronnie去医院的Larry是活在过去无法走出的我们最后的自我救赎。
剧本设计机巧,各种角色对位和情节穿织暗示,来回对应能撑起所谓的表达意义之网,但这个家庭性危机或者中产困局或者社会现代病的故事,本就有个可以很好切入理解的中间层次,其实就不需要什么额外的旁边叙事者,换言之,这位高屋建瓴的总结人讲的道理,更适合当作一种教诲,或许契合Little Children的点题。
开头一群主妇们的闲言碎语中,莎拉笑容勉强、一言不发,浅绿色针织杉和披落肩头的头发写满了无趣生活的焦虑。当家庭妇男成为公园长椅上女人们的凝视对象,莎拉鼓起勇气拉近与妇男的关系,肥温在此段落的表演细腻出色:口齿不清、面色僵硬、眼神低垂和手摸鼻子,在布莱德爽朗地接受提议并接吻来惊吓其她主妇,她羞涩地扭头向主妇们露出炫耀意味的微笑。在邻居组织的书友聚会上,莎拉把包法利夫人同自己联系起来,大学曾是积极的女权主义的莎拉现在沦为主妇,其她主妇对包法利夫人越轨行为的批评暗含着对莎拉本人的审判。约会回家的莎拉看见熟睡的女儿还握着亲手为母亲制作的礼物,她在浴室镜子前陶醉于婚外情,忘却了女儿在浴室外渴望将礼物交给她的呼喊。
冲着金球奖最佳影片提名看的,以为是部质感很好的探讨现代婚姻和女性婚后困境的艺术片,结果是部节奏缓慢、看点欠缺、剧情老套、对话无聊、角色无趣、挖掘过浅、高潮缺位的婚姻日常片,水准实在是没到及格线。只有两个值得鼓掌的地方,恋童癖和妈妈的设计是点睛之笔,女主凯特露两点偷情场景,艺高人胆大。
很棒,节奏由浅入深,很有穿透力,前期对枯燥乏味的婚姻描写的很深入人心,男主事业的低谷,女主家庭关系遇到挫折,孩子的束缚,这些都将他们互相吸引做足了铺垫,对于俩人内心世界的表达也是非常真实,中间穿插的警察和变态的故事线又将整个片子得到升华,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出轨伦理片,结局在公园的戏原以为变态会报复,气氛铺垫的已经感觉马上要发生了,结果导演一个反转,让那一晚所有人都以平和的心回归生活,真的是奈斯,本片对于中年人想改变枯燥生活的现状,去追求内心对于一段新的感情和情欲的渴望,那种接触新事物新生活方式而使自己有焕发青春般的重生,对于新鲜情欲那种渴望感觉的描写,真的是做到了极致
。感觉片名翻的不好,没有解读清楚这个电影。主要讲述了4个人的故事,其中3个都是男的,翻译成身为人母我真是满脸问号。另外感觉旁白说教+解释也有点减分。总体还是不错的,人物塑造都很立体,尤其是Sarah想要勾引Brad的那一段真的全程姨母笑。不过一直到结尾有一条支线没有解释的很好,其中三个人都选择不再逃避,或者是做某种妥协,但Ronnie的结局不太清楚
很难说清楚我为什么会这样被打动,温斯莱特演得很好,和帕特里克的婚外情也铺垫得足够动人心弦,但我全部的情感都被那个恋童癖打碎了。他犯过错,对自己的本性无能为力,努力想做一个好人,却不被周边环境承认。唯一爱他保护他的是年迈的母亲,最后妈妈却因为保护他而死,妈妈最后给Ronnie的信里写,Please be a good boy,我一下就哭了,Ronnie心碎崩溃到打碎房间里所有的瓷娃娃的时候,我眼泪完全控制不住,当他拿出刀我以为他要去找那个警察复仇,可最后他却选择了伤害自己,自我阉割,“现在问题解决了”,你们能把我的妈妈还给我吗?演员演得太好了,现在回想起电影里的画面我都忍不住眼眶一热。
英文片名Little Children,直译是小孩子,暗指片中每个人物都是渴望被爱包围的小孩子。中文片名叫身为人母,则好像只是凯特一人的故事了。“过去的已经过去,如果今天我们仍像小孩子一样无法正视过去和现实,那么明天的故事我们便不是创造者”。家里有詹妮弗·康纳利,还惦记别人家的凯特·温斯莱特。
内部的变化引起外部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并不稳定,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这种改变就会分崩离析。影片较为细腻地描写了“出轨”过程,也探究了两个成年人的心路历程,正因为复杂性,才成就其纯粹性,虽然开放结局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成人世界的沟通和理解永远不会那么简单。所以嘛,婚姻的幸福,不只是与妻子或者丈夫一方有关,伦理本身就是无法终结的人类话题,重要的还是留给观众的思考。
找了半天资源,只找到了纯英文字幕的,智能翻译也译的一塌糊涂。我半蒙半猜、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影片,只是大概明白了故事,没有太多的感受。看完正片后又看了解说,才把拉里的part搞懂。最让我惊讶的是患有恋童癖的猥琐男,演技震惊我,最后阉割自己的结局也震惊我,他做到了妈妈遗言里的话—“做个乖孩子”。片中每个人的理性最终都打败了感性,这一点放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
读书会上她说这次重读包法利夫人令她爱上了这个角色,其实她是爱上了自己给自己塑造的一个类似于包法利夫人的角色。她以为自己的出轨是一种抗争。最后私奔那场戏让我想起那不韩国电影,忘了名字,爱情里主动的是男人,但真正奋不顾身的却是女人。男主角根本没有勇气私奔。穿插了一个恋童癖的角色其实是最悲剧的部分。那些摇着正义旗帜的人其实根本就像扮演英雄过家家的孩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