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列车(2009)

Last Train HomeUP:2021-08-11

归途列车是2009年一部由加拿大华人范立欣执导的纪录片,该片以春运为主题,以真实的普通人为主角,记录了主人公2006年~2009年春节期间从广州返家探亲的历程。该片先后荣获了30多个业内奖项。本片于2012年1月在中国大陆上映。

归途列车

评分:8.3 导演:范立欣 编剧:
主演:陈素琴 / 张昌华 / 张琴 / 张洋 / 唐庭岁
类型:纪录片
片长:87分钟地区:加拿大 / 中国大陆 / 英国
语言:汉语普通话 / 四川话
影片别名:回家的最后一班列车 / Last Train Home
上映:2010-09-03(中国大陆)
IMDb:tt1512201

归途列车简介

本片获得《青年电影手册》2011年年度纪录片大奖。
  本片获得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VPRO IDFA奖。
  1990年,家住四川广安区回龙村的张昌华(张昌华 饰)和陈素琴(陈素琴 饰)两夫妻为了能让家里过上更好的日子,也为了让张琴(张琴 饰)和张阳(张阳 饰)姐弟能 接受良好的教育,有朝一日可以摆脱像他们一样在农村的艰苦生活,毅然离开一对幼年的双子女去广州打工。他们辛苦的赚钱往家里寄钱,几年才能回去和家人团聚一次过一个年。平时只能姥姥生活的姐弟对他们早已产生了生疏感和冷漠。但女儿张琴像很多这个年纪的叛逆少年一样,不听劝告毅然退学,重蹈了父母的覆辙,从村里离家去广东打工……

简评

一个民族的烙印在这部片子里体现得淋漓,子女教育,留守儿童,农民工,春运归途,一切都和最基本的单位——家庭密不可分。这种最原生的羁绊就像片中三次开往家里的列车一样以“年”为单位周而复始,你不确定这一年在外获得了什么但是你必须坐上这趟归途列车。我和主角都是四川广安人,看到08年的丽琴在酒吧里看奥运开幕式,在2020的我仿佛和他隔空对话了,想到在08年五年级的自己也在看着同样的画面,现在也体会着同样的烦恼,很多人都指责丽琴叛逆,没有富人命得了富人病,这些指责我不清楚从何而来,因为在我看来,她就是一个留守儿童,在这样的视野之下她必然会走向这一条路,也是每个留守儿童的缩影。而我不知道的是这样以家庭为单位的算不上悲剧的日常生活,还要搭上多少次归途列车,去支撑他们只有家庭的人生。

于我这种没什么原则的人而言,它算不算纪录片、它的纪实性如何都不是我最在意的点(又有多少东西能保持真实呢,人在社会里永远是表演的存在,无论镜头存在与否。或者说只要有镜头的存在,就几乎一定意味着失真),有没有在卷带里拣出值得一看的故事、有没有传达出不仅流于表面的声音,才是我看它的原因。尽管许多地方的处理已经完全不见纪录片的形式,甚至调度、机位和蒙太奇剪辑手法已经比许多电影还要突出,但不得不承认,它就是更易于观赏的。所拍摄(或者说所利用)的这个家庭并不是特殊的,只是「伟大征程」中如蝼蚁一般脆弱渺小的千万个家庭之一而已。每个人都很无奈,但每个人又都很正当、合理,所以构成了悲剧。父母既是父权家长的压迫,也是最可怜子女的天使。张琴既是「不听话」的打工妹,也代表着敢于挑战父权的东亚女权萌芽和个人主义兴起。

我觉得这片子拍的蛮片面的,导演带有主观视角,拍摄了他眼中的民工和家庭,不具有特别普遍性。所以父母的选择也是符合导演心中的农民工模样。父母与女儿的冲突倒是具有普遍性。无法互相理解。人生的转折点真的好奇妙啊。人在十七岁懵懵懂懂带着愤怒然而又没有人给予正确指导。丽琴被眼前的即得利益所吸引。看不到更远的世界。丽琴的愤怒是父母的不在场,讽刺的是父母的不在场是逼不得已,想要子女好好读书,改变子女未来的生活。而他们的不在场却把女儿更快的推入了与自己相同的生活境地。

并不连贯的内里中不时的闪现无比熟悉的真实时刻,在农民工与留守儿童的人物中,人物言语时时昭示当下时代农民身份下的境况,带有共同性的表露这片土地上经济浪潮下的人员流动,其情感小心维持、话语高度重复、季节性地域往返的现实从镜头的真实影像下流露出来。同时,情节间隙不断的展现时代中的环境,不仅是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还是全球化经济与那场灾难,这一家人在其中具体的位置,一个小人物经历大时代的震撼记录。或许大部分人震撼于那句对镜头的话语,可在震惊的惊觉到“自己”的存在时,影像伦理不如说该是第一重视的东西,当放入片内之时,导演已经为了剧情性的冲突放弃了对被记录者的尊重了。同样,广州火车站的春运危机偶然的被镜头捕捉,当然重要,可长时间展现令纪录片离题,整体与电影的关联度太低,而导演显然没有把它编辑进去的能力。

不管是从剧情结构,故事完整性,还是主题呈现上来说,整个片子的完成度都相当之高。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导演的主观呈现和客观真实之间的界限在哪,尤其前四分之三的剧情里,摆拍和表演的痕迹大量存在。只有从父女对打那个极具戏剧性的冲突开始,整个内容才有了一点自然的感觉。印象比较深的是片中三段归家的镜头,每段都有不同的境况,和不同的意味。他们一家人的困境,实际上也代表了广大农民工的困境,一方面他们出外打工挣钱供留守小孩上学,初衷基本都是为了避免孩子步自己的后尘;但另一方面长年在外打工,导致亲情疏远,孩子缺乏管教,最终小孩依然走上自己的老路。这种悖论式的死循环,就像一条锁链,把他们死死捆缚在所处的阶层。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不公的资源分配之下,这样一代又一代农民工重复的相同的故事,想必依然会持续上演。

想体验四川的大山、重庆的渡船,对那时候春运回家来说,却是漫漫归途。绿皮火车上货架子都是蛇皮袋、以前觉得睡在地板上有点搞笑,现在看着只是辛酸。父母为了孩子未来少吃苦,为了钱、跑出去打工。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也不想学习,想要走出大山,也只能打工。以前不明白春节、春运为什么扎堆,它是打工人一年到头的缩影。以前我总避免去广州火车站,相比高铁站的明亮干净,这里有席地而坐的人在等车,有放在地上的几个蛇皮袋,会受环境的影响,心理觉得有些狼狈和萧条。那是多年熏染出的痕迹。

此片的巧妙与伟大,在于以点线面方式,捕捉了一个时代的痛苦与挣扎。点是四川广安打工夫妇张昌华陈素琴一家人,线是从广州到四川广元过年回家旅途上展开的风土人情及各色面孔,面则是人山人海春运大潮所铺开的巨大紧张和焦灼。此片平实冷静到残酷地记录,创造出令人悲愤的力量。让人哭泣让人绝望的春运,还有一心打工挣钱给孩子创造幸福未来的夫妇俩,偏偏带给女儿的是痛苦。当父女两人终于无视镜头的存在扭打到一起时,所有传统价值观掩饰之下的美丽谎言都崩塌了。我同情片中维护父亲权威而奋力揍女儿的张昌华,我也同情片中的女儿张琴。他们都是被命运摆弄的棋子,是谁制造了他们的痛苦和绝望?这个问题几句话说不清。令人心生悲凉。我能想到的是,在家读书无趣、放弃读书打工的张琴,更难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她的认知已固化为『钱,不能缺少钱。』

纪录片课老师放了一部分,在b站看了完整版。人物的故事性很强,三次的归途列车,呈现了不一样的情态效果。由二人到三人再到一人,感受到了心酸与没落,情绪随着人物跌宕起伏。可以完整的感受到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矛盾与裂痕,留守儿童与外出打工的父母之间断裂的情感关系。在故事高潮的部分,女孩与父母的矛盾揭开,产生了戏剧化的争执。这一部分的处理于纪录片中是点睛之笔,对于生活却也是极其残忍的真实。女孩对着镜头嘶喊到:这就是你们要的真实。导演太会选取拍摄人物与故事了,把春运列车上的人情冷暖,外出父母的辛劳,留守儿童的心酸,和在穷困农村中向往大城市繁华光景的女儿,都展现的淋漓尽致。

纪录片原色调,很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普通人民为了生活奔波的状态,一边是留守乡下的老人小孩,一边是独自打工不舍得花钱吃饭的顶梁柱。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踏上自己的后路,规劝他们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却适得其反,都不想读书,只想外出打工。有一幕对比很心酸,女孩在酒吧蹦迪,父亲卧病在床也不舍得看医生,本意是为了家里更好的生活但是最后却把父母子女关系越推越远。片中几次春运的场景让人看到快要窒息了,我国的交通承运能力有渐渐改善,感概一下自己所在时代有高铁。

这片子问题也忒多了点...很多地方简直WTF。整理了导演的访谈放在长评,导演说:有人会质疑这片子拿着西方资本这样拍,会不会让人感觉China losing face?导演回应:我们不能单纯只Patriotic,而是要分清government和people。我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导演肯定是带着预设立场去拍这部纪录片的,以至于从结构叙事和整体手法上,都有些模糊了纪录片和剧情片的边界了。这一点其实也是整部片子最有趣的地方,当影片3/4部分那个戏剧冲突最高点的镜头中,张琴冲着镜头喊“你不是想要真实吗?现在这就是真实”的时候,其实整部电影一直试图在搭建的拟态环境崩塌了。这个镜头还恰巧是个长镜头,简直有点deus ex machina的戏剧化。

很好的现实记录,并不觉得哪里有背离纪录片的处理。父母望子成龙却不管不问,子女叛逆孤独,这个故事看上去像是国产家庭片的一个滥俗模板,而导演的意图还远不止于此。纪录片镜头下的人物不一定真实,因为他们知道有镜头在侧,而本片的父女打架一场,女儿对着镜头说“这就是真实的我”,都是相当有力的真情流露,恐怕剧情片都想不出这么拍的。当然这是导演刻意营造的戏剧高潮,可这并没什么问题。片子也有刻画农村人们无法进入城市的原因,父母望子成龙却把子女们往反方向逼,结果是女儿也成了他们一样的苦工,这是命运的循环,是整个农村的悲剧,不过讲的不够深入罢了。片子也有不少奇观展示的倾向,春运大潮人山人海的混乱场面在片中并不重要,是一种猎奇和炫技。当然这些不必要的画面,正是除了女儿打破第四面墙之外全片最震撼的几幕。

镜头给到最后一个场景,人流仍然在缓缓流动,被时间拖拽着,疲惫地向前冲锋。夫妻俩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相反的方向,背对背,在同一块土地上为这个家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都凭借着家庭的温暖才能在生活的苦寒中谋生,可孩子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分离同样不可避免。张琴想走出这片土地,成长中的孤独使她对家庭的热情逐渐燃尽,可贫瘠的环境给了她畸形的翅膀,磕磕绊绊地跳出这片土地,灰头土脸,仰望天空,这里已是另一个牢笼。挤上列车的人们源源不绝,让我悲伤的是,这只是冰山一角。

获得奖项

  • 第63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第63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纪录片导演
  • 第27届圣丹斯电影节
    第27届圣丹斯电影节
    提名:评审团大奖-世界纪录片
  • 第4届亚太电影大奖
    第4届亚太电影大奖
    获奖:最佳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