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2012)
评分:8.2
导演: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编剧:Pam Katz / 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主演:巴巴拉·苏科瓦 / 珍妮·麦克蒂尔 / 尤莉亚·延奇 / 尼古拉斯·伍德森 / 乌尔里希·诺登
类型:剧情 / 传记
片长:113分钟地区:德国 / 卢森堡 / 法国
语言:德语 / 英语 / 法语 / 希伯来语 / 拉丁语
影片别名:汉娜鄂兰:真理无惧(台)
上映:2012-09-11(多伦多电影节)
IMDb:tt1674773
汉娜·阿伦特简介
1960年,以色列宣布抓捕到前纳粹德国高官、素有“死刑执行者”之称的阿道夫·艾希曼,并于1961年在耶路撒冷进行审判。已在美国居住多年的著名犹太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巴巴拉·苏科瓦 Barbara Sukowa 饰)受《纽约人》邀请为此次审判撰稿。当汉娜·阿伦特前往耶路撒冷观看审判后,却在艾希曼的阐述、民意和自己的哲学思考之间发现了分歧。当阿伦特将艾希曼当年的行为提高到哲学的高度,她的文章不出所料地引发了社会上的恶评和抨击,一些汉娜·阿伦特的老友甚至和她绝交反目。这个当年海德格尔门下最得意的女学生在急风骤雨中想全身而退,却发现一切都已经不像自己预计的那样简单。
第26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巴巴拉·苏科瓦 第63届德国电影奖最佳影片银奖贝帝娜·布洛肯佩 / Johannes Rexin 第2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提名)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获得奖项
- 第26届欧洲电影奖
提名:最佳女演员 - 第2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金麒麟奖 - 第63届德国电影奖
获奖:最佳女主角 / 最佳影片银奖
提名:最佳服装设计 / 最佳化妆 / 最佳导演 / 最佳剧本 - 第15届塔林黑夜电影节
提名:最佳影片
- 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Margarethe von Trotta导演
- 芭芭拉·苏科瓦 Barbara Sukowa饰 Hannah Arendt
- 珍妮·麦克蒂尔 Janet McTeer饰 Mary McCarthy
- 尤莉亚·延奇 Julia Jentsch饰 Lotte Köhler
- 尼古拉斯·伍德森 Nicholas Woodeson饰 William Shawn
- 乌尔里希·诺登 Ulrich Noethen饰 Hans Jonas
简评
汉娜·阿伦特,真是一个精神上强壮的哲学家。面对流言蜚语,她仍然绝不放弃自己的观点。她对于那些充满情绪的攻击感到失望,因为没有一个人是针对她提出的观点进行驳斥的。对于那些试图将她犹太人的身份与犹太民族捆绑,她表示她只爱朋友,这是她唯一能爱的。有人斥责她冷酷无情,但是她学校里的公开演讲再三强调,她不曾为犹太军官的罪行辩护。她是女人,她是犹太人,她是曾经遭到迫害的犹太人。但她更是哲学家,她是有思考能力的人,因为思考,她充满对抗世界平庸之恶的勇气,她的文章与言论只是为了让世人从作秀一般的法庭审判中,获得深层的启事,使得未来人类在遇到相似的困境时,能够更有勇气做出更好的选择。值得再三思考的一部电影,当然也有许多“劲爆”的八卦,但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是汉娜·阿伦特这名知识分子不悔的选择。
电影的叙事语言近似白描,大部分地方除了人声毫无配乐,这种克制的表达给到了观众安静的观察视角。戴锦华老师指出,电影的镜头语言中稍可玩味的是结尾处对阿伦特从两扇门的罅隙中进行拍摄的视角,这表现出了导演对人物本身的不置可否的抽离,这一抽离来自于她所发现的悖论: 汉娜阿伦特以全新的放弃思考而失去良知的“平庸之恶”来指责艾希曼,而高举独立思考的大旗,但其心中的思考之王——引领她认识到思考的伟大的恩师及年轻时的情人——海德格尔却向纳粹投诚。我想阿伦特自己不可能不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影片结尾说她仍在不断审视何为恶,至死无法释怀。然而无论如何,阿伦特是伟大的,她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提出了全新的理论,更在于这是她超越了一己之伤痛而冷峻思考的结果,并勇敢地把它摆在了世人面前,直面攻击与诽谤。
这部关于汉娜阿伦特的传记更像是一部电影,它并未以普遍传记的手法拍摄。从汉娜出版《极权主义的起源》成名后开始进行故事的讲述,非常简单地展现了汉娜阿伦特在知晓纳粹分子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被公开审判后主动请缨为《纽约人》撰写文稿而后遭到犹太人憎恨的事情。汉娜阿伦特从拘留营中有幸逃跑,她是经历纳粹大屠杀的亲历者、幸存者,她以哲学家的方式来思考关于艾希曼的这场审判。影片在讲述艾希曼的审判时用真实的黑白影像与汉娜的反应相交错,从艾希曼脸上的表情上,我甚至能读出无措感,我很能理解汉娜所说的这场审判不能审判历史,当一个臭名昭著、罪恶满盈的纳粹分子坐在防弹玻璃之后,他却变成了一个人坐在那里,如果是亲历者,自然感到愤怒,犹太证人的激愤应是溶入血液的激愤。
在看电影前对二战历史有着一些视角的了解,最近犹太人也是处于舆论中心,不过这个传记电影又带来了一个新的思考视角。德语的硬发音以及德国人的冷硬做派是如此典型。开篇后的人物关系多,又让我陷入糊涂与困倦,后来渐入佳境。女主角的演技真的很棒,特别是片尾“舌战群儒”时勇敢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人格魅力令人折服。无数次感受到自己还需要有更多思辨,形成thinking的能力和习惯,并且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能人云亦云。印象最深刻的是,只有善可以既平庸又伟大,恶要么平庸且普遍,要么深刻且极端。所以不能放弃思考,要洞见社会和制度中所存在的恶。阿伦特事实上某种意义上触及了禁忌话题,她的犹太同胞们攻击说她说犹太人的不作为是一种受害者有罪论。当日本或纳粹进行有组织的大规模屠杀时,被屠杀的主体可以如何作为呢
人,作为帝国的关节,作为机器的零件,所有改变都是自上而下也是自下而上地发生。选取这一段历史的切片去展示阿伦特女士再合适不过,作为一个敏锐卓绝的学者,她会在情绪背后穷追不舍,将炮轰的重点对准官僚体系的失败和不正义。艾希曼本人的能力或者说见地根本不足以让他组织这样的罪行,是授意和系统给了他权力,他所做的只是执行,他的罪行是轻率和愚蠢。阿伦特的文章是知识分子的独行,尽管在今天知识分子已经是个贬义词。明君是等不来的,有这样的期待就很危险。权力必须被制约,人们有必要就此时刻反省。这是个仇恨的时代,个体或某一群体很容易被打为祸端,成为情绪的出口。但是恐怕大幕拉开时每个人都难逃其咎,有的是因为无知,有的因为软弱,更多是因为自私和贪婪。那么我们又向什么讨伐?
“爱”贯穿阿伦特的人生主轴,无论是博士论文所写的奥古斯丁之圣爱,还是忠实给予亲朋的个人友爱,都作为力量源泉和人生信条支撑着她不断前行。海德格尔的幽灵构成了本片乃至阿伦特人生的又一重主要基调——那个善于言辞、充满诗意而又不失狡黠的此在。透过本片对艾希曼事件的刻画,观众可以较为直观地理解到,为何阿伦特将海德格尔视作自己“思想的秘密国王”,一个关键之处即在于,当她选择站在哲学的角度看待艾希曼审判,并从中引出“恶之平庸”时,她也就站在了太多个体和群体的对立面——此时的她或许更加切身地感受到海德格尔所说的“思考是孤独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与战后海德格尔的只身处境相似的状态之中。另外,本片一处为人称道的地方是,它的剧本避免了类型传记片向高潮的逐渐推进,而是采取反高潮的处理,这便迎合哲学的冷静气质。
一部只能由德国人来拍的知识分子电影,无论汉娜阿伦特还是导演冯特罗塔,她们都在寻找另一种跳出民族叙事和世俗道德之外的反思纳粹可能,直指人类本性共通的可能。思考本身的意义由闪回中的海德格尔带出,没看作品就打一星、因为想法不同而割席看来在人类的任何时代都一样。影片的反高潮处理是一大优点,就算阿伦特进行了一次《辩护人》似的发言,依然无法赢回数十年友谊的朋友,而关于幽暗的人性与平庸之恶的思考,也远非一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可以全部解答,只有思考本身可以让人警觉邪恶,但思考之自由又受到人生存形态的钳制,阿伦特也是人,需要朋友,需要情感支撑。直到生命最后时刻,还在思考的阿伦特,大概也是将这种反思本身作为对抗纳粹回忆的心理自救而已。人可以既神圣又卑劣,但只有人可以理解人,为阿伦特,电影可以展开更多。
.25北大百讲|太漂亮的女性,聪明自觉独立思考的,而且最重要的不失可爱!很难不喜欢。|前面半段感觉对平庸之恶的讨论略浅,但后半段对汉娜个人生活的描写(对朋友和家庭,“我不爱任何人,我只爱我的朋友”虽然不被理解,但太可爱。)以及对思考部分的阐述其实很出彩,能看到电影的力量,至少是对大多数人(相对而言)的力量。最后汉斯的话补充了,导演没有完全陷入自我,不过我们永远只能站在一个视角。被说傲慢是必然的,因为思维的角度太高了,站在最顶尖的位置,即便并没有想要傲慢,也会“看上去”是傲慢的。|戴:导演70岁拍摄。她看&看她的叙事结构。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面向现实的提示。传统的视听,服务于精神肖像的勾勒|传记片的视听好夸张有些地方完全没必要运动,台词有些部分像戏剧,但是是好的,这是面向大家的电影
片源https://-1-。(1)原著《耶路撒冷的艾希曼》。(2)思考虽不能直接带来知识和科学,但能让我们判断善恶美丑。放弃思考,就容易随波逐流。尤其在乱世中极恶的体制下,当制度之思想代替个体之思考,甘愿扮演一枚敬职敬责的螺丝钉,运气好时能成就一番丰功伟绩,更多时候却能犯下反人类的罪行,阿伦特称之为『平凡之恶』。那些畏惧于恶行的受害群体,不作为、不反抗的行为,同样也犯下了『平凡之恶』。两种恶势力的共同趋势,促成了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灭顶之灾。(3)年轻人总能理解、接受新颖独创的思想和事物,中老年人为了捍卫几十年坚信的历史往往不愿承认他们所在群体的过失和过时。人类的进步终究要考年青一代的推进,人类文明在螺旋式上升,我总是相信这一点。
一位亲身经历过纳粹迫害的犹太裔学者,发表了一篇“为纳粹官员解脱的著作,且在其中抨击了犹太领袖”,这样惊世骇俗的行为成为本片的核心。汉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为什么这么做,影片其实给出了很客观的解释,也就是因为身为学者的客观、不停思辨的精神,才能让她得以挣脱整个民族的深仇大恨,去冷静地就事论事。当然,她也遭遇本人或许并不能消化的社会暴力。包括自己珍贵的朋友,也为此跟自己决断。人性和客观事实之间,在这么沉重的历史惨案中,很难被清晰论断,也没有几个人可以不感情用事。演员的表演100分,故事的编排有些不太清晰的地方,比如汉娜的丈夫到底有没有外遇?而影片的最后,也没有从历史的角度,给出汉娜行为的结论。作为一个开放命题,让公众去追随见证,让历史去评判。
第一次注意到汉娜阿伦特因为她的女性身份,她的出现让我突然意识到,似乎在严肃的政治哲学领域,很少见到女性的身影,这使得我对她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我很好奇:这样一位女性,究竟有什么样的哲学思想与主张。在汉娜阿伦特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对二战纳粹战犯艾希曼的审判的一系列报道,这部影片即围绕着这一事件展开。整部影片都笼罩在一种相当严肃阴郁,同时近乎写实的氛围中。围绕着汉娜阿伦特对于审判的报道,勾勒出了一系列对于汉娜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形象以及年少时与著名的海德格尔的爱恋。但是我格外欣赏本片的一点在于,它并没有将情感置于对于汉娜其人形象塑造的中心,相反,本片的重点在于汉娜对于审判报道前后的心路历程。结尾的演讲格外有力,也许是我在屏幕上看过最有力的演讲之一。在民族主义的狂潮中需要汉娜这样冷静清醒的身影。
因为法理学课而得知的一部电影,怀着极大的期望来看,但却极其失望。作为一部电影而言,似乎有些太平淡了,无论是剧情、画面还是音乐,都难以深深吸引我,也可能是我本身就不是这类严肃电影的受众吧。昨天晚上看到一半就睡着了,今天坚持把后半段看完了,但电影带给我的依然是平淡无趣。虽然聚焦的是阿伦特在艾希曼审判中得到的哲学思考,但是这段思考的呈现过程太过直白,突然就直接向观众展示了结果,没有对阿伦特思考过程的详细呈现,有的只是几个抽烟的、旁听审判的镜头。至于阿伦特所引发的争议,电影似乎依然没有对其核心论点进行展开,总体内容似乎有些泛泛了。